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某企业与工人签订了为期 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在 3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付给工人工资。此后 3年内,企业所在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企业在 3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那么该企业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的来源是( )(分数:2.00)A.一部分工人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C.一部分工人工
2、资和相对剩余价值D.一部分工人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3.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 )(分数:2.00)A.资本周转速度陕慢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B.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C.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平均利润率的影响D.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银行利率的影响4.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分数:2.00
3、)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5.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分数:2.00)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6.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 )(分数:2.00)A.贩卖奴隶B.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C.用暴力掠夺货币财富D.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7.按质论价、分等定价、优质优价、低质低价是价格政
4、策的重要原则,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表明( )(分数:2.00)A.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取决于其价值量B.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其使用价值量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与其使用价值无关8.“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分数:2.00)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购买它的消费者而言的9.“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
5、农民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 )(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属性和自然属性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一样都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10.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分数:2.00)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11.某大蒜产区学习温室种植技
6、术,并建立了大量大棚,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蒜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该地区的蒜农亩产增收近两万元。这一做法体现的经济学原理是( )(分数:2.00)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利用大棚技术种植可提高农民收入12.随着时代的发展,信用卡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使用和青睐。信用卡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中的货币“,它所体现的货币的职能属于( )(分数:2.00)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13.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分数:2.00)A.劳动本身决定的B.商品的二因素决定的C.社
7、会分工决定的D.产品分配方式决定的14.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后,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实质上是( )(分数:2.00)A.自由、平等的关系B.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C.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D.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1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是( )(分数:2.00)A.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B.生产所有制问题C.社会产品分配问题D.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1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里,“超过一定点”指的是( )(分数:2.00)A.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B.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C.剩余价
8、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D.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17.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分数:2.00)A.实现商品的价值B.生产使用价值和商品C.将劳动力转化为商品D.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18.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求( )(分数:2.00)A.个别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19.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水平越来越发达。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有的厂家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有的厂家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甚至有部分厂家全线引进电脑控制技术,成立“无人工厂”。这说明在生产自动化条
9、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分数:2.00)A.机器人的剩余劳动B.自动化生产线的剩余劳动C.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D.科研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20.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 8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 1元,工作日为 16小时,当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分数:2.00)A.从 100下降至 50B.从 100上升至 200C.从 100上升至 300D.从 100上升至 40021.资本论说,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约的结果B.追加资本来源于
10、资本家自己的劳动积累C.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D.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2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分数:2.00)A.单个资本的增大B.生产资料的增加C.不变资本的增大D.可变资本的增大2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分数:2.00)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比例增大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比例减小24.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生产阶段,资本的形态变化是由( )(分数:2.00)A.货币资本变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变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D.生产资本变为货币资本25.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1、的依据是( )(分数:2.00)A.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B.资本各个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资本各个部分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资本各个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26.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分数:2.00)A.生产资料的转移B.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27.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分数:2.00)A.劳动全部表现为有酬劳动B.劳动全部表现为无酬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能明确地表现出来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空间上能明确地表现出来28.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 )(分数:2
12、.00)A.剩余价值率提高了B.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29.商业资本作为独立的职能资本,也会获得平均利润,其原因在于( )(分数:2.00)A.商业部门内部不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产业部门内部不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D.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30.平均利润形成后,创造的剩余价值大于实际得到利润的部门,其资本有机构成( )(分数:2.00)A.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B.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C.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D.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无关31.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身
13、运动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 )(分数:2.00)A.固定资本的更新B.再生产能力的扩大C.生产技术的发展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其本质特征是( )(分数:2.00)A.呈周期性爆发B.生产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33.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核心是( )(分数:2.00)A.宪法B.民法C.刑法D.选举法3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
14、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指( )(分数:2.00)A.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B.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C.某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D.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3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36.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
15、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表明( )(分数:2.00)A.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商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了C.商品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就在于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D.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劳动产品37.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淘宝网”等购物网站上购买同样的商品,比在实体店要便宜,这是因为网络购物( )(分数:2.00)A.能减少流通环节B.能缩短所购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能降低经营成本D.能降低所购商品的价值量38.在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既定的条件下,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
16、规模的大小。这些因素有( )(分数:2.00)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D.预付资本量的大小39.2013年第一季度,移动网购交易额达到 2666 亿元,同比增长 2503,移动电商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年。随着移动生态系统的逐步成熟,移动电商迎来真正的爆发。移动电商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分数:2.00)A.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B.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C.原材料的储备时问D.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40.马克思说:“任何生产者,不管是从事工业还是从事农业,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和商品。他的
17、产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成为价值和商品。”这说明( )(分数:2.00)A.商品和价值都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B.商品和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C.商品和价值必须在交换过程中形成D.商品和价值总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41.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分数:2.00)A.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B.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18、C.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D.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42.马克思认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后面的秘密。”这表明( )(分数:2.00)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交换时的相对价值(价格)必须等于商品的价值C.价值规律只是一个虚幻的秘密,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并不发挥作用D.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会发挥作用43.“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
19、话说明( )(分数:2.00)A.金银天生具有充当货币的属性B.金银成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C.金银一开始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D.金银最适宜充当货币材料44.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劳动的性质包括( )(分数:2.00)A.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B.具有剥削性质的剩余劳动C.具有国营性质的集体劳动D.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45.价值分配研究的是价值创造出来以后,在各个要素所有者之间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配。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取决于( )(分数:2.00)A.商品生产B.商品交换C.价值创造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46.在剩余价值划分为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影响
20、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包括( )(分数:2.00)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47.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分数:2.00)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C.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D.为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48.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低的企业( )(分数:2.00)A.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的比重越小B.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的比重越大C.使用的劳动力越多D.利润率越高49.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
21、必然造成( )(分数:2.00)A.剩余价值的产生B.垄断组织的形成C.资本家财富的积累D.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50.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概括地说就是( )(分数:2.00)A.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B.产业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就越多,他们就越贫困C.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D.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由于失业和贫困而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51.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二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资本周转着重阐明的是( )(分数:2.00)A.
