GB T 28177.2-2011 识别卡 柔性薄卡 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pdf
《GB T 28177.2-2011 识别卡 柔性薄卡 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177.2-2011 识别卡 柔性薄卡 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4015L 64 囝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8177220112011-12-30发布识别卡柔性薄卡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Identification cardsThin flexible cardsPart 2:Magnetic recording technique(IS0lIEC 154572:2007,MOD)20120601实施宰瞀醐鬻瓣訾鑫攀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9GBT 281772201 1目 次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32缩略语4一般特性41介绍-42对所有规格的共同要求43环境条件5磁条的特性-51
2、磁条表面52磁条粘合-53磁条寿命54磁特性55磁条预留区6 TFC0数据记录-61磁道特性62磁道数量63编码特性7 TFC1数据记录71磁道特性72 TFC1特定磁条要求73编码特性8 TFC5数据记录81磁道特性82 TFC5特定磁条要求83编码特性附录A(规范性附录)磁特性类别附录B(规范性附录)编码类别参考文献一I1l1l3444455666666677799m加如加u”坫前 言GBT 281772201 1GBT 28177(识别卡柔性薄卡分为以下3个部分:第1部分:物理特性;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第3部分:测试方法。本部分为GBT 28177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
3、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IEC 154572:2007(识别卡柔性薄卡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本部分与ISOIEC 154572:2007相比,在结构上增加了引言和缩略语。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增加了引言,将国际标准的范围中对柔性薄卡的用途和采用的记录方法等的描述放在引言中;为了便于使用,增加了缩略语。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 3505 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ISO 4287:1997,IDT)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
4、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深圳市华正联实业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百得力电子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倩、段霞、严金波、王国升、阎学众、高林、冯敬、赵继红、夏蒂娜、乔申杰。GBT 2817722011引 言柔性薄卡(TFC)通常用于货物或服务通行的自动控制,如公共交通、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停车场、凭证和储值等。在这些应用中,数据可被采用不同记录技术的机具写入和或读出,例如磁条、光学字符识别(OCR)、条码、非接触技术等。1范围识别卡柔性薄卡第2部
5、分:磁记录技术GBT 281772201 1GBT 28177的本部分规定了在生命周期内的两个时点上的柔性薄卡上磁条和编码特性的要求装载到卡发行设备时;发行给公众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存储和使用成品卡(包括磁条卡)的相关指引在ISOIEC 15457一i中给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 428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
6、Surface texture:Profile method Terms,definitions andsurface texture parameters)ISOIEC 78112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磁条 低矫顽力(Identification cardsRecording technique-Part 2:Magnetic stripe-Low coereivity)ISOIEC 78116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6部分:磁条 高矫顽力(Identification cardsRecording technique-Part 6:Magnetic stripe-High coerc
7、ivity)ISOIEC 154571识别卡柔性薄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Identification cards-Thin flexiblecards-Part 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ISOIEC 154573识别卡柔性薄卡第3部分:测试方法(Identification cards-Thin flexiblecardsPart 3:Test methods)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来语和定义ISOIEC 15457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磁道track由单通道磁记录读写界面编码的数据所占据的磁条表面区域。312中心磁条central s
