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0006-2009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编写基本规定.pdf
《SN T 0006-2009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编写基本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 T 0006-2009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编写基本规定.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006-2009 代替SN/T1103-2002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编写基本规定Guide for drafting the standards of rules and methods for inspec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s 2009-07-07发布2010-01-1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 0006-2009 目次前言皿引言. IV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要求.5 标准中各种要素的典型编排示例26 资料性概述要素37 规范
2、性一般要素38 规范性技术要素49 资料性补充要素10 其他资料性要素.附录A(规范性附录)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的商品分类规定6附录B(规范性附录)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的检验项目分类规定8附录c(资料性附录)进出口纺织品合格评定标准体系结构图13I SN/T 0006-2009 目Ij1=1 本标准代替SN/T1103-2002(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与SN/T1103-2002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抽样和制样、检验中的感官检验修订成外观质量检验;理化检验修订为内在质量检验,并根据需要增加了标识的要求、标识的标注和纤维含量以及安全项
3、目、合格评定等检测内容;明确了检验项目的要求,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健康、防止欺诈的项目应作为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判(评)定修订为检验结果的判定(评定、评价、验证及合格保证); 增加了合格评定注册、认证、批准以及它们的组合等内容;修订了附录A,商品类别划分中增加了按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分类代码中第六章纺织品的商品类别进行分类;修订了附录B,增加了一些新的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健康、防止欺诈项目,增加了原有安全等项目种类中的数量;删除了原附录C,增加了新的附录C进出口纺织品合格评定标准体系结构图。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4、。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桂家祥、靳颖、韦锋、郭会清、谢秋慧、张小琪。本标准系2002年首次发布,2009年第一次修订。川山SN/T 0006-2009 百|SN/T 1103-2002(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发布实施以来,对检验检疫纺织行业检验规程(规范)和检验方法个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并成为检验检疫纺织行业制定个性标准时的重要引用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国际上
5、纺织品安全项目的逐步增加及合格评定内容的提出,新型纺织技术的发展及新产品的诞生,新的(原有的)检验规程与检验方法标准在制定和修订中有关安全项目及内容的引入等,对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的编写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内容及项目也越来越多。SN/T 1103-2002己满足不了目前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编写的需要,因此,修订SN/T1103-2002 很有必要。lV 1 范围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编写基本规定SN/T 0006-2009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纺织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一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行业标准的
6、编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 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的使用说明GB/T 8170 数植修约规则与极限数植的表示和判定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20001. 4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SN/T 1649 进出口纺织品
7、安全项目检验规范Oeko-Tex Standard 100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检验inspection 通过观察和判断以及适当的测量、测试所进行的合格评价。3.2 检验规程Rules for inspection 对检验操作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3.3 检验方法methods for inspection 对特定商品的单个或多个检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3.4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并提交的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3.5 合格i平定conformity assessment 有关直接或间接地确定是否达到
