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 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14150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0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Z 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 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GBZ 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 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GBZ 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 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GBZ 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 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GBZ 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 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 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 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 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220kV(Um=252kV) Part 1:Power cable systems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

2、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220kV(Um=252kV)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GB/Z 18890.12002 eqv IEC 62067:2001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额定电压220kV(Um=252kV)固定安装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此试验要求适用于通常安装和运行条件下的单芯电缆及其附件,而不适用于特种电缆及其附件,诸如海底电缆,对特种电缆可能需要修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试验或可能需要设计特殊的试验条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

3、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第l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dt IEC 6081111:1993) GB/T 2951.2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idt IEC 6081112:1985) GB/T 2951.4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第4节

4、:低温试验(idt IEC 60811l4:1985) GB/T 2951.5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 1 节:耐臭氧试验热廷性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dt IEC 6081121:1986) GB/T 2951.6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2部分: 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第1节: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idt IEC 6081131:1985) GB/T 2951.7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第2节: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idt IEC 6081132:1985)

5、 GB/T 2951.8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第1节: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的测量方法(idt IEC 6081141:1985) GB/T 2951.27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腐蚀扩展试验 GB/T 2951.28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挤出外套刮磨试验 GB/T 2952.11989 电缆外护层 总则 GB/T 3048.1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局部放电试验(eqv IEC 608853:1988) GB/T 30

6、48.131992 电线电缆 冲击电压试验方法(neq IEC 60230;1966) GB/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eqv IEC 60228:1978) GB/T 12706.220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eqv IEC 60502.2:1997) GB/T 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eqv IEC 600601:1989) GB/T 18380.1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部分:

7、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idt IEC 603321:1998) GB/Z 18890.22002 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 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JB/T 89961999 高压电缆选择导则(eqv IEC 60183:1984) 3 定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采用下列定义。 3.1 尺寸(厚度、导体截面等)定义 3.1.1 标称值nominal value 指定的量值并经常用于表格之中。 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通常标称值引伸出的量值考虑规定公差,通过测量并进行检验。 3.1.2 中间值

8、 median value 将试验得到的若干数值以递增(或递减)的次序依次排列时,若数值的数目是奇数,中间的那个值为中间值:若数值的数目是偶敷,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为中间值。 3.2 有关试验的定义 3.2.1 例行试验 routine tests 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或附件的每个预制绝缘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2.2 抽样试验sample tests 由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2.3 型式试验 type tests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包含的一种型号电缆系

9、统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其具有能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该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或附件的材料或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其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3.2.4 预鉴定试验prequalification test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包含的一种型号电缆系统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其具有满意的长期性能。 除非该电缆系统相关的材料、制造工艺、设计和设计水平有实质性改变,预鉴定试验只需要进行一次。 注:实质性改变定义为可能对电缆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改变。如果有改变而申明不构成实质性改变,供应方应提供包括试验证据的详细情况。 3.2.5 安装后电气试验 electric

10、al tests after installation 用以证明安装后的电缆系统完好的试验。 3.3 电缆系统 cable system 电缆系统由电缆和安装在电缆上的附件构成。 4 电压标示和材料 4.1 额定电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符号 U0、U 和 Um标示电缆和附件的额定电压。这些符号的含义由JB/T 8996给出。 4.2 电缆绝缘材料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的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列于表 1 中,该表亦规定了采用该绝缘混合料电缆的导体最高运行温度,此为规定试验条件的依据。 表1 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 导体最高温度/ 绝缘混合料 正常运行 短路(最长时间5s) 交联聚乙烯(

11、XLPE) 90 250 4.3 电缆外护套材料 规定下列四种型式的外护套的试验: 以聚氯乙烯为基料的ST1和ST2; 以聚乙烯为基料的ST3和ST7。 外护套型式的选择取决于电缆设计以及运行时机械和热性能的限定。 注:GB/T 12706.2给出的温度限制不要求应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5 电缆阻水措施 当电缆系统安装于地下、易积水的隧道或水中时,推荐电缆具有径向不透水阻隔层。 注:尚不具备径向透水试验条件。 按购买方和制造方之间的协议或按制造方推荐,电缆可以采用纵向阻水结构以免万一电缆在接触水的环境中损伤时必需更换大段电缆。 6 电缆特性 为实施并记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述的试验,应验明电缆

