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了了割占香港岛 B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C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为了打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英国就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打开中国市场,选 C。 A项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B项是属于原因方面的, D项也属于原因方面的内容。 考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点评:
2、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鸦片战争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关于鸦片战争,同学们不仅要识记它的基础知识点,还要对鸦片战争的原因,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 历史上有两次国共合作,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南京大屠杀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和选项可知, A, B两项是日本侵略中国发动的事变,激化了民族矛盾, D项是日本侵华的罪行, 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本题选 C。 考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
3、识记能力,两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实践证明:合则对国家民族有利,分则对国家民族无利,因此两次国共合作的条件,经过,影响都要好好的去掌握。 抗战时,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叶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史实,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国共再次合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B. 考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国共合作的红军的改编为八路军以及八路军的领导组成教材中叙述的比较清楚,学生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较易题。 抗战
4、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问的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分析选项, A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对抗 日军的首次会战,此战虽然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但最后上海失守失败了, B项是抗战后期八路军为了鼓舞民心对日军发动的一次战役,也取得了重大胜利,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但不符合首次重大胜利的条件, C项是徐州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和日军进行的一次激战,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因此符合题意,D项是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在太原会战中进行的一次战役,但最后也失败了,因此本题
5、选 C。 考点:抗战中的台儿庄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抗战中有几次著名的战役,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平 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也是八路军敌后战场取得的首次胜利,百团大战是彭德怀组织的八路军敌后战场最大规模的对日主动作战,台儿庄战役是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对日军的一次激战,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另外像抗战中的日军发动的几次事变的史实,还有日军在中国制造的侵华罪行,以及敌后抗日战场和正面战场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去掌握和理解。 为抗日歌曲黄河大合唱谱曲,周恩来亲自为他题词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的音乐家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
6、德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近代科学技术及文化中出现的著名艺术家及代表作,根据所学知识,题目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A,B项是近代出现的音乐家, A选项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 B项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抗战的怒吼, C 项是近代美术大师,代表作是愚公移山,D项是近代科学家研制出纯碱,本题选 B. 考点:近代科学及文化中的著名艺术家及代表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较易题,这道题关键是理解周总理的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这句话,而反映这一主题思想的内容则存在于教材小字内容介绍中, 教材中写到: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抗战的怒吼
7、,震撼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由此得出正确答案:,该题再次提醒同学们既要重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要对教材中解释和理解课本知识点有关的小字内容重视起来,平时多看,多理解。 台湾在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时被日本割占,到抗战胜利后我国收回,期间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长达( ) A 40年 B 50年 C 60年 D 70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史实,这是一个计算题,解答该题首先要知道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1895年 ,然后还要知道抗战胜利的时间是 1945年, 1945年 -1895年 =50年,因此此题选 B。 考点: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时间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
8、适中,该题时间跨度大,考察同学们对马关条约和抗战胜利两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两个史实缺一不可,把多个知识点用一个线索连起来出题比较新颖,这给同学们的启示是: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相类似的知识点串起来,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点。此题还可以演变成另一个选择题( 1945年,台湾在和祖国分离了 50年后重新回归,台湾和祖国分离是通过下列那个条约: A 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 重庆谈判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较量。谈判期间国共双方争执的焦点是( ) A联合政府中席位的分配 B日军遗留下来的战利品的分配 C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要不要让其他民主党派参加政权 答案: C
9、 试题分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以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蒋介石玩弄其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谈判中,双方就许多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双方争论的很激烈,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国共双方在谈判中的焦点,经过谈判最终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所以此题选 C。 考点:重庆谈判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重庆谈判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在教材的 小字内容上,蒋介石的本质决定了他不会允许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存在,这个问题必然
10、会成为双方斗争和争论的焦点,这种题必须要经过分析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另外于此题相关的重庆谈判的意义也要好好分析理解 我军史上,刘邓两人可谓是一对黄金组合,率领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他们杰作, “刘邓 ”指的是( ) A刘少奇、邓小平 B刘少奇、邓恩铭 C刘伯承、邓小平 D刘伯承、邓恩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史实, 1947年夏天,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向国民党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人民解放军转入了战略反攻,根据史实,刘邓指的是刘伯承,邓小平,本题选 B。 考点: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史实 点评:
11、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同学们对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识记能力,挺进大别山在历史教材中表述的非常清楚,只要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识记的比较好,解答本题不难,属于送分题。 解放战争中,千年古都北平极有可能毁于炮火。为了保护民族遗产,中共做了大量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工作,主要是争取(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题目中给出的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史实,当时据守北平的是国民党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共的工作下,傅作义起义,接受了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此题选 D. 考点:解放战争中的北平和平解放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北平的和平解放这一知识点教材中有
12、明确的叙述,同学们只要识记的好就能解答,本题属于送分题。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 A 1921年中共 “一大 ” B 1922年中共 “二大 ” C 1935年遵义会议 D 1945年中共 “七大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红军长征时期遵义会议的史实,题目中的 A,B两项是党刚成立时期的两次代表大会,当时的毛泽东只是参加者, C项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结束了以王明为首的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也是当生死攸关的一次会议, D项是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一次会议,本题选 C。 考点:遵义会议的内容以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
13、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中共党史上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识记能力,中共党史上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 的七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等,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对这些重要的会议要一一掌握对比,遵义会议在教材中属于基础知识,是送分题。 1925年,有位青年学生志在革命,他应报考( ) A北京大学 B南开大学 C复旦大学 D黄埔军校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题目中的两个关键信息一是时间 “1925年 ”,一是 “志在革命 ”。根据所学知识, 1925年正是大革命时期,当时的革命军校只有孙中山建立的黄埔军校,所以该题选 D。 考点: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建
14、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但考察的方式巧妙,考察学 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才能解答,先要分析 1925年是什么时期,然后还要知道当时的革命学校有那些,才能判断出答案:。 主持设计和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干线 京张铁路的杰出工程师是( ) A魏源 B詹天佑 C严复 D康有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海国图志的撰写者, C项是戊戌变法运动时期天演论的编译者, D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负责京张铁路的修建,经过努力,到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所以本题选 B。 考点: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中的京张铁路修建的史
15、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研修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功不可没,此题还可以设计出一道连线题: 把下列人物和相对应的成就用线连接起来 魏源 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 康有为 天演论 严复 维新变法 詹天佑 海国图志 图遗址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次侵华战争的历史(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个图片题,做这种题一定要仔细观察所给图片,然后回顾所学知识看那个知识点和该图片联系,题目中的图片是圆明园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因此本题
16、选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在中国的罪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图片题也是一种新颖的题型,做这种题型的关键是要对图片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提醒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中要对教材中的有关图片,材料和诗句等素材,注意分析,理解和把握。 马关 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分析本题, A项是南京条约签订后的的影响, C项表述错误,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
17、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 D项是辛丑条约签订后造成的结果,所以本题选 B。 考点: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 分析和理解能力,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本题中最容易选错的干扰项是 C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另外同学们对该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以及影响都要好好把握。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西方列强表示要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种态度反映的问题实质是( ) A慈禧太后与列强结下深厚友谊 B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慷慨大方
18、 C慈禧太后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D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辛丑条约的签订的影响的理解,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看到帝国主义并没有把她当成祸首惩办,电告李鸿章对条约全部接受,并表示要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实质反映了清政府的媚外,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选 D。 考点: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干扰项是 C项,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C项
19、没有 反映问题的实质,而是反映了一种现象, D项才是反映问题的实质性的内容。同学们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提升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公车上书 ”发生的导火线是( ) A天演论敲响警世洪钟 B中国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对于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C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D马关条约的签订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子一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 “公车上书 ”,所以 公车上书的导火索应该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本题选 D。 考点:戊戌变法中的公车上书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
20、低,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教材中的公车上书是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就能回答问题,属于送分题。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就成立于日本,它是( ) A中国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中有两个关键信息,一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二是成立于日本,根据这两个信息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C,D三项均在中国国内成立的,且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只有 A既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又在日本东京成立,所以选 A。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创立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对于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史实,课本上表述的非
21、常明确,学生都比较熟悉,根据课本就能解答,一般学生都能轻松得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最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彻底结束,而且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后的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帝制,企图恢复君主专制的行动全部失败,这说明了辛亥革命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就是在于此,本题选 C。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该题是要学生理解辛亥革命最主要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泉州 三中八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