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3.3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3.3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3.3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 3.3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列火车在半小时内以 72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其中前 20min 行驶 25km,则火车在后 10min行驶的路程是( ) A 0.47km B 24km C 11km D 12.5km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能灵活的应用公式解题。 S=Vt=72km/h0.5h=36km, S2=S-S1=36km-25km=11km。 故选 C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 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
2、的平均速度为 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50m/s B 25m/s C 24m/s D 10m/s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总路程为 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2,则总时间为 t=t1+t2,用公式 v= 计算出平均速度 设总路程为 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1= = ,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t2= = , 物体全程时间 t=t1+t2, 全程平均速度: v= = = = = =24m/s 故选 C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公式 v= 去计算(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3、),不能用 v= 去计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只能描述一段路程内物体的运动情况 B瞬时速度只能描述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快慢 C平均速度可以准确反映物体在各个时刻的运动情况 D平均速度只能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 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回答 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瞬间的速度 故选 D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属于基础题目 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以 3.7km/h、 62m/min、 96cm/s、 1 m/s的速度步行相同的路程,
4、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能知道四人通过相同的路程所花时间的长短,只要把四个人运动的速度化成相同的单位即可比较。 甲的速度为: 3.7km/h=3.71km/h=3.7 = , 乙的速度为: 62m/min=621m/min=62 = m/s, 丙的速度为: 96cm/s=961cm/s=96 =0.96 m/s, 丁的速度为: 1m/s。 所以丙的速度最小,通过相同的路程花的时间最长。 故选 C。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可以根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去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花的时间的长短。 一列火车以 15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运动的
5、路线是直线,已知车厢的长为20m,乘客以 5m/s的速度在车厢内跑,则( ) A乘客用 4s从车尾跑到车头 B乘客用 1s从车尾跑到车头 C乘客用 2s从车头跑到车尾 D乘客从车尾跑到车头比从车头跑到车尾用时少 答案: A 试题分析:已知乘客相对于车厢的路程与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乘客的运动时间 解: v= , 乘客的行走时间 t= = =4s; 故 A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乘客在车厢内行走的时间取决于乘客相对于车厢的路程与时间,与列车的速度无关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 路程中的速度是 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
6、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 4 m/s B 4 8 m/s C 5 m/s D 6 m/s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总路程为 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2,则总时间为 t=t1+t2,用公式 v= 计算出平均速度 设总路程为 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1= = ,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t2= = , 物体全程时间 t=t1+t2, 全程平均速度: v= = = = = =4.8m/s 故选 B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公式 v= 去计算(用
7、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能用 v= 去计算 一辆长 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 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 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 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 ) A 140 m B 200 m C 170 m D 230 m 答案: C 试题分析:先根据通过第一座桥时的路程和时间计算出平板车的速度,因为通过第二座桥时它以同样的速度 ,用了 20s的时间,这样利用路程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通过第二座桥的总路程,最后用总路程 -车长 =第二座桥的桥长 由题意知 s 车 =30m, s 桥 =70m 通过第一座桥时,车通过总路程 S=s 车 +s 桥 V 车
8、 = = =10m/s 当通过第二座桥时它以同样的速度,故车通过总路程 Sc=V 车t 3=10m/s20s=200m 因为车通过总路程 Sc=s 车 +s 桥 c 所以 s 桥 c=Sc-s 车 =200m-30m=170m 故选 C 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要注意: 1、车过桥的问题总路程要加车长; 2、通过第一座桥和通过第二座桥时有个物理量没有变化,即以同样的速度的行驶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 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
9、直线运动状态要判断哪个选项中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就看哪个选项中的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选项 A,虽然物体的速度是一定的,但物体不是在沿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不是平衡力作用; 选项 B和 C,虽然物体是在沿直线运动,但物体的速度在发生变化,所以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也不是平衡力作用; 选项 D,物体的速度一定且沿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 故选 D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平衡状态的判断,物体的平衡状态有两个: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 1.2m/s B 12m/s
10、C 1.2cm/s D 1.2 km/s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1m/s 人步行时 1秒钟大约能走 1m,所以口步行多速度大约是 1m/s 故选 A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对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的认识,本题相对比较简单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答案: C 试题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即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
11、程与时间成正比,而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 故选 C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物理公式,不能只站在纯数学的角度理解,还要考虑它的物理意义 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 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大多数都是变速运动,求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A、求平
12、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某一段路程 y平均速度只能代表某一段路程 y平均速度,不能代表整个路程 y平均速度,故 A错; B、求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 y平均(加起来被 2除),故 B错; C、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 y平均速度,故 C正确; D、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 y,不是同一 段路程,无法比较,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均速度的了解与掌握,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 3: 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4: 3,则甲、乙两
13、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4: 1 B 4: 9 C 1: 4 D 9: 4 答案: B 试题分析:已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和通过的路程之比,根据公式 t= 可求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 = = = 故选 B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大小之比,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 填空题 职业运动员进行 12min的体能跑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一定的条件下,比较的长短,后者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比较的长短。 答案:时间 路程 路程 时间 试题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的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北师大 初中 物理 年级 3.3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练习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