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29950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时时领先:九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 1章第 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单选题 学习科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科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科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科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 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 D. 新装潢的房间内通常含有具有刺激性的甲醛气体,因而不能马上入住; 答案: B 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 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化学式为 C6H8N2。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苯二胺属于无机物 B.对苯

2、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3 4 1 D.对苯二胺能被人体少量吸收 答案: D 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 姜宇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 纯碱; 生石灰; 醋酸; 熟石灰; 酒精; 铜; 石墨; 氧化铁; 蔗糖; 尿素。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的有 B.属于单质的有 C.属于碱的有 D.属于氧化物的有 答案: C 合成材料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它们的废弃物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特别是废弃塑料带来的 “白色污染 ”更为严重,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利

3、用显得非常重要。下列属于塑料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答案: D 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空气和 CH4 B.N2和 O2 C.CO和 C02 D.CO和 H2 答案: A 下列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 A.“低碳经济 ”的含义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 “温室效应 ” B.“纳米技术 ”可以实现直接用原子制造分子,使物质资源的利用达到最高水平 C.“白色污染 ”可以通过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加以控制 D.“绿色食品 ”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答案: D 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常用来比喻老师的

4、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丝 ”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泪 ”是指液态石蜡 D.“灰 ”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 CO2等气体和炭粒 答案: B 若取 9.6克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8.8克二氧化碳和 5.4克水,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 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 O元素 B.一定含有 C H O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 C O 两种元素, 可能含有 H元素 D.只含有 C H 两种元素,不含有 O元素 答案: B “绿色化学 ”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 100%)。

5、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 CO和 H2合成的有机物中,不可能有的是( ) A.甲醇( CH6O) B.乙醇( C2H6O) C.甲醛( CH2O) D.乙酸( C2H4O2) 答案: B 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特点的是() 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有机物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较慢 C.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且不易燃烧 D.大多数有机物的水溶液不易导电,且熔点较低 答案: C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醛 (HCHO) B.葡萄糖 (C6H12O6) C.醋酸 (CH3COOH) D.碳酸 (H2CO3)

6、答案: D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 ) A.纤维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答案: C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氢气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甲烷 答案: B 利用实验可以鉴别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物质。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蒸馏水、食盐 水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

7、沉淀产生 B 氧气、二氧化 碳、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羊毛纤维、棉 花纤维 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的灰烬 D 硫酸铵、氯化 钾 加水后,观察是否溶于水 B.B项 C.C项 D.D项 答案: D 关于蛋白质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B.蛋白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C.蛋白质中仅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人体不可以直接合成蛋白质 D.婴儿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要摄入足够的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发生贫血等 答案: C 从 2012年 1月 1日起,欧盟将正式征收航空业碳

8、排放税,几乎所有起飞或降落在欧盟境内的国际空运活动都需要纳入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航空 “碳排放税 ”顾名思义就是指航空燃油燃烧排放二氧化碳征收的税,它是通过对航空燃油碳含量的比例来征税,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好是禁止使用石油等燃料 C.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D.大 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引起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为什么酒越陈越香?原来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分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 C4H8O2(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上述反应速度较慢,但时间越长

9、,也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因此酒越陈越香。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由 3种元素组成 B.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乙酸乙酯由 14个原子构成 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1 答案: A 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 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温度一定会随之升高 答案: C 检验某可燃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氢、氧三

10、种元素,将该物质在氧气中或空气中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有()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 A. B. C. D. 答案: B 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性物质是在加压不高的情况下即转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在钢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减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碳氢化合物。下表所给的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A项 B.B项 C.C项 D.D项 A B C D 化学名称 甲烷 乙烷 丁烷 己烷 化学式 CH4 C2H6 C4H10 C6H14 沸点 / -164 -88 -0.5 -69 答案: C 综合题 乙醇(化学式 C2H5OH)是一种能替代

11、汽油等燃料的清洁能源,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 69克乙醇与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xC2H5OH + 8O2 = yCO2 + zCO + 9H2O ( 1)判断系数 x的值是 _; ( 2)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_克。 A=C B 答案:( 1) 3 ( 2) 28g 一气体混合物中含有 CO2、 CO、 H2O和 N2四种气体。现将其分别通过如下试剂 (均足量 ),请判断所得气体的组成情况 (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 )。 ( 1)依次通过 NaOH溶液、浓 H 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_ (填化学式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_ ( 2)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浓 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_ (填化学式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3)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NaOH 溶液、浓 H 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 (填化学式 )。 答案:( 1) CO、 N2|2NaOH+CO2=Na2CO3+H2O ( 2) CO2、 N2|CO+CuO Cu+CO2 ( 3) N2 人体缺乏维生素 C(简写 “Vc”)会 患坏血病。右图所示为某种 “维 生素 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 1) “Vc”属于 _化合物(填 “无机 ”或 “有机 ”); ( 2) “Vc”中 C、 H、 O三种元素的

13、质量比是 _; ( 3)若正常成人每天对 “Vc”的最低需要量为 60mg: 当这些 “Vc”完全来自右图的 “维生素 C”时,则每次服用 “维生 素 C”至少_片; 当这些 “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 1000g这种蔬菜含 “Vc”120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 _g; ( 4)取 2片 “维生素 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色,说明 “Vc”溶液的PH_7(选填 “”、 “”或 “=”)。 答案:( 1)有机 ( 2) 9:1:12 ( 3) 2| 500 ( 4) 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右,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西服成分中,属于有机

14、物的是 _; ( 2)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 具有的特点是 _; ( 3)从面料和里料中各抽出一线头,点燃,可观 察到的现象是: 面料: _; 里料: _。 答案:( 1)羊毛、绦纶 ( 2)不耐高温 ( 3)有烧焦羽毛气味 |燃烧快速 ,有黑烟和臭味 木糖醇和普通的白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常用于减肥食品已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 7.9%,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2.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 5个 氧原子试回答: ( 1)该有机物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 _; (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取整数); ( 3)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_ 答案:( 1) C

15、 ( 2) 152 ( 3) C5H12O5 现有 玻璃 不锈钢 蚕丝 大米 色拉油 胆矾溶液 聚乙稀 橡胶等生活中 常见的物品,根据下列内容选取填合适的序号: (1) 富含糖类,习惯上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2) 蛋清中加入后会出现凝固现象; (3) 灼烧后会嗅到烧焦羽毛味 (4) 常制成食品袋,但废弃后易形成 “白色污染 ”。 ( 1) _富含糖类,习惯上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 2) 蛋清中加入 _后会出现凝固现象; ( 3) _灼烧后会嗅到烧焦羽毛味 ( 4) _常制成食品袋,但废弃后易形成 “白色污染 ”。 答案:( 1) ( 2) ( 3) ( 4) 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 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 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由 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 _; ( 2)由 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_; (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 _; (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D装置总质量 E、 F装置总质量 反应前 156.6g 356.8g 反应后 158.4g 359.0g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 _。 答案:( 1)二氧化碳 ( 2)甲烷 ( 3)氮气 ( 4)甲烷和氮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