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卷 )生物 一、选择题 (共 60分,每小题 2分 。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 ( ) A.媒介物传播 B.空气传播 C.病媒传播 D.接触传播 解析 : 主要考查不同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 感染 SARS病毒的人的痰液,唾液中含 SARS病毒,当人说话的时候, SARS病毒随着人的唾液进入空气中,再随呼吸进入其他人体内部,从而传播给其他人 。 这属于接触传播, D正确 。 答案: D 2.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 A.核糖体和质膜 B.线粒体和内质
2、网 C.核糖体和拟核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解析 : 本题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 A、放线菌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核生物,二者都具有核糖体和质膜, A正确; B、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内质网, B错误; C、霉菌是真核生物,没有拟核, C错误; D、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D错误 。 答案: A 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 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 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 ) A. 和细胞膜 B. 和细胞膜、液泡膜 C. 和细胞膜、液泡膜 D. 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解析 :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
3、原理和细胞器等方面的知识 。 紫色洋葱的色素分布在 液泡中,液泡膜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使得色素不能出液泡和细胞,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影响色素的分布, C正确, ABD错误 。 答案: C 4.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 ( ) A.出芽生殖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营养繁殖的相关知识 。 由题意知,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营养繁殖 。 答案: B 5.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颤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从低倍
4、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 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A正确; B、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时,将物镜转换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高倍镜转至载物台正中位,B错误; C、从低倍镜视野中,换成高倍镜前,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正确; D、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 D正确 。 答案: B 6.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
5、蒿甲醚,结构如图 。 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 A.纤维素 B.胰岛素 C.叶绿素 D.甲状腺激素 解析 : 本题考查有机物组成元素的相关知识 。 A、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为 C、 H、 O三种, A正确; 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有 C、 H、 O、 N、 S, B错误; C、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 C、 H、 O、 N、 Mg, C错误; D、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其组成元素有 C、 H、 O、 N, D错误 。 答案: A 7.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 ( ) A.灯光刺激 +食物 B.仅食物
6、C.声音刺激 +食物 D.仅灯光刺激 解析 : 本题考查反射和条件反射建立的相关知识 。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才能形成 。 条件反射建立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 因此,只有用灯光刺激 +食物才不会使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消退 。 答案: A 8.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对图中相关结构的正确描述是 ( ) A.图表示一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 B.箭头所指处由一个 DNA分子构成 C.染色体上一条横纹代表一个基因 D.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 解析 : 本
7、题以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为背景,涉及到染色体横纹代表的意义 。 A、图表示 8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 A错误; B、唾液腺染色体是 DNA 经多次复制而不分开所形成的巨染色体,所以箭头所指处由多个 DNA分子构成, B错误; C、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上的横纹 (区带 )是很多基因的集合, C错误; D、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固定不变的,代表着果蝇不同种的特征,所以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 D正确 。 答案: D 9.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 。 在此过程中 ( ) A.胰岛 A细胞分泌的 胰岛素增加 B.延髓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 C.胰岛素的作
8、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D.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解析 :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内容,理解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 A、进餐后血糖浓度相应升高后,胰岛 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A错误; B、延髓糖中枢兴奋促进糖原合成, B错误; C、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所以进餐后血糖浓度相应升高后,胰岛素的作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C正确; D、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D错误 。 答案: C 10.如图显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 。 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
9、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 ) A.胃肠蠕动加速 B.血糖升高 C.呼吸加速 D.心跳加快 解析 : 本题结合恐惧反射建立过程图,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反射的种类,并能进行区分 。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已建立恐惧反射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会发生恐惧反射,导致机体血糖升高、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而胃肠蠕动将减慢 。 答案: A 11.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 ( ) DNA RNA 蛋白质 磷脂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病毒化学组成的相关知识 。 病毒依所含核酸种类不同可分为 DNA病毒和 RNA病毒 。 动物病毒或含 DNA,或含 RNA;植物病
10、毒除少数组外大多为 RNA 病毒;噬菌体除少数科外大多为 DNA病毒 。 蛋白质病毒的主要组分,依其功能可分为衣壳蛋白、膜蛋白、糖蛋白和内在酶 4类 。 脂质存在于包膜中,包膜是在病毒成熟时从细胞质膜或核膜芽生获得的,所以病毒脂质常具有宿主细胞脂质的特征 。 糖除核酸中的戊糖外,病毒 包膜还含有与蛋白或脂质结合的多糖 。 因此,病毒的构成组合中,不可能同时含有 DNA和 RNA。 答案: B 12.不同比例的视锥细胞共同生活的结果使人形成不同的色彩直觉 。 下列图中,每条曲线表示一种视锥细胞接受的光波长范围及其相对激活程度 。 据此推测,拥有下列视锥细胞组成的人中,表现出最强色彩分辨能力的是
11、( )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视觉的形成 。 四个选项中,只有 A选项中具有 4种视锥细胞,且 4种视锥细胞接受相同波长的光刺激时相对激活程度不同,具有最强色彩分辨能力 。 答案: A 13.位于颈部的颈动脉窦存在压力感受器 。 在拳击比赛时,运动员非常注重保护颈部 。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 ( ) A.挤压血管引起动脉血压过高 B.激活压力感受器导致血压过低 C.都塞血管引起动脉血压过低 D.激活压力感受器导致血压过高 解析 : 本题通过实例考查神经调节 。 由于颈动脉窦存在压力感受器,拳击比赛时,运动员非常注重保护颈部,当颈动脉窦存在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
12、时,会导致心率减慢,从而降低血压 。 答案: B 14.导致图中 ab和 de 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 ) A.非自住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欲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解析 : 本题以曲线为载体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 。 ab段低温降低,说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可能的原因是吹电风扇或处于寒冷环境, de段体温升高,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可能是非自主性战栗、发热、剧烈运动或骨骼肌收缩 。 综合分析可得出 C选项正确 。 答案: C 15.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 。 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 ) 酒精
