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如皋滨江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如皋滨江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如皋滨江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如皋滨江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爸爸这两天东奔西跑,忙得不可开交。 B刑警队长目光敏锐,明察秋毫,疑犯留下的蛛丝马迹也很难逃过他的眼睛。 C我的同桌听课专心,思考缜密,做事更是一丝不苟。 D我说的是孔子东游,而你说的是西天取经,真是可望不可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无法摆脱。 B、明察秋毫: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C、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D、可望而不可即: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经分析,答案:用法是不正确的的。 考点:本题考
2、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将下列四句话填在横线 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_, _, _, 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他执著地寻求着 “我们从何处来,
3、我们往何处去 ”的答案: 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段文字讲的是有关 “霍金 ”的精神,霍金因身体残疾,虽然坐在轮椅中,但是他的思维却在思考,因为他一直在执着的追求着他的科学梦,最终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心里有时
4、湿湿的,暖暖的,像饱满的河水,可有时又空落落的,像干枯的河床。 B金融危机来了,并不都是冰雪一片,寻寻觅觅,绿草、红花也时有所见,关键是我们要有像罗丹说的 “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 C社区居民闻讯后踊跃报名,参加 “学双语、学礼仪、学技能 ”的各类培训班,积极性和热情程度大大超出组织者想象。 D从书目中可以知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出版了哪些书,各学科门类有哪些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心里有时湿湿的,暖暖的,像饱满的河水;可有时又空落落的,像干枯的河床。 B金融危机来了,并不都是冰雪一片,寻寻觅觅,绿草、红花也时有所见,关键是我们要有像罗丹说的 “一双善 于发现美的眼睛 ”。 D从书目中
5、可以知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出版了哪些书,各学科门类有哪些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点评: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标点符号有许多种特殊用法,比如 “法律条文 ”必须要用书名号,倒装疑问句的问号必须放在句末,在并列词语后有语气词用逗号等,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并加以运用。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 11分) 走向 3D时代 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 3D(三维 )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 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 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 3D技术的支持者,更
6、让人们对 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 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3D是 threedimensioinal 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 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在 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 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
7、用 3D技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 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英国当地时间 2010年 1月 3l目下午 1 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 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 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此外, 3D数码相机、 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 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 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而 3D 数码相框则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
8、至可以充当 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在今年 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 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 灵活。同时,该机可自动对图像进行校正,不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就能直接记录 3D影像。 不过,真正 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 3D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 3D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 3D节目内容的话, 3D电视就只是一个摆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健康和安全也是 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
9、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对于栩栩如生的 3D 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小题 1】选 文第 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头,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2】阅读第 段,用简单的语言给 3D下个定义。 (2分 ) 【小题 3】结合文意,说说真正 3D时代的到来有哪些制约因素?( 3分 ) 【小题 4】从文中看来 3D技术已经应用于电影界、电视领域、数码相机、数码相框等领域,请你发挥想象 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 2分 ) 答案: 【小题 1】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引出说明对象。( 4分) 【小题 2】 3D是
