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1年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1年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1年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1 年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2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9,分数:18.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2.马陵之战(分数:2.00)_上计_4.尚书台(分数:2.00)_5.齐民要术(分数:2.00)_6.俗讲与变文(分数:2.00)_7.差遣制度(分数:2.00)_8.猛安谋克(分数:2.00)_9.马可波罗(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0.评析曹操统一北方。(分数:2.00)_11.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以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为中心。(分数:2.00)_2
2、001 年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2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9,分数:18.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2.马陵之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期齐魏之间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战国初年,魏国首先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至魏惠王时,魏国国力进一步加强。公元前 342 年,魏国以韩国未参加其主持召开的逢泽之会为借口,发兵攻韩,并接连取得胜利。韩向齐国求救,齐派田盼、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救韩,魏惠王派庞涓及太子申迎战。起初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一年多。公元前 341 年,
3、孙膑利用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以逐日减灶的方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当魏军追到马陵之时,被齐军包围,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魏国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齐国逐渐取代魏国成为霸主。)解析:上计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秦汉时期年终考核地方官吏成绩的方法。战国时期,地方官吏年终将赋税收入写于木卷,呈送国君考核,称为上计。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掌管全郡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由县令将该县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编为计簿,呈送郡国,郡守国相再加以汇编,呈报中央。入京执行上计的人员称为“上计史”。)解析:4.尚书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魏晋至宋的中
4、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因其在殿中主管收发(或启发)文书并保管图籍,故称尚书。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君权,尚书因主管文书,省阅奏章,传达皇帝的命令,地位逐渐重要。东汉光武帝时,有意削弱相权,实际权力逐渐移于尚书。当时,尚书机构称台,已是组织复杂的机构,成为政府的中枢,号称中台。但是在东汉,尚书台仍然算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尚书令、仆射、尚书等官的禄秩都较低。三国时,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令、仆射、尚书品秩已经很高,为三品。西晋沿袭曹魏,以尚书台总揽政务,另置中书、门下二省以分其权。隋尚书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唐沿隋制,置三省六部,而尚书省事无不总
5、,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下设六部二十四司,部有尚书,侍郎为之副。唐朝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为宰相议政之处。议政者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才能进人政事堂,三省长官也不例外。尚书省因其长官被排除于决策机关之外而成为单纯的执行机构了。北宋初,形式上还保留尚书省的组织系统,但已名存实亡。辽、金也有尚书省,与宋制略同。元代以后,尚书省废除。)解析:5.齐民要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关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此书大约成于东魏初年,共10 卷,92 篇。全书内容丰富,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第 5 卷以前记述了粮食、油料、纤维、染料作
6、物、蔬菜、果树等的栽培技术;第 6 卷为禽畜和鱼类的养殖;第 7 至第 9 卷是农副产品的加工、储藏;第 10 卷记载了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齐民要术是对黄河流域农副业生产技术的概括和总结。)解析:6.俗讲与变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代在佛教的直接影响下出现的通俗文学形式。唐代佛教传入后,僧徒传播佛经教义时。因听讲者不同,有僧讲与俗讲之别。僧讲主要针对僧侣,俗讲主要针对普通百姓,往往采取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俗讲的塑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不外佛教的无常、无我、苦空、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持戒定慧,以求涅槃解脱等教义。但讲述的过程中运用叙事、描绘、抒情等手法,配以
7、生动的故事情节,把深奥的教义转化为生活展示,往往突破宗教藩篱,映照出现实世界。 变文,即转变的底本,它是供艺人说唱用的,它是佛教传播的另一种有效形式。变文根据说唱的需要,说表与唱诵结合,叙事与代言并用,融文学、音乐、表演为一体。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述故事,是它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对唐以后的通俗文学影响很大。俗讲与变文将深奥的教义,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推动佛教的传播中作用较大。)解析:7.差遣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宋代在官员任免上实行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宋代任官制度有官、职、差遣的分别,当时官称与职务逐渐脱离,除诏令中有规定的以外,都不担任与官称
8、相符的职务。官名只用来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称为寄禄官,是一种等级待遇;差遣,也称职事官,才是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职,是官员在三馆、秘阁中所任的职务,称为“馆职”;其他中央及地方官所带的馆职,通常称为“贴职”,简称“职”。大多数中央官员以及地方官所带的贴职,都无实际职务,只作为文官的荣誉衔。 元丰改制后,中央文官的官称与职务相符,将寄禄文官名改为阶官,开府仪同三司、特进之下是各级别的大夫和郎;后义改武官名为武阶官,太尉之下也是各级大夫和郎。差遣制度是宋代官员任免上的特色,在两宋时一直存在。)解析:8.猛安谋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金朝时实行的军民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女真语
9、中谋克是氏族长,引申为百夫长,猛安是千,引申为千夫长。猛安谋克原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阿骨打加以发展,将其扩展到部分较早归附金朝的奚人及契丹人中间,成为社会的基层组织。猛安谋克制度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户平时从事生产活动,战时自带兵械,以猛安谋克为单位应征出战;猛安、谋克作为地方行政官员,分别与防御州、县官员职掌相近。猛安谋克是具有女真特色的地方基层组织。)解析:9.马可波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马可.波罗(12541324),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他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 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游历了 17 年。马可波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最后一页预览完了!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1 浙江大学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古代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