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064-2011 蚕豆染色病毒检疫鉴定方法.pdf
《GB T 28064-2011 蚕豆染色病毒检疫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064-2011 蚕豆染色病毒检疫鉴定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16 道国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G/T 28064-2011 蚕豆染色病毒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road bean stain virus 2011-12-30发布2012-06-01实施数码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蚕豆染色病毒检瘦鉴定方法GB/T 28064-2011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
2、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祷开本880X12301/16 印张0.75字数17千字2012年4月第一版2012年4月第一次印刷每-I号:155066. 1-11584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GB/T 28064-2011 剧吕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7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
3、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红运、陈青、林石明、郑耘、赵文军、李一农、廖富荣、余芳平、朱水芳、陈枝楠。I G/T 28064-2011 蚕豆染色病毒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蚕豆染色病毒的血清学和分子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蚕豆Viciafaba、小扁豆Lensculinaris、豌豆Pisumsativum和菜豆Phaseolusvulgaris种子携带蚕豆染色病毒的检疫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 2122 进出境
4、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3 蚕豆染色病毒基本信息中文名:蚕豆染色病毒。学名:broad bean stain viruso 缩写:BBSV。属虹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旺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病株花粉可通过授粉将病毒传至健株种子;远距离通过种子传播,种传寄主有蚕豆(种传率4%16%)、豌豆(20%)和小扁豆(0.2% 32. 4%) 0 BBSV易机械接种传播,并可通过甲虫传毒,豆长朦象甲Apionvorax是最主要的传毒介体。蚕豆染色病毒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4 方法原理主要根据BBSV的血清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进行鉴定,生物学测定为辅助鉴定手段。5 仪器、设施及试剂5.
5、1 仪器与设施酶联检测仪、电子天平(感量0.0001 g)、定性PCR仪、电泳仪、电泳槽、紫外透射仪、恒温水浴、低温冰箱、普通冰箱、离心机等;微量移液器(2.5L,10L,20L,100L,200L,1000L) ;酶联板、研钵等;防虫温室。5.2 试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见附录B)、RT-PCR检测试剂(见附录。G/T 28064-2011 6 检测与鉴定6. 1 抽样按照SN/T2122的规定执行。6.2 制样选取种皮呈BBSV为害症状的可疑病粒,无可疑病粒时随机选取。用元菌水浸种16h,磁盘中放入两层吸满水的滤纸,将充分吸水的种子摆放在滤纸上,20.C催芽,芽长2cm4 cm时取芽进行
6、检测。检测方法见6.3。注:资源性引种时,每份资源选10粒-14粒种子播种于防虫温室或网室内,待长出4片-6片叶时挑选有病毒症状植株的叶片进行检测。6.3 检测6.3. 1 酶联免疫眼附测定双抗体夹心法见附录B.6. 3. 2 RT-PR检测称取O.1 g植物组织提取总RNA,沉淀充分干燥后溶于30LDEPC处理的去离子水中。RT-PCR检恻方法见附录CQ6.3.3 生物学测定生物学测定参见附录D。7 结果判定与记录7. 1 结果判定酶联测定为阳性后,RT-PCR检测结果呈阴性或者鉴别寄主反应与附录D描述不符合,判定未检出蚕豆染色病毒。酶联测定为阳性后,RT-PCR检测结果呈阳性或者鉴别寄主反
7、应与附录D描述相符合,判定检出蚕豆染色病毒。直接对样品进行RT-PCR检测时,检测结果呈阳性即可判定检出蚕豆染色病毒。7.2 结果记录记录包括:样品来源、种类、取样人员、原始记录和检测结果等。酶联测定应有酶联板反应的原始数据,RT-PCR检测应有电泳结果图片,生物学测定应有鉴别寄主的症状照片。8 样品保存经检验确定携带蚕豆染色病毒的样品应在合适的条件下保存,种子保存在4.C,病株在一20.C或者一80.C冰箱中保存,做好标记和登记工作。2 GB/T 28064-20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蚕豆染色病毒寄主、分布及危害症状A.1 寄主范围BBSV侵染7种豆科植物:美丽猪屎豆(Crotalari
8、aspectabilis)、毛羽扇豆(LuPinushirsutus)、白花草木犀(Melilotusalba )、菜豆、豌豆、蜂车轴草(Trifol叩mincarnatum)和蚕豆。A.2 病害症状A. 2.1 蚕豆蚕豆感染BBSV后,症状分为花叶型和坏死型。花叶型表现为接种叶片上有或元局部斑,新叶均呈褪绿条纹状、环状和块状花叶片上出现褪绿斑驳和花叶症状;坏死型表现为接种叶片有或元黄化或局部斑,叶脉和茎出现坏死条纹,最后茎坏死、顶枯、全株萎焉。种子表皮出现褐色坏死色斑。A.2.2 豌豆豌豆感染BBSV后,症状分为花叶型、顶枯型和花叶、顶枯混合型。花叶型先在新叶出现系统褪绿点,后发展为花叶、畸
9、形;顶枯型在茎上出现系统褐色或坏死条纹,后顶梢枯死。A.2.3 菜豆豌豆感染BBSV后,症状分为局部斑和1系统斑。局部斑是在接种叶上产生局部坏死斑或先为局部褪绿斑而后病斑中心坏死,系统斑不但在接种叶上有坏死斑,新生叶还出现系统枯斑。A.2.4 小扁豆小扁豆感染BBSV后,症状不明显或很长时间才有症状反应,有些品种出现死株,有些品种接种后25 d才见新叶上出现不明显花叶。因此小扁豆不适合作繁殖寄主或鉴别寄主。A.3 分布地区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捷克、奥地利、波兰、匈牙利、意大利、叙利亚、黎巴嫩、苏丹、摩洛哥、埃及和突尼斯等欧洲、西亚和北非国家。3 GB/T 28064-2011 附录B(规范
10、性附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瘟眼附测定B.1 试材B. 1. 1 酶联板。B. 1.2 包被抗体z特异性的蚕豆染色病毒抗体。B. 1.3 酶标抗体z碱性磷酸醋酶标记的蚕豆染色病毒抗体。B. 1.4 底物z对硝基苯磷酸二铀CpNPP)。B. 1.5 PBST缓冲液(洗涤缓冲液pH7.的NaCl 8.0 g Na2 H P04 1. 15 g KH2P04 0.2 g KCl 0.2 g Tween-20 0.5 mL 蒸锢水定容至1Lo B. 1.6 样品抽提缓冲液CpH7.4)Na2S03 1. 3 g PVP(MW24 00040 000) 20.0 g NaN3 0.2 g PBST定容至1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064 2011 蚕豆 染色 病毒 检疫 鉴定 方法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