22、生产资本的构成问题B.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C.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问题D.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5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和价格的关系是( )(分数:2.00)A.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B.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等于商品价值C.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D.全社会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53.无论你的味觉器官如何灵敏,你也品尝不出这块从商店买来的面包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这说明( )(分数:2.00)A.商品仅仅是一种物品B.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商品的价值反映人与人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只反映人与自然
23、的关系D.生产商品的劳动只具有自然属性54.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 )(分数:2.00)A.社会的两极分化B.相对过剩人口C.绝对过剩人口D.资本有机构成降低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某企业与工人签订了为期 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在 3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付给工人工
24、资。此后 3年内,企业所在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企业在 3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那么该企业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的来源是( )(分数:2.00)A.一部分工人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C.一部分工人工资和相对剩余价值D.一部分工人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的分割。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延长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缩短中午休息时间即属于此类。另外,由于通货膨胀,劳动力的实际工资减少了,因而,工资的一部分便被企业以价格
25、的形式剥夺了。由此,企业通过以上两种途径获取了超额利润。答案为 A。3.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 )(分数:2.00)A.资本周转速度陕慢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B.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C.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平均利润率的影响D.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银行利率的影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都是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但是考核的目的不同,考核资本循环,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单个资本连续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核资本周转
26、,则主要分析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答案为 B。4.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分数:2.00)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被生产者生产出来后,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生产者才能交
27、换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但是,由于来自竞争的压力和产品是否能符合购买者的需要等因素都会影响商品到货币的跳跃,即商品价值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商品是否能顺利实现到货币的跳跃被称为“惊险一跃”。答案为 A。5.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分数:2.00)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解答本题用排除法。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只不过是商品内在
28、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形式。题干中货币有衡量“种猪”价值量大小的作用。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货币流通手段的执行需要现实中的货币,而不是观念中的货币,题干中只是签订合同,约定价格和结算方式,并没有出现现实中的货币,AB错误。答案为 D。6.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 )(分数:2.00)A.贩卖奴隶B.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 C.用暴力掠夺货币财富D.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
29、民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农民失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力,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B。7.按质论价、分等定价、优质优价、低质低价是价格政策的重要原则,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表明( )(分数:2.00)A.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取决于其价值量B.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其使用价值量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与其使用价值无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
30、说明了商品应该因不同的质量而具有不同的价格。因此,正确答案为 C。8.“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分数:2.00)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购买它的消费者而言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所有者只把使用价值作为交换手段,用它们去换回自己需要的价值。但商品对它们的购买者是使用价值,商品交换就是购买者付出价值换取商品使用价值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D。A 项说
31、法正确,但不是题干引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B 项错误;商品所有者不可能同时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C 项也错误。9.“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 )(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属性和自然属性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一样都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的论断。A 的论断是正
32、确的,但不能回答题目要求。C 选项中前半句是正确的,但后半句是错误的,使用价值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 选项前半句是错误的,应该说价值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因此,正确答案为 B。10.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分数:2.00)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生产率与商品数量及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但投入的活劳动量不变,所以,生产的商品
33、价值量(总量)不变。这样,分摊到单位商品的劳动量减少,从而单位商品价值量必然减少。因此,正确答案为 D。11.某大蒜产区学习温室种植技术,并建立了大量大棚,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蒜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该地区的蒜农亩产增收近两万元。这一做法体现的经济学原理是( )(分数:2.00)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利用大棚技术种植可提高农民收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价格上涨或下跌。题干中的蒜农为了反季销售建立大棚,是为了在大蒜供不
34、应求、价格上涨时达到增收的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A。12.随着时代的发展,信用卡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使用和青睐。信用卡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中的货币“,它所体现的货币的职能属于( )(分数:2.00)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在用延期支付的方法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因此,正确答案为D。13.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分数:2.00)A.劳动本身决定的B.商品的二因素决定的C.社会分工决定的 D.产品分配方式决定的解
35、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的决定因素。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都是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C。14.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后,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实质上是( )(分数:2.00)A.自由、平等的关系B.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C.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D.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中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的实质。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 “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
36、佣劳动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D。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不是反剥削的关系,B 项错误;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虽然存在利用和被利用的一面,但这一关系并没有揭示二者关系的实质,C 项错误。1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是( )(分数:2.00)A.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B.生产所有制问题C.社会产品分配问题 D.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题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请务必牢记。正确答案为 C。1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里,“超过一定点”指
