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596-2010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
《GB T 50596-2010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596-2010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S/N:1580177.497 统一书号:1580177 497 定价:12.00元911158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aB P GB/T 0596 - 2010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rainwater collection,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2010 - 07 -15 发布2011 - 02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rainwater collection, stor
2、age and utilization GB/T 0596 -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1 年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原北2010 1JjtJ挝段也影司j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96-20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2印张50千字2010年12月第1版2010
3、年12月第1次印刷印数1-60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497 定价:12.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82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596-2010,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0年七月十五日前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C2007125号)的要求,由中国灌概排水发展中心、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
4、程中,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生产中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开展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农村供水定额、雨水集蓄系统规模的确定和集蓄雨水的水质管理等专题研究。同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设计、科研、生产厂家、管理等部门及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9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工程规模和工程布置、设计、施工与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工程管理等。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水利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灌概排水发展中心(地址:北京
5、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60号荣宁园3号楼,邮政编码:100054;电子信箱:jskfpxc163. com)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审查人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参编单位: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省水利厅 1 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扬州大学山西省晋中市水利局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主要起草人:李琪李元红程满金金彦兆高建恩李端明许建中王群庄耘天沙鲁生唐小娟张洁郎旭东康跃主要审查人:黄冠华惠士博王文元李小雁张书函蔡守华刘文朝 2 目次1总则(1 ) 2术语(2 ) 3 基本规定( 3 ) 4规划(4 ) 5 工程规模和
6、工程布置.,.、.(6 ) 5.1 供水定额确定(6 ) 5. 2 需水量确定( 7 ) 5. 3 集流面面积确定(8 ) 5.4 蓄水工程容积确定(9 ) 5.5 工程布置(1 1 ) 6设计门幻6.1 集流工程u 6. 2 蓄水工程(1 3 ) 6.3 净水设施(1日6.4 生活供水设施(16) 6. 5 节水灌溉系统(16) 6. 6 集雨补充灌溉制度(16) 7 施工与设备安装(17) 8 工程验收 9 工程管理( 22) 附录A雨水集流面面积(2 3 ) 附录B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蓄水容积典型年和长系列资料计算方法(29) 1 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 Conten
7、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Basic r巳quire口l,ent.( 3 ) 4 Planning ( 4 ) 5 Dimensioning and layout of the project ( 6 ) 5.1 Water supply quota . ( 6 ) 5. 2 Determination of water requirement ( 7 ) 5. 3 Determination of catchment area ( 8 ) 5.4 Determination of the water storage capac
8、ity ( 9 ) 5. 5 Project layout (11) 6 Design (1 2 ) 6. 1 Rainwater collection works (1 2 ) 6. 2 Rainwater storage works (1 3 ) 6. 3 Water purification installation (1 5 ) 6.4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 (1 6 ) 6. 5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 16) 6. 6 Irrigation scheduling with rainwaLer harvestin
9、g system (1 6 ) 7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17) 8 Proj ect acceptance ( 20) 9 Engineeri口gmanagement ( 22) Appendix A Annex a tables of catchment area for collecting Appendix B 1 m3 of rainwater ( 23) Calculation of the rainwater storage capacity with rainfall data of typical year and 3 chronolo
10、gical series ( 29)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3 1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2)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3 3 ) 1总JHH习旧川川1. 0.1 为提高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促进节水灌概和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或开发利用困难,且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50mm的半干旱地区和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温润、半温润山丘地区,以及海岛和沿海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
11、计、施工、验收和管理。1本规范不适用于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 O. 3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按单户、联户或自然村进行建设和管理。建设与管理必须贯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按照农户自愿的原则进行。1. O. 4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实施。1. O. 5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1 2术语3基本规定2.0.1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rainwater collection,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指采取工程措施,对雨水进
12、行收集、存贮和综合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2. O. 2 集流效率rainwater collection efficiency 集流面收集到的降水量与同时期降水量的比值。2.0.3 水害water cellar 地埋式有盖的雨水存贮工程。2. O. 4 水窑water cave 在窑内垂直下挖形成水池,用于贮存雨水的窑害工程。2. O. 5 水池water tank 用于存贮雨水径流的地表式蓄水工程。2. 0.6 作物需水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of crop water require 口1巳nt缺水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最大的作物生育阶段。2.0.7 集雨灌溉irrigation