13、乳酸 CO 2 H 2O ATP 。 A. B. C. D. 解析 : 对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和 ATP,有氧呼吸的产物为 CO2 、 H2O、 ATP。 答案: D 16.从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分别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室内植物叶片偏黄 B.室外植物叶片偏绿 C.室外植物叶片红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 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 a含量叶绿素 v含量 解析 : 考查 对于绿叶中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 。 A、提取叶片的
14、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四条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室内植物叶片偏绿, A项错误; B、室外植物叶片偏黄, B项错误; C、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 C项错误; 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 a含量叶绿素 b含量, D项正确 。 答案: D 17.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 。 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 ) 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具有免疫持久性 具有免疫短促性 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 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 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不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 包含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 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值与
15、分化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A、 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具有免疫持久性, A错误; B、 非特异性免疫中没有记忆细胞而特异性免疫中有记忆细胞,所以非特异性免疫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而特异性免疫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 B正确; C、 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错误; D、 中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值与分化,而特异性免疫存在免疫细胞的增值与分化, D错误 。 答案: B 18.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 和 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 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 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 。 因此,研制疫
16、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 ) 外毒素 减毒外毒素 外毒素 亚单位 外毒素 亚单位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解析 :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 。 外毒素具有致病性,所以研制疫苗时不可选择该细菌的外毒素, 错误; 减毒外毒素的致病性已明显降低,不会对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所以研制疫苗时可选用, 正确; 细菌外毒素由 和 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 亚单位无毒性,说明外毒素 亚单位有毒性,所以研制疫苗时不可选择, 错误; 外毒素 亚单位无毒性,不会对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所以研制疫苗时可选用, 正确 。 答案: C 19.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牛蛙作了一些处理,下列针对这
17、些处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切除脑的作用是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洗去趾尖酸液有利于骚扒反射的额进行 C.环割脚趾皮肤可证实此处有相应感受器 D.破坏脊髓可证实脊髓存在骚扒反射的神经中枢 解析 : 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 。 A、切除脑的作用是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A正确 B、酸液刺激产生搔扒反射,洗去趾尖酸液不利于搔扒反射的进行, B错误; C、环割脚趾皮肤可证实此处有相应感受器, C正确; D、破坏脊髓可证实脊髓存在骚扒反射的神经中枢, D正确 。 答案: B 2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核酸 核苷酸 葡萄糖 丙酮酸 ATPADP A. B. C. D. 解析 :
18、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 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因此核酸 核苷酸属于水解反应, 正确; 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 H,因此葡萄糖 丙酮酸属于氧化分解,不属于水解反应, 错误; ATP 水解可以产生 ADP和 Pi,因此 ATPADP 属于水解反应, 正确 。 答案: B 21.表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 (-表示无凝血, +表示凝血 ),其中妻子是 A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 ( ) 红细胞 丈夫 妻子 儿子 女儿 丈夫血清 - + - - 妻子血清 + - - + 儿子血清 + + - + 女儿血清 - + - - A.A型; IAi B
19、.B型; IBi C.AB型; IAIB D.O型; ii 解析 :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了人类血型的判断 。 由于妻子是 A型血,因此红细胞的表面含有A凝集原;而表中表明 “ 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儿子和女儿的血清凝集 ” ,因此她的丈夫、儿子和女儿的血清中含抗 A凝集素,因此他们的血型可能是 O型或 B型 。 儿子的红细胞与所有个体的凝集素都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儿子没有任何凝集原,即儿子的血型是 O型 。 而女儿的红细胞与所有个体凝集素的反应情况不同于儿子,因此女儿的血型只能是 B型 。 答案: B 22.氨基酸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的部分过程如图,其中过程 X和分解产物 Z分别是 ( ) A.脱氨
20、基; CO2、 H2O和 ATP B.脱氨基; CO2、 H2O和尿素 C.转氨基; CO2、 H2O和 ATP D.转氨基; CO2、 H2O和尿素 解析 : 本题考查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氧化分解的相关知识 。 根据图示可知, X表示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含氮部分形成尿素,不含氮部分经过氧化分解产生 CO2、 H2O和 ATP,故 Z表示 CO2、 H2O和 ATP。 答案: A 23.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如图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 和 依次是( ) A.突变和倒位 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 D.易位和倒位 解析 : 本题考查以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的相关知
21、识 。 变异类型 形成的染色体中少了基因 ab,多了基因 J,说明该染色体的片段与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片段交换,属于易位;变异类型 形成的染色体中基因 c和基因 de 的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 。 答案: D 24.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 ( ) A.电子受体是水 B.电子供体是 NADPH C.反应场所位于叶绿体膜 D.H+浓度差驱动 ATP合成 解析 :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相关知识 。 A、光反应电子受体是 NADP+, A错误; B、电子供体是水, B错误; C、光反应场所位于类囊体膜, C错误; D、 H+浓度差驱动 ATP合成, D正确 。 答案: D 25.控制棉花纤
22、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a、 B/b、 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 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 。 棉花植株甲 (AABBcc)与乙 (aaBbCc)杂交,则 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 ) A.6 14 厘米 B.6 16 厘米 C.8 14 厘米 D.8 16 厘米 解析 :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涉及基因的累加效应的现象 。 甲 (AABBcc)与乙 (aaBbCc)杂交,子代有四种基因型,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显性基因个数分别为 4、 3、 3、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上海卷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