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13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2015年夏,A 国公民甲到 B国旅行,因生意纠纷与 B国公民乙发生争执,甲顺手拿起身边的烟灰缸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乙头部顿时鲜血直流,之后甲又对乙拳打脚踢,乙经医院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但乙受到的伤害为重伤。根据 B国刑法规定,B 国对甲行使了刑事管辖权。B 国对甲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根据,可归属于下列哪一管辖原则( )。(分数:2.00)A.属地管辖原则B.属人管辖原则C.排他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2.某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
2、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代此事。甲的行为( )。(分数:2.00)A.属于故意犯罪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而不构成犯罪C.不构成犯罪D.属于意外事件3.某日,胡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胡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分数:2.00)A.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C.张某、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张某、王某是事前无联络的共同犯罪4.甲某与乙某有私仇,甲某欲杀乙某全家。一天晚上,甲某身
3、带手榴弹和砍刀闯入乙某家,见到乙某后,将手榴弹拉开向乙某抛去,爆炸后,甲持刀向乙妻刺去,乙妻昏死过去,又用刀刺乙的女儿。结果致乙死亡,乙妻、女儿重伤。甲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分数:2.00)A.应定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两个故意伤害罪B.是想象竞合犯C.属于牵连犯D.属于连续犯,应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刑罚不能单独适用( )。(分数:2.00)A.剥夺政治权利B.罚金C.没收财产D.驱逐出境6.朱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朱某积极退赃并兼具其他量刑情节,决定宣告缓刑 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朱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
4、不久又犯交通肇事罪。对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分数:2.00)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和后罪从重处罚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或者裁定核准死刑缓期 2年执行的法律文书宣告或者送达之日起计算。判决或者裁定确定之前的羁押时间,计算在缓期 2年的期限之内B.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C.某甲在死缓考验期期满后的第二天越狱逃跑,对某甲应当核准执行死刑D.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对死刑立即
5、执行的执行方式除了枪决、注射外,各地司法机关还可以选择腰斩、车裂等方式执行8.村民王某听说电线当中的铜丝可以卖钱,便深夜在一段电缆上浇上汽油烧毁以获取铜丝,销赃数额达百余元,并造成周边区域通讯中断长达三小时之久。则村民王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B.破坏电力设施罪C.盗窃罪D.不构成犯罪9.高东经营一家餐馆,一天食用油供货商林夕告知高东自己有一批地沟油,采购价是普通食用油的几十分之一。高东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大批量采购该地沟油,并用于平时经营中,案发时没有顾客有不良反应投诉。对于高东的行为如何定性( )。(分数:2.00)A.某甲的行为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6、,已经既遂B.某甲的行为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属于未遂C.某甲的行为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属于未遂D.某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10.甲的儿媳妇在医院生下一名女婴,但甲重男轻女观念非常严重,认为女孩在农村不中用,便想将女婴卖给人家,遂于深夜偷偷将女婴从医院抱出。但是联系了几户人家,都不满意,便又无奈将女婴抱回医院。则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拐卖儿童罪的既遂B.拐卖儿童罪的未遂C.拐卖儿童罪的中止D.不构成犯罪11.吴某大学毕业后待业家中,酷爱摩托车飙车,父母不满其颓废作风,决定不给其生活费。吴某开着摩托车外出,想到自己没有任何收入,便心生邪念,看到路上许多人拿着手机打电话,决定抢
7、他人手机。吴某看到远方某女拿着一部价值不菲的手机在讲电话,吴某加大马力,飞快驶过去,夺走该女手机,该女由于是紧紧握住该手机,因此该女被摩托车带了几米后才松手,该女在马路上昏迷不醒,后经鉴定系轻伤。吴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分数:2.00)A.抢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故意伤害罪和抢夺罪数罪并罚12.某甲见他人贩卖毒品有暴利可图,遂起贩毒之意,但苦于无毒品来源,便用面粉等原科加工制造了大量假毒品卖给他人,获赃款 50000余元。对某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分数:2.00)A.贩卖毒品罪B.诈骗罪C.制造毒品罪D.非法经营罪13.国家工作人员温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随
