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4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4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47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47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西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极重视武力建设,要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的人是(分数:2.00)A.贵族子弟B.平民子弟C.奴隶子弟D.贵族3.“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反映的是孟子的(分数:2.00)A.深造自得B.盈科而进C.教亦多术D.专心致志4.二者是互为表里的著作,其中学记侧重讨论大学的
2、教学法,而侧重讨论古代大学之道的典籍是(分数:2.00)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5.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不包括(分数:2.00)A.崇儒兴学B.兼用佛道C.发展察举D.任立私学6.“科举必由学校”,这一制度建立的朝代是(分数:2.00)A.宋B.元C.明D.清7.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的阶段是(分数:2.00)A.小学B.中学C.大学D.蒙学8.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学校是(分数:2.00)A.京师同文馆B.上海广方言馆C.广州同文馆D.台北西学馆9.下列选项中,不是“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活动的是(分数:2.00)A.创办京师大学堂B.改良科举C.设经济特科D.创办万木草堂10.关于民
3、国出现的教育方针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民国教育方针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因素B.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宗旨C.民国教育方针完全否定了清末教育宗旨D.民国初年的教育方针是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11.“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包括儿童心理、教育心理的研究,各种心理和教育统计与测量的试验量表的编制与应用”,这一主张体现了(分数:2.00)A.教育的科学化B.科学的教育化C.科学的平民化D.科学的实用化12.1930 年,国民政府为解决困扰自己的教育难题,以及此起彼伏的南北学潮、教育界保障经费和教师薪资的风潮等事件,决定整顿全国教育,重点在(分数:2.00
4、)A.幼儿教育B.小学教育C.中学教育D.高等教育13.下列选项中,不是杨贤江所做的工作是(分数:2.00)A.撰写教育史 ABCB.撰写新教育大纲C.翻译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撰写平民教育概论14.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中的师生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做”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因为儿童的思想“原是一种动作”B.一切的学习,都是靠“做”的C.“做”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最有效的手段D.“做”时,不需要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15.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不包括(分数:2.00)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宫廷学校16.普鲁士强迫义务教育法案的典型代表,并为德国公立初
5、等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的是(分数:2.00)A.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C.国民教育论D.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17.夸美纽斯主张国家既对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下列对夸美纽斯此方面的主张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推行义务教育B.普遍设立学校C.设置督学D.国家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18.下列选项中不是耶稣会学校成功的重要条件的是(分数:2.00)A.高水平的师资B.重视初等教育C.教学方式独特D.完备的组织管理19.规定“由国家代替个人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规定 18 岁以下的青年有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义务”的法案,被称为法国“技术教育宪章”
6、的是(分数:2.00)A.费里法案B.阿斯蒂埃法C.教育改革法D.富尔法案2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马卡连柯的(分数:2.00)A.集体教育理论B.纪律教育C.劳动教育理论D.同辈影响原则21.下列对法国的统一学校运动的阐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有力地冲击了法国的双轨学制B.扩大了劳动人民接受中等教育的比例C.推动了法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D.对法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冲击了法国的双轨制的传统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2.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3.唐代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分数:
7、2.00)_24.教会学校促进了我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5.简述美国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内容。(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6.必答题(分数:2.00)_27.论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分数:2.00)_28.评述昆体良的教学理论。(分数:2.00)_29.论述工业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47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
8、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西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极重视武力建设,要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的人是(分数:2.00)A.贵族子弟 B.平民子弟C.奴隶子弟D.贵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六艺中的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西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极重视武力建设,贵族子弟要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因此,射、御是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项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3.“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反映的是孟子的(分数:2.00)A.深造自得B.盈科而进C.教亦多术
9、D.专心致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教学思想。孟子强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甚至“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也是一种教诲。因此,教亦多术,一切因人而异。故教亦多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因材施教。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4.二者是互为表里的著作,其中学记侧重讨论大学的教学法,而侧重讨论古代大学之道的典籍是(分数:2.00)A.大学 B.中庸C.学记D.乐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学的思想,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侧重讨论大学之道,而学记侧重讨论大学的
