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60030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11 T 233-2004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B 04 备案号:15508-2004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2332004代替DB/1100 B2101487,DB/1100 B2101587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 Rules of field teseting for crops yarietal purity 2003-06-15 发布 2003-07-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2332004 I 目录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分类 1 4 原材料要求 2 5 技术要求 2 6 试验方法 3 7 检验规则 4 8 标识、使用说明 5 9 包装、运输、

2、贮存 5 附录 A 6 附录 B 9 DB11/T 2332004 I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DB1100B21014-87小麦、水稻品种纯度田间纯度检验规程 、DB1100B21015-87玉米制种和亲本繁殖田间纯度检验规程 。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希海、白琼岩、张连平、田雷。 本标准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00 B21014 87、 DB/1100 B21015 87。 DB11/T 2332004 1 农作物品种纯度田间检验规程 1 范围

3、 本标准规定了农作物种子繁殖、制种和生产田的田间检验原则、程序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繁殖和制种田的品种纯度田间检验,也适用于农作物生产田的品种纯度田间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17315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GB/T 17316 水稻原种生产技

4、术操作规程 GB/T 17317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品种 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开发,作物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遗传、生理、细胞、化学、对环境要求等)基本一致,经过反复繁殖或在特定繁殖周期内仍保持其相应的特征特性的栽培植株群体,并有一个公认的名称。 3.2 品种真实性 供检品种与文件记录(如品种描述、标签等)是否相符。 3.3 品种纯度 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株(穗)数占供检本作物株(穗)数的百分数表示。 3.4 特征特性 品种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3.5 杂株率

5、检验样区中所有杂株(穗)占检验样区本作物总株(穗)数的百分率。 3.6 散粉株率 检验样区中主轴或分枝超过 50mm 的花药伸出颖壳并在散粉的植株占供检样区本作物总株数的百分率。 3.7 DB11/T 2332004 2 淘汰值 在充分考虑种子生产者利益和较少可能判定失误的基础上, 把样区内观察到的杂株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做出有风险接受或淘汰种子田决定的数值。 4 总则 田间检验的目的是核查种子田的品种特征、 特性是否名副其实以及影响收获种子质量的各种信息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种子收获时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田间检验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田间检验员必须熟悉品种的特征特性、种子生产方法和程序,

6、经培训并考核合格; 建立品种间相互区别的特征特性描述档案(即品种描述); 依据不同作物和有关信息,计划和实施能覆盖种子田的、有代表性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取样程序和方法; 种子田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检查多次,通常为苗期、花期、成熟期,但至少应在品种特征特性表现最充分,最明显的时期检查一次,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 检验员应独立地根据检验结果报告田间状况并做出评价。如果检验时某些植株难以从特征特性加以确认,在得出结论之前需要进行第二次或更多次的检验。 5 田间检验员 5.1 田间检验员的要求 5.1.1 熟悉和掌握田间检验方法、种子生产的方法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熟悉被检品种的特征特性。 5.1.2 具备能

7、依据品种特征特性证实品种真实性,鉴别种子田杂株并使之量化的能力,并通过田间检验技能的实践考核。 5.1.3 健康状态良好,每年保持一定的田间工作量,处于良好的技能状态。 5.1.4 应独立地根据检验结果报告田间状况并做出评价,结果对检验机构负责。 5.1.5 满五年后需重新考核才能上岗。 5.2 田间检验员的支持 5.2.1 被检种子田的详细信息。 5.2.2 小区种植鉴定的前控结果。 5.2.3 被检品种有效的品种标准描述。 5.2.4 10 倍和 20 倍的手持放大镜。 5.2.5 有厘米刻度的米尺。 5.2.6 适宜的衣着 。 6 主要农作物种子田质量要求 6.1 前作(茬) 6.1.1

