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西跨经度大 B南北跨纬度大 C地形类型多样 D地势高低起伏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53N)线上,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4N)。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方的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光热多,气温高;我国北方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当黑龙江(北方)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南方)已在春耕生产了。因此,同一时间,海南和黑龙江的景观不同,主要是所处纬度差
2、异大导致气温不同所致,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点评: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东西跨越经度大。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4N),南北跨纬度约 50度;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 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135E),南北跨越 60多度。 从农作物的生长期来看,哪个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一熟?(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海南岛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地区的耕作制度不同。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地区大部分是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一年
3、一熟。所以选 A。 考点: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 点评:本题考查了农作物的熟制,要做好这样的题,除了上面提到的知识,还必须知道个地形区的地理位置。 长江被称为 “黄金水道 ”是因为( ) A年径流量大 B水利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多矿产 答案: C 试题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由于长江江阔水深,通航里程长( 8万千米),货运量大(约占全国河流总运输量的 60%),为我国南方之交通大动脉。所以长江有 “黄金水道 ”“之称。故选 C。 考点:长江概况及优势。 点评:考查了长江的美誉,通过美誉的考查,认识长江巨大的水运价值
4、。另外,长江水资源极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上游河流落 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且集中。尽管水能丰富且集中,但是,由于地形复杂,开发难度大,还有广阔的利用空间。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大,人均量多 B总量少,人均量少 C总量大,人均量少 D分布均匀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故选 C。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点评: ( 1)我国自然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5、。 (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 3 ; 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 3; 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 5; 矿产资源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3/5。 ( 3)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的对策: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 。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指( ) A把长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地区 B把长江的水调到汉江水系 C把汉江的水调到西北解决西北内陆的干旱 D把
6、金沙江的水调到华北地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这项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从江苏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供水;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至北京、天津;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以解决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综上所述, A正确。 考点:考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及南水北调工程。 点评: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滦河水入海河水系,缓解天 津市的严重缺水)、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
7、解青岛市供水的紧张状况)、南水北调(长江水调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可采取的主要途径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答案: A 试题分析: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从时间上看,我国降水夏秋季节集中,使得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看,我国降水地区分布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使得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为了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的不均,采取了兴修水库的措施,可以 有效的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采取了跨流域调水的措施。故选 A。 考点: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分布不
8、均的措施。 点评:我国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降水的不均导致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水利工程建设。 导致我国南方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农作物的熟制,与当地的气温高低和农作物的生长期密切相关我国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有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是因为我国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气温低。 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 点评:受气候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不仅在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在农作物种类、土地灌溉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秦岭 -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旱地,
9、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此 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有 10000吨花岗岩板材,从泉州出口到日本,最适合的交通方式是( ) A海上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的运输方式,特点不同: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距离运输,运价低;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但运价高;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运价中等;水上运输运量大、
10、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运价 最便宜;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 10000吨花岗岩板材,从泉州出口到日本,运量大,可以通过海运运输,所以选 A。 考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点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不仅要考虑运输方式的速度、价格、运量大小等因素,还要考虑时间要求、货物种类、目的地等因素。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充足 D位置优越 答案: B 试题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
