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绍兴杨汛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单元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绍兴杨汛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单元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绍兴杨汛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单元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绍兴杨汛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单元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莲文化的魅力语文综合活动( 5分) 【小题 1】出于对莲荷的喜爱,人们给莲花起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至少说出两个)( 2分) 【小题 2】某同学搜集了一些与莲有关的课文片段,请分别写出相关的作者。( 3分)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 “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答案: 【小题 1】芙蕖、水芝、水芙蓉、芙蓉、藕英、君子花、碧波仙子 【小题 2】 冰心 叶圣陶 周敦颐
2、【小题 1】 试题分析:可以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来回答问题,不必说得太多,说两个就行,说多了,字写错也是要扣分的。 考点:花卉知识。 点评:本题不难,此语文综合活动是课本上安排有的,学生对其内容比较熟悉,另外,莲,自古以来是名花,关于它的知识很广泛,学生应该有所了解。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一句出自冰心的荷叶母亲,第二句出自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第三句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考点:文学知识。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二三小题学生应该能清楚的记忆。此题拟题很好,考查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学习有提示作用。 选择题 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蹒跚( pn)呵斥( h)呜咽(
3、 yn)罄竹难书( qn) B殷红( yn)两栖( x)老妪( y)风雪载途( zi) C荒谬( mi)仄歪( z)阻遏( )毛骨悚然( sng) D尴尬( n)潮汐( x)伧俗( chng)在劫难逃( ji)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 “咽 ”读 y; B项中 “栖 ”读 q; D项中 “伧 ”读 cng。 考点:汉字拼音辨识 点评:本题有难度,错误的几项难于判断。汉字拼音的错误, 往往表现在:声母 j 、 q、 x的混淆, l与 n的混淆,平舌与翘舌的混淆,还有韵母前鼻音与后鼻音的混淆,要特别注意。判断时先读准字,再仔细判断拼音有无错误。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组是( )( 2
4、分) A信才没到一会儿,上面的邮票就不胫而走了。 B他从一个满怀理想的青年,变成一个自私、残忍的犯罪分子,这真叫人痛心疾首。 C我们班级倾巢出动,到居民区打扫卫生。 D他整天忙于筹集资金、改建厂房、更新设备,简直是目不暇接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中 “不胫而走 ”,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C句中 “倾巢出动 ”是贬义词,形容丑恶的一群人集体发出某一行动, D句中 “目不暇接 ”指东西太多看不过来,此三句不符合句意,固为错。 B句 “痛心疾首 ”意为痛恨到极点,符合句意,固为对。 考点:成语意义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选项中皆是常用成语。辨识成语,要了解成语中每个字的意
5、思,切不可望文生义,且以成语的感情色彩和适用对象要搞清楚,比如本题中的 “倾巢出动 ”。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 B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 C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 D归咎凑合铸剑为犁穿流不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中 “挡 ”为 “当 ”, C项中 “消 ”为 “销 ”, D项中 “穿 ”为 “川 ”。 考点:错别字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用字。对于汉字,关键在平时学习要加强识记,记清词语每个字的音、形、义,注意易错字,做题时要审查语词的意思,据此判断汉字的写法。 现代文阅读 (一)唤起那一份柔情( 11分) ( 1)那是一个
6、很普通的傍晚。在宿舍里,玲玲的收音机开得很响,正在顾自收听每日的 “歌曲点播 ”节目。我们六个女孩围坐在公用桌旁吃晚饭,除了偶尔某两个人之间有几句简单的对话之外,就只有轻轻地咀嚼和勺子碰击饭盒的声音了。 ( 2)上高中两年来,我们一直是这样相处的;虽然,我们也曾经为一丁点儿小事儿爆发过嘴巴大战,至于背后的闲言碎语更是在所难免。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互不干扰,相处得还算平静。大家早晚见面时,总是很客气。那种客气劲儿,令人难说半句知心话,难开口请对方帮助自己做点儿什么事儿。总而言之,那是一种近乎冷漠的客气。 ( 3)这种冰冷的气氛,周而复始,真令人打不起精神来。 ( 4)这天傍晚,大家照例围在一起吃
7、晚饭,玲玲出去之后却独自拎回来一个大生日蛋糕盒子,大家都不知道她送给谁。玲玲放下生日蛋糕,打开收音机。突然,所有人都停住了正在进行的动作。 “XX一中 2 号宿舍楼 302 室的玲玲同学,请收听你们宿舍全体同学为你点播的乐曲美好岁月,祝你 17岁生日快乐! ”女播音员声音清 x甜美,而我们却面面相觑。 ( 5) “哎呀! ”玲玲快乐地跳起来,顺手搂住了身旁的宿舍长 :“肯定是你提议的,真好!我最喜欢听这支曲子了!谢谢你们! 我随口说了我 的生日,你们真记住了,还给我点播音乐 ” (6)她显得太激动了。她又说: “快,亲爱的朋友们,分享我的生日蛋糕! ”老天作证!宿舍长压根儿没向我们提议过给电台
8、写信,为玲玲的生日点播音乐!无疑,是我们宿舍当中的一位以全宿舍同学的名义做的,谁呢?宿舍长没有否认,不过她笑得很不自然。 (7)也肯定不是我。那么是小丽?卫华?还是静文? (8)以我们素日的为人,我看都不像。 (9)当钢琴奏出的优雅纯洁的美好岁月乐曲响起来的时候,当玲玲满含感激的笑意把切好的蛋糕一块块分送到我们手中的时候,当飘逸的烛光映出一张张年轻、 沉思的脸的时候 (10)一种朦胧的柔情,一种强烈的渴盼,一种亲密无间的热望在我的心头悄然萌生了。 (11) 。首先,我原谅了过去曾经伤害过我的静文,也不再有意对小丽、卫华敬而远之。不久的星期六,我和玲玲及静文、小丽等第一次应邀到宿舍长家里做客。而
9、有一天晚上,静文钻进我的被窝里: “那回是我 对不起! ” (12)我们越来越懂得相互关心、相互扶助了。学习时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考完试我们一起到郊外游玩。从内心而言,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是热情、真诚的,因为我们从严冬走过 。 (13)然而,我们要毕业了。最后一次,我们 宿舍全体同学共进晚餐。 (14) “有一件事 ” 宿舍长突然说, “玲玲的生日,那天我没有给她点播音乐,谁 ” (15) “不是我。 ”“也不是我。 ”“是你吗? ”“也不是! ”我答应着。 (16)玲玲微笑着,她显得美丽、幸福、心满意足。我们都明白了。 (17)这是永恒的生活一课,玲玲的故事给我的教益我会终生不忘。那就是: 。