37、的是( )(分数:2.00)A.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B.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 C.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D.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过程。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而进行劳动;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的劳动对工人来说就是无偿提供的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这里的“一定点”实际上就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界限。因此,正确答案为 B。17.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分
38、数:2.00)A.实现商品的价值B.生产使用价值和商品C.将劳动力转化为商品D.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因此,正确答案为 D。18.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求( )(分数:2.00)A.个别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
39、余价值的区分。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此,正确答案为 D。19.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水平越来越发达。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有的厂家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有的厂家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甚至有部分厂家全线引进电脑控制技术,成立“无人工厂”。这说明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分数:2.00)A.机器人的剩余劳动B.自动化生产线的剩余劳动C.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D.科研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
40、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识记性考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C。20.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 8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 1元,工作日为 16小时,当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分数:2.00)A.从 100下降至 50B.从 100上升至 200C.从 100上升至 300 D.从 100上升至 400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 1元,工作日为 16小时,则意味着一共创造出 16元的价值,扣除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工资 8元,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为8元,
41、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故原来的剩余价值率为 88=100。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则剩余价值相应上升为 12元。124=300。因此,正确答案是 C。21.资本论说,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约的结果B.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自己的劳动积累C.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D.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的关系。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题干引文中“资本
42、化的剩余价值”即资本积累,它是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而产生的,表明了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就是剩余价值。因此,正确答案为 C。2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分数:2.00)A.单个资本的增大 B.生产资料的增加C.不变资本的增大D.可变资本的增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对于单个资本家来说,提高其资本有机构成就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固定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的比重,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些措施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资本的大量投入只有通过资本积累进而增大其单个资本才能实现。因此,正确答案
43、为 A。2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分数:2.00)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比例增大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比例减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重的影响。资本有机构成是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即 C:v。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因此,正确答案为 A。24.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生产阶段,资本的形态变化是由( )(分数:2.00)A.货币资本变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变为商品资本 C.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D.
44、生产资本变为货币资本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是第一阶段的内容,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转化是第二阶段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为 B。25.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 )(分数:2.00)A.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B.资本各个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资本各个部分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资本各个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
45、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依据。根据在循环中职能的不同,产业资本可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货币资本执行购买职能,生产资本执行生产职能,商品资本执行售卖职能。因此,正确答案为 A。D 项是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B项是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C 项是划分生产资料不同形态的依据。26.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分数:2.00)A.生产资料的转移B.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题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请务必牢记。因此,正确答案为 C。27.
46、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分数:2.00)A.劳动全部表现为有酬劳动 B.劳动全部表现为无酬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能明确地表现出来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空间上能明确地表现出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因此,正确答案为 A。28.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剩余价值率提高了B.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方法
47、和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加快资本的周转,就使预付可变资本在单位时间周转次数增加,从而相应地增加了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使年剩余量增加,相应地年剩余价值也增加了。因此,正确答案为 D。在资本周转中,即使剩余价值率不变,只要增加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也会提高,A 项错误;在资本周转中,预付的资本总量不会因为周转加快而增加,B 项错误;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普遍地起作用,C 项错误。29.商业资本作为独立的职能资本,也会获得平均利润,其原因在于( )(分数:2.00)A.商业部门内部不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产业部门内部不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
48、间竞争的结果D.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业资本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原因。商业利润水平低于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家就会转而投资农业或工业,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导致商业利润上升和产业资本利润下降,二者出现平均化的趋势;商业利润高于平均利润,产业资本家就会转而投资商业,产业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导致商业利润下降和产业资本利润上升,二者出现平均化的趋势。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必须而且只能获取平均利润,这是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因此,正确答案为D。30.平均利润形成后,创造的剩余价值大于实际得到利润的部门,其资本有机构成( )(分数:2.00)A.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B.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C.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D.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无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剩余价值量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平均利润地形成,使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于是不少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量发生了偏离。具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小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大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