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华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华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华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华阴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检测高二政治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5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 2018 年 10 月 1 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至 5000 元/月B. 2018 年 3 月 17 日,习近平当选新一届国家主席C. 2018 年 11 月 7 日,第 27 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佛山开幕D. 2018 年 11 月,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
2、全部实现督察进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A 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个税调整属于经济现象,而不是文化现象,排除。B 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属于政治现象,而不是文化现象,排除。C 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电影节属于文化活动,电影节开幕属于文化现象,入选。D 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属于政治现象,而不是文化现象,排除。故本题选 C。2.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这表明A. 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B.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C. 文化与社会发展完全同步D. 文化与历史相
3、伴而行,自然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表述,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说明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故 B 选项入选;A 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 选项表述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故排除;D 选项表述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2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故排除。本题选 B。考点:文化的作用3.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 。一件好的城市雕塑,不但本身就是令人赞叹的雕塑作品,还是人们所处城市生产生活与地域文化的反映。这些雕塑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彰显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以城市雕塑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的特点相关知识。项正确,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项错误,城市雕塑体现着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未体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项正确,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这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身处于该城市,人们也享用着文化;项错误,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故本题答案为 B。4.中国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谦逊乖巧,不好意思提报酬高低。在招聘时,中国
5、老板可能会认为这个年轻人礼貌、谦逊、好学,当即拍板雇用了他;而外国老板则认为求职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买卖过程,不提报酬不可理解,说明年轻人素质不高,反而不会聘用他。由此可见文化素养高的人就业机会更多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A. B. C. D. 【答案】C【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3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 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材料中中西方老板对大学生提报酬的不同
6、认识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适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5.2018 年 10 月 29 日,温州新增的 19 家百姓书屋集中正式开放。当日,各个场馆联动进行阅读推广首秀活动,迎接来到书房的第一批读者。目前,温州已建成 40 家百姓书屋并投人使用,逐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温州建设百姓书屋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表明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让人被动接受有利于发挥文化的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塑造人生。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
7、,建设百姓书屋属于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对人产生影响,入选。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通过建设百姓书屋,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入选。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影响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排除。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排除。故本题选 A。【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
8、进人的全面发展。6.2018 年 10 月 28 日,由中英两国艺术家精心打造的大型创意型舞台剧我的小伙伴在西安首演,带领观众从 2218 年穿越到现在,再回到更久远的公元前 221 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爱与责任这个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中英两国艺术家共同打造舞台剧表明中英两国文化相互同化4文化交流能够消除文化差异中英两国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中英两国文化能够产生共鸣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选项观点符合题干,中英两国艺术家共同打造舞台剧,说明中英两国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入选。选项观点符合题干,中英共同打造舞台剧蕴含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说明中英
9、两国文化能够产生共鸣,入选。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中英两国文化相互吸收借鉴,但并不相互同化,排除。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交流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但并不能消除文化差异,排除。故本题选 D。【点睛】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为什么: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
10、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7.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踏青扫墓是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交流方式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窗口A. B. C. D. 【答案】C【解析】5【详解】本题考查民族节日。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清明踏青扫墓是清明节的节日习俗,民族节日是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入选。选项观点符合题干,通过民族节日的活动,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入选。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清明踏青扫墓并不是最为直接的文
11、化传播交流方式,口语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交流方式,入选。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不是民族节日,排除。故本题选 C。【点睛】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8.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此观点合理地认为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
12、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待各民族文化应坚持一律平等原则应该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选项观点符合题干,题中观点一种花朵是单调的,说明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入选。选项观点符合题干,任何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说明对待各民族文化应坚持一律平等原则,入选。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应该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但不能认同,应该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除。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文化是世界的,并没有强调民族文化的个性,排除。故本题选 A。9.匾额,
13、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匾额的文字凝聚了中华人文的要义,承载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道德,与中华文明的神、魂、道血肉相融,持久地散发着核心价值观中筋骨与温度的正能量。这启示我们A. 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6B. 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要继续保持发扬C. 要呵护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D.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积极革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A 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排除。B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优秀传统文化持久散发正能量,启示我们对传统文化积极向上
14、的内容要继续保持发扬,入选。C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是对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加以呵护,排除。D 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强调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涉及革新,排除。故本题选 B。10.2022 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冬季奥运会,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文化交流借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我国在面向世界过程中有博大的胸襟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说法错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
15、林匹克文化的交融,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符合题意;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 ,说明我国在面向世界过程中有博大的胸襟,符合题意。本题选 D。11.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2018 年暑期上映,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现实生活中的“药侠”陆勇为原型,直指我国癌症患者买药难,买药贵的社会问题。 我不是药神影片的成功表明A. 揭露社会矛盾是文化创作的根本目的B. 文化创作应该重视社会效益,轻视经济效益7C. 文化创作聚焦社会矛盾更能获得成功D. 文化创作应该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16、A 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创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实践,而不是揭露社会矛盾,排除。B 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创作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并不是轻视经济效益,而是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排除。C 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文化创作并不是聚焦社会矛盾,而是关注人民群众,排除。D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文化创作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取得巨大成功,入选。故本题选 D。12.2018 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从汉字到文学:中国文化的魅力” ,旨在向 190 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使节和数万名联合国雇员介绍中国文化。此活动主题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促进了中外文
17、化的相互渗透表明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题中通过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展示了中华文化,入选。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题中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入选。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中外文化相互吸收借鉴,但并不是相互渗透,排除。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排除。故本题选 A。13.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该书原称纪年 ,亦称古文纪年 汲家纪年等,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该书时以“纪年”与“竹书”连用,方有竹书纪
18、年之称。 竹书纪年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8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A. B. C. D. 【答案】C【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故选项符合题意,应选;选项说法错误,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排除;选项说法错误,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
19、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4.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案” ;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而成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不同地域文化的载体。我国不同区域的建筑有不同的特点,这说明我国各地文化存在差异
20、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说法正确;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说法错误;建筑不等于文化遗产,说法错误。该题选 A。考点: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点评: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特点,本体采用排除方法。15.涵括“四种伟大精神”的中华民族精神已然化为中国人民的特质,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9展至今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A.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B. 有强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C.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D.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21、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故 A 错误;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畜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可见,材料没体现,故 B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故 D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故 C 正确。故选 C。【点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 意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客观要求兼收并畜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即能
22、做到博采众长,所以中华文化能在不断创新中永续向前发展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16.2018 年暑期档电影市场可谓“厮杀激烈”:接连上映的影片中,武侠、文艺、现实等题材均有涉及,既有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和爱情公寓这样的热门之作,也有西虹市首富 一出好戏等吸睛喜剧。这表明优秀电影作品的评定没有客观标准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电影市场色彩斑斓,人们面对多种选择10不同文化都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市场色彩斑斓。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暑期档电影涉及多种题材,说明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
23、化的特点,入选。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暑期档电影涉及多种题材,说明电影市场色彩斑斓,人们面对多种选择,入选。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优秀电影作品的评定有客观标准,排除。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不同文化,排除。故本题选 C。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可见,文艺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大力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扶持高雅文艺,适当限制通俗文艺促进各种文艺思想的相互融合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华阴市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