13、 with stored rainwater 利用集蓄的雨水对作物进行的补充灌溉。2.0.8 点灌bunch irrigation 用人工对单株作物进行直接灌溉的方式。2. O. 9 坐水种irrigation during seeding 在播种时,利用专门设备或人工将一定量的水注入种子坑中,改善土壤埔情,满足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一种局部灌水方法。2.0.10 覆膜灌概irrigation with plastic sheeting 在膜上、膜下、膜侧进行灌水的灌溉方式。.1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收集工程所在地区年降水量资料和多年平均年蒸发量资料,并分析计算得出多年平均以及频率为50%、75
14、%及90%的年降水量。无实测资料地区,可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及Cv等值线图获得。3. O. 2 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时,可不测绘地形图,但应有集流面、蓄水设施及灌溉土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高差资料,以及拟建工程地点的土质或岩性资料。3.0.3 对拟作为集流面的屋顶、庭院、公路、乡村道路、天然坡面、打碾场等的平面投影面积应进行量算。3.0.4 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1 对工程实施范围内已建集流面的材料和集流效率、蓄水设施的种类、结构和容积、提水设备、节水灌溉设施,以及节水灌溉制度和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2 对工程实施范围内的人口与牲畜数量、计划利用雨
15、水进行灌溉的作物种类、面积与需水、单产和灌溉情况以及土壤质地进行调查。3 对工程实施范围内集蓄雨水的水质进行调查。4 对工程当地水泥、钢筋、白灰、塑料薄膜,以及砂、石、砖、土料等建筑材料的储(产)量、质量、单价、运距等进行调查。 3 4规划4.0.1 县及县以上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建设应编制地区性规划。4. O. 2 地区性规划应根据当地的雨水资源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开发利用规模。4.0.3 地区性规划应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规划相协调,并应与水土保持及节水灌溉等规划紧密结合,同时应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4.0.4 地区性规划应注重
16、资源的节约利用。4. O. 5 地区性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 应分析论证本地区缺水状况、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应与其他供水工程措施进行技术经济的对比分析。2 应分析确定规划期内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解决本地区用水困难的人畜数量、生活供水定额、发展集雨节灌的面积、作物类型和灌水定额、发展养殖业和农村加工业的规模和供水量等主要指标,以及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模,并应根据近、远期解决缺水问题的迫切性和经费、劳力投入的可能性合理确定其发展速度。3 应根据本地区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特点进行分区,并确定不同类型区域的雨水集蓄利用方式和工程布局。4 应根据本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用
17、途,分别提出不同类型区域的典型设计。5 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估算本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的工程量和投资。6 应分析评价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本地区生态系统、水环境 4 及人畜健康影响。分析宜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并应以定性分析为主。7 应编制本地区性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分期实施计划,并提出组织管理、技术支持、资金筹措、劳力安排等措施。 5 5 工程规模和工程布置5. 1 供水定额确定5. 1. 1 雨水集蓄工程农村居民生活供水定额按表5.1. 1的规定取值。表5.1.1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居民生活供水定额分区供水定额L/(d人)J多年平均降水量250mm500mm地区2040
18、多年平均降水量500mm地区4060 5. 1. 2 雨水集蓄工程生产供水定额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生产供水应包括农作物、蔬菜、果树和林草的补充灌溉供水以及畜禽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的供水。2 灌溉供水定额应根据本地区农作物、果树、林草的需水特性,采用节水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原理确定。缺乏资料时,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可按表5.1.2-1的规定取值。表5.1.2-1不同年降水量地区作物集雨灌溉次数和灌水定额不同降水量地区灌水次数作物灌水方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灌水定额250mm (m3/hm) 500mm地区500mm地区坐水种1 1 4575 点灌23 23 4590 玉米等膜上穴灌12 1
19、3 45 100 旱田作物注水灌23 23 4575 滴灌12 23 150225 地膜沟灌 6 续表5.1.2-1 不同降水量地区灌水次数作物灌水方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灌水定额250mm (m3/hm) 500mm地区500mm地区滴灌58 610 150180 季蔬菜微喷灌58 610 150 180 点灌58 610 90150 滴灌25 36 120150 小管出流灌25 36 150240 果树微喷灌25 38 150 180 点灌(穴灌)25 36 150180 一季水稻薄、浅、湿、晒610 300450 和控制灌溉3 畜禽养殖供水定额可按表5.1. 2-2的规定取值。小
20、型加工业供水应按照节约用水、提高回收利用率的原则确定。表5.1.2-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畜禽养殖供水定额畜禽种类定额L/Cd.头、只)J5.2 需水量确定5.2.1 农村居民生活、畜禽养殖供水需水量可按下式计算:w=o. 365人Qi (5.2.1) 式中:w设计供水保证率条件下,雨水利用生活用水工程的年需水量(m3); Ai 第i类规划需水对象的数量(人、头或只); Qi一第i类规划用水对象的供水定额L/(人、头或只).础,按表5.1.1、表5.1. 2-2的规定取值; 规划生活水需对象的种类数。 7 5.2.2 灌溉工程需水量可按下式计算:w= 5i Mi (5.2.2) 式中:w设计保证率
21、条件下,雨水利用灌溉工程的年需水量(m3) ; 5i一一一第i次灌溉面积(hm2); Mi -第i次灌水定额(m3/hm勺,按表5.1.2-1的规定取值; 灌水次数。5.3 集流面面积确定5.3.1 集流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要求:1 供水保证率应按表5.3.1-1的规定取值。供水项目保证率(%)表5.3.1-1供水保证率生活供水集雨灌溉畜禽养殖90 5075 75 小型加工业7590 2 单用途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集流面面积可按下式计算:5; k;low 5i ki二三一一(5.3.1-1) 式中:w设计保证率条件下,单用途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年供水量(m3); 5i一一第z种材料的集流面面积(m2)
22、; ki 第i种材料的年集流效率;Pp一一频率等于设计保证率的年降水量(mm); 一一集流面材料种类数。3 多用途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集流面总面积可按下公计算:5 i = 5ij (5.3.1-2) 式中:5i一一一第1种材料的集流面面积(m2); S一一第1种用途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面积(m2); m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用途的数量。4 年集流效率应根据各种材料在不同降水特性下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确定。缺乏资料时,可按表5.3.1-2的规定取值。表5.3.1-2不同降水量地区不同材料集流面年集流效率年集流效率(%)集流面材料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250mm500mm 500mm 1
23、000mm 1000mm1500mm 地区地区地区混凝土7380 7585 8090 水泥瓦6575 7080 7585 机瓦4055 4560 5065 手工制瓦3040 4050 4560 浆砌石7080 7085 7585 良好的沥青路面6575 7080 7085 乡村常用土路,1530 2040 2550 土场和庭院地面水泥土4055 4560 5065 固化土6075 7580 8090 完整裸露膜料8590 8592 9095 塑料膜覆中粗砂或草泥2846 3050 4060 自然士坡(植被稀少)815 1530 2550 自然土坡(林草地)615 1525 2045 5.3.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596 2010 雨水 利用 工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