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数据中,更接近实际的是( ) A将掉在地上的物理教材捡起来放回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 2J B mp3随声听的功率约为 100W C普通初三中学生上楼时,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 30W D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 2A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将掉在地上的物理教材捡起来放回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 2J B mp3随声听的功率约为 100W C普通初三中学生上楼时,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 30W D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 2A 考点:功和功率、电流的估算。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
2、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平时要多多注意身边的物理,注重积累。 某同学做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他所用电流表的量程为 0 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 3V,电源电压为 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50,定值电阻 R0为 10,开关 S闭合后,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0.6A B滑动变 阻器的最小功率为 0 W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 1V D电阻 R0的最大功率为 1.8W 答案: C 试题分析:( 1) 电源电压为 6V,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 P不能滑到左
3、端,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不能为 0,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不能为 0;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3V,即: UR=3V时: 电流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 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 ( 2)当滑片 P在右端(电阻全连入为 50 ),此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 , 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连入,电压表超量程,根据电压表的量程找出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小值,是解本题的关键 小明将标有 “ 6V 6W ”的灯 L1与标有 “ 6v 3W ” 的灯 L2串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B该电路能
4、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的关系 C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该电路不可以测出灯泡 L1的额定功率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电压表可以分别测量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以及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故该电路可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 B、由 W=UIt可得,串联电路中电流一定,因此可以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的关系; C、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该图不能正确得出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 D、由 可得, L1的额定电流大于 L2的额定电流,因此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L2的额定电流,因此不能测量灯泡 L1的额定功率 故选 C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
5、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辨别、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电功率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当开关 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 A1示数变小,电流表 A2示数不变 B电流表 A1示数不变,电流表 A2示数变小 C电流表 A1示数变大,电流表 A2示数变小 D电流表 A1示数变小,电流表 A2示数变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并列,电流表 A1测通过 R1和 R2支路的电流,A2测 R2和 R支路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
6、可知该支路的电流变小; 并联电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通过 R1和 R2支路的电流不变, A1的示数不变 通过 R2和 R支路的电路之和变小, A2的示数变小 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小, A2的示数不变 故选 B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电路串并联的辨别和电流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如图所示的家庭照明电路,已知其中一只灯泡的灯头接线处存在故障电工师傅为查明故障,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 “220V 40W”的灯泡 L0当只闭合开关S、 S1时,灯泡 L0和 L1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 暗得多
7、);当只闭合开关S、 S2时,灯泡 L0正常发光, L2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 A L1灯头接线处断路 B L1灯头接线处短路 C L2灯头接线处断路 D L2灯头接线处短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只闭合 S、 S1时 L0和 L1都呈暗红色,是因为 L1与该灯串连接入电路,所分电压低于 220V,所以 L1正常; 当只闭合 S、 S2时, L0正常发光, L2不发光,是因为 L2被短路,使 L0直接接在电源上,正常发光 故选 D 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点评:明确当把检测灯串连接在保险丝处时,出现三种现象(检测灯正常发光、发光暗、不发光)的原因是本题的关键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都相同的电
8、热毯、电风扇和洗衣机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则它们放出的热量( ) A电热毯最多 B电风扇最多 C洗衣机最多 D一样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三个电器的额定功率相同,则说明消耗的电能相同,电热毯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风扇和洗衣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可知电热毯放出的热量最多; 故选 A 考点:电功的实质 点评:本题考查各种用电器电能的转化方式,要求在生活中注意积累相关知识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 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
9、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只烧杯中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A、 B图象均错误; C、 D 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较小 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将物理规律以图象或统计图表的学生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该学会分析此类问题 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 S1闭合、 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 3V;当 S1断开、 S2闭合,电压表的示数 9V,则 R1: R2为 ( ) A 1: 3 B 3: 1 C 1: 2 D 2: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路图显示, R1、 R2串联,所以电路
10、中电流 I相等, ,则 , 所以: 。 故选 C。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点评: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在中考中常出现,常常贯穿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综合知识中,结合对电路的分析进行考查,所以电压规律是解决电学综合题的一项重要基础,电压表所测范围的判断也是隐藏在这一知识点中的考查问题 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 20N。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 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 10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F 做的功大于 F 做的功 B F 和 F 做的功相等 C F 做功的功率小于 F 做功的功率 D F 和 F 做功的功率相等 答案:
11、C 试题分析: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 , F1和 F2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 10m,所以两种情况下做功所用时间相同,那么不计摩擦和绳重只要计算出二者的做功大小即可 , 所以 W1 W2 P1P2 故选 C 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功的计算和功率的计算等知识点,比较简单,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 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小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扫把在使用过程中,动 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