8、 玉米、水稻、高粱、大豆、蚕豆、红小豆、绿豆种子田前作没有要求。 6.1.2 小麦和大麦种子田前作没有本作物。 6.2 隔离条件 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见表 1。 表 1 粮食作物种子繁殖和生产田的隔离要求 作物及类别 空间隔离 m 时间隔离 d 常规稻、保持系、恢复系 20 15 不育系 700 25 水稻 制种田 500(粳) 20 DB11/T 2332004 3 作物及类别 空间隔离 m 时间隔离 d 自交系 500 40 玉米 制种田 300 40 小麦和大麦 常规种 25 常规种 300 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 500 高粱 制种田 300 大豆、蚕豆、红小豆、绿豆 常规种 25 注:

9、如果有其它适宜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不适宜花粉的污染,可结合实际情况降低距离要求。 6.3 品种杂株(穗)率和散粉株率 田间杂株(穗)率和散粉株率见表 2 表 2 粮食作物种子繁殖田和生产田的田间杂株率和散粉株率 作 物 名 称 类 别 田间杂株(穗)率不高于( %) 散粉株率不超过 % 原 种 0.08 常规种 良 种 0.1 原 种 0.01 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良 种 0.08 父 本 0.1 水 稻 杂交种 良 种 母 本 0.1 任何一次花期检查 0.2%或两次花期检查累计 0.4% 原 种 0.02 自交系 良 种 0.5 父 本 0.1 亲本单交种 原 种 母 本 0.1 任何一

10、次花期检查 0.2%或三次花期检查累计 0.5% 父 本 0.2 玉 米 杂交种 良 种 母 本 0.2 任何一次花期检查 0.5%或三次花期检查累计 1.0% 原 种 0.1 小麦、大麦 良 种 1.0 原 种 0.1 常规种 良 种 1.0 原 种 0.1 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良 种 0.2 父 本 0.3 0.1 高 粱 杂交种 良 种 母 本 0.3 0.1 原 种 0.1 大豆、红小豆、绿豆 良 种 2 原 种 0.1 蚕 豆 良 种 3 DB11/T 2332004 4 7 检验项目 7.1 生产常规种的种子田 7.1.1 前作、隔离条件。 7.1.2 品种真实性。 7.1.3

11、 杂株百分率。 7.1.4 其它植物植株百分率。 7.1.5 种子田的总体状况(倒伏、健康等情况)。 7.2 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 7.2.1 隔离距离。 7.2.2 父母本的品种纯度。 7.2.3 雄性不育程度。 7.2.4 串粉或散粉。 7.2.5 父本花粉转移至母本的理想条件。 7.2.6 适时收获母本或先收获父本。 7.3 农作物生产田 7.3.1 前茬作物。 7.3.2 品种真实性。 7.3.3 杂株百分率(杂交种包括父本和母本的自交株百分率)。 7.3.4 其它植物植株百分率。 7.3.5 生产田的总体状况(包括倒伏、和健康状况等)。 8 田间检验时期和次数 8.1 生产或繁殖常规种

12、的种子田 8.1.1 玉米(包括常规种、自交系) 一般检查两次。第一次在开花前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第二次在开花期检查杂株和杂株散粉株。 8.1.2 水稻和高粱(包括常规种、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 一般检查两次。第一次在开花前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第二次在开花前检查杂株。 8.1.3 小麦和大麦 一般检查两次。第一次在开花前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第二次在开花期检查杂株。 8.1.4 大豆、蚕豆、绿豆、红小豆 一般检查两次。第一次在开花前生长期(约 10cm 高) ;第二次在开花期,果荚形成前。 8.2 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 8.2.1 玉米 一般检查 5 次。第一次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在开花期间即在

13、母本有 5%花丝抽出后至萎缩前检查三次;在成熟期检查一次。 8.2.2 水稻 一般检查三次。第一次苗期至始穗期前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第二次在花期;第三次为成熟期。 8.2.3 高粱 一般检查三次。第一次苗期至始穗期前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第二次在花期初期;第三次为开花末期检查去杂和雄性不育情况。 9 田间检验程序 9.1 了解情况和检查标签 DB11/T 2332004 5 9.1.1 田间检验员通过面谈和检查,全面了解和证实以下内容:申请者姓名、作物、品种、类别(等级)、农户姓名和电话、种子田(包括生产田)位置、田块编号、面积、前茬档案、种子批号等。 9.1.2 为了证实品种的真实性,应检查标