12、。下列特性应予确知或申明: 6.1 额定电压:应给出U0、U和Um值(见4.1和8.4)。 6.2 导体类别、材料和单位为平方毫米的标称截面积。如果导体有纵向阻水结构,明确实现纵向阻水性能的措施实质。如果导体截面积不符合GB/T 3956,应申明导体的直流电阻。 6.3 绝缘的材料和标称厚度(见4.2和GB/Z 18890.22002中7.2.1)。 6.4 绝缘系统的制造工艺。 6.5 如果屏蔽处有阻水措施,其阻水措施的实质。 6.6 如果有金属屏蔽,金属屏蔽的材料和结构,例如金属丝根数和单线直径。 如果有金属套,其材料,结构和标称厚度。 6.7 外护套的材料和标称厚度。 6.8 导体标称外

13、径(d)。 6.9 成品电缆标称外径(D)。 6.10 导体与金属屏蔽和(或)金属套间标称电容。 7 附件特性 为实施并记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述的试验,应验明附件。下列特性应予确知或申明: 7.1 应对附件内所用的导体连接金具正确地指明以下各点: 安装工艺; 工具、模具和必需的调整; 接触表面处理,如果适用; 连接金具的类型、编号和其他识别标志。 7.2 应对要作试验的附件正确标明以下各点: 制造方名称; 附件型式、标号,制造日期或日期代码; 额定电压(见上述6.1); 安装说明书(参照资料和日期)。 8 试验条件 8.1 环境温度 除非特殊试验另有详细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15)下进行

14、。 8.2 工频试验电压的频率和波形 工频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 49Hz61Hz 范围。波形应基本为正弦形。电压值以有效值表示。 8.3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波形 按照GB/T 3048.13,标准雷电冲击电压的波前时间应为1s5s,半波峰时间为40s60s。8.4 试验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关系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的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U0的倍数,U0值和试验电压应按表2规定。 表2 试 验 电 压 1 2 3 4 5 6 7 8 额定电压 设备最高电压 确定试验电压U0值 9.3电压试验 电压 时间 9.2 和 12.4.5局部放电试验 12.4.7热循环电压试验 10.11,12.4.8和13.2.

15、4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10.11 和 12.4.8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电压试验 U Um U0 2.5U0 1.5U0 2U0 2U0 kV kV kV kV min kV kV kV kV 220 252 127 318 30 190 254 1050 254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试验电压是根据假定电缆和附件使用于JB/T 8996定义的A类系统而确定。 9 电缆和预制附件主绝缘的例行试验 9.1 概述 应对每根制造长度电缆和每个预制附件的主绝缘进行下列试验以检验每根电缆和每个预制附件主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这些试验项目的次序由制造方安排而定。 a)局部放电试验(见9.2); b)电压试验(见9.

16、3); c)电缆外护套电气试验(见9.4)。 注:预制附件的主绝缘包括与电缆绝缘直接接触并且是附件中控制电场分布所必需而且基本的部件,例如预模制橡胶绝缘件或环氧绝缘件。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起来使用而成为附件的必需的绝缘和屏蔽。 预制附件的主绝缘要经受局部放电和电压例行试验。按以下1)或2)或3)进行。 1)在安装于电缆的预制附件的主绝缘上进行; 2)主绝缘部件装在专供试验的附件上进行; 3)采用模拟附件试验装置进行试验,使主绝缘部件所受的电场强度再现实际电场情况。 在2)和 3)情况下,应选取试验电压值使得产生的电场强度至少与附件产品上施加9.2和9.3规定试验电压时在该部件上产生的电场强度

17、相同。 9.2 局部放电试验 应根据GB/T 3048.12对电缆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且按GB/T 3048.12定义,其灵敏度优于或等于5pC。附件的试验按相同原则进行。1) 试验电压应逐渐升至222kV(1.75U0)并保持10s,然后慢慢地降至190kV(1.5U0)。 在190kV下被试品应无可检测出的放电。 9.3 电压试验 应在室温下以工频交流电压进行电压试验。 按照表2第4栏规定,应将导体与金属屏蔽和(或)金属套之间的试验电压逐渐上升至318kV(2.5U0), 然后 保持30min。 绝缘应不发生击穿。 9.4 电缆外护套电气试验 按GB/T 2952.1规定。在金属套和外护套表