10、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像。 【小题 3】 3D资源 相当有限; 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 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 3分) 【小题 4】略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一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头,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 -3D,( 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开头引用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说明文开头引用的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 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第二段,什么是 3D, 3D是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
11、空间中的立体图像。 考点:本 题考查学生分析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 “人 ”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 “肥料 ”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 “统筹方法 ”和 “应用科学 ”的定义。 【小题 3】试题分析:文章的第 6段讲的是 3D技术的制约因素,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说的: 3D资源相当有限; 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人的 健康和安全也是 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
12、的难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首先要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然后根据题意,锁定相关段落进行概括。如本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向我们介绍 3D技术,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说的: 3D资源相当有限; 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 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 3D 技术的特点, 3D 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医学,水下作业,地下采矿,空中导航等领域。比如,在未来医学领域,利用3D显示技术进行手术 ,将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考点: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点评: 3D 技术应用广泛,只要根据 3D 技术的特
13、点作出合理的想象即可。比如,在未来医学领域,利用 3D显示技术进行手术,将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小题( 15分) 父亲的布鞋 周海亮 一位朋友童年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他告诉我,他能活到现在全靠了父亲的一双布鞋。 朋友老家在鲁西南,一个平常都吃不饱饭的贫困山村,何况全国人民都挨饿的那三年 朋友记事比较早,在那三年的漫长时间里,他每天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寻找各种各样的东西往嘴里塞。槐树叶 吃光了吃槐树皮,草根吃光了吃观音土。可是,在那样的年月,即使可以勉强吞咽下去的东西,也是那么少。朋友经常坐在院子里发呆,有时饿得突然昏厥过去。 朋友的父亲在公社的粮库工作。有一阵子,粮
14、库里有一堆玉米,是响应号召,留着备战用的。饥肠辘辘的父亲守着散发着清香的玉米,念着骨瘦如柴甚至奄奄一息的妻儿。有几次他动了偷的心思,但朋友的父亲说,那是公家的东西,即使我饿死了,也不去拿。 可是他最终还是对那堆粮食下手了。确切说是下脚。他穿着一双很大的布鞋,要下班时,他会围着那堆玉米转一圈,用脚在玉米堆上踢两下,然后,若无 其事地走回家。他的步子迈得很扎实,看不出任何不自然。可是他知道,那鞋子里面,硌得他双脚疼痛难忍的,是几粒或者十几粒玉米。回了家,他把鞋子脱下,把玉米洗净,捣碎,放进锅里煮两碗稀粥。朋友的母亲和朋友趴在锅沿贪婪地闻着玉米的香味,那是两张幸福的脸。 这时朋友的父亲会坐在一旁,往
15、自己的脚上抹着草木灰。他的表情非常痛苦。这痛苦因了磨出血泡甚至磨出鲜血的脚掌,更因了内心的羞愧和不安。可是他没有办法。他可以允许自己被饿死,但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妻儿被饿死。朋友的父亲在那三年的黄昏里,总是痛苦着表情走路。他的鞋子里,总会多 出几粒或者十几粒玉米、高粱、小麦、黄豆 这些微不足道的粮食,救活了朋友以及朋友的母亲。朋友说,他小时候认为最亲切的东西,就是父亲的双脚和那双破旧的布鞋。那是他们全家人的希望。那双脚,那双鞋,经常令我的朋友垂涎三尺。 饥荒终于过去,他们终于不必天天面对死亡。可是他的父亲,却没能熬过来。冬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走在河边,竟然跌进了冰河。或许是饿晕了,或许被磨出鲜血的双
16、脚让父亲站立不稳,总之父亲一头栽进了冰河,就匆匆地去了。直到死,他的父亲,都没能吃过一顿饱饭。 朋友那天一直在呜咽。他喝了很多酒。他说多年后替父 亲偿还了公社里的粮食,还了父亲的心债;可是,面对死去的父亲,他将永远无法偿还自己的心债。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 【小题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 1)可是他最终还是对那堆粮食下手了。 ( 2)朋友的母亲和朋友趴在锅沿贪婪地闻着玉米的香味,那是两张幸福的脸。 【小题 3】第 段中,父亲为什么穿着很大的鞋子,并且用脚在玉米堆上踢两下?( 3分) 【小题 4】( 1)第 中,作者说 “他的
17、表情非常痛苦。 ”为什么?( 2分) ( 2)结合语境,请你再补写一下父亲的心理活动。 ( 2分) 答案: 【小题 1】朋友向我讲述他的父亲靠一双布鞋怎样养活他们一家人的故事。 【小题 2】( 1) “最终 ”一词有最后、终于的意思,是指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表现了父亲内心挣扎的心理。 (2)“贪婪 ”一词有贪心、不满足的意思,在这里是贬义词当褒义词来用,表现了我和母亲趴在锅沿闻着玉米的香味,馋涎欲滴,急于想吃玉米粥的样子。 【小题 3】是为了更容易用脚把玉米粒踢进鞋子里,带回家给家人熬粥吃。 【小题 4】 (1)一方面是由于为了把藏在鞋子中的玉米粒不动声色的带回家,父亲必须装作若无
18、其事,但他的脚被硌得疼痛难忍,所以表情痛苦;另一方面是因为父亲觉得偷了公家的东西,做了丢人的事,所以内心处于挣扎的痛苦中。(2)略。 【小题 1】试题分析:人物:朋友;情节:讲诉父亲为了妻儿的温饱,用一双布鞋,养活了全家。所以,文章的主要内容为 “朋友向我讲述他的父亲靠一双布鞋怎样养活他们一家人的故事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 +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怎么 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小题 2】试题分析: (1)文章第 3段中 “有几次他动了偷的心思,但朋友的父亲说,那是公家的东西,即使我饿死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如皋 滨江 初中 年级 上学 期期 调研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