8、相应要求的活动。合格评定活动的典型示例有:抽样、测试和检验;评价、验证和合格保证(供方声明、认证);注册、认证(可)和批准以及它们的组合。4 要求4.1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按GB/T1. 1及GB/T20001. 4的规定。1 SN/T 0006-2009 4.2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应根据商品的分类而制定,见附录A。一般以同类商品为对象制定标准,当标准中部分内容与已发布的标准相同时,可直接引用。4.3 根据进出口检验的需要,为检测同一商品可分别制定单一和多个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标准。4.4 根据进出口检验的需要,为检测同一商品的同一项目可以制定不同的检验方法标准
9、。4.5 根据进出口检验的需要,针对特定的检测仪器可制定单一或多个检测项目的检验方法标准。5 标准中各种要素的典型编排示例2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中各种要素的编排顺序一般如下:封面|目次1)资料性概述要素|前言L寻|言1)名称规范性一般要素|范围L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和定义1)要求1)(含有关安全等项目的企业自控要求、原辅材料要求等要素)检验批l数量检验抽样抽样|包装检验抽样l外观质量检验抽样(含标识的标注等)L内在质量检验抽样(侧重安全等项目、含合格评定及标识的纤维含量检测等)金验条件数量检验| 包装检验| 检验工具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的表述金验条件检验工具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的表述
10、规范性技术要素I检验条件检验I t.t -r:t .-.-. I=t t_ -,-, / I. o-t .,.,_ I. 0.检验工具外观质量检验(含标识的标注等)-1|检验方法L检验结果的表述方法提要和原理试剂和材料内在质量检验(侧重安全等项目、|仪器和设备含合格评定及标识的纤维含量检测等)1试验条件试验步骤检验结果的判定(评定、评价、验证及合格保证)测定低限、回收率、精密度1)合格评定注册、认证、批准以及它们的组合1)规范性附录1)其他1)资料性附录资料性补充要素1)_1参考文献L索引条文的注和示例其他资料性要素1)一才L条文的脚注1) 该要素为可选要素,其存在与否视标准条款的具体需求而定
11、。结果计算和表述6 资料性概述要素6.1 封面按GB/T1. 1-2000中6.1.1的规定编写。6.2 目次按GB/T1. 1-2000中6.1.2的规定编写。6.3 前言按GB/T1. 1-2000中6.1.3的规定编写。6.4 引言按GB/T1. 1-2000中6.1.4的规定编写。7 规范性一般要素7.1 名称SN/T 0006-2009 7.1.1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标准的名称按商品分类名称确定,如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进出口麻棉印染布检验规程,具体分类见附录A。商品名称在附录A中的,用子类的名称命名;未分子类者,原则上用类的名称命名;属于其他者,则用具体商品名称命名。7.1.2
12、进出口纺织品检验方法标准的名称按商品分类名称加具体的单个检验项目或多个检验项目名称确定,如进出口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试验方法、进出口纺织品羊毛、腊纶、锦纶和氨纶定量化学分析方法。项目名称在附录B分类中的,用子类的名称命名;未分子类者,原则上用类的名称命名;属于其他者,则用具体商品名称加具体项目名称命名。7.1.3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方法标准的名称,也可按商品分类名称加具体的单个检验项目或多个项目名称再加指定的测试仪器名称确定,如进出口染色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进出口染色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检验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进出口染色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
13、检验方法气相色谱法。7.1.4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体系参见附录C。7.2 范围范围应简洁、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可作为内容提要。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本标准规定了(确立了、给出了、界定了)。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本标准适用于(不适用于)。如果标准分部分出版,则应将上述表述中的本标准改为SN/TX X X X X的本部分或本部分.按GB/T1. 1-2000中6.2. 2的规定编写。7.3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采用时应列出标准中直接引用和必要配合使用的标准
14、,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对于分部分出版的标准的某个部分,上述引导语应改为: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X X X X X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15、本部分。3 SN/T 0006-2009 按GB/Tl. 1-2000中6.2. 3的规定编写。8 规范性技术要素8. 1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为可选要素,它给出为理解该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要的定义。应使用下述引导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X X X X X的本部分。按GB/Tl. 1-2000中6.3. 1的规定编写。8.2 要求要求为可选要素,按GB/Tl. 1-2000中6.3.3的规定编写。检验规程应明确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健康、防止欺诈项目的企业自控、原辅材料等方面要求。8.3 抽样8.3. 1 检验批以若干单位商品为一检验批(以商品包装件数计如箱、
