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唐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0414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唐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唐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唐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唐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唐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唐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道钉撬 B火钳 C钢丝钳 D天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道钉撬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火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C、钢丝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D、天平是典型的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抽象、分析能力判断杠杆的类型可结合生活经验和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关于内燃机,下列说法

2、正确的是 A内燃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 B在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内燃机的效率约为 20% 45% D一般来说,柴油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比汽油机大 答案: ACD 试题分析: A、热机工作时通过燃料的燃烧得到内能,再通过高温燃气对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内燃机的效率一般很低,大约为 20% 45%,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油机的火花塞可以发出电火花,燃气燃烧;而柴油机是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进行压燃式点火,故柴油机相对汽油机而言,燃烧更充分,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更大,选项

3、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ACD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热机的效率 点评:此题考查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特点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知道热机的定义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属于识记内容 如下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若将 A、 B两端各加相同质量的物体,则( ) A杠杆继续平衡 B杠杆 不再平衡, A端下降。 C杠杆不再平衡, B端下降。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杠杆处于平衡,所以, 当 A, B两端各加相同质量的物体时,设所加物体质量是 m 杠杆左边: 杠杆右边: 因为 OA小于 OB,结合 式,可知杠杆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且 A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 B端力和力臂的乘积 所以,杠杆不

4、再平衡,且 B端下降 故选 C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点评:判断杠杆是否平衡就是要比较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跟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下图中的光学现象及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 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 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 c中标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D图 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图 a中虽然发生了漫反射,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 A错误 B、图 b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所以 B正确 C、图 c中是

5、远视眼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凸透镜来校所以 C错误 D、图 d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散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应最大,所以 D错误 故选 B 考点:漫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色散;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现象中的光的反射、色散以及直线传播,考查得很全面,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急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外力在突然间全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汽车原来高速行驶,现在汽车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则汽车受的合力为零 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外力消失后,汽车由于惯

6、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D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当力消失后,汽车不会停止,而是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 A正确;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 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 C错误;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

7、了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噪声的防治。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对声音特征的辨别,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 光的色散现象 C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错误;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色散现象,正确; C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

8、射形成的虚像,故 C错误; D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光的折射、反射、直线传播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光学现象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之一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上课时,小明和亮亮 “窃窃私语 ”是指他俩说话时音调低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窃窃私语 ”是指他俩说话时响度小,不符合题意; C、我们能够辨别不

9、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及乐音特征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相关于平面镜对称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相关于平面镜对称,故 A 正确;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B错误; C、紫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故

10、C错误; 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漫反射;红外线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光学现象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之一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 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D超声波不是声波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可以传播,考试 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故 B错误; 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正确; D超声波是振动频率超过 20000Hz的声波,故

11、D错误; 故选 C。 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音调;超声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速度、音调、超声波有关特征,都是声学部分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常考的内容,平时应注意掌握好基础知识。 实验题 如图所示为 “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通过使用同一个小球 A来保证 _不变;每次改变在斜面上释放小球 A的高度h的大小。小球 A到达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物块 B在同一水平面上_的大小比较出来的。此实验这样做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有关。 答案:质量;移动距离;速度 试题分析:( 1)用同一个小球,目的是让质量相同,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 2)小球 A

12、到达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可以通过比较物块 B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距离的大小比较出来的(转换法);同一个小球,质量相同,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越远,动能越大,所以研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点评:( 1)掌握动能的影 响因素(质量和速度) ( 2)掌握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研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在课外做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 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一把长卷尺。( 8分) B步骤:

13、小明先将衣服包好电子铃,放入盒内,让其发声。 再安排一位同学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铃声时为止,用卷尺测出同学到盒子的距离。分别用其它材料完成上述步骤。 提问: 小明是通过 的方法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 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 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 写出三个: ; ; 。 答案: 比较听音距离。 一、电铃的方向,二、电铃的响度,三、听音的人。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实验可知:小明是通过比较声源到听者的距离的方法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在实验中还应该控制的变量是:电铃的方向相同、电铃的响度相同、听音的人相同。 考点:

14、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法的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应用 在 “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 1)如图所示,调节烛焰、 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_(选填 “上 ”或 “下 ”)移动; (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 a、 b、 c、 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 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 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 ,镜头焦距应该调

15、得 _(选填 “较大 ”或 “较小 ”)。 答案:( 1)凸透镜;( 2)上;( 3) a; d; d;( 4)较大 试题分析:(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即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 2)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并且像和物在通过光心的一条直线上,所以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 3)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所以蜡烛放在 a处成的像最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此时应将蜡烛放 在 d处; ( 4)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镜头焦距变大,则相当于减小

16、了物距,增大了像距,所以镜头焦距应该调得较大一些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做到举一反三此题的难点是第( 4)问,通过焦距的变化,间接改变了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填空题 如图是一艘高速水翼船,船身底部有支架,支架上装有水翼 ( 1)水翼是依据 的关系来设计,从而使水翼获得了升力; ( 2)船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船体的 ,提高船速;同时船体发动机产生较大噪声,在舷窗使用双层真空玻璃,是在 (填: “声源处 ”或 “传播过程 ”)减弱噪声; ( 3)水翼船的质量为 2105kg,水翼船静止在水面上,则

17、它受到的浮力是 N 答案:( 1)流休压强与速度;( 2)阻力;传播过程;( 3) 2106 试题分析:( 1)水翼的作用是在船高速行驶时将船体抬高,要使船体抬高,船体需要受到向上的力根据飞机升空的原理可知,水翼也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即可这一设计也是依据流体压强与速度的关系, ( 2)当船在水中高速航行时,水翼上表面凸起,它与船体间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水翼下表面的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因此在水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向上的压力(压强)差,所以船体被抬高了减小了船体的阻力双层真空玻璃阻挡了发动机噪声向外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 3)水翼船的质量为 2105kg,水翼船的重力 物体浮于水面,浮力等于重力

