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考研知识点梳理.pdf
《行政法学考研知识点梳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学考研知识点梳理.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行政法学 一 、 名词解释 1.行政 :行政是行政主体为实现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围绕行政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配置并控制行政权,确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法律关系 :是基于行政法律规范的调整和确认而在行政关系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4.行政主体 :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行政法律后果的组织。 5.行政机关 :是指由国家依宪法或行政机关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6.公务员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
2、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7.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委托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 :指受行政主体的委托,按照委托的范围,以委托行政主体的名义行使被委托的行政职权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8.行政相对人 :也称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 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9.一种是 指 广义的 行政行为 ,即指行政主体实施的所有行为。(行为主体角度) 二是广义的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实施的所有产生行政法律效力的行为。三是狭义的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实施的外部单方行政法律行为,即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并由行政主体单方面
3、意思表示而形成的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行为。(排除了内部行政行为以及双方行政行为)四是最狭义的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实施的外部单方行为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即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所实施的,只对特定的人或特定事产生行政法律效力的行为。 10.行政征收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取 得负有法定缴纳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一定金钱或实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11.行政没收 :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所给予的一种财产性行政处罚。 12.行政处罚 :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
4、为。 13.申诫罚 :亦称精神罚,是指行政主体向违法者发出警戒,申明他的违法行为,通过对违法者名誉、荣誉、信誉等施加影响,引起精神上的警惕,使其不再违法的处罚形式。 14.财产罚 :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剥夺违法当事人某些财产所有权的行政处罚形式。 15.行为罚 : 又 称能力罚 ,指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当事人某些特定行为能力和资格的处罚。 人身罚又称自由罚 ,是行政主体在一定期限内剥夺违法当事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它使相对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意味这相对人的其他任何权利在此 。 期间都将难以行使,因此,它是行政处罚中最为严厉的一种。 1.行政强制执行 ,系指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决定所设立的义务
5、,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措施。 2.代执行 :是指行政相对人(义务人)拒不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行政机关委托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取执行费用。(如拆除) 3.执行 罚 是指行政机关对拒不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的义务人,科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以迫使其履行的强制执行措施。 4.直接强制 :行政机关自己直接采取作用于人身或者财产的方法,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 5.即时强制 :在紧急情况下,行政机关直接基于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财产等予以强制的措施。 6.行政调查中的强制 :行政主体在进行调查活动中因行政相对人拒绝合作而采取的强制收集信息
6、的措施。 7.行政许可 :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8.信赖保护原则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 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9.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 ,是指行政机关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作出决定之前,依法公开举行听证会,听取涉案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在公听公信的基础上,依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决定的行为过程。 10.行政给付 :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失业、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利益
7、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行政行为。 11.行政复议 ,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 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12.行政赔偿 :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 二 、 简答题 1.行政法的渊源: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行政法的法源主要是成文法。我国行政法的成文法源,包括以下八类:宪法 、 法律 、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法律解释 、 行政规章 、 国际条约和协定 。 2.行政立法的主体:行政立法
8、的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我国宪法,组织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国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国务院:我国最高行政立法主体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 国务院直属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作为经济特区的市人民政府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3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性使用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或劳务,并给予一定补偿的具体行政行为。 主要区别:( 1)范围不同 :行政征用的内容既可以是财产,也可以是劳务,而行政征收一般只能是财产。 ( 2)法律后果不同 :行政征用只是相对人财产
9、临时性的被国家强制性的使用,只发生使用权的转移,所有权并不转移,行政征收直接导致所有权转移的法律后果。 ( 3)能否取得补偿不同 :行政征收是无偿的,无需支付任何报酬,而行政征用则是有偿的,需给予相对人相应的经济补偿。 4.行政征收与行政没收 行政没收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所给予的一种财产性行政处罚。区别: ( 1) 发生依据不同 ,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是行政没收的前提;而行政征收是以相对人有法律上缴纳义务为前提的,与主观过错无关。 ( 2)行政没收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是对违法相对人的一种法律制裁,而行政征收不具有制裁的性质,依法缴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履行
10、的义务。 5.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区别 首先,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种保证性措施,其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而行政拘留是依据行政法律作出的行政处罚,其本身具有惩罚性。 其次,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是 即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而行政拘留适用于其违法行为按照相应的行政法律应予以惩戒的人,该人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刑事犯罪再次,二者适用目的不同,适用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而行政拘留的目的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最后,二者羁押期限不同,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 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 法学 考研 知识点 梳理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