18、面导电层之间以金属套接负极施加直流电压25kV。历时1min,外护套应不击穿。可以在外护套上包覆导电层,也可以将电缆浸入水中进行试验。 1)IEC 62067出版物规定灵敏度优于或等于10pC。 10 电缆抽样试验 10.1 概述 下列试验应在代表批的试样上进行。对试验项目b)和g)可以将成盘电缆作为试样。 a)导体检验(见10.4); b)导体电阻测量(见10.5); c)绝缘和外护套厚度测量(见10.6); d)金属套厚度测量(见10.7); e)外径测量(见10.8)(如有要求); f)XLPE绝缘热廷伸试验(见10.9); g)电容测量(见10.10); h)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和随后的工

19、频电压试验(见10.11); i)透水试验(见12.5.12)(如适用)。 10.2 试验频度 抽样试验项目 a)g)应在取自每批相同型号和相同导体截面电缆的同一根电缆上进行试验,但抽样根数应不超过任何合同的电缆根数的10%修约至最接近的整数。 试验项目h)和i)的试验频度应根据协议的质量控制方法。在无此协议情况下,试验应按以下抽样方法进行。 合同总数(单芯长度)L / km 试 样 数 4L20 1 L20 2 10.3 复试 如果取自任何一根选作试验电缆的试样未通过第10章规定的任何一项试验,应在同一批中再从两根电缆上取试样就原先试样未通过的项目进行试验。如果两个加试的试样都通过试验,该批

20、的其他电缆应认为符合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要求。如果任何一个试样未通过试验,则应判该批电缆为不合格。 10.4 导体检测 应采用实际可行的检测方法检验导体结构是否符合GB/T 3956的要求。 10.5 导体电阻测量 整根电缆或从中取出的试样应在试验前置于温度比较稳定的试验室内至少12h。如果怀疑导体与试验室温度不同,应在电缆置于试验室至少 24h 以后测量导体电阻。或者可将导体试样放置在温控的液浴中至少处理1h后测量电阻. 应根据GB/T 3956的公式和系数,将导体直流电阻修正至温度为20,长度为1km的电阻值。 20下导体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GB/T 3956和GB/Z 18890.22002中

21、表2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10.6 绝缘和电缆外护套厚度测量 10.6.1 概述 试验方法应按GB/T 2951.1的规定。 应从每根选作试验的电缆的一端切除损伤部分(如果必需)取出代表被试电缆的试件。 10.6.2 绝缘要求 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 tmin0.90tn 绝缘偏心度应不大于8:1) 0.08 式中:tmax绝缘最大厚度,mm; tmin绝缘最小厚度,mm; tn绝缘标称厚度,mm。 注:tmax和tmin在绝缘同一截面上测得。 绝缘厚度应不包含导体和绝缘上半导电屏蔽厚度。 10.6.3 电缆外护套要求 最小测量厚度应不低于标称厚度的850.1mm: tmintn

22、(0.1+0.15 tn) 式中:tmin最小厚度,mm; tn标称厚度,mm。 此外包复在基本为光滑表面上的外护套,其测量值的平均值按附录 A(标准的附录)修约至一位小数,应不小于标称值。 对包复在不规则表面诸如金属丝和(或)金属带屏蔽构成的表面上的外护套没有测量值的平均值的要求。 10.7 金属套厚度测量 电缆有铅或铅合金套或铝套,采用下列试验方法。 10.7.1 铅或铅合金套 如果电缆具有铅或铅合金套,金属套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950.1mm: tmintn(0.1+0.05tn) 铅套厚度由制造方确定用下列的一种方法测量。 10.7.1.1 窄条法 1)IEC 62067出版物规

23、定绝缘偏心度不大于10%。 tmaxtmin tmax 应采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的两个平面端的直径 4mm8mm,测量精度为0.01mm。 应从成品电缆取出一段长约 50mm 的铅套试件进行测量。应将试件沿纵向剖开,并小心地展平。在试件作清洁处理后,应沿着铅套圆周,在距展平的铅片边缘不小于 10mm 的足够多的点处进行测量,以确保测得最小厚度。 10.7.1.2 圆环法 应采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的一个测量头为平面,另一测量头为球面,或一个测量头为平面,另一测量头为宽0.8mm、长 2.4mm的矩形面。球面测量头或矩形平面测量头应置于圆环的内侧。测微计的精度应为0.01mm。 应从试样上

