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21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21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214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2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_。A稔(rn 熟悉)知 潜(qin 隐藏)力忖(cn 揣度)度 悭(qin 吝啬)吝B弹劾(h 免职) 攻讦(ji 指责别人的过失)遒劲(jng 有力) 裨(b 补)益C翔(xing 详细)实 悚(sng 害怕)然矜(jn 拘谨)持 披靡(m 倒下)D笃(d 忠实)信 僭(jin 超越本分)越赧(nn 因羞愧而脸红)颜 矫(jio 假托)命(分数:2.00)A.B.C.D.2.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_。A胆大妄为(
2、乱) 鞭长莫及(达到) 长篇累牍(累进) 面面相觑(看)B民生凋敝(衰败) 不胫而走(小腿) 不经之谈(正常) 卓绝千占(高而直,指程度)C夸大其辞(张扬) 居心叵测(不可) 不速之客(认识) 美不胜收(尽)D莫名其妙(说出) 素不相识(一向) 秣马厉兵(军队) 休戚相关(喜悦)(分数:2.00)A.B.C.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A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B时隔两日,在距离这一地点 40 公里的林场,又一只野生东北虎出现,并把一村民咬成重伤后死亡。C近年骑马爱好者剧增,使得赛马运动发展迅速,一些骑马俱乐部也应运而生。D一代
3、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分数:2.00)A.B.C.D.4.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_。A这饭不热了。 B三个学生的家长到齐了。C他的发理得好。 D我们不认识这个人。(分数:2.00)A.B.C.D.5.对下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_。王老汉种的甜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黄家就是鬼门关。南国烽烟正十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A夸张 比喻借代对比 B比喻借代 比喻对比C夸张借代借代对偶 D比喻比喻 比喻对偶(分数:2.00)A.B.C.D.6.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有错
4、误的一项是_。A“传奇”,传述奇事的意思,又指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如柳毅传书便属传奇。鲁迅曾编纂唐宋传奇集。B文选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编著的,记录了自先秦到梁的诗文辞赋,为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C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小说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夜等都是他的力作。D马克思的挚友海涅是德国十八至十九世纪期间的著名诗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他的代表作品。(分数:2.00)A.B.C.D.7.对下列诗句加点的“意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B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功绅
5、先辈)折桂:比喻科举及第。(传说月亮上有桂树。)C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沙鸥:比喻自由自在的心情。D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莲子:借以表达爱情。(分数:2.00)A.B.C.D.8.根据历史的记载,人们发现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洪水发生是每隔 1011 年为一次大的周期,每隔 22 年、110 年左右为更大的洪水周期,这说明:A河流的洪涝灾害和植被的破坏有直接关系。B河流的洪涝灾害和太阳活动周期呈正相关关系。C历史上曾多次改道。D中原地区的战乱与洪涝灾害有关。(分数:2.00)A.B.C.D.9.下边不含比喻修辞的一句是_。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人生的一切变化,一
6、切魅力,一切美好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C在人类的航船上,意志是舵,感情是帆。D民犹水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分数:2.00)A.B.C.D.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_。A班里出现了不良的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B曹雪芹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经过十年左右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写出了巨著红楼梦。C对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此下去是要吃亏的。D我到了兰亭,漫步在山阴道上,风景络绎不绝,使我应接不暇。(分数:2.00)A.B.C.D.11.山西某煤矿区,有游人被邀请到井下参观。在矿灯的照耀下,看见夹在页岩地层中的巨厚煤层乌黑发亮,仔细
7、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植物粗大的树干。该地质时代地壳运动的特点是_。A出现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B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C火山活动频繁,地壳变质很深。D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下沉。(分数:2.00)A.B.C.D.1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_。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C信风和西风都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温暖而湿润。D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冬季北移,夏季南移。(分数:2.00)A.B.C.D.13.“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哲学寓意是_。A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利用和改变B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从实际
8、出发是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分数:2.00)A.B.C.D.14.陈某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 15 年,并处罚金 5 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5 万元。经查,陈某个人财产只有 8 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_。A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陈某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B先执行罚金 5 万元,剩余的 3 万元赔偿给被害人。C先执行赔偿经济损失 5 万元,剩余的 3 万元作为罚金执行。D先执行罚金 5 万元,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陈某刑满后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分数:2.00)A.B.C.D.15.目前已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时代
9、要求,社会各界的学习欲望普遍高涨,企业也在极力地想将自己改造成为学习型组织。一位学者在北方某城市开展的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却显示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总经理的受教育程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有人尝试给出了以下四种解释,最为科学的一项是_。A理论与实践有差距,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并不代表管理能力的强弱,所以受教育程度与企业经营业绩无关。B我国目前市场竞争缺乏规范,谁胆大谁赚钱,严密的决策分析不但不会把握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反而会因遵循僵化的教条而丧失市场机会。我国需要敢于冒险的创业家,不需要职业经理群体。C目前企业总经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教育程度高的总经理比例很小,从统计学的原理
10、看,自然应该得到这样的统计结果。D可能有很多原因,但首要的原因是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分数:2.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6.为下面各句子中的横线处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极大_,他们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各种各样的抗议活动。俗语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也许太_一点吧,但仔细想起来,却也并无教人作恶的意思,只是经验的教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_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A愤怒 苛刻 节约 B愤怒 刻薄 节俭C愤慨 刻薄 节约 D愤慨 苛刻
11、 节俭(分数:2.00)A.B.C.D.17.依次在一段文字中的横线上填入下面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任何人承担对外的各种业务,一律实行有限授权,不得自行其是、自作主张,_不允许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违者_予惩处,_追究法律责任。这种领导体制_体现了民主管理的思想,_确保了厂长的中心地位,使整个生产指挥系统运行畅通。A也 就 及至 既 还 B更 则 直至 既 又C也 则 直至 又 又 D更 就 及至 又 还(分数:2.00)A.B.C.D.18.世界上某些企业、公司实行“柔性生产方式”,从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到确定商品的概念、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是同步进行的。_。A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大大