14、签(生产者应将标签树立在田间,并留另一标签作备查;生产杂交种包括父母本的种子标签和田间分布图),以了解种子来源的详情。 9.2 检查隔离情况 9.2.1 依据生产者提供的种子田和周边田块的分布图,田间检验员应围绕种子田外围行走,检查隔离情况。隔离距离检查应涉及与周围田块的其它作物(特别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生苗或杂草的污染距离、收获期间机械混杂以及已受种传病害感染的其它田块的隔离距离。 9.2.2 隔离距离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时,田间检验员应要求生产者在开花前全部或部分铲除污染花粉源使该田块符合要求,或淘汰达不到隔离条件的部分田块。 9.3 鉴定品种真实性 田间检验员绕种子田走一圈,检查不少于

15、100 个穗或植株,确信其真实性与品种描述中所给定的品种特征特性一致。 9.4 评估种纯度 一般情况下不评估种纯度,当存在着下列两种情况时需要估测种纯度: 该种子田的作物已有种纯度最低标准的规定。 其它植物种会对以后种子加工带来麻烦。如在禾谷类种子田中混有其它的禾谷类种;杂交高粱中的石茅高粱。 注:检测时,用米尺量取一定的面积,数取其中所有或指定的其它植物的株数,从而估测种纯度。 9.5 鉴定品种纯度 9.5.1 取样 9.5.1.1 取样数目和样区大小应与种子田作物种和生产的类别要求达到的标准联系起来。如果规定的标准为 1/N, 样本的大小至少应为 4N, 如杂株率最低标准为 0.1 %,

16、其样本大小至少应为 4000 株 (穗) 。 9.5.1.2 样区的大小和模式取决于被检的作物种类、田块大小、行播或撒播,自交或异交、以及种子生产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如大于 10hm 的禾谷类生产常规种子的种子田,最好采用大小为 1m 宽,20m 长,面积为 20m2与播种方向成直角的样区;对于生产杂交种子的种子田检验,可将父母本行视为不同的“田块”,由于父母本要求的品种纯度不同,应分别检查每一“田块”并分别报告父母本的结果。对于宽行距种植的种子田如玉米,通过行或条的样区来检查。 9.5.1.3 面积小于 10hm 的生产常规种的禾谷类种子田,检查 10 个样区。样区数目随着田块大小成比例增加。

17、 检验样区与检验频率参照 附录 C。 9.5.1.4 样区分布应是随机的和广泛的,样区位置应覆盖整个田块。田间检验员应预先策划好测定的程序,根据播种方向决定样区间的距离,使每一样区尽量在不同的种子播种方向。样区分布按附录 A的检验行走路线。 9.5.2 分析检查 9.5.2.1 田间检验员应缓慢地沿着样区的行行走,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刮风、大雨的天气下进行检查。 9.5.2.1.1 田间检验员依据品种描述档案, 鉴别植株与品种审定公告或品种介绍的特征特性是否一致。田间检验员应采用主要性状来评定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当仅采用主要性状难以得出结论时,可鉴定次要性状。主要农作物种鉴定的特征特性参照附

18、录 B。 9.5.2.1.2 记录在样区中所发现的杂株,其中杂株包括与被检品种特征特性明显不同(如株高、颜色、育性、形态、成熟度等)和不明显(只能在植株特定部位进行详细检查才能观察到,如叶形、叶茸、花和种子)的植株。 9.5.2.2 特殊情况的处理 9.5.2.2.1 种子田处于难以检查的状态. DB11/T 2332004 6 已严重倒伏、长满杂草、由于病虫或其它原因导致生长受阻或生长不良的种子田应该淘汰,不能进行品种纯度的评定。 9.5.2.2.2 严重的品种混杂 如果发现种子田有严重的品种混杂,检验员只要检查两个样区,求其平均值,推算群体,查出淘汰值。如果检出的混杂株超过淘汰值,应淘汰该

