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记 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 “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其中关于 “帝道、王道、霸道 ”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礼乐制度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加强对人民的约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A、 C、
2、D对应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道家、儒家、法家。 “邓小平 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 “新的理论 ”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以本题选 B。 A、 C、D三项只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方面,不全面。 考点:
3、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特点。 下列作品赞美现世生活和爱情,描写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反映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社会契约论 D十日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可知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所以本题选D,A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主义, B是工业革命后的批判现实主义, C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都不符合题干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的要求。 考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复兴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 “
4、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前者以儒家 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最佳解题方法是排除法。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说法错误,后者是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当时还没出现工业革命,故排除;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说法错误,; 不对,文艺复兴虽然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但当时王
5、权与教权的矛盾也十分尖锐,因此还受到许多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庇护。 考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与宋明理学的比较。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是古希腊智者运动的核心主张 “认识万物的尺度 ”; B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 C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此时期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注重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D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所以
6、本题选 C. 考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文艺 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对下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B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C应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漫画中的注可知希望基督平息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和教皇之间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这应该出自天主教会之手。所以本题选 C,A、 B、 D不符合图片信息。 考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改革 新旧教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 “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7、 ”。启蒙思想家的 “理性和经验 ”基于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壮大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推理为理性主义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选C,A说法错误,启蒙运动批判君主专制, B和 D不符合史实。 考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
8、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可以分析出这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 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所以本题选 C,A、 B、 D不符合材料信息。 考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的社会契约。 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被誉为 “近代科学之父 ”,是基于他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
9、体系 B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否定地心说 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可写相对于古代科学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所以本题选 A,B、 C、 D三项都不是伽利略的事迹,故不选。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物理学 伽利略。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 17721801 )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 ” D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
10、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 1687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 ”提出于 20世纪初,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内容是哲学问题,并没有涉及到科学的发展。所以本题选 A,B和 C在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之后才出现, D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物理学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 “ 科学革命 ”,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 ”、 “牛顿观念的破产 ”。具有 “科 学革命 ”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答案: C
1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题干 “科学革命 ” 、 “宇宙新理论 ”、 “牛顿观念的破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指出牛顿力学的不足,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的,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本题选 C,A、B、 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物理学 相对论。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 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 “动力理 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其中第二朵 “乌云 ”,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 “紫外灾难 ”最为突出。
12、为驱散这一 “乌云 ”,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正确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的过程中发现了能量分布的规律,提出量子论,驱散了题中的第二朵乌云,所以本题选 B,A是 17世纪初的,不是20世纪初; C是 17世纪的,不是 20世纪初; D是 20世纪初的但与题干不符。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物理学 量子论。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13、 A马丁 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 “上帝直接对话 ”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 “神创说 ”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 “上帝造人说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正确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 题是关键是时间 1859年, A是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里提出的; B是 1859年,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 B;C是 17世纪的,不符合时间要求; D是1863年的,不符合时间要求。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生物学 进化论。 “仅上过小学的他, 1831年作出了关于力场的关键性突破 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出了电和磁的
14、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 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这位科学家是指 A法拉第 B牛顿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正确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 “1831年作出了关于力场的关键性突破 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出了电和磁的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31 年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本题选 A,B、 C、 D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工业革命以来的发明成就 电磁感应。 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的著作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15、决问题的能力。 A是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是抗战时期的著作,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C是 1949年 6月的著作,主要阐述新中国的政权形式; D是1956 年的著作,主要阐述从中国的国情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所以本题答案:选 D,A、 B、 C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论十大关系。 孙中山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 ”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答
16、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 “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可以分析出孙中山所谓的忠是为国家效忠而不是为君主效忠,所以本题选 D,A、 B、 C不符合材料信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 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 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 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 “维新党 ”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孙中山 D康有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
17、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 “维新党 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可知维新党主张革命,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应该选 C,孙中山是革命派代表,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 A、 B、 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资产阶级革命派。 “仁政 ”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 “天人感应 ”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 ” 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C “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 此天下之常道也 ”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是董仲舒的 “
1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C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D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以此来抑制皇帝的暴政,所以本题选 D,A、 B、 C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 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 考试为主 的选官制度实行 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最佳的解题方法是排除法, 考试为主的选官
19、制度实行即科举制是在隋唐出现的,可以排除, 虽然没错,但是当时并非为削弱其权利,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直到唐末的藩镇割据才史后代认识到这一点,此项可以排除。所以本题答案:选 C,A、 B、 D有需要排除的选项,故不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 儒学地位提高。 “自宋以 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主张
20、气节、品德和人的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所以本题选 D,A、 B、 C 三项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影响。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B项说法错误,只有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项说法错误,董仲舒 “大一统 ”“天人感应 ”等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
21、推崇,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其他两位思想家在当时不受重视; D项错误,董仲舒时的西汉不属于转型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故答案:为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B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 C “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 D “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是道家的思想主张; B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是朱熹的理学观点; D出自王夫之的朴
22、素唯物主义思想。所以本题答案:选 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王夫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 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只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B 不管是中国三大思想家还是西方启蒙思想家都批判君主专制,所以 B是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本题选 B; C
23、只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只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中西启蒙思想的对比。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与唐朝诗人窦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 “狂僧 ”“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可知描述的是唐代怀素的草书,所以本题选 D, A是楷 书, B是行书, C是小篆。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的古代艺术 书法艺术。 下图是宋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这幅画最重要的风格是 A表现文人意趣 B表现民间风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安徽 宿州市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