24、小心地切下铅套圆环进行测量,应沿圆环四周足够多的点上测量厚度以确保测得最小厚度。 10.7.2 皱纹铝套1) 应采用具有半径约3mm的球面头测微计进行测量。其精度应为0.01mm。 如果电缆具有铝套,其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850.1mm,即: tmintn(0.1+0.15tn) 应小心地从成品电缆取宽约 50mm 的铝套圆环,对其进行测量。应沿圆环四周足够多点上测量厚度以确保测得最小厚度。 10.8 直径测量 如果购买方要求测量绝缘芯(绝缘和绝缘屏蔽)和(或)电缆外径,应按照GB/T 2951.11997中8.3进行测量。 10.9 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 10.9.1 步骤 取样和试验

25、步骤应按照GB/T 2951.5,并采用表6给出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应按所采用的交联工艺,在认为交联度最低的绝缘部分制取试片。 10.9.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6给出的要求。 10.10 电容测量 应测量导体与金属屏蔽和(或)金属套间的电容。 测量值应不超过制造方申明的标称值8。 10.11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应在不包括试验附件,长度至少10m的成品电缆上,于导体温度95100下进行。 应根据GB/T 3048.13规定的方法施加雷电冲击电压。 电缆应耐受表2中第7栏给出的电压值的正负极性各l0次雷电电压冲击而不击穿。 1)IEC 62067出版物包括皱纹铝套与平铝套

26、。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电缆试样应经受 254kV(2U0), 15min 的工频电压试验,由制造方任选,可在冷却过程中或在室温下进行。绝缘应不发生击穿。 11 附件抽样试验 在考虑中。 12 电缆系统的型式试验 12.1 概述 电缆和附件应按制造方的安装说明书规定进行组装并采用制造方提供等级和数量的材料。包括润滑剂(如果有)。 附件外表面应干燥、清洁,但电缆和附件均不应经受制造方安装说明书未规定的任何方式的可能改变组装试样的电气、热或机械性能的处理。 在作12.4.2 的 c)f)项试验时,必须将被试接头加上外保护层。如果能够指明此外保护层不会影响接头绝缘性能,例如没有热机械或有关相容性的影响

27、,就不必加上此外保护层。 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规定终端有关坏境条件方面的试验。 12.2 型式试验认可范围 当某一特定导体截面和结构的额定电压220kV 的电缆系统成功地通过型式试验,如果符合下列全部条件,型式试验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范围内的其他导体截面、相同额定电压和结构的电缆系统亦认可有效。 注:本文本中相同额定电压等级电缆系统是指具有相同Um值(设备最高电压),因而试验电压水平相同的电缆系统。 a)导体截面不大于通过试验电缆的导体截面; b)电缆和附件具有和通过试验的电缆系统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注:相似结构的电缆和附件是指型式相同、绝缘和半导电屏蔽制造工艺相同的电缆和附件。由于导体的种类

28、或材料的差异或者屏蔽绝缘芯上或附件主绝缘上保护层的差异,除非这些差异可能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电气型式试验不必重复进行。有些情况下,重复进行型式试验中一项或多项试验(例如弯曲试验、热循环试验和(或)相容性试验)可能合适。 c)导体和绝缘屏蔽上、附件主绝缘部件中和界面上的最大的计算电场强度等于或低于通过试验的电缆和附件的相应值。 注:假如电压等级相同,且电缆导体截面较小,并且绝缘厚度不小于通过试验的电缆,导体上计算的最大电场强度可以比通过试验电缆的相应值大10。 除非采用不同的材料生产电缆,取自不同额定电压和(或)导体截面的电缆的试样不需进行电缆组件的型式试验(见12.5)。然 而 假如包复在屏

29、蔽绝缘芯上的材料组合不同于原先已经型式试验的电缆的材料组合,可要求重复进行成品电缆段的老化试验以检验材料的相容性(见12.5.4)。 由具有资质的监证机构代表签署的型式试验证书或制造方提供的由有合适资格的官员签署的试验报告或由独立试验室出具的试验证书应认可作为通过型式试验的证明。 12.3型式试验概要 型式试验应包含12.4规定的成品电缆系统的电气试验和12.5规定的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段适用的非电气试验。 除12.4.3规定,电气试验应依次在电缆系统的一根试样上进行。 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段的非电气试验汇总于表3,并指出各项试验适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和各种外护套材料。燃烧试验仅当制造方希申明以

