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2.“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 )的名言。(分数:2.00)A.梅洛.庞蒂B.萨特C.海德格尔D.维特根斯坦3.称典型人物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分数:2.00)A.恩格斯B.别林斯基C.巴尔扎克D.高尔基4.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言语的特点?( )(分数:2.00)A.内指性B.心理蕴含性C.阻拒性D.假定性5.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
2、典型人物”的著名论断的是( )。(分数:2.00)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希尔特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8,分数:36.00)文本_7.文本和作品(分数:2.00)_8.文学言语的心理内蕴性(分数:2.00)_9.文学语言的内指性(分数:2.00)_10.典型环境(分数:2.00)_典型_12.圆形人物(分数:2.00)_13.意象和意境(分数:2.00)_14.原始意象(分数:2.00)_15.文学形象(分数:2.00)_16.审美意象(分数:2.00)_17.文学作品的构成观(分数:2.00)_18.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分数:2.00)_19.典型论(分数:2.00)_20.扁
3、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分数:2.00)_21.“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分数:2.00)_意象_23.审美意象的分类(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4.文学作品的言语层面有哪些特点?(分数:2.00)_25.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分数:2.00)_26.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分数:2.00)_27.谈谈你对文学形象“合情合理”的理解。(分数:2.00)_28.文学典型有哪些审美特征?(分数:2.00)_29.结合作品分析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分数:2.00)_30.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分数:2.00)_31.如何理解“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
4、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分数:2.00)_32.结合“意境”的内涵谈谈为什么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会长期存在?(分数:2.00)_33.恩格斯关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述,向文学创作提出了那些重要的要求?其意义何在?(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34.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原因。(分数:2.00)_35.举例说明意境创造中虚境与实境的特征。(分数:2.00)_36.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37.简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38.试述文学语言的根本特征以及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
5、的关系。(分数:2.00)_五、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39.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 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分数:2.00)_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模拟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
6、合题意的。(分数:2.00)_解析:2.“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 )的名言。(分数:2.00)A.梅洛.庞蒂B.萨特C.海德格尔 D.维特根斯坦解析:3.称典型人物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分数:2.00)A.恩格斯B.别林斯基 C.巴尔扎克D.高尔基解析:4.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言语的特点?( )(分数:2.00)A.内指性B.心理蕴含性C.阻拒性D.假定性 解析:5.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著名论断的是( )。(分数:2.00)A.马克思B.恩格斯 C.斯大林D.希尔特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8,分数:36.00)文本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本”也被译为“本
7、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学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语言实体。)解析:7.文本和作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本是指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语言艺术作品的基本存在方式。文本是作家创作出来供读者阅读而未被阅读的语言形态,而文学作品则是指已经被读者阅读并赋予了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文本和作品的区别源于文学观念的变化。提到作品时,通常以作者
8、为中心,视之为一个创造物,强调它是作家创造并赋予其生命的产品,作者的原意被视为至高的权威;提到文本概念时,意在强调文本自身的意义和独特价值,强调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本源性,可被再创造性,而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相读者的理解都被放到了一旁。)解析:8.文学言语的心理内蕴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一般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而且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普通言语越来越走向抽象,指称功能大大增强,而表现功能也因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的、生活的分离而受到削弱。相反,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
9、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解析:9.文学语言的内指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话语,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其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符合艺术世界的逻辑就行了。)解析:10.典型环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0、:典型环境是艺术典型之一,是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并驱使其行动的、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本质的特定具体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决定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的、独特的、体现了时代特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环境。典型环境也是具体性与概括性的统一:它既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独特的环境,又体现人物所处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本质生活真实和历史发展趋势。典型环境主要是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和典型人物的相互关系展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而且每一个典型人物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典型环境。)解析:典型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典型是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的简称。典型人物是
11、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另一种解释: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一般又称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解析:12.圆形人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圆形人物的性格比较丰富、复杂、立体感强。这种人物往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一个自给自足、气象万千的世界。圆形人物
12、是作者花大量笔墨着力描写的对象,其性格轴心及多侧面、多层次的性格特征,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显现出来,因而人物性格稳定而不凝固,给人一种流动感。这是一种动态型或发展型的人物塑造方式,它要求空间感和强调色彩。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必然是一个带着各种色彩的多面体,它容量大,具有说不尽的性格内涵和多方面的审美意义,显示出多质、多义、多向的特点。)解析:13.意象和意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
13、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创造是意境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地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解析:14.原始意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始意象是荣格提出的基本思想之一。原始意象是存在于无意识中的原始图像,但并不是来源于个人的经历,按荣格的解释,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以来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世代遗传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
14、、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解析:15.文学形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有着它们不同的具体特征,要结合着对其高级形态的讨论才能看得更清楚。总之文学形象是人的知、情、意的精神结构有着某种对应的关系。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总体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相对文学形象的一般形态可分为写实性形象、抒情性形象和表意性形象三种,其中高级形态也就是艺术止境形态则由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象征意想构成,成为独立互补的三足鼎立的艺术至境结构。)解析:
15、16.审美意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具有如下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性。意象可以分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其中符号式意象又可分为抽象型和具象型。)解析:17.文学作品的构成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三国时期经学家王弼在对周易诠释时,详明地理清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黑格尔提出“意蕴”说,认为艺术作品最先呈现给人的是
16、它的外在形状,通过它可以追寻作品的意蕴和内容。波兰现象学派理论家英加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地分成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这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第二个层面即意义单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多重图式化的面貌,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第四个层面是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文学文本一般都具有这四个层面。)解析:18.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通常分为三种即文学典型、文学意境、文学意象。其中,典型是现实型文学的表现形态,意境是理想型文学的表现形态,意象是象征型文学的表现形态。)解析:1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1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研究生 入学考试 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文本 层次 文学 形象 理想 形态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0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