19、种子田并停止检查。如果检测值没有超过淘汰值,依次类推,继续检验,直至所有的样区。 9.5.3 结果计算与表示 9.5.3.1 品种纯度 样区内发现的杂株(穗)数 杂株(穗)率 ( %) = 100(1) 样区内供检的本作物总株(穗)数 9.5.3.2 散粉株率 对于生产杂交种,还应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散粉株率 样区内发现的散粉株数 散粉株率( %) = 100 (2) 样区内供检的本作物总株数 10 田间检验报告 田间检验完成后,田间检验员应及时填报田间检验报告。田间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0.1 基本情况 与种子田有关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申请者姓名、作物、品种、类别、 (等级) 、农户

20、姓名和电话、种子田位置、田块编号、面积、前茬详情(档案) 、种子批号。 10.2 检验结果 依据作物的不同可选择填报相关的检验结果:前作、隔离条件、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母本雄性不育质量(如散粉株率) 、异作物和杂草以及总体状况。 10.3 检验结论 10.3.1 田间检验的所有要求如隔离条件、品种纯度等都符合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合格。 10.3.2 田间检验的所有条件如隔离条件、品种纯度等一部分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而且通过整改措施(如去杂)可以达到标准要求,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后通过复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检验结论可为合格。 10.3.3 田间检验的所有要求如隔离条件、品种纯度等有一部分或全部不

21、符合标准的要求,而且通过整改措施仍不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DB11/T 2332004 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种子田检验行走路线 图 A.1 检查覆盖种子田面积约 70% 图 A.2 检查覆盖种子田面积约 75% 图 A.3 检查覆盖种子田面积约 80% 图 A.4、检查覆盖种子田面积约 85% DB11/T 2332004 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的主要特征特性 B.1 水稻 B.1.1 主要性状 检验时期在营养期有:第二叶的叶耳颜色。 检验时期在开花期有:抽穗时间(50 %抽穗) ;小穗柱头颜色;除花序外的茎长度。 B.1.2 次要性状

22、检验时期在营养期有:叶颜色;叶颜色的分布;第二片叶的叶片茸毛;旗叶的叶片弯曲。 检验时期在开花期有:外稃龙骨瓣颜色;外稃顶颜色;茎厚度;茎上节颜色;花序长度;花序主轴的弯曲;小穗外稃上的茸毛;穗外稃茸毛;小穗外稃顶部的颜色;花序最长芒的长度;花序芒的分布。 检验时期在成熟期的有:成熟时间;谷粒千粒重;谷粒长度;谷粒宽度;变色谷粒长度;变色谷粒宽度;变色谷粒形状;变色谷粒颜色;精米心白大小;胚乳类型。 B.2 玉米 B.2.1 主要性状 检验时期在抽雄和抽穗期有:雄穗的 50%植株出现的时间;雄穗的开花时间;雄穗的花药颜色;抽穗期的 50%植株吐丝时间;抽穗期的花丝颜色;茎上节颜色;茎上节间颜色

23、;叶鞘颜色;植株的高度(包括雄穗) ;抽穗期的穗位(相对于株高) 。 B.2.2 次要性状 检验时期在营养期的有:第一叶的叶鞘颜色;第一叶的叶长和叶宽;第一叶的叶长与叶宽比;第一叶的叶间形状;叶中部(植株 1/3 处)姿态。 检验时期在抽雄和抽穗期的有:雄穗的颖片颜色;雄穗颖片基部颜色;叶鞘边缘的茸毛;雄穗主轴和侧枝角度(雄穗下 1/3 部)雄穗侧枝姿态;雄穗原始侧枝数;雄穗最低侧枝的主轴长;雄穗最高侧枝的主轴长;果穗的穗柄长度;果穗长度;果穗直径(穗中部) ;果穗形状;果穗穗行数;果穗粒型;果穗顶部粒颜色;果穗远轴粒颜色;果穗苞叶颖片轴颜色;果穗苞叶颜色密度。 B.3 小麦 B.3.1 主要