11、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所以选 B。 考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点评: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 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我国最早建立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重庆 答
12、案: B 试题分析: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而且教育、科学和文化都很发达,集中了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和最多的高等院校,人才集中,所以北京的中关村发展成为我国高科技中心,这也是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考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点评:八十年代初,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1980年,中国 科学院物理所的科研人员,率先探索在中国发展类似美国硅谷和 128号公路的技术扩散模式,在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组建技术开发单位。中关村地处中国最大的知识分子聚集区, 50余所高校,中国科学院和中央各部委、北京市属 100多家研究所分布于此,条件得天独厚。随着其后各种类型的科技
13、企业纷纷在此创办,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由此扬名,进而发展成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京津唐工业基地是( ) A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故选 A。 考点:工业基地的位置及特点。 点评: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不同。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 ) A海南岛 B漠河 C帕米尔高原 D曾
14、母暗沙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4N);最西端 在帕米尔高原( 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135E);所以选 D。 考点:我国疆域的四至点。 点评:我国领土四至点一定要记清楚,不能模棱两可。我国的疆域辽阔,还可以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所跨越的经度、邻国及海岸线长度等方面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 “因地制宜 ”利用土地资源的是( ) A山区地形崎岖,适宜发展林业 B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粮食生产 C沿海滩涂可发展养殖业 D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宜发展耕作业 答案: B 试题分
15、析: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内蒙古草原地势虽然平坦,但是由于年平均降水量少于 400mm,气候较干燥,不适于粮食作物生产。内蒙古草原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故选 B。 考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点评:我国农业分布差异特点: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北方少雨,多旱地。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宜于种植冬小麦(华北平原一带)和春小麦。我国南方温暖湿润,多水田,宜于种植水稻。东部水分条件好,多土壤深厚的平原,宜发展种植业;西部干 旱少雨,地形崎岖,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我
16、国( ) A季风区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故选 B。 考点:考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点评:此题主要是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中药和动物资源丰富、高山草地可以放牧、山区急流可以发电等优势;领土辽阔,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阳光 B铜矿 C河水 D生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
17、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短时间内不能更新或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少一点,如矿产资源。故选 B符合题意。 考点:自然 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点评:判断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主要看能否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土地、森林、水和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广场上有一辆车牌号为 “皖 A-65320”的旅游客车,这辆车来自( ) A广西 B广东 C江西 D安徽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有 34个省级行政单位,每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各不相同。车牌的首位就是车辆所在省区的简称。题目已知车牌的首
18、位 “皖 ”是安徽省的简称,所以选 D。 考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点评:本题通过车牌来考查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必考内容,一定要记牢。对于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可以这样记忆,以提高效率: 吉辽,京津沪,(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上海) 桂琼粤闽浙皖苏,(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苏) 晋冀鲁豫湘鄂赣,(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西) 陕渝云贵围着蜀,(陕西、重庆、云南、贵州、四川) 台港澳,藏青新,(台湾、香港、澳门,西藏、青海、新疆) 还有甘宁内蒙古。(甘肃、宁夏、内蒙古)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与其对应的行政中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河南
19、郑州 B宁夏 银川 C贵州 贵阳 D西藏 西宁 答案: D 试题分析:河南省的行政中心是郑州,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银川,贵州省的行政中心是贵阳,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故不正确的选 D。 考点: 34个省级行政区的行政的名称和行政中心。 点评:熟记 34个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北京市 北京 天津市 天津 上海市 上海 重庆市 重庆 河北省 石家庄 山西省 太原 陕西省 西安 山东省 济南 河南省 郑州 辽宁省 沈阳 吉林省 长春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江苏省 南京 浙江省 杭州 安徽省 合肥 江西省 南昌 福建省 福州 湖北省 武汉 湖南省 长沙 四川省 成都 贵州省 贵阳 云南省 昆
20、明 广东省 广州 海南省 海口 甘肃省 兰州 青海省 西宁 台湾省 台北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 拉萨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 以下 4幅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 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从图上看出符合上述特点的是 D。 考点:我国地势特点。 点评:本题最好用排除法。符合西高东低的是 A和 D,符合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 D。 下图是我国四省轮廓图,排序和图序相符的是( ) A 湖北省 广东省 黑龙江省 云南省 B 云南
21、省 湖北省 广东省 黑龙江省 C 广东省 湖北省 黑龙江省 云南省 D 云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黑龙江省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的轮廓再结合 中有回归线穿过,判断 云南省; 中有回归线穿过,并且轮廓像大象的鼻子,判断 是广东省;结合 的轮廓并且有长江判断 湖北省。符合上述判断的就是选项 D。 考点:我国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和名称。 点评:我国 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各具特色,可以用联想记忆法识记:江西省像女人的头部、贵州省像小猪、广东省像大象的鼻子、湖北省像大盖帽等 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C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D人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泉州 三中八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