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乙组同学的研究课题为 “花果山探踪 ”。针对 “花果山究竟身在何处 ”这一问题,小组成员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摘自西游记) 材料二从历代史籍、方志对连云港云台山(花果山所在地)的记载看,一致指明其在海州东北的大海上。水经注云: “东北海中有洲,谓之郁洲。山海经所谓郁山在海中者也。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郁林山,亦名郁山,在江苏灌云县东北郁洲,旧在海中 今已连于大陆,名云台山。 ”云台新志: “康熙
2、四十年,云台山与海州大陆渡口渐塞 至五十年,忽成陆地。 ”(来源:百度百科) 材料三连云港花果山地图 (1)小明研究材料三的地图发现,连云港花果山的地理位置与原著材料一中 “ ”一句有矛盾。( 1分) (2)乙组同学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解决了小明的疑惑。乙组同学是这样解释的: 。( 2分) 答案: (1)( 1分)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 (2)( 2分) 旧时的云台山是在海中的,如今已经逐渐变成陆地,连接大陆了。(意思对即可,用原文回答也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文字信息 “海 ”“名山 ”即可了解作答。 【小题 2】材料二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云台新志: “康熙四十年,云
3、台山与海州大陆渡口渐塞 至五十年,忽成陆地。 ” 考点:分析材料,梳理信息 点评:本题不难,问题简单,材料中文字信息明确。本题拟题很 好,让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选择题 下列加线字读音 两两相同 的一项是( )( 2分) A富 饶 百折不 挠省 略 不 省 人事 B默 契 锲 而不舍投 奔 东 奔 西跑 C 论 文 无与 伦 比 数 落 屈指可 数 D 譬 如 穷乡 僻 壤勉 强 强 词夺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项中 “譬 ”与 “僻 ”都读 p,两个 “强 ”都读第三声。 考点:汉字读音辨析。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用汉字,细心注意易错点即可。此类字音考查,考的是学
4、生识记和细心,平时学习要养成即读即查,随查随记的好习惯,注意积累。 下列词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嘹亮澎湃肃然起敬妇儒皆知 B凛冽馈赠一筹莫展心旷神怡 C葱笼追朔世外桃园迫不及待 D伫立迁徒眼花缭乱一股作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别字的先排除掉。 A项中 “儒 ”为 “孺 ”, C项中“笼 ”为 “茏 ”, “朔 ”为 “溯 ”, “园 ”为 “源 ”, D项中 “徒 ”为 “徙 ”, “股 ”为 “鼓 ”。 考点:错别字辨析 点评:本题不难,但要细心,否则难于辨认。汉字中形似字非常多,有偏旁不同而形似的,有笔画判别形似的,了解易错的原因,对判断错别字很
5、有帮助。 加线词语意思 相同 的一项是( )( 3分) A天热得 厉害 。虎妞很 厉害 。 B月色 朦胧 在这水气里。窗户上 朦胧 着一层雾气。 C父亲眼光很 深邃 。 深邃 的山谷回响着鸟鸣。 D玉 琢磨 才成器。她的话值得 琢磨 。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两句 “朦胧 ”都是 “被笼罩 ”的意思。 考点:多词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语境明确,皆是常用词,易于比较判断。词,是汉语基本的意义单位,而汉语中多义词是很多的,要根据语境正确理解和使用。 班级开展主题为 “趣读西游记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甲组同学发现西游记的回目名称有对称美,比如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
6、禅心 ”。 据此规律,请你补全第二十六回的回目名称 “ 观世音甘泉活树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 )( 2分) A半山中八戒争先 B猪八戒义激猴王 C孙悟空三岛求方 D圣僧夜阻通天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例句 “对称 ”的特点,即上下句对应的词语词性结构相同, “观世音 ”是三字句,自然对 “孙悟空 ”,排除 A和 D, “甘泉 ”是两字名词,自然对 “三岛 ”,排除了 B。 考点:对联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有例示范,了解对联基本特点即可选答。对联是中华民俗文化,学生应该所有了解并掌握技巧,不会拟写。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13分) 母亲的书 琦君 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
7、、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 “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 我就会问: “哪本书呀? ” “那本橡皮纸的。 ” 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 “无字天书 ”。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 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 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
8、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母亲 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的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 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 “无字天书 ”中真正的 “书
9、”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 话。 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日为止。我也跟着背: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 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 “一年容易又秋风 ”的感慨。也许是因
