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375-2015 枣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3 T 375-2015 枣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375-2015 枣栽培技术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 05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3752015 代替 DB33/T 375-2008 枣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Jujube 2015 - 11 - 02 发布 2015 - 12 - 02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3752015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 DB33/T 375-2008无公害枣 栽培技术规程。与 DB33/T 375-2008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结
2、果枝组、吊果比、环剥、环割四个术语;删除了原来的无公害枣、地径、树高、主干、主枝、中心干等六个术语 ; 增加了经营模式方面的内容;删除了原来的资料性附录常用叶面肥及其喷施浓度 ; 适当调低了枣树的肥料用量 ; 在枣树整形修剪方面增加了“ Y”形和柱形两种适用树形以及衰老树的复壮和放任树修剪的技术要求,删除适宜树形中的“自然纺锤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梨小食心虫、吸果夜蛾类等 8种(类)主要防除对象及防治技术(附录 C);删除了黄刺蛾及其防治方法; 调整了部分防治对象的防治方法。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 本标准由 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兰溪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兰溪
3、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兰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庆元、周顺元、俞志华、陈根祥、王金泉、蒋芝云、吴晓峰、洪庭彪。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DB33/T 375.2-2002, DB33/T 375-2008。DB33/T 3752015 1 枣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枣栽培技术中的主要术语和定义以及建园、水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方面的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枣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4、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结果枝组 主干及各级主枝上着生健壮结果基枝(二次枝)的枣头一次枝。 3.2 吊果比 枣吊(结果枝)数量与果实个数之比。 3.3 环剥 在树干或主枝的适当部位,环状剥去一圈或螺旋状剥去 1圈 2圈树皮。 3.4 环割 DB3
5、3/T 3752015 2 在树干或主枝的适当部位环状或螺旋状切断 1圈 2圈树皮。 3.5 竹节沟 坡地果园水平带内侧,每间隔 2 m 3 m设一拦水土埂的水沟。 3.6 撩壕 丘陵山地果园建园时的一种整地作业方式。作业时,沿等高线开挖壕沟, 先挖开表土并堆放于上坡方向一侧,再把心土堆在下坡方向一侧筑成土埂,然后将表土填入沟内,相邻两沟的间距按行距确定。 4 建园 4.1 园址选择与基础设施 4.1.1 园址选择 园址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8407.2的规定。要求海拔 300 m以下,光照充足,地下水位低于 1 m,土壤pH值为 6.0 8.5,质地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在 1.5%以上,土
6、层厚度在 60 cm以上,坡度在 25以下,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 4.1.2 园区基础设施 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配置作业小区、道路、排灌系统、建筑物以及防护林等基础设施。要求生产面积不低于 85 %,主干道宽 4 m 6 m,辅助 道宽 2 m 3 m。 坡坎种植或留 养护坡植物,山顶和陡坡保留原有植被。防护林树种应选择抗风能力和适应性强、速生无根蘖,且不和枣树有相同病虫害的树种,林带结构选择疏透结构。 4.2 经营模式 4.2.1 纯林经营模式 枣树鲜食品种通常可采用纯林经营模式。建园时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适度密植,树高一般控制在 2.5 m 3.0 m。郁闭度未达 0.5时,
