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6(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6(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6(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实验室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2.20 时,将等质量的 a、 b 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 50 时,现象如图乙, a、 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 M 表示 b 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大于 bC图乙中 a、 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 30 时 a、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3.图 1 可表示“M 与 N 的并列关系” ,图 2
2、可表示“M 属于 N 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 3 所示关系的是( )A选项 AB选项 BC选项 CD选项 D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案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三种液体2B加入足量铁屑除去 FeCl2溶液中的少量 FeCl3C用激光笔照射稀豆浆,检验其是否为胶体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5.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 B蔗糖 C面粉 D食盐6.下图是 M、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 t1时,M、N 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N
3、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 t2时,M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N 物质的溶解度D由 t1升温到 t2时,N 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7.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8.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液氧 D碘酒9.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t2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
4、 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B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C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11.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4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45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D 100 g 水中含有 20 g 氯化钠12.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10 L 水与 10 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 20
5、 LB 10 g 硫粉在 10 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0 g 二氧化硫C 10 g 锌片与 10 g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20 gD 25 ,10 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0 g 氯化钠固体能得到 20 g 氯化钠溶液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4.下列洗涤过程中,未体现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清洗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15.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
6、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A甲:水,:食盐;乙:水,:蔗糖B甲:水,硝酸铵;乙:稀盐酸,:铁C甲:水,氢氧化钠;乙:稀硫酸,:锌D甲:水,生石灰;乙:稀盐酸,:氢氧化钠二、填空题16.某化工厂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 (NH4)2SO4的工艺流程。在下图流程中,沉淀池里物质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O22NH 3CaSO 4(微溶)_=_(NH 4)2SO4。4(1)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填化学式)。进入沉淀池选用 CaSO4悬浊液而不用CaSO4溶液的理由是_。沉淀 B 高温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室里操作称为_
7、,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烧杯。操作的流程是加热浓缩、_结晶、过滤获得纯净(NH 4)2SO4晶体。洗涤所得晶体时不用水,而用饱和(NH 4)2SO4溶液的目的是_。(3)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_。1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_。(2)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_。(3)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_。18.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约放出 17.2 kJ 的能量,一瓶这样的葡萄
8、糖注射液可放出_kJ 的能量。(2)现要配制 10 kg 这种葡萄糖注射液,需用葡萄糖_kg。519.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钠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g。(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填“较大”或“较小”)。(3)20 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40 g 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 30 (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4)在 20 30 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 x)相同, x 的取值范围是_。20.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9、如图所示,请回答:对于物质 A 而言,点 P 的含义为_。 t3时,A、B、C 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为_。若 A、B、C 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其溶解度曲线是_。烧杯中有 t2时 20%的 A 溶液 50 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 A 物质_g。三、计算题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 13.25 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 95.8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
10、)当加入 212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g。(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6(3)加入 106 g 稀盐酸(即 A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2.化学兴趣小组取 26 g 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90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105 g,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
11、,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故选 A。2.【答案】C【解析】A 项,据图可以看出,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 M 表示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B 项,图甲中, a 中溶解的固体质量小于 b 中溶解的固体质量,故 a 的质量分数小于b,错误;C 项,图乙中, a、 b 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正确;D 项,30 时, a、 b 的溶解度相等,若是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故选 C。3.【答案】A【解析】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 3 所示关系是 X、Y 从属 Z 中,而 X、Y 之间的关系是并列,A 选项溶质、溶剂、溶液符合关系;B 选项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是并列关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九 单元 溶液 测试 解析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