16、包、袋等为单位),并规定抽样检验的批次划分,同一检验批内商品应具有同一特征,如包装、标记、产地、规格、等级等。8.3.2 抽样(含数量检验、包装检验、外观质量检验和内存质量检验抽样)8.3.2. 1 抽样数量。8.3.2.2 抽样工具应列明使用工具和要求。8.3.2.3 抽样方案。8.3.2.4 抽样方法。8.4 检验8.4. 1 检验项目根据不同纺织品的特点确定检验项目,尤其涉及安全、卫生、环保、人类和动植物健康、防止欺诈的项目(见附录凹,应作为检验项目列入。8.4.2 数量检验8.4.2. 1 检验条件应规定检验时的具体条件。8.4.2.2 检验工具应列明使用工具和要求。8.4.2.3 检
17、验方法。8.4.2.4 检验结果的表述。8.4.3 包装检验8.4.3. 1 检验条件应规定检验时的具体条件。8.4.3.2 检验工具应列明使用工具和要求。8.4.3.3 检验方法。8.4.3.4 检验结果的表述。8.4.4 外观质量检验(含标识的标注和使用说明等)8.4.4. 1 检验条件应列明外观质量检验的具体条件和要求。8.4.4.2 检验工具应列明使用工具和要求。8.4.4.3 检验方法。8.4.4.4 检验结果的表述根据具体检测指标的要求,确定测定结果的有效位数,一般比规定的数植多取一位数,有效位数数植的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8.4.5 内在质量检验(含安全、卫生、环保等
18、项目、合格评定及标识和使用说明的检测等)8.4.5.1 方法提要和原理应简要叙述所用方法的主要步骤及采用的基本原理。8.4.5.2 试剂和材料按GB/T2000 l. 4中有关的规定,需进行纯度检查的试剂,要写明检查方法。4 8.4.5.3 仪器和设备应列出主要的和专用的仪器和设备。8.4.5.4 试验条件。8.4.5.5 试样的制备应规定试样的制备方法和程序。8.4.5.6 试样保存应规定样品保存环境条件、时间。8.4.5.7 试样的预处理。8.4.5.8 试验步骤。SN/T 0006-2009 8.4.5.9 结果计算和表述根据具体检测指标的要求,确定测定结果的有效位数,一般比规定的数植多
19、取一位数,有效位数数植的修约按照GB/T8170的规定执行。8.5 检验结果的判定(评定、评价、验证及合格保证)应对检验结果的判断准则进行描述。8.6 测定低限、回收率、精密度测定低限、回收率、精密度按GB/T20001. 4中有关规定执行。8. 7 合格评定注册、认证,1tt准以及它们的组合合格评定注册、认证、批准以及它们的组合为可选要素。应对产品原产地标志(原产国标志和地理标志)的注册和涉及纺织品服装标志(方圆产品合格认证标志、中国环境标志、羽绒制品信誉保证标志、真皮标志、Oeko-TexStandard 100标志等)的认证、批准等进行描述。8.8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为可选要素,它给出
20、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按GB/T1. 1-2000中6.3. 8的规定编写。9 资料性补充要素9.1 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为可选要素,它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按GB/T1. 1-2000中6.4. 1的规定编写。9.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为可选要素。如果有参考文献,则应置于最后的一个附录之后。按GB/T1. 1-2000中6.4. 2的规定编写。9.3 索引索引为可选要素。如果有索引,则应作为标准最后一个要素。按GB/T1. 1-2000中6.4. 3的规定编写。10 其他资料性要素10. 1 条文的注和示例条文的注和示例应只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不应包含要
21、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按GB/T1. 1-2000中6.5.1的规定编写。10.2 条文的脚注条文的脚注用来提供附加信息,应尽量少用脚注。按GB/T1. 1-2000中6.5. 2的规定编写。5 SN/T 0006-200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的商品分类规定A.1 商品分类原则A.1.1 进出口纺织品检验规程、检验方法标准的商品分类可分别按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分类代码中第六章纺织品的商品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的相关商品类别、产品最终用途及生产原料、产品进行分类。A. 1.2 商品分为类,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的需要,可在类下划分一级或多级子类。
22、A.2 商品类别划分A. 2.1 按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分类代码中第六章纺织品的商品类别进行分类A. 2.1.1 晶目0601纺织原料A. 2.1.1.1 棉花纤维。A. 2.1.1.2 毛纤维。A. 2.1.1.3 丝类。A. 2.1.1.4 麻纤维。A. 2.1.1.5 用于纺织原料的其他植物纤维。A. 2.1.1.6 人造纤维。A. 2.1.1.7 合成纤维。A. 2.1.2 晶目0602纺织纱线A. 2.1.2.1 棉纱线。A. 2.1.2.2 毛纱线。A. 2.1.2.3 丝型纱线。A. 2.1.2.4 麻型纱线。A. 2.1.2.5 化纤纱线。A. 2.1.2.6 其他纱线。A. 2
23、.1.3 晶目0603纺织织物A. 2.1.3.1 棉织物。A. 2.1.3.2 呢绒。A. 2.1.3.3 丝织物。A. 2.1.3.4 麻织物。A. 2.1.3.5 化纤织物。A. 2.1.3.6 针织织物。A. 2.1.3.7 特种机织物。A. 2.1.4 晶目0604纺织制晶A. 2.1.4.1 日用纺织制品。A. 2.1.4.2 装饰用纺织制品。A. 2.1.4.3 产业用纺织制品。A. 2.1.5 晶目0605服装A. 2.1.5.1 针织服装。A. 2.1.5.2 梭织服装。A. 2.1.5.3 袭草皮服装。A. 2.1.5.4 服饰。A. 2. 2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N 0006 2009 进出口 纺织品 检验 规程 方法 标准 编写 基本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