7、宜 林下种植。 4.2.2 枣农复合经营模式 枣树加工品种建园可采用枣农复合经营模式,适当稀植,行间因地制宜套种豆科作物、蔬菜、瓜类、牧草、中药材、观赏花灌木等。 4.2.3 枣禽复合经营模式 合理确定养殖密度,科学划分枣园放养区和休牧区,实行轮牧制,当枣园用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时,养殖对象不能在防治区域内。 4.2.4 设施栽培模式 枣鲜食品种建园可采用设施栽培模式,其主要技术参数和关键技术参见附录 A。 DB33/T 3752015 3 4.3 栽植 4.3.1 品种选择与配置 4.3.1.1 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和市场需求、经营目的,选择经过审(认)定的优良品种或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农家品种。加
8、工品种可选用义乌大枣、南京枣、团枣、马枣、淳安大枣、白蒲枣、湖南鸡蛋枣等品种;鲜食品种可选用山西梨枣、鲁北冬枣、鲁南冬枣、鲜优 3 号、蜂蜜罐、淳安花红枣、越乡脆枣、叶家甜枣 、湖南鸡蛋枣等品种。枣树主要品种及其特性见附录 B。 4.3.1.2 不同熟期、不同用途的主栽品种应合理搭配,自花结实座果率低的品种 应 做好授粉品种的配置,授粉品种要求花粉量充足,花期与主栽品种同步或比主栽品种稍早。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的植株比例为 9:1,且分布均匀。 4.3.2 苗木质量 选用苗高 60 cm、地径 0.6 cm、根系完整、主根长度保留在 20 cm以上、嫁接部位无严重包扎缢痕的良种壮苗。 4.3.3
9、 定植时间 11月初至翌年 3月上旬定植;高接换种于 3月下旬至 5月上旬实施。 4.3.4 定植密度 采用枣农复合、枣禽复合经营模式的枣园,株行距为( 4 5) m( 8 10) m;纯林经营枣园株行距,加工品种为( 4 5) m( 5 6) m,鲜食品种为 3m 4m;设施栽培的株行距为 ( 1.0 2.0) m( 1.5 3.0) m;密植枣园为 2m 3m。 4.3.5 定植方法 4.3.5.1 坡度大于 5 而小于 25 的山坡地建园,先沿等高线筑反坡水平带,水平带内侧开竹节沟,水平带外侧 1/3 处挖定植穴或撩壕;坡度小于 5 的缓坡地建园,直接按行距撩壕或按株行距挖定植穴,行向为
10、南北向。定植穴长、宽、深分别为 80cm、 80cm、 60cm,撩壕宽、深分别为 80cm 和 60cm;水稻土建园,采用挖浅穴、培土墩 、深沟高畦方式定植,定植穴深度不能深入犁底层。 4.3.5.2 将底肥和表土充分拌匀后填至种植穴(壕沟)深度的 2/3,每株施经过充分腐熟的厩肥 20 kg和钙镁磷肥 0.3 kg。将剪去二次枝和过长根、干的枣苗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向上轻提枣苗,待深浅适宜时踏实,做好树盘,浇足定根水。定植深度以土壤下沉后,根颈部位露出地面为准。 5 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深翻扩穴 每年 12月初至翌年 2月底枣树休眠期深翻扩穴,从定植穴外
11、围开始,每年向外扩展 50 cm,深度 30 cm。结合深翻扩穴,清除根蘖。 5.1.2 松土、培土 清耕栽培的枣园, 干旱季节来临前,应除草、松土保墒。松土深度 8 cm 15 cm。自近根颈部位至行间,由浅至深,避免伤及粗根。对裸露在外的根系,应及时培土。 DB33/T 3752015 4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 因土、因树制宜,适时适量,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肥。 5.2.2 肥料种类与质量 5.2.2.1 枣园施肥,可使用人畜粪肥、厩肥、饼肥、堆肥、绿肥等有机肥和商品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硫酸钾等无机肥以及硼酸(砂)、硫酸锌等微量元素肥料。 5.2.2.2 人
12、畜粪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 应 经高温堆沤后方能使用。商品肥料和新型肥料 应 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和生产的方能使用。 不应 使用硝态氮肥。 5.2.3 施用方法 采用环状沟施法,施肥沟沿树冠滴水线外围开挖,深度 20 cm 以上,施后覆土。 5.2.4 幼龄枣园 于 10月上、中旬施基肥,用量为猪粪 15 千克 /株 20千克 /株;于 3月下旬至 8月底追肥,宜薄肥勤施,分 4 次 5 次适量施用,视树体大小,全年追肥总量为三元复合肥 0.5 千克 /株 1 千克 /株。 5.2.5 成年枣园 5.2.5.1 成年枣园基肥施用时间同幼龄枣园,常用量为厩肥( 30000 45000) kg
13、/hm2,或猪粪( 2550034500 ) kg/hm2,或鸡粪( 9000 12000) kg/hm2,或菜籽饼( 4500 6000) kg/hm2; 3 月中、下旬追施芽前肥,常用量为尿素( 150 300) kg/hm2; 5 月上旬追施花前肥,常用量为碳酸氢铵 600 kg/hm2或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 300 450) kg/hm2; 6 月上中旬追施壮果肥,常用量为碳酸氢铵( 375 600) kg/hm2或尿素( 150 225) kg/hm2、过磷酸钙( 225 375) kg/hm2、硫酸钾( 120 150) kg/hm2。 5.2.5.2 用三元复合肥