8、后,该单位的经理甲送给温某一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 2万元、使用期限为 1个月。温某收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导致购物卡过期作废,卡内的 2万元被退回到原单位。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罪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罪D.甲的行为构成受贿(预备)罪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4.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管制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对犯罪分子作出下列哪些限制( )。(分数:2.00)A.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的活动B.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离开特定的区域C.禁止犯罪分子在执
9、行期间进入特定区域、场所D.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接触特定的人15.属于时效延长的情形有( )。(分数:2.00)A.司法机关立案后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和审判的B.被害人提出控告,司法机关应立案而未立案的C.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的D.犯罪人又犯新罪的16.刘某在未实际出资的情况下,通过他人虚假出资注册成立某电子贸易有限公司。刘某伙同周某以该电子贸易公司的名义,通过电视广告等方式招揽他人承揽定制电子笔芯,后分别与十几名被害人签订承揽定制合同,期间收取这十几名被害人保证金共计 12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刘某和周某共同犯罪,二者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B.周某构
10、成虚假出资罪C.周某同时构成集资诈骗罪和虚假出资罪D.对周某数罪并罚17.关于敲诈勒索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以实施暴力或者毁坏财物、名誉为要挟,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惧,并被迫事后交出财物的,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B.利用被害人年幼将其哄骗到外地,但并未限制人身自由,同时谎称其被绑架向家属勒索财物的,不构成绑架罪,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C.没有债权的事实基础,胁迫他人出具债券凭证的,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D.设立赌博骗局,并向被骗的被害人胁迫索要赌债,迫使其交付财物的,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18.刘某系当地的无业游民,整天游手好闲,与好友计划创办教派骗人钱财,遂以各种方式将刘某塑造成
11、神通广大之人,短短一年时间便骗得三百教众,刘某和骨干人员利用教义教规等迷信手段骗多位女性与之发生关系,骗得巨额财产均挥霍一空,而且还蒙骗信徒练功修炼成仙,致多人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刘某的行为构成组织、利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B.刘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C.刘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D.刘某应当数罪并罚19.关于挪用公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有企业管理使用中的职工私人筹集资金应视为公款B.如果下级单位不知道上级单位领导划拨款项的真实意图,仅仅出于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而办理划拨手续的,下级单位人员不应承担刑事责任C.如果上级领导将挪用公款的
12、意图告诉了下级单位人员,下级单位人员仍然帮其办理划拨手续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D.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因单位经营的需要,根据集体决定的意见,将公款划拨至其他企业使用,没有从中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罪20.下列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有( )。(分数:2.00)A.监狱民警甲趁人不备将在监狱服刑的朋友放走的B.监狱负责减刑工作的乙对不符合减刑要求的人帮助其减轻刑事处罚的C.负责侦查的大队长丙帮助涉嫌犯罪的朋友提供虚假精神病鉴定意见,帮助其免予刑事处罚D.看守所管教民警丁对明知有罪的人而帮助其减轻刑事处罚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1.简述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分数:2.0
13、0)_22.简述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分数:2.00)_四、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3.请辨析“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分数:2.00)_24.辨析“自动放弃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分数:2.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6.0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请分析(分数:6.00)(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含义?(分数:2.00)_(2).什么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分数:2.00)_(3).何为“未得逞”?(分数:2.00)_六、案例分析
14、题(总题数:1,分数:2.00)25.被告人甲在赶集的路上遇到其侄儿乙。乙对甲平日积怨颇深,今日见到甲便责问说:“你今天讲了我什么?”甲说:“我哪里讲了什么?”乙又说:“我今天要打死你。”随即抓住甲拳打脚踢,甲便往回跑,乙一路追打,且顺手拿起卖肉摊上的一把屠刀追杀甲,乙将屠刀向甲掷去,没有击中,落在甲身后,甲返身捡起,见乙又追赶过来,就说:“你真的要过来?”话音未落,乙即迎面扑来夺刀,双方争夺中,屠刀劈中乙左颈,顿时大量出血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如果不构成犯罪,说明理由。(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13答案解析(