30、通过此项试验为其电缆的设计特点时才要求进行。 表3 电缆绝缘和外护套混合料非电气型式试验 绝 缘 外 护 套 混合料代号(见4.2和4.3) XLPE ST1 ST2 ST3 ST4 结构检查 透水试验1) 采用各种外护套材料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均适用 机械性能(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a)老化前 b)空气烘箱老化后 c)成品电缆老化后(相容性试验) 高温压力试验 低温性能 a)低温拉伸试验 b)低温冲击试验 空气烘箱失重试验 热冲击试验 热延伸试验 碳黑含量2) 燃烧试验3) 1)对制造方申明电缆设计具有纵向透不阻隔结构时,要做此项试验。 2)仅对黑色外护套。 3)仅当制造方希申明符合电缆设

31、计时有要求。 注:“”表示要作型式试验。 12.4 成品电缆系统的电气型式试验 不包括附件长度的成品电缆试样长度至少 10m。在个或几个成品电缆试样上应进行12.4.2中所列的试验。成品电缆试样数取决于试验的附件种类数。 附件之间电缆的最短净长应为5m。 除12.4.3规定外,12.4.2所列的全部试验应依次施加于同一试样。附件应在电缆经弯曲试验后安装。每种附件应有一个试样进行试验。 12.4.10 所述的半导电屏蔽电阻率测量应在一未经上述试验的试样上进行。 12.4.1 电气型式试验用电缆的绝缘厚度检查 电气型式试验前,应在用于试验的电缆段上取代表性试件,按 GB/T 2951.11997

32、中8.1规定的方法测量绝缘厚度以检查绝缘厚度是否过分超过标称值。 如果绝缘平均厚度不超过标称厚度5。试验电压应为按该电缆的额定电压确定的正常值。 如果绝缘平均厚度超过标称厚度 5但不超过 15,应调整试验电压使得导体屏蔽上电场强度等于绝缘厚度为标称值且试验电压为按该电缆的额定电压确定的正常值时产生的电场强度。 用于电气型式试验电缆的绝缘平均厚度应不超过标称值15。 12.4.2 试验顺序 a)电缆弯曲试验后安装附件并在室温F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见12.4.4、12.4.5); b)tg测量(见12.4.6); c)热循环电压试验(见12.4.7); d)室温和高温下局部放电试验(见12.4.5,

33、试验应在上述c)项最后一次循环后进行,或在下述e)项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进行); c)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工频电压试验(见12.4.8); f)局部放电试验(如果上述d)项试验未进行); g)直埋接头外保护层试验(见附录D); h)结束上述试验后应检验包含电缆和附件的电缆系统。 g)项试验应在通过 c)项热循环电压试验的接头上进行或在至少通过三次热循环的分开试验的接头上进行(见附录D)。 注:如果电缆和接头运行中不遭受潮湿环境(例如非直接埋地或非间断或连续浸水), g )项试验可以免除。 12.4.3 特殊条款 上述b)项试验可以用未经 12.4.2 列出其余试验的电缆试样并安装特殊的试验终端

34、进行。 12.4.4 弯曲试验 室温下电缆试样应绕试验圆柱体(例如电缆盘筒体)至少弯曲一整圈。然后应复位,并反方向弯曲试样,重复此过程。 此反复弯曲应总共进行三次。 试验圆柱体直径对铅、铅合金和皱纹金属套电缆应不大于 25(d+D)+5。其中 d 为导体标称直径,mm;D为电缆标称外径,mm。 弯曲试验结束后应将附件安装在电缆上。此组装试样应在室温下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并应符合12.4.5规定要求。 12.4.5 局部放电试验 应根据GB/T 3048.12进行试验,其灵敏度为5pC或优于5pC。 试验电压应逐渐升至222kV(1.75U0)并保持10s,然后缓慢地降低至190kV(1.5U0)

35、。 对高温下局部放电试验,组装试样应在导体温度95100下进行试验,导体温度应在此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至少保持2h。组装试样在190kV下应无可检测出的放电。 12.4.6 tg测量 应采用适当方法加热试样。采用测量导体电阻或采用放置在屏蔽或金属套表面热电偶测温或以相同加热方法,用放置在另一相同电缆试样的导体中热电偶测温方法确定导体温度。 应加热试样使导体温度达到95100。 在工频电压127kV(U0)及上述规定温度下测量tg,测量值应不超过8104。1) 12.4.7 热循环电压试验 电缆应弯成U形,其弯曲直径按12.4.4规定。 用导体电流加热组装试样至电缆导体温度达到95100。 如果因为

