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内蒙古海拉尔第四中学初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内蒙古海拉尔第四中学初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内蒙古海拉尔第四中学初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内蒙古海拉尔第四中学初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参加以 “寻找人类足迹 ”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队员们,要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所在地参观,他们要去(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境内发现的远古居民主要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云南省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他们生活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浙江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距今约七千年,陕西省半坡遗址发现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距今约五六千年。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
2、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的区别。元谋人知道用火、北京人学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 火种,山顶洞人学会人工取火。火的使用使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其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南北朝时期的石窟群的兴建是当时( )广为流传的历史见证。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答案: A 试题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雕刻着大量的佛像,周围石壁上刻满着浮雕,这些佛像雕塑说明了当时佛教的兴盛。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魏晋南
3、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 点评:我国著名的石窟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龙 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被称为我国四大石窟。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缀术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答案: C 试题分析:缀术是我国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的所著,在唐朝时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来传入日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与农业无关。 A不符合题意。九章算术是 九章算术 是中国汉族学者在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B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我国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书中介绍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
4、产技术和方法。是我国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符合题意。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学的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九章算术 数学 秦汉、缀术 数学 祖冲之、齐民要术 农业 贾思勰 、 水经注 地理 郦道元。 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江南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 “不 ”字。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
5、得以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北方人民的大迁徙为江南地区开发提供动力(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战乱较少。 江南人民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南迁的人带来的, B错误,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点评:江南开发的意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也为隋唐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孙权 曹操 刘备 曹丕 诸葛亮 袁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6、可知,公元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曹操、袁绍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们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因此可以排除 、 ,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三国的形成。 点评: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史实和历史影视作品的区别和联系,两者不完全相同。历史影视作品是以史实为基础进行加工的艺术作品,它源于史实但不等同于史实。历史影视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夸张和虚拟的成为,不能和史实混为一谈。 有谚语云: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说明了 24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你知道人们测定出一年 24个节气是在
7、何时吗?(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西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历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节气: 根据天气的变化,在一年中定出 24 个点,每一个点叫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 美丽富饶的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开始于( ) A张骞通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
8、C丝绸之路开通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唐朝时,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清朝时,康熙、乾隆平定准葛尔丹叛乱、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881年左崇棠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置行省。最早归中央政府统辖是在西汉。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汉的疆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联系到运用相关史实来说明西藏、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需要归纳总结。 想一想丝绸之
9、路图,指出其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 ) 西亚 河西走廊 欧洲 今新疆境内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 202年 公元 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甘肃走廊)、新疆,到中亚、西亚,欧洲,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点评: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 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0、 沁园春 雪中写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这里 “汉武 ”的主要贡献是(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推行郡县制 C出现文景之治 D实现大一统 答案: D 试题分析: “汉武 ”是指汉武帝。公元前 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因此汉武帝施行推恩令的目的是维护皇帝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因此,他的主要贡献是实施大一统。 D
11、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学生可 以从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大一统的具体措施来比较两者的异同,学会分析比较的学习方法。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 ) A公元前 21世纪 B公元前 20世纪 C公元 21世纪 D公元 20世纪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大禹建立公元前 2070年建立的夏朝。但表示历史时间的常用词汇有很多,如公元、世纪、年代、时代、朝代、年号等。其中公元纪年是世界上最通用的时间纪年法,比如本题时间 “公元前 2070年 ”就是公元纪年法。世纪纪年法:
12、每 100年称为一个 “世纪 ”,公元前 1年到公元前 100年 为公元前 1世纪,公元 1年到公元 100年为公元 1世纪,因此公元前 2070年应该表述为公元前 21世纪 70年代。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时间的不同表述方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对历史时间的表述能力。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夏朝标志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下图是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 “东方之冠 ”。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 答
13、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高 1.33米,长 1.1米,重 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说明了当时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就是司母戊鼎,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朝的青铜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改为 :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畜牧业发达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铁器开始使用 D青铜工艺 水平高超 论语云: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晋文
14、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前 7 世纪中期,齐国任用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战、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国富国强兵,齐桓公在召集诸侯葵丘会盟 ,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齐桓公争霸。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个被推为盟主的国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另一种是说法: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内蒙古 海拉尔 第四 中学 初一 上期 期末考试 历史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