18、,因此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机翼的形状特点以及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并将它应用于水翼船水翼的造型原理中同 时考查了减弱噪声的方法和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求法,是一道应用题 酒精的热值是 3.0107J/kg,完全燃烧 500g酒精,可以放出热量 _ J 答案: .5107 试题分析:由热量公式 ; 考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利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 校后的小河 “水清鉴人 ”,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 (选填 “镜面 ”或 “漫 ”)反射而形成人的 (选填 “实像 ”或 “虚像 ”);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

19、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 _的缘故夏天雨后的小河常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 妖娆,彩虹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答案:镜面,虚像,折射,色散 试题分析:( 1)校后的小河 “水清鉴人 ”,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人的虚像; ( 2)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 3)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点评:本题由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入手,考查了学生对热学和光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

20、声体振幅的 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 .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_ _。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_ _。 答案:不应收集拍打桌面的声音 低 频率太低或次声波 试题分析:( 1)实验时眼睛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耳朵听钢尺振动产生的响度我们不是研究桌子振动的幅度和桌子的响度,不能收集桌子的声音,故这

21、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搜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 ( 2)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很慢,频率小于 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感觉不到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次声波。 点评:分清是研究哪个物体的振动的响度和幅度且掌握人听到声 音的四个条件:频率在 20 20000Hz,有一定的响度,有介质,耳朵完好等知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 “会聚 ”或 “发散 ”) 答案:会聚 发散 试题分析:由基础知识可

22、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点评:记住相关的基础知识,解决此类识记性题目非常方便 能量可以导致事物的发生、引起物质的变化,它无处不在,并有多种形式我们听见的声音是一种能,叫做 ;看见的光也是一种能,叫做 ;感到的热也是一种能,叫做 ;物体运动也具有能,叫做 等等。 答案:声能,光能,内能,动能 试题分析:声音是一种波,具有能,叫做声能; 看见的光也是一种能,叫做:光能,如太阳光可以烧水; 感到的热也是一种能,叫做:内能,如烧火做饭; 物体运动也具有能,叫做:动能,如飞行的子弹能够射穿物体。 考点:声与能量;光能;内能;动能。 点评

23、:本题考查了我们常见的几种形式的能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 的气温突然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 。 答案:运动(扩散);升高;分子间有吸引力 试题分析:( 1)春晴天暖,空气温度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 ( 2)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

24、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 规则运动的知识以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并不矛盾,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两个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就像弹簧受到压缩,分子间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就好像弹簧被拉长,分子间主要表现为引力 陶瓷刀是用纳米材料 “氧化锆 ”加工而成的新型刀具,如图所示。它可轻易切割很多较坚硬物品,号称是永远锋利的刀具,这说明该刀具的硬度 (选填:“大 ”或 “小 ”),但它却不能摔打、跌落,否则将会破损、断裂,这说明该刀 延展性(选填

25、: “有 ”或 “无 ”)。 答案:大 无 试题分析:陶瓷刀具有耐磨性、硬度高的特点,其耐磨性是金属刀的 60倍;但是该刀却没有延展性,不能摔打、跌落,否则非常容易破损、断裂 考点:物质的物理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新能源、高新科技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认识,物理知识在科技方面的应用,以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起瓶器,它属于 杠杆(填 “省力 ”或 “费力 ”),它的支点是 (填 A、 B 、 C或 D);若沿竖直方向用力开启瓶盖,在图中 点用力最小(填A、 B 、 C或 D) 答案:省力、 A、 D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起子绕 A点转动,所以起子的支点是:

26、 A 由于起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起子属于省力杠杆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可知,沿竖直方向用力开启瓶盖,在图中 D点动力臂最长,所以用力最小 考点:杠杆的分类;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支点、力臂的概念,会分析力臂的长度变化 仔细观察图(甲),电风扇向左面吹风,小车便朝右方运动起来,说明_;观察图(乙)发现,将滑动变为 _的方式可以减小摩擦;打桩机的重锤落下将木桩打入地中,如图(丙)所示 ,这说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 _能。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滚动;重力势 试题分析:电风扇向左面吹风,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电风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反作用力,使小车向右运动;

27、由图乙可知,将滑动变为滚动,小车拉起来要省力的多,说明了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 打桩机的重锤落下将木桩打入地中,说明举高的重锤具有能量,它具有重力势能;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比较多,但都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我们认真的分析就一定可以做出正 确的解答 计算题 2011年 2月 21日, “雪龙 ”号极地考察船抵近南极中山站,考察船与中山站之间是一层海冰科考队员打算驾驶履带车驶过冰层前往中山站,载人履带车的质量为 25t,每条履带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 2m2为探测冰层的承受极限,科考队员把质量为 280kg、底面积为 400cm2的钢锭压

28、在水平冰层上,冰层恰好处于极限状态(有微小裂缝但无明显破裂)问: 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是多少?( g取 10N/kg) 通过计算判断履带车能否安全驶过冰层? 答案: 7104Pa 能 试题分析:( 1)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 ; ( 2)履带车对冰层的压强 ; 所以履带车能安全驶过冰层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重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作图题 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试画出物体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试题分析:过物体与地面的接触点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 f表示;如图所示: 考点:摩擦力的示意图 点评:摩擦力作用 在物体的表面上,其方向一般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候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也可以把摩擦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重为 10 牛的物体漂浮在液面,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F。 答案: 试题分析: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重力等于 10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由此可以画出其所受的浮力的图示 故答案:如下图所示: 考点:力的图示 点评:画力的图示与画力的示意图不同,在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的同时,还一定要附上标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