36、实际原因,不可能仅靠导体电流加热,可以在金属屏蔽和(或)金属套通过电流作附加加热或采用保温层或外部加热措施。 至少加热8h。每个加热周期导体温度应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至少保持2h。随后应自然冷却至少16h至导体温度为环境温度以上15范围以内,最大不超过45。应记录每个加热周期最后2h的导体电流。 此加热和冷却循环应进行20次。 在全部试验过程中,应对组装试样施加254kV(2U0)电压。 组装试样应在最后一次热循环后或在 12.4.8 所述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在高温和室温下按12.4.5规定符合局部放电试验要求。 12.4.8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和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应在导体温度为95100下对组

37、装试样进行试验。导体温度应在此温度范围内至少保持2h。 应按GB/T 3048.13方法施加雷电冲击试验电压。 组装试样应耐受表2第7栏给出值的正负极性各10次雷电电压冲击而不击穿或闪络。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组装试样应经受 254kV(2U0), 15min 的工频电压试验。由制造方任选,试验可在冷却过程中或室温下进行。应不发生绝缘击穿或闪络。 如果原先按 12.4.7 规定的热循环电压试验结束时未进行局部放电试验,组装试样应在高温和室温下按12.4.5规定,符合局部放电试验要求。 12.4.9 检验 用肉眼检验含电缆和附件的电缆系统,应无可能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劣化迹象(例如1)IEC 620

38、67出版物规定tg值应不超过10104。 电气品质降低、泄漏、腐蚀或有害的收缩)。 12.4.10 半导电屏蔽电阻率 挤包于导体和绝缘上的半导电屏蔽的电阻率应从制成后未经处理或运行的电缆试样的绝缘芯取试件和已经受按 12.5.4 规定作组件材料相容性试验的老化处理的电缆试样绝缘芯取试件进行测定。 12.4.10.1 步骤 试验步骤应按照附录B(标准的附录)。 应在902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 12.4.10.2 要求 老化前后的电阻率应不超过以下值: 导体屏蔽:1000m; 绝缘屏蔽:500m。 12.5 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段的非电气型式试验 12.5.1至12.5.15规定试验的详细要求。 1

39、2.5.1 电缆结构检查 导体检验和绝缘、外护套与金属套厚度测量应根据并符合10.4、10.6、10.7给出的要求。 12.5.2 确定老化前后绝缘的机械性能试验 12.5.2.1 取样 试件取样和制备应按GB/T 2951.11997的9.1进行。 12.5.2.2 老化处理 老化处理应按GB/T 2951.21997的8.1并在表4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表4 电缆绝缘混合料机械特性要求(老化前后) 性能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和试验条件 (混合料代号见4.2) 单 位 XLPE 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90 1 老化前(GB/T 2951.11997中9.1) 1.1 最小抗张强度 N/mm

40、2 12.5 1.2 最小断裂伸长率 % 200 2 空气烘箱老化后(GB/T 2951.21997中8.1) 2.1 处理条件:温度 135 温度偏差 3 持续时间 d 7 2.2 抗张强度 a)老化后最小值 N/mm2 b最大变化率1) % 25 2.3 断裂伸长率 a)老化后最小值 %b最大变化率1) % 25 1)变化率:老化后得出中间值与老化前得出中间值的差除以后者,以百分率表示。 12.5.2.3 预处理和机械性能试验 预处理和机械性能测试应按GB/T 2951.11997的9.1进行。 12.5.2.4 要求 老化前和老化后试件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给出的要求。 12.5.3 确定

41、老化前后外护套机械性能试验 12.5.3.1 取样 试件取样和制备应按GB/T 2951.11997的9.2进行。 12.5.3.2 老化处理 老化处理应按GB/T 2951.21997的8.1)并在表5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12.5.3.3 预处理和机械性能试验 预处理和机械性能测试应按CB/T 2951.11997的9.2进行。 12.5.3.4 要求 老化前和老化后试件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5给出的要求。 表5 电缆外护套混合料机械特性试验要求(老化前后) 性 能 要 求 序号 试验项目和试验条件 (混合料代号见4.3) 单位 ST1 ST2 ST3 ST4 1 老化前(GB/T 2951.1