10、教学法,二者是互为表里的著作。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5.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不包括(分数:2.00)A.崇儒兴学B.兼用佛道C.发展察举 D.任立私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的文教政策。隋唐的文教政策有:崇儒兴学、兼用佛道、发展科举、任立私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6.“科举必由学校”,这一制度建立的朝代是(分数:2.00)A.宋B.元C.明 D.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的科举制度。自 1384 年开始,明朝“科举必由学校”,使得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7.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的阶段是(分数:2.00)A.小学B.中学C.大学 D.蒙学解析:解析:本题考
11、查的是大学的任务。15 岁以后是“大学”教育阶段。“大学”教育的任务是“穷其理”“以理教”。“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8.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学校是(分数:2.00)A.京师同文馆 B.上海广方言馆C.广州同文馆D.台北西学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派的学校。我国的洋务学校分为三类:外国语言文字学校、各种专门技术学校、军事技术(武备)学校。题目中的 4 所学校属于外语类学校,其中京师同文馆创办于 1862 年,上海广方言馆创办于 1863 年,广州同文馆创办于 1864 年,台北西学馆创办于 1888 年。因此,本
12、题的答案为A。9.下列选项中,不是“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活动的是(分数:2.00)A.创办京师大学堂B.改良科举C.设经济特科D.创办万木草堂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有:第一,创办京师大学堂;第二,改良科举;第三,设经济特科。戊戌政变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并复科举,罢经济特科。万木草堂是维新派最初的活动,并不是在“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0.关于民国出现的教育方针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民国教育方针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因素B.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宗旨C.民国教育方针完全否定了清末
13、教育宗旨D.民国初年的教育方针是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国初年的教育方针。1912 年 9 月 2 日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民国教育方针。民国教育方针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民国教育方针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宗旨,它完全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的教育宗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1.“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包括儿童心理、教育心理的研究,各种心理和教育统计与测量的试验量表的编制与应用”,这一主张体现了(分数:2.0
14、0)A.教育的科学化 B.科学的教育化C.科学的平民化D.科学的实用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教育思潮。科学教育在“五四运动”后呈现为两个方面,即科学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科学化。(1)科学的教育化是提倡学校中的科学教育,即按照教育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2)教育的科学化是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包括儿童心理、教育心理的研究,各种心理和教育统计与测量的试验量表的编制与应用,即教育的科学化。并以俞子夷、廖世成、陈鹤琴、张耀翔、刘廷芳、艾伟为代表,以北京高师和南京高师为基地,形成了南北两个研究工作重心。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2.1930 年,国民政府为解决困扰自
15、己的教育难题,以及此起彼伏的南北学潮、教育界保障经费和教师薪资的风潮等事件,决定整顿全国教育,重点在(分数:2.00)A.幼儿教育B.小学教育C.中学教育 D.高等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学毕业会考制度。1930 年国民政府整顿全国教育的重点在中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13.下列选项中,不是杨贤江所做的工作是(分数:2.00)A.撰写教育史 ABCB.撰写新教育大纲C.翻译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撰写平民教育概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杨贤江的教育思想。杨贤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16、他于 1928 年撰写成教育史 ABC,于 1930 年撰写成新教育大纲,于 1928 年前后,还翻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4.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中的师生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做”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因为儿童的思想“原是一种动作”B.一切的学习,都是靠“做”的C.“做”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最有效的手段D.“做”时,不需要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活教育”中的师生地位。一方面,“活教育”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性。陈鹤琴认为“做”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儿童的学习,都是靠“做”的。因此,“做
17、”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做”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5.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不包括(分数:2.00)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宫廷学校 解析:解析: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七艺”。宫廷学校是西欧中世纪时贵族子弟接受世俗教育的机构,通常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在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早期,宫廷学校为数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6.普鲁士强迫义务教育法案的典型代表,并为德国公立初等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的是(分数:
18、2.00)A.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 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C.国民教育论D.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的近代教育中的初等教育。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教育论是法国法学家拉夏洛泰的著作,其中他阐释了国家主义教育思想;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是美国教育对公共教育制度的探求的典型代表之一。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是普鲁士强迫义务教育法案的典型代表,它为德国公立初等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7.夸美纽斯主张国家既对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下列对夸美纽斯此方面的主张表述错误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47 答案 解析 DOC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