24、性状 检验时期在抽穗期有:旗叶姿态;抽穗时间( 50%穗出现小穗时) ;旗叶鞘变绿;旗叶背变绿;穗变绿;秆茎变绿;植株高度(茎和穗) ;穗形状;长芒或短芒有无;穗顶部的短芒的长度。 检验时期在成熟期有:穗颜色。 B.3.2 次要性状 检验时期在分蘖前有:胚芽鞘颜色。 检验时期在分蘖期有:旗叶的叶耳颜色;秆上位节的茸毛;麦秆的节截面(穗和茎节) ;花药颜色;长芒或短芒的描述:穗顶长芒的长度;穗轴节片的突面或茸毛;护颖的肩宽;护颖的肩形;护颖的喙长;护颖的喙形;护颖的内部茸毛的延伸;护颖的内侧纹迹;冬春性。 检验时期在成熟期的有:粒型;粒色;籽粒刷毛长;籽粒的苯酚反应。 B.4 大麦 B.4.1

25、主要性状 检验时期为抽穗期有:旗叶姿态;旗叶的叶耳颜色;旗叶的叶耳色素密度;旗叶的叶鞘变绿;穗出现时间( 50%穗出现第一小穗) ;芒的顶部颜色;芒顶颜色颜色分布;穗变绿;穗姿态;植株高度;穗梭数;穗密度;芒与穗的长度比。 B.4.2 次要性状 检验时期为分蘖期有:植株生长习性;低位叶的叶鞘茸毛。 检验时期为抽穗期有:穗形状;芒边缘的刺;小穗轴的第一穗轴节长度;小穗轴的第一穗轴弯曲;DB11/T 2332004 9 小穗轴的第一穗轴的肩峰;小穗轴的第一穗轴形状;不育小穗的姿态;不育小穗的外稃长度;不育小穗的顶部形状;中位小穗与籽粒有关的颖和芒长度;籽粒的小穗轴茸毛长度;籽粒外壳;籽粒外稃构造颜

26、色;籽粒内稃侧背脉纹;籽粒腹沟的茸毛;籽粒鳞被形状;果穗淀粉层颜色;冬春性。 B.5 高粱 B.5.1 主要性状 检验时期为花期有: 50%植株出现花序时间;植株中心营养叶高度;叶片颜色;颖片颜色。 检验时期为成熟期有:植株高度;无柄花序的长度;花序形状。 B.5.2 次要性状 检验时期为生长期有:幼苗芽鞘颜色;幼苗第一叶侧面颜色;幼苗第一叶叶鞘颜色;叶片颜色;旗叶叶脉绿色强度;花序出现时旗叶叶脉颜色。 检验时期为花期有:颖壳颜色;外稃芒形成;柱头颜色;柱头长度;包括花柄的花长度。 检验时期为末花期有:花序密度;干雄蕊颜色。 检验时期为成熟期有:茎直径(植株高度 1/3 处) ;叶片长度(离顶

27、部 1/3 处) ;叶片宽度(离顶部1/3 处) ;花序分枝长度(中间 1/3 花序) ;花序密度;花序柄;颖壳颜色;颖壳长度;颖果颜色;千粒重;籽粒背面形状;籽粒侧面形状;籽粒萌芽标记;种皮表面;籽粒单宁含量;胚乳质地;透明蛋白颜色。 B.6 大豆 B.6.1 主要性状 检验时期为营养期有:下胚轴颜色。 检验时期为开花期有:植株生长习性;植株茸毛颜色;侧小叶的形状;叶片颜色;花的颜色;开花时间( 10%植株已开一朵花) 。 检验时期为成熟期有:植株高度;成熟时间。 B.6.2 次要性状 检验时期为营养时期有:植株生长类型。 检验时期为花期有:植株生长习性;小叶大小。 检验时期为果荚成熟时有:

28、果荚颜色。 检验时期为成熟期有:种子大小;种子形状;种皮颜色;种脐颜色。 B.7 蚕豆 检验时期为营养时期有:生长习性;植株高度。 检验时期为开花期有:开花时间( 50%的植株已开一朵花) ;花的颜色。 检验时期为果荚形成期有:植株长度。 检验时期为种子收获期有:千粒重;种皮颜色;种脐黑色素。 B.8 绿豆 检验时期为营养期有:生长习性;植株高度。 检验时期为开花期有:开花时间( 50%的植株已开一朵花) ;花的颜色。 检验时期为果荚形成期有:植株长度。 检验时期为种子收获期有:千粒重;种皮颜色;种脐黑色素。 B.9 红小豆 检验时期为营养期有:生长习性;植株高度。 检验时期为开花期有:开花时

