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23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始于(分数:2.00)A.赫尔巴特B.康德C.洛克D.夸美纽斯3.提倡科学教育,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乌申斯基B.斯宾塞C.洛克D.杜威4.“为了使年轻一代在与大自然的可怕威力的斗争中不致牺牲,为了使人不变为野兽,便产生了进行教育的必要性。”从教育的起源来看,这是(分数:2.00)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
2、源说C.劳动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5.关于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规模B.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目的C.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D.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分数:2.00)A.环境B.教育C.主观能动性D.遗传素质7.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分数:2.00)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B.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艺术教育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艺术教育D.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8.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分数
3、:2.00)A.主导与辅助关系B.领导与从属关系C.合作与竞争关系D.衔接与分工关系9.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总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活动的指导原则是(分数:2.00)A.职业教育B.成人教育C.预备教育D.终身教育10.主张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次序的是(分数:2.00)A.杜威B.巴格莱C.赫钦斯D.布拉梅尔德11.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主要共同之处在于(分数:2.00)A.都强调儿童的活动B.都反对学科中心C.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D.都以儿童为中心12.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即把课程管理权赋予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分数:2.00)A.教
4、学班B.年级C.学校D.社区13.某电视台播放的一部公益广告:小孩看到妈妈每天都给姥姥洗脚,某天妈妈下班回家后,小孩也端来水要给妈妈洗脚。小孩学会给妈妈洗脚这一行为属于(分数:2.00)A.亲历学习B.观察学习C.迁移学习D.试误学习14.程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分数:2.00)A.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B.结构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行为主义心理学15.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分数:2.00)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小组教学16.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分数:2.00)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讨论法17.关于
5、德育,正确的是(分数:2.00)A.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B.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C.德育是德育教育的简称D.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18.我国中小学每年都评选“三好”学生,这种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说服教育B.实际锻炼C.情感陶冶D.品德评价法19.明确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的法律、法规或文件是(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国际标准职业分类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的学生享有的权利是(分数:2.00)A.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B.按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C.在学业成绩和
6、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D.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1.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2.教学设计就是编写教案。(分数:2.00)_23.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分数:2.00)_25.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分数:2.00)_26.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试用教育相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所反映出来的问题:(1)宋
7、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 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 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2)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被认为智力低下,但剑桥的博物学者汉斯罗在与达尔文的交往中发现他有很强的观察力,于是亲自推荐他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贝格尔舰的考察航行,后来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23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8、的。(分数:2.00)_解析:2.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始于(分数:2.00)A.赫尔巴特B.康德 C.洛克D.夸美纽斯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德国哲学家康德于 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在大学讲授。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教育家。因此,正确答案为 B。3.提倡科学教育,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乌申斯基B.斯宾塞 C.洛克D.杜威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
9、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了解情况。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他提倡科学教育,认为在所有的知识当中,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他把人的活动分成五类,并分别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此,正确答案为 B。4.“为了使年轻一代在与大自然的可怕威力的斗争中不致牺牲,为了使人不变为野兽,便产生了进行教育的必要性。”从教育的起源来看,这是(分数:2.00)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四条“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起源学说的理解
10、与掌握情况。关于教育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主要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年轻一代与大自然的斗争”显然是人类的劳动行为。因此,正确答案为 C。5.关于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规模 B.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目的C.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D.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
11、与社会发展”之第二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第三条“教育的社会功能”,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及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来看: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从教育的政治功能来看:教育为维护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能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维护和安定既定的社会秩序;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教育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活动,为当前的政治经济服务。因此,正确答案为 A。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分数:2.00)A.环境B.教育 C.主观能动性D.遗传素质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
12、纲第四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第二条“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把握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A,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不起主导作用。选项 c,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选项 D,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7.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分数:2.00)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B.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艺术教育C.德
13、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艺术教育D.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五部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第一条“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体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
14、体育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因此,正确答案为 D。8.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分数:2.00)A.主导与辅助关系B.领导与从属关系C.合作与竞争关系D.衔接与分工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二条“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学制基本含义的掌握情况。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15、、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与分工等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D。9.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总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活动的指导原则是(分数:2.00)A.职业教育B.成人教育C.预备教育D.终身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三条“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终身教育的了解,情况。自 20世纪 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
16、。因此,正确答案为 D。10.主张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次序的是(分数:2.00)A.杜威 B.巴格莱C.赫钦斯D.布拉梅尔德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一条“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理论流派的把握程度。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认为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即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次序。因此,正确答案为 A。11.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主要共同之处在于(分数:2.00)A.都强调儿童的活动B.都反对学科中心C.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D.都以儿童为中心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二条“课程类型”,旨
17、在考查学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活动课程主张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综合课程是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把几个学科的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综合课程的目的也在于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但其注重的是知识的统一性。综合课程除了克服分科过细的缺点以外,还比较容易贴近社会现实和实际生活。综合课程也强调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反对学科中心,只是反对分科过细。因此,正确答案为 C。12.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即把课程管理权赋予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地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原理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