14、做追肥时,其用量可根据主成分的含量折算。碳酸氢铵要与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施用。 5.2.5.3 成年枣园在各生长发育期,要根据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用相应种类的叶面肥,于叶背面喷施,全年可喷施 5 次 6 次。萌芽期和采收后喷施 0.3% 0.5%尿素,花期喷施 0.2% 0.3%硼酸(砂)和 0.3% 0.5%磷酸二氢钾,果实发育中、后期喷施 0.3% 0.5%磷酸二氢钾。高温季节晴天在上午 10时前和下午 4 时后喷施。 5.3 水分管理 5.3.1 灌溉及覆盖保墒 5.3.1.1 7 月 9 月果实发育期,遇干旱,应及时灌 (浇)水,有条件的 宜 滴灌。灌溉用水应符合 GB/T 1840
15、7.2 的要求。 5.3.1.2 不 具备 灌(浇)水条件的枣园,干旱来临前,应及时做好树盘覆盖保墒工作,用间种作物的秸秆或绿肥 、牧草覆盖树盘,覆盖物厚度要求达到 15 cm 20 cm。根颈周边直径 20 cm 30 cm 范围内不覆盖 。 5.3.2 排水 多雨季节来临前,平地枣园要及时做好排水沟的清淤工作,排水主干沟深度要求达到 50 cm。 6 整形修剪 6.1 适用树形 DB33/T 3752015 5 6.1.1 疏散分层形 适用于稀植枣园。有主枝 6个 8个,分成 2 层 3 层,第一层主枝 3个 4个,第二层主枝 2个 3个,第三层主枝 1个 2个,主枝基角 50 60,每主
16、枝配备副主枝 1个 3个。要求干高 60 cm 80 cm,第一、二层间距 70 cm 100 cm,第二、三层间距 40 cm 60 cm,树高 3.0 m 3.5 m。 6.1.2 “Y”形 适用于密植枣园和设施栽培枣园。全树主枝 2 个,分别向行间斜伸,主枝基角 40 60,每主枝着生副主枝 3 个 4 个。 6.1.3 柱形 适用于密植枣园和设施栽培枣园。主干上不配备主枝,直接培养结果枝组。全树有结果枝组 12 个15 个,下部枝组较大,上部枝组较小,树干和中央领导干保持直立,一般树高 2.0 m 2.5 m,设施栽培的树高控制在 2.0 m 2.2 m。 6.2 修剪技术要点 6.2
17、.1 修剪原则 枣树修剪 应 因地制宜,因树修剪,根据有形不死,无形不乱,统筹兼顾的原则和不同季节、不同发育年龄、不同树形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修剪手法,实现枣树优质、丰产、稳产。 6.2.2 幼龄树 采用拉枝、撑枝等手法,培养好分枝角度适中的主枝;生长季节运用摘心手法,培养好结果枝组;冬季疏除竞争枝、直主枝、交叉枝。经过疏强留弱,或连续换头,解决枣树主枝上强下弱现象。 6.2.3 初果树 宜生长结果兼顾。综合运用短截、疏枝、摘心、环剥等手法,调节树势,在保证产量逐年提高的同时,逐年扩大树冠结果容积。 6.2.4 盛果树 宜运用疏、截、回缩相结合的手法,保持树势中庸,防止结果部位快速外移,有针对
18、性地更新、复壮枝组。 6.2.5 衰老树 应 合理回缩骨干枝 ,培养新的骨干枝。 6.2.6 放任树 选留分枝角度大,有侧枝,二次枝多的大枝条作主枝,同时疏除直立枝、竞争枝、交叉枝;对保留的主枝适当回缩,增强树势,培养好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中心干过高的 应 在适当部位截顶回缩。疏除内膛病虫枝、徒长枝、细弱枝,保留健壮枝,经短截改造成结果枝组。 7 花果管理 7.1 保花保果 7.1.1 措施 DB33/T 3752015 6 综合运用环剥、环割、摘心、喷施微量元素、枣园放蜂等保花保果措施。 7.1.2 环剥 7.1.2.1 于盛花初期进行,根据树体大小和树势强弱决定环剥的宽度,一般为 0.5
19、cm 1.0 cm。环剥部位可于主干自地面以上 25 cm 处开始,每年上 移 3 cm 5 cm,年复一年,直到第一主枝分枝处为止,此后,又从初次环剥部位开始;也可于每主枝适当部位环剥,但全树 应 留一主枝不环剥。 7.1.2.2 环剥适用于生长健壮的成年树,弱树及树干直径不足 5 cm 的幼树不宜环剥。环剥后 应 保护好环剥部位不受害虫危害。 7.1.3 环割 于盛花初期,用利刀在主干或主枝适当部位环状(或螺旋状)切断皮层 1 圈 2 圈。环割适用于旺盛生长的初产树 。 7.1.4 摘心 枣树花前,除主枝、副主枝的延长枝外,其余当年生枣头留 4 个 6 个二次枝摘心,同时对生长强旺的二次枝
20、和木质化枣吊摘心。 7.1.5 枣园放蜂 枣园花期,按每 公顷 面积放置 15 箱的密度,均匀放置蜂群。 7.1.6 喷施保花保果剂 盛花初期和幼果膨大期(花后 3 周 4 周),叶面喷施 15 10-6赤霉素和 3 10-3尿素或 3 10-3磷酸二氢钾、 2 10-3硼砂水溶液。 7.2 疏果 7.2.1 应 根据强树多留,弱树少留的原则确定留果量。留果量按平均吊果比计。一般特大型果品种(单果均重 25g 以上)吊果比为 4:1,大型果品种(单果均重 20g 24g)吊果比为 3:1,中型果品种(单果均重 10g 19g)吊果比为 2:1,小型果品种(单果均重 10g)吊果比为 1:1。
21、7.2.2 疏果在生理落果后进 行。先反复摆动结果枝组,去掉营养不足和座果不牢的果实,然后再在留树果实中,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果、重叠果、并生果以及多余的正常果,并将疏除果实带出枣园处理。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努力改善枣园生态环境,增强枣园自身对病虫害的自然抵抗和控制能力。采取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将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8.2 防治技术 8.2.1 植物检疫 按植物检疫的相关法规调运苗木。 8.2.2 营林防治 DB33/T 3752015 7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375 2015 栽培 技术规程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