12、提高了效益,缩短了开发周期,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B这就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C这就大大提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D这就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大大提高了效益,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分数:2.00)A.B.C.D.19.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人恰当的标点符号。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_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_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_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_(姜夔白石诗说)_A”。 。” ”,
13、” 。 B。” ”。 ” ” 。C”。 。” ”, ”。 D。” ”。 ” 。”(分数:2.00)A.B.C.D.20.根据对仗的要求,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最贴切的句子。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_。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A荷露终非珠 B水宿鸟相呼 C长松半壑枯 D永夜月同孤(分数:2.00)A.B.C.D.21.辛亥革命后,一些有识之士倡导发展实业,_和_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社会潮流。A白话文 科学 B白话文 新文学C实业救国 民主共和 D科学 民主(分数:2.00)A.B.C.D.22.泰戈尔因_的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书直译的意思是“歌之献”
14、。A飞鸟集 B吉檀迦利 C新月集 D沉船(分数:2.00)A.B.C.D.23.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_。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A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B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端午C元宵节 春节 端午 重阳节 七夕节D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分数:2.00)A.B.C.D.24.在下列诗句的空格中,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浯。罗幕轻寒,_双飞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_。中有双飞鸟,自名为_。松间沙路净无泥,潇
15、潇暮雨_啼。孤_号外野,翔鸟鸣北林。西陆_声唱,南冠客思深。A燕子 鹧鸪 鸳鸯 子规 鸿 蝉 B鸿雁 子规 燕子 鹧鸪 雁 蝉C燕子 子规 鸳鸯 鹧鸪 鸿 蛙 D鸿雁 鹧鸪 燕子 子规 雁 蛙(分数:2.00)A.B.C.D.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史书;而左传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B论语、孟子、荀子都属于诸子散文。C诗经、论语、尚书都在“五经”之列。D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分数:2.00)A.B.C.D.26.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是_。A公平交易权 B安全权 C知情权 D求偿权(分数:2
16、.00)A.B.C.D.27.“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是典型的_。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环境辐射论 D遗传决定论(分数:2.00)A.B.C.D.28.形成赤潮的直接原因是_。A海水综合治理差 B海水中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C海水受生活垃圾污染 D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红壤进入海洋(分数:2.00)A.B.C.D.29.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能随环境而迅速发生色变。其中避役是出名的“变色龙”,能在较短的时间(小于 5 分钟)完全改变体色,比蛙等变色动物快得多,它变色的调节机制是_。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C神经激素调节 D激素神经调节(分数:2.00)A.
17、B.C.D.30.“薄利多销”对于商家促销某种产品或许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也就是说,当商家发现某种商品销量很少的时候,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尽管价格下降会造成单个商品的盈利降低,但是从总体上,销售出去更多产品,会得到更大收益。然而“薄利多销”这一营销策略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只有在_情况下,薄利才能多销。A需求富有价格弹性 B供给具有价格弹性C消费者满意 D商家盈利(分数:2.00)A.B.C.D.三、阅读理解(总题数:4,分数:40.00)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瓷釉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子,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18、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不生火炉,也不冻死?”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快接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那楼下的卧室稍稍有一点暗,看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这花,叫万年青,永远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相距离着。“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我还看到了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
19、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在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里,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的遗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遗像前面,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
20、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治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到他的胸口了。我们在这边,只能写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分数:10.00)(1).文中第一次暗示鲁迅先生已经去世是_。A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B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的遗像的前面C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遗像前面D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分数:
21、2.00)A.B.C.D.(2).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说万年青就是鲁迅先生,但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用意。以下不含这一用意的是_。A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B“这花,叫万年青,永远这样!”C“不怕的,最耐久!”D至于那花瓶呢?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分数:2.00)A.B.C.D.(3).下面对本文有关文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A文章前面,作者说“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后面又接着说“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显然,这两个“第一次”是作者有意这么说的,有意将“万年青”和“鲁迅”视为一体。B文章直接写鲁迅,有一个抖掉烟灰的动作:“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
22、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那“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烟火(作者特意不写烟火的熄灭),正是鲁迅火红的生命的写照。C“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将花瓶和花一分为二,实际上是合二为一:家里鲁迅像下的万年青实指鲁迅,墓前的花瓶指的则是鲁迅这株万年青。D“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这里的“万年青”加上引号,除表示着重和引用外,还有双关的意思,即鲁迅依旧活着,鲁迅的精神永存。(分数:2.00)A.B.C.D.(4).本文的标题其实是“鲁迅先生记”,但实际“记”的是“万年青”,显然,记万年青就是记鲁迅。作者这样写,所用的表现手法是_。A衬托 B象征 C对比
23、D比喻(分数:2.00)A.B.C.D.(5).从全文看,对“万年青”这种植物得名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_。A不怕冻、最耐久、四季不凋零B鲁迅先生的精神品格C一年四季都不凋零D从养护它到鲁迅先生去世,这植物都没有死(分数:2.00)A.B.C.D.不知有花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攻占了所有的山头。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但岁月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所缔造的。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平日守口如瓶,一旦花开,则所向披靡,灿如一片低飞的云。车子停在一个客家小山村,走过紫苏茂盛的小径,我们站在高大的桐树下。山路上落满白花,每一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2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