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省怀化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南省怀化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南省怀化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南省怀化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A -50 的水银块变成 0 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判断出属于熔化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熔化的特点,熔化是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食盐易溶于水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和水形成溶液,不是熔化 A、 B、 C都是由固态物质受热熔化形成的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熔化为溶化的区别,要注意理解和运用 下列事例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是
2、(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 D 试题分析: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A错误;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错误;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错误;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利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和掌握声与信息,声与能量,是一道基础题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
3、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 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婚庆时的爆竹声; 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 B C D 答案 : B 试题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由噪声的定义可知 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属于噪声。 考点:本题考查噪声及来源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噪声的定义。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措施中 不能 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4、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答案: D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 A、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噪声监测器可以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C、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防治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只是检测,不能减弱,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 关于误差,下列几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B误差是由于操作错误产生的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 C 试题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故 B错误;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刻度尺的原因、由于人在估读时造成的误差等;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密仪器测量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只能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 A错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 D 错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点评:解决
6、本题的关键是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有歌词中写道: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这句话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云朵 C人 D月亮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是不同的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是在描述月亮的运动,虽然月 亮绕着地球转,但无云时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有云时,云的运动相对于地球还是比较明显的,以云为参照物,就可以看见月亮的运动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7、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选参照物。 B参照物应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C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 D参照物可以选研究物体本身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
8、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参照物及其选择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参照物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但要注意,参照物较易不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机械运动是相对 “另一个物体 ”的运动,选研究对象本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只可能处在唯一的静止状态 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 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 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速度的含义知,速度大师物体运动的比较快,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的理解 点评
9、: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就是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旗鱼的速度可达 108km/h;猎豹跑 200m至少需要 5s钟;褐海燕最快时每分钟能飞 5km,这三者的运动快慢是( ) A猎豹最快 B褐海燕最快 C旗鱼最快 D三者一样快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求出猎豹和褐海燕的运动速度,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旗鱼的速度 猎豹的速度 ; 褐海燕的速度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快慢的比较、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体运动速度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物体速度的换算 如图为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的四种情形,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图
10、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 A错误; B、图中温度计的液泡没有接触到液面,故 B错误; C、图中温度计的方法是正确的,故 C正确; D、图中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位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解答此题用到温度计的使用要求有: ( 1)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 2)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全部浸 没在被测液体中 关于回声定位,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 A可以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B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C科学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可以测量海底的深度,还可以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D倒车
11、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的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回声是由于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用它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考点:本题考查回声定位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发生地震前大地有时会有缓慢振动,会产生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但某些动物却能感知到,是因为, (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20 Hz B缓慢振动发出的声音太小 C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D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们把低于 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我们感知不到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超声波
12、与次声波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它属于声波的一种,属于基础性的考查 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在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无论是蒸发还是沸腾都需要吸热,故选 B。 考点
13、:本题考查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每题的关键是了解和掌握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对蒸发和沸腾的特点的了解 夏天游泳爬上岸后,会感觉冷,这是因为( ) A空气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吸热 C身上的水分蒸发时吸收了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人从游泳池中出来,身体上沾有水分,水分蒸发要从身体上吸收热量,所以会感到冷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解决 本题的关键是汽化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酒精在 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 78 。如果在 1标准大气压
14、时,酒精的温度是 7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酒精沸腾 B酒精不沸腾 C酒精继续吸热,则能沸腾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试题分析:沸腾有两个条件: 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 温度达到沸点后液体还要继续吸热酒精温度 78 时刚好达到了沸点,只有继续吸热,酒精才能沸腾 考点:本题考查沸腾及沸腾条件 点评:沸腾不仅要求达到沸点,还要求有继续吸热,所以达到沸点的液体不一定会沸腾 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都 不属于 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1:吃冰棒解热; 2:烧开水时冒 “白气 ”; 3:夏天湿衣服晾干; 4: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 1、 3 B 2、
15、3 C 2、 4 D 1、 4 答案: A 试题分析:逐个分析题目中 各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通过对比即可确定答案:冰棒解热是熔化现象;烧开水冒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湿衣服晾干属于汽化现象;雾是液化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分析物体发生何种物态变化,明确物体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是关键 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热的是 ( ) A升华、熔化 B汽化、凝华 C液化、凝固 D熔化、液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它们之间的物态变化一共有六种,其它三种是吸热的,三种是放热的,而且三种吸热和三种放热的物态变化过程刚好是相反的吸热的
16、物态变化有固态 液态 气态,即熔化、汽化、升华 考点:本题考查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点评:物态变化中,三种吸热、三种放热的物 态变化,要放在一起对比容易记些 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是凝华雨是熔化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种物态变化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7、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 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较易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其次在液体中,最慢的在气体中;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米 /秒,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考点:本题考查声 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 了解声音的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南省 怀化 四中八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