29、间( 50%的植株已开一朵花) ;花的颜色。 检验时期为果荚形成期有:植株长度。 检验时期为种子收获期有:千粒重;种皮颜色;种脐黑色素。 B.10 棉花 B.10.1 主要性状 DB11/T 2332004 10 检验时期在营养期有:植株形状;植株高度;叶片形状;叶片大小。 检验时期在花期有:开花时的花瓣颜色。 检验时期在成熟期有:棉铃大小。 B.10.2 次要性状 检验时期在营养期有:植株的营养叶密度;植株至第一果枝分枝处的节数目;植株最长营养分枝的长度;植株第一果枝分枝的长度;叶片上的中脉的茸毛;棉子分腺体;叶片蜜腺。 检验时期在成熟期有:棉铃形状;棉铃表面纹孔;棉铃的花梗长度;棉铃顶部突

30、起;棉籽绒毛密度;棉铃的皮棉含量;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纤维细度;棉籽大小;棉铃开裂。 DB11/T 2332004 11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主要农作物检验样区与检验频率 C.1 常规种 对于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蚕豆、绿豆、红小豆,每样区 20m2;玉米和高粱样区为 500 株。检验样区至少应达到表 C1 的频率要求。 表 C.1 生产常规种的种子田检验样区计数频率 面积 hm2(公顷) 样区最低计数 少于 2 5 3 7 4 10 5 12 6 14 7 16 8 18 9 10 20 大于 10 在 20 基础上,每公顷递增为 2 要查出淘汰值,必须计算群体株(穗)数。对于行播作

31、物(禾谷类等作物,通常数穗而不数株) ,可应用下列公式计算每公顷植株(穗)数: 1,000,000M p = (C.1) W 式中: p = 每公顷植株(穗)总数 M = 每一样区内 1m(米 )行长的株(穗)数的平均值 W = 行宽, cm(厘米 ) 对于撒播作物,则计数 0.5m2(平方米)面积中的株数。撒播每公顷群体可以应用下列公式计算: p = 20,000N (C.2) 式中: p =植株数 /hm2(每公顷 ) N = 每样区内 0.5m2平方米面积的株(穗)数的平均值。 根据群体数,从表 C2 查出相应的淘汰值。将各个样区观察到的杂株相加,与淘汰值比较,做出接受或淘汰种子田的决定

32、。如果 200m2(平方米 )样区内发现的杂株总数等于或超过表 C2 估计群体和品种纯度的给定数目,就可淘汰种子田。 . 表 C.2 总样区面积为 200 m2在不同品种纯度标准下的淘汰值 品种纯度标准 99.9% 99.8% 99.7% 99.5% 99.0% 估计群体 (每公顷植株/穗) 200m2样区的淘汰值 60,000 4 6 8 11 19 DB11/T 2332004 12 品种纯度标准 99.9% 99.8% 99.7% 99.5% 99.0% 估计群体 (每公顷植株/穗) 200m2样区的淘汰值 80,000 5 7 10 14 24 600,000 19 33 47 74

33、138 900,000 26 47 67 107 204 1,200,000 33 60 87 138 1,500,000 40 73 107 171 1,800,000 47 87 126 204 2,100,000 54 100 144 235 2,400,000 61 113 164 268 2,700,000 67 126 183 298 3,000,000 74 139 203 330 3,300,000 81 152 223 361 3,600,000 87 165 243 393 3,900,000 94 178 261 424 C.2 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 水稻和玉米制种田的父母本视为不同的“田块” ,父母本分别检查和计数。水稻每样区 500 株;玉米和高粱杂交制种田的样区为 100 株或相邻两行各 50 株。检验样区至少应达到表 C3 的频率要求。 表 C.3 水稻、玉米和高粱制种田样区计数频率 样品最低计数 面 积 hm2(公顷)母 本 父 本 少于 2 5 3 3 7 4 4 10 5 5 12 6 6 14 7 7 16 8 8 18 9 9 10 20 10 大于 10 在 20 基础上,每公顷递增 2 大 10 基础上,每公顷递增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