15、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2015年夏,A 国公民甲到 B国旅行,因生意纠纷与 B国公民乙发生争执,甲顺手拿起身边的烟灰缸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乙头部顿时鲜血直流,之后甲又对乙拳打脚踢,乙经医院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但乙受到的伤害为重伤。根据 B国刑法规定,B 国对甲行使了刑事管辖权。B 国对甲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根据,可归属于下列哪一管辖原则( )。(分数:2.00)A.属地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C.排他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刑法管辖原则的理解。属地管辖原则,是指以犯罪发生地为标准确定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凡是
16、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本国刑法。本题中 B国之所以对外国公民甲行使刑事管辖权,是因为案件发生在 B国领土上,这归属于属地管辖原则。故此选项 A正确当选。其他 BCD选项均不符合本题的案件事实,故小当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2.某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代此事。甲的行为( )。(分数:2.00)A.属于故意犯罪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而不构成犯罪C.不构成犯罪 D.属于意外事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罪与非罪的界限。迷信犯,是指使用迷信或愚昧的方式犯罪
17、,按照科学的观念根本不可能对法律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而不能犯,即行为人在故意犯罪中发生认识错误,但既没有造成预期的犯罪结果,也未能造成预期之外的犯罪结果的,以上两种行为均不认为是犯罪。故选项 C判断正确,当选。3.某日,胡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胡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分数:2.00)A.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C.张某、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张某、王某是事前无联络的共同犯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包含两层
18、意思: 其一,各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性质持相同的故意心态。 其二,各共同犯罪人相互之间有意思联络,对相互协作犯罪也持故意心态。本题中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张某、王某构成事前无联络的盗窃罪共犯,故选项 ACD选项判断正确,故不当选;选项 C错误,因为两人没有共同抢劫的故意。4.甲某与乙某有私仇,甲某欲杀乙某全家。一天晚上,甲某身带手榴弹和砍刀闯入乙某家,见到乙某后,将手榴弹拉开向乙某抛去,爆炸后,甲持刀向乙妻刺去,乙妻昏死过去,又用刀刺乙的女儿。结果致乙死亡,乙妻、女儿重伤。甲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分数:2.00)A.应定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两个故意伤害罪B.是想象竞合犯C.属于牵连
19、犯D.属于连续犯,应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连续犯的认定问题。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相同罪名的犯罪。鉴于连续犯只有一个概括或者同一的犯罪故意,实施的数行为又具有连续性,在我国一般按一罪处罚。本案中甲某的行为是在一个概括的杀人故意支配下多次实施了的杀人行为。故选项 D正确,其他 ABC选项均与本题不符。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刑罚不能单独适用( )。(分数:2.00)A.剥夺政治权利B.罚金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附加刑的理解。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附加刑虽然既能附加使用,也能单独适用,但根
20、据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和我国的司法解释,对于没收财产这种附加刑,只对判处较重主刑的罪犯附加适用,没有单独适用的。其他几项附加刑均可单独适用。6.朱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朱某积极退赃并兼具其他量刑情节,决定宣告缓刑 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朱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又犯交通肇事罪。对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分数:2.00)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和后罪从重处罚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缓刑的执行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
21、77条的规定,朱某犯交通肇事罪时,前罪的缓刑考验期已满,所以不应撤销缓刑。同时因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所以,也构不成累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或者裁定核准死刑缓期 2年执行的法律文书宣告或者送达之日起计算。判决或者裁定确定之前的羁押时间,计算在缓期 2年的期限之内B.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C.某甲在死缓考验期期满后的第二天越狱逃跑,对某甲应当核准执行死刑D.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对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方式除了枪决、注射外,各地司法机关还可以选择腰斩、车裂等方式执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死刑制度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1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