8、tripe位于卡横向轴中心的磁条。313旁侧磁条lateral stripe任何不位于卡横向轴中心的横向磁条。GBT 2817722011314重复使用的卡re-usable card可从现场(通常由自动设备操作)被恢复和被重复发行的耐用卡。315未编码未使用的卡unused unencoded card具有预期用途所要求的全部组件,未进行过任何个人化或测试操作,并且被保存在清洁的环境中,在5-30的温度和1090的湿度条件下并且暴露在目光下的时间不超过48 h,也未遭受过热力冲击的卡。316已编码未使用的卡unused encoded card根据315,为了将来的应用,只是数据已被编码(例
9、如,磁编码、印刷等)的卡。注:在ISO 78112中使用的涉及凸印和电子编码的定义没有在本标准中解释。然而,在柔性薄卡的应用中,发行印刷(相对于预印刷)经常伴随磁条编码。317返回的卡returned card根据316,在它被发放给持卡人后为了测试的目的又返回的卡(如可重复使用的卡被返回以能重复发行)。注:在柔性薄卡的某些应用中,测试返回的卡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其是否适合重复发行重复使用。此类测试一般由批量分类编码设备自动完成。318R。,R:按ISO 4287定义的表面不规则测量值。319最大磁场maximum field日按测试方法描述的被施加的最大磁场强度的绝对值。3110矫顽力coerc
10、ivityHmH“连续作用的磁场把磁性材料从先前的饱和磁化状态,沿相反方向把磁化减小到零时,在与磁条纵轴平行的方向测量到的磁场强度。3111纵向矩形比longitudinal squarenessSQ=MrM(当日一)沿磁条纵轴方向测量到的剩磁(M,)与磁场强度最大值(H一)对应的磁化强度(M)的比值。3112开关场分布swish field by derivativeSFD静态磁化由线M(H)的微分曲线的半高宽度除以同一曲线上矫顽力的值。3113开关场斜率switch field by slopeSFs在静态磁化M(H)回路上截取M(H)一o5M。和M(H)一一05M,时的磁场强度的差值,除
11、以矫2GBT 2817722011顽力。表示如下:sFs一(1H:fIH,I)HL,其中M(一IH。1)一o5m,,M(一lH:I)一-05M:。3114记录技术recording techniqae用于在卡上存储数据的技术,如磁编码或光编码。3115标称位密度nominal bit densityDR一个磁道上规定的编码密度。3116最大测试电流maximum test currentI一用于测试TFC磁条的两个测试写电流中较大的测试电流。3117 最大测试密度maximtest densityD用于测试TFC磁条的两个测试记录密度中较大的测试密度。3118最小测试电流minimum tes
12、t currentIm用于测试TFC磁条的两个测试写电流中较小的测试电流。3119最小测试密度minimum test densityDm用于测试TFC磁条的两个测试密度中较小的测试密度。3120单个信号幅度individual signal amplitudeU单个读出信号脉冲的基一峰值幅度。3121平均信号幅度average signal amplitudeU读出波形中出现的多个单信号幅度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u*生(n为单个信号幅度的个数)modulation由公式m一些赭定义的读出信号变化范围。式中,U,为以Dm“和Jm蛆条件下记录的单个读出信号幅度,u“为相同条件下记录的平均读出信号
13、幅度。32缩略语TFC:柔性薄卡(Thin Flexible Card)3吣挖洲。3GBT 2817722011NRZ:非归零电平编码(NonReturn to Zero)4一般特性41介绍TFC0、TFC1和TFC5三种卡的规格在ISOIEC 154571中定义。每种规格的卡的共同物理特性及几何外形特性在ISOIEC 154571中规定。在本部分,每种规格的卡的磁条及磁道的物理特性在单独的章条中规定。共同的特性在第4章中规定。允许的磁特性和编码特性在附录中规定。本标准所有部分的全部条款适用于成品卡或可得到这些卡的卷筒包装。然而某些条款,如耐久性,是卡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涉及到的特性。考虑到方便性
14、和实用性,只要能被证明其特性在随后的处理中没有大的变化,某些测试可以在非成品卡上进行。42对所有规格的共同要求421一般要求柔性薄卡根据其应用系统要求的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成。本部分规定了带有磁条的柔性薄卡。根据本部分,磁条可以被磁化编码。磁条和磁条编码的增加不应影响成品卡符合本标准的其他部分。当卡带有磁条时,应不存在可能会影响使用的缺陷,如连接、不连续、微粒缺失、嵌入碎片、折痕、压痕和严重污染。它们不应与卷筒或包装上相邻的卡胶着或在相邻卡上留下压痕。422参考边一旦认定卡片符合ISOIEC 154571定义的准则,相同卡的正面和参考边将唯一确定,并且贯穿使用于本标准的所有相关部分,包括本
15、部分。注1:对于一个中心磁条而言,在参考边和编码信息起始间有一种唯一关系的约束。注2:例如,对旁侧磁条而言,参考边和磁条的唯一约束关系见图1。参考边由黑色三角标出。图1旁侧磁条的参考边43环境条件431测试环境本部分规定的特性的测试环境在IsOIEC 154573中已规定。432存储环境和包装按照ISOIEC 154571规定的存储环境和包装条件进行存储后的磁条应始终符合本部分的规定。4GBT 2817722011433使用环境在IsOIEc 154571规定的使用环境中使用的磁条应保持结构上的可靠性和可用性。5磁条的特性51磁条表面511凸起为了适应磁条(如磁带)的生产过程,本部分定义了以下
16、两种类型的凸起类型1:基材表面磁条的表面最大凸起应不小于0 pm不大于12 pm。类型2:基材表面磁条的表面最大凸起应不小于0 pm不大于25 pm。类型2凸起只允许在纸质或复合材质制成的TFC1卡上存在。512轮廓偏差穿过大于3 mm宽度磁条的直线与磁条轮廓的偏差,应小于8 ptm。513粗糙度沿与磁条的高度和宽度平行的方向测量到的磁条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磁条粗糙度 单位为微米编码密度 R。(最大) R。(最大)3 bitmm 16 103 bitram 14 8514磁条区域翘曲由于磁条应用导致的卡片材料的最大变形应为:当卡的背面平放在一个平面上,在其正面均匀地施加一个22 N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177.2 2011 识别 柔性 部分 记录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