42、1997中9.2) 1.1 最小抗张强度 N/mm2 12.5 12.5 10.0 12.5 1.2 最小断裂伸长率 % 150 150 300 300 2 空气烘箱老化后(GB/T 2951.21997中8.1) 2.1 条理条件:温度 100 100 100 100 温度偏差 2 2 2 2 持续时间 d 7 7 10 10 2.2 抗张强度: a)老化后最小值 N/mm2 12.5 12.5 b最大变化率1) % 25 25 2.3 断裂伸长率: a)老化后最小值 % 150 150 300 300 b最大变化率 % 25 25 3 高温压力试验(GB/T 2951.61997中8.2)

43、 3.1 试验温度 80 90 110 温度偏差 2 2 2 1)变化率:老化后得出中间值与老化前得出中间值的差除以后者,以百分率表示。 12.5.4 检验材料相容性的成品电缆段老化试验 12.5.4.1 概述 应进行成品电缆段老化试验以检验绝缘、挤包半导电层和外护套是否由于与电缆中其他组件相接触而过分劣化。 此项试验适用于所有型式的电缆。 12.5.4.2 取样 绝缘和外护套试样应从GB/T 2951.21997中8.1.4所述的成品电缆上取样。 12.5.4.3 老化处理 电缆段的老化处理应按GB/T 2951.21997中8.1.4,在空气烘箱中按以下条件进行: 温度:( 1002);

44、时间:724h。 12.5.4.4 机械性能试验 应按GB/T 2951.21997的8.1.4所述制备取自老化电缆段的绝缘和外护套的试件,并进行机械性能试验。 12.5.4.5 要求 老化后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中间值与老化前得出的相应值(见12.5.2和12.5.3)的变化率应不超过表 4 给出适用于绝缘经空气烘箱老化后试验值以及表 5 给出适用于外护套经空气烘箱老化后试验值。 12.5.5 ST2型聚氯乙烯外护套失重试验 12.5.5.1 步骤 ST2型外护套的失重试验应按GB/T 2951.71997的8.2所述在表8给出的条件下进行。 表6 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热延伸试验要求

45、混合料代号(见4.2) 单 位 XLPE 热延伸试验(GB/T 2951.51997第9章) 处理条件:空气烘箱温度 200 温度偏差 3 负荷时间 min 15 机械应力 N/cm2 20 负荷下最大伸长率 % 175 冷却后最大永久伸长率 % 15 表7 电缆热塑性聚乙烯混合料的碳黑含量试验要求 混合料代号(见4.3) 单 位 ST3 ST7 碳黑含量(仅对黑色外护套) (GB/T 2951.81997中第11 章) 标称值 % 2.5 2.5 偏差 % 0.5 0.5 表8 电缆PVC外护套混合料特性试验要求 性 能 要 求 序号试验项目和试验条件 (混合料代号见4.3) 单 位 ST1

46、 ST2 1 空气烘箱失重(GB/T 2951.71997中8.2) 1.1 处理条件: 温度 100 温度偏差 2 持续时间 d 7 1.2 最大允许失重 mg/cm2 1.5 2 低温性能1)(GB/T 2951.41997中第8章) 试验在未经先前老化下进行 2.1 哑铃片的低温拉伸试验 试验温度 15 15 温度偏差 2 2 2.2 低温冲击试验 试验温度 15 15 温度偏差 2 2 3 热冲击试验(GB/T 2951.61997中9.2) 3.1 试验温度 150 150 温度偏差 3 3 3.2 试验时间 h 1 1 1)因气候条件,可以采用更低的试验温度。 12.5.5.2 要

47、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8给出的要求。 12.5.6 外护套高温压力试验 12.5.6.1 步骤 ST1、ST2和ST7外护套的高温压力试验应按GB 2951.61997的8.2 所述,采用该试验方法和表5的试验条件进行。 12.5.6.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GB/T 2951.61997的8.2给出的要求。 12.5.7 聚氯乙烯外护套(ST1和ST2)的低温试验 12.5.7.1 步骤 ST1和ST2的低温试验应按GB/T 2951.41997第8章,采用表8给出的试验温度进行。 12.5.7.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GB/T 2951.41997第8章给出的要求。 12.5.8 聚氯乙烯外护套(ST1和ST2)热冲击试验 12.5.8.1 步骤 ST1和ST2外护套的热冲击试验应按GB/T 2951.61997的9.2,且试验温度和时间根据表8进行。 12.5.8.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GB/T 2951.61997的9.2给出要求。 12.5.9 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