12、 B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注意:判断杠杆类型,只要判断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即可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少由温度高低来决定 B 0 的冰块,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消失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来描述热量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故 A不正确 B、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0 的冰块,也具有内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不会消失,故 B不正确 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
13、温度差故 C正确 D、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故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 D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难点 在进行如图的实验或操作有关装置时,能量转化由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下压活塞时,活塞对封闭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在该冲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C、电暖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D、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冷水,是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
14、意; 故选 A 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 点评:此类题目是考查对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原理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实验题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 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 的电阻阻值分别为 5、 10、 20 (1)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 ; (2)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实验中多次改变 R 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随电阻 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丙可以得出结论: ; 上述实验中,小明用 5的电阻做完实验后,然后将 10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会 (
15、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此时应该向 (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然后读出电流表 的示数; (3)实验室提供了三个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 “30 2A”, B: “50 1A”, C:“100, 0.1A”,要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滑动变阻器 (填代号) 答案:( 1) R 断路;( 2) ,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变大,左, 2;( 3) B 试题分析:( 1)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电压表并联的电阻 R断路; ( 2) 分析图丙图象,曲线上每点对应的电流和电阻的乘积都等于 2V,由此得出结论
16、: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将 5的电阻换成了 10的电阻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要探究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即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不变,所以应调节滑片向左移动,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2V时,读取电流表示数 ( 3)电压表的示数 2V 不变, R的阻值为 5、 10、 20时,根据 可得,对应的电流依次为 0.4A、 0.2A、 0.1A, 因 C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电流太小,故不能选;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 根据 可得,滑动变 阻器接入
17、电路的电阻依次为 10、 20、 40, 因 A规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不符合要求,所以不能选,而 B规格的滑动变阻器符合要求,故选 B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根据题目数据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不但考虑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电流,也要考虑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电路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稍大于电路需要的电阻,这样,滑动变阻器既能满足电路要求,也能使电路准确获得需要的数据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 ,测定额定电压为 6V的小灯泡电功率 .已知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12 1A
18、”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实验步骤如下: ( 1)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2) A.按照电路图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 S,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4.2V,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 B.调节滑片,当 P移至 ab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 C.继续调节滑片,当 P移至另一点时,灯泡偏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值分别为 6.5V、 0.52A,记录在下表中 .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 /V 电流表示数 /A 亮度 功率 /W 1 4.2 偏暗 2 6.0 正常 3 6.5 0.52 偏亮 3.38 ( 3)请你填全上表空格中的数据,再分析表格中的信息 .
19、得到的结论是 (写出两条即可 ): ; 。 答案: ( 1) ;( 2) 0.4 , 1.68 , 0.5 , 3; ( 3) 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越亮 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试题分析:( 1)变阻器一段已经连好,根据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要想滑片右移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导线必须连在右下端,实物电路连接如右图所示: ( 2)由图乙课读出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为 0.4A,根据 P=UI可算出此时灯泡的功率为 P=4.2V0.4A=1.68W;此时应为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所以电源电压 U=4.2V+0.4A12=9V; 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滑片正好在 ab中点知第 2次实验中的电流值为I
20、=U/R=( 9V-6V) /6=0.5A,根据 P=UI算出此时灯泡的功率为P=6V0.5A=3W;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 /V 电流表示数 /A 亮度 功率 /W 1 0.4 偏暗 1.68 2 0.5 正常 3 3 偏亮 ( 3)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很容易得出: 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越亮 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考点:电功率的测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铭牌的含义、连接电路图、滑动变阻器调节、电流表读数、分压数据分析、电路故障分析等问题,这些是实验的常考问题,一定要掌握 某实验小组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第 l 、 2 、 3 次实验装置分别如下图中的所示,记录的数据如
21、下表: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有用功 W 有 J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总功 W 总 J 机械效率 h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l.6 0.3 0.48 83.3% 3 4 0.1 1.l 0.5 0.55 比较第 1 次实验和第 2 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第 3 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第 3 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 2 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 “增加 ”或 “减小 ”)。因而,由第 2
22、 、 3 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 “增大 ”或“减小 ”)。 答案: 越高; 0.4; 72.7%; 增加; 减小 试题分析:( 1)比较第 1次实验和第 2次实验可知,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第一次提起 2N 的物体,第二次提起 4N 的物体,其他的条件相同,第一次的机械效率是 74.1%,第二次的机械效率是 83.3%,所以,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 2) ( 3)第 3次实验中: , , ( 4)由实验 2、 3得,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加,有用功相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江苏扬州 中学 教育 集团 初三 一学期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