10、【小题 1】根据第( 4)段的拼音写出汉字:声音清 x 甜美。( 1分) 【小题 2】联系上下文,第 (11)段横线上应填写的内容是 。第 (12)段画线句 “严冬 ”的含义是 。( 2分) 【小题 3】为玲玲点歌的人是 ,依据是 。( 3分) 【小题 4】第六段中宿舍长没有否认,但他笑得很不自然联系上下文,揣摩当时人物的内心活动。( 2分) 【小题 5】根据你的理解,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 3分) 答案: 【小题 1】晰 【小题 2】我们宿舍同学的关系出乎意料地(或奇迹般)好了起来。 同学之间关系冷漠。 【小题 3】玲玲自己 依据从 “玲玲微笑着,他显得美丽、幸福、心满意足 ”, “玲玲给我
11、的教益我会终身不忘 ”;以及宿舍的其他同学都没有人为她点过歌等内容上推断出。 【小题 4】围绕 “笑得不自然 ”写出她愧疚的心理。例子:真 奇怪,明明我没有点歌啊,玲玲却认为是我点的。事实上我忘了她的生日,真是惭愧。 【小题 5】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个能唤起每个人对生活的柔情与热爱的人。 【小题 1】 试题分析: “晰 ”,清楚的意思,注意不要写错, “晰 ”不为 “淅 ”。 考点:读音识字。 点评:本题不难,此字是常用字,但不细心好写错。在阅读里考读音识字,是必要的,拼音写字是语文最基本的能力,提示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阅读一段文章,首先要扫除文字障碍,考查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对
12、学生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的提示。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九段已经写到 玲玲过生日给大家吃蛋糕,第十段写到 “我 ”心头萌生了 “热望 ”(希望同学之间建立深厚的友情),第十一段写我原谅了静文,同学间一切矛盾都化解。抓住这些内容分析思考,应该在十一段过头填一个过渡性的句子。上文写到学生关系的 “冷漠 ”和最终的相互谅解,不难理解 “严冬过去 ”的含义。 考点:上下文过渡,语句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了解上下文的情节一般能解答出来。阅读叙事类的文章,对事件发生的过程要有所了解,了解情节如何过渡,这样对自己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小题 3】 试题分析:十四、十五、十六段中写到大家都说自己没
13、有 给玲玲点歌,说明是玲玲自己给自己点的歌。 考点:叙事情节前后的照应。 点评:本题不难,只要阅读文后几段便可得出解答。精彩的故事,在情节上都是前铺后承的,故事的曲折才能吸引读者,读此类作品,要学会欣赏故事的精彩,学会写精彩的故事。 【小题 4】 试题分析:前文写到玲玲很善意故意说是宿舍长为自己点的歌,显出很高兴很感激的样子,而宿舍长知道玲玲的好意,便又没有否认,说明不是自己点的歌,所以内心不是滋味,自然在表情上表现出来。 考点:了解人物心理描写。 点评:本题不难,仔细阅读相关情节,便可了解 “宿舍长 ”的心理。把人 物写得真切,故事就好看,就吸引人。通过神态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学生在写作
14、中要多加训练的,学生总是不善于抓住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来写,所以所写的人物活不起来。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题是主观题,从人与人的关系做人的道理上去感想。语言要简洁,点到即止,关键是所说 “结尾 ”,要紧扣本文故事。 考点:主题理解。 点评:此题有问题,题干要求是 “续写结尾 ”, “结尾 ”属于情节,而文尾句中 “故事给我的教益 ”一句,显然是要求写 “感悟 ”。此题会误导学生写成情节性的东西。 (二)太空垃圾 人类自设的隐患( 9分) 人类为了追求 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它不仅 ,而
15、且还 ,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 。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保护军及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 球 “运行 ”,且数量正以每年 2至 5的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 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 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一块仅有阿
16、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 “残废 ”,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 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 “挑战者 ”号与一块直径 0 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 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 0 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 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 100多个这种装
17、置,含有 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 1978 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 “宇宙一 9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1983年, “宇宙 1420”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小题 1】据本文的说明条理,将下列三个短语分别写在第一段文字的空白处。( 3分) A、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 B、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C、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 依次是: 、 、 【小题 2】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是什么?( 3分) 【小题 3】 “科学家们
18、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 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 ”中 “可能 ”一词能 不能去掉?为什么?( 3分) 答案: 【小题 1】 CAB 【小题 2】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太空垃圾与其他物体相撞,有巨大的破坏力;太空垃圾中的核装置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小题 3】不能, “可能 ”表猜测,科学家对太空废弃物的数量无法确定,只能猜测。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第二段第一句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 ”、第三段中间的 “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 绍兴 杨汛桥 中学 年级 学期 单元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