10、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 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 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 。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小题 1】文章围绕母亲的三本书,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 3分) 【小题 2】细读第 段,说说黄历为什么是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书?( 2分) 【小题 3】赏析理解语句。( 4分) ( 1)赏析第
11、 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2分)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 2)说说第 段中加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2分) 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 偶然 翻一阵,说来 也 头头是道。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 2分) 【小题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和理解, 错误 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以 “母亲的书 ”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探究 “母亲的书 ”,勾勒母亲的形象,捕捉母亲的情感世界。 B第 段的 “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 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
12、这句话通过 “我 ”的心理活动写母亲的心理,表现外婆的爱触发了母亲绣花的灵感。 C琦君的春酒与本文都是通过生动的生活细节,来展现母亲的形象,从而表达她对母亲的赞美。 D作者将母亲的书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平淡中注入深沉,温馨中透着爱怜,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浅浅的愁绪。 答案: 【小题 1】 ( 3分) “橡皮树 ”书中夹着外婆绣花的图样; “橡皮树 ”夹着父亲从北平的来信。 母亲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 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母亲说起本草纲目来头头是道。(答出一件事情得 1分) 【小题 2】 ( 2分)黄历表现了母亲在生活中的谨小慎微(祈求平安度日);也是母亲在算计着父亲回家的日子(等待父亲回来)
13、。(答对一点得 1分) 【小题 3】 ( 4分)( 1)(运用夸张的手法,手法不扣分)突出强调了樱桃的鲜红,赞美了外婆的刺绣的水平之高。(或者:表现母亲对外婆留下的东西,格外的珍惜) ( 2)偶然 ”与 “也 ”合在一起使用,突出强调了母亲虽然认字不多,但是对本草纲目知道得却很多,(突出母亲通晓 本草纲目里的许多知识)。(答出 “突出强调 ”的作用得 1分,具体内容得 1分) 【小题 4】 ( 2分)不矛盾。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她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的生活知识,(比如她能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本草纲目母亲说来头头是道。从这个角度上看,母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1分)这样写,表达了我对母
14、亲的赞美,我为母亲骄傲的感情。( 1分) 【小题 5】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抓住有关母亲的主要情节,分析各个情节点来概括。 【小题 2】从 “黄历 ”的用途和母亲的愿望来分析解答。 【小题 3】第一句,从 “以物写人 ”侧面描写 和母亲对此物的感情来分析,第二句,从不识字的母亲对本草纲目的熟悉这个角度来分析。 【小题 4】理解母亲生活经验的丰富,理解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分析作答。 【小题 5】第五段是写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并未写母亲的心理活动,所以 B表述错误。 考点:概括内容要点、语言品析、人物形象分析。 点评:本阅读几小题还是有难度的,每一小题都需要学生仔细阅读,
15、认真思考,文章中没有直接可引用的文字信息,全靠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12分) 舌尖上的军队 曾几何时,一档名为舌 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在央视热播,笔者就来说说舌尖上的军队。 二战中,美军士兵对装备的午餐肉罐头深恶痛绝,他们甚至编出很多段子来调侃这种罐头。然而,在战时的英国,午餐肉罐头被当地百姓当作圣诞菜肴享用。这种落差就是国力的体现。 越战之后,美国淘汰了老旧的马口铁罐头包装口粮。硬质罐头的重量、硬度影响了携带的便捷性。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美国开始采用一种被称为软罐头的包装技术。采用软包装不仅拥有和马口铁罐头同样的保质期,还便于携带和空投。包装废物在战时也易
16、于被掩埋或者带走。在执行秘密任务时,也不会因为碰撞而发出声 响。 最早使用软罐头技术的是美军特种部队。他们经常需要在越南丛林中执行超过十天的远距离巡逻或者偷袭任务,携带传统的硬质罐头非常不便。美军后勤部门拿出用于医疗包装的高分子材料包食物给士兵吃。美国一直用最新的科技来推动军队的饮食进步,并将其视为战斗力的一部分。 除了软罐头之外,营养支持技术也是来自于美国军方。营养支持本是医学专门技术。上世纪 50年代,美军开始研究此项医学技术,通过给士兵注射营养液便可以维持生存,而且达到无损健康、保持精力旺盛的效果。美国军方打算送宇航员上太空,不进食则无需考虑宇航员的排便问题 。最后这个实验失败了,因为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 中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