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图观察我国的位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小题 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领土跨纬度近 50度,寒带、温带、热带都有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海陆兼备,陆上邻国 14个,隔海相望国家 6个 D东西跨经度范围广,带来时间差异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中国东部临世界上最大的洋 -太平洋,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东西半球以 20oW、
2、 160oE 为分界线,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中国的经纬度范围在 4oN-53oE , 73oE -135oE 之间。所以中国是东半球、北半球。 【小题 2】中国的经纬度范围在 4oN-53oE , 73oE -135oE 之间,我国南北跨纬度近 50 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没有寒带。中国东部临世界上最大的洋 -太平洋,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的东部。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我国有 14个路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3、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东西经度跨度大,跨 5个时区,地方时相差 4个多小时,而我国为了使用方便,统一采用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故同一时间东西方向上存在着晨昏差异。 考点: 本题考查从世界看中国,辽阔的疆域 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位于: A黑河、腾冲 B漠河北极村、吐鲁番盆地 C火烧寮、吐鲁番盆地 D秦岭 、准噶尔盆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属台湾省的火烧寮,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达6489毫米;年最大降雨量多达 8409毫米。我国最干旱少雨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是 6.3毫米。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
4、多样,季风显著 横断山区垂直高差悬殊,呈现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特点,树种十分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山岭与河谷之间其后差别很大。在一些高山峡谷区,从山下的热带气候到高山的亚寒带气候,垂直分代非常明显。由于高山峡谷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所以植物种类繁多,从热带植物或亚热带植物一直到高山寒温带的植物,都可以见到。其中,仅种子植物就有 10000 多种。此外,横断山区的农作物也丰富多样,我国所能种植的农作物,一般都可以在这里栽培。 由于横断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所以当地人民说这里的气候是 “一
5、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 下列四幅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图中 ,最有可能表示珠江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珠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冬季没有结冰期,排除 A和 B。中国的降水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珠江雨季开始早,结束完,汛期持续时间长。年径流量最大的是长江,但是汛期比珠江要短。所以选择 D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 长江有 “黄金水道 ”的美誉,是指: A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B长江两岸经济发达 C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和货运量 D长江中上游发电量大 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长江素有 “黄金水道 ”之称,历来就是沟通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交
6、通大动脉,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内河航运体系。 1.河网密布,纵横交错 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量大 , 水流平稳,航运条件优越 . 3.河流水量大,水能丰富 4。干流横贯东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河网 5。 .长江沿岸经济发达的地区 ,经济发达 ,运输量大。 6.和纵列分布的铁路网互补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7.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地区 ,沿海地区 ,航运需求大 . 长江是我国通航里程最长,吨位与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万吨轮可直航南京(乘潮), 5000吨级的可达武汉, 2000吨的可到重庆,且三峡工程完成后还可增加。这不仅在我国绝对第一,而且在世界大河中而少见,故称 “黄金水道 ”。 考
7、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 我国 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A海南岛 B漠河 C青藏高原 D吐鲁番盆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 7月份,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普遍高温。西藏自治区是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海拔较高的原因。同时由于植被较少,空气稀薄,导致早晚温差很大。藏南地区,雅鲁藏布江河谷(拉萨、日喀则、林芝和山南)和昌都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在 14-17度间,最低温不到 10度,但高温可达25度左右(昌都最高温达 31.6度)。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察隅等地夏季温度更高,平均气温 18-20度,极端最高可达 33度左右。而藏北高原地势更加高寒,夏季平均气温不到 10度,那
8、曲和阿里地区夏季低温甚至可降到 0度左右,但最高温仍可接近,甚至超过 20度。至于海拔 5000米以上的山地,夏季仍有积雪,平均温度低于 0度。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下列河流中,京杭运河没有沟通的是: A黄河 B海河 C淮河 D珠江 答案: D 试题分析: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1794公里。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
9、区递增 C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 D 试题分析: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季风主要是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大体以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为界我国分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季风区降水多,并且是南多北少,非季风区降水少,随着夏季风影响的大小,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 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
10、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考点:本题考查从世界看中国,辽阔的疆域;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以下选项不属于我国的气象灾害的是 A旱涝 B泥石流 C寒潮 D台风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的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季风来得早或者是来得晚 ,都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季风来的早,容易产生涝灾。季风来的晚,容易产生旱灾。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漩涡,会带来大量的降水,造成涝灾或其它的破坏。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它是由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危害
11、 危害农牧业、交通运输业,而且在北方还经常伴有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这都是我国容易遇到的气象灾害。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 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不是气象灾害,而是地质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读我国沿北纬 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下列对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有利于发展海
12、洋事业 B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C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D有利于海上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小题 2】图中 B阶梯所示的地形区名称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小题 3】图中 所示的山脉名称是 A大兴安岭 B武夷山 C祁连山 D太行山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势西高东低, 气候上,西高东低地势使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供给大量水汽(边讲边画)有利于农业生产。复杂多样的地形,也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 交通上,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方便了我国东西交通,也方便了我国沿
13、海和内地的联系。长江(指图)干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 水力资源上,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水流湍急,(边讲边画)水量又丰富,这样水能就十分巨大了。 【小题 2】第二阶梯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图上所标示的是北纬 36度线穿过的地形区,所以图中 B阶梯所示的地形区名称是黄土高原。 【小题 3】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界线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B、 C在图上显示的是北纬 36度线穿过的山脉,并且是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所以是太行山。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 关于我国四大 高原的叙述,正确的
14、是 A地面起伏最小的是青藏高愿 B沟壑纵横的是黄土高原 C崎岖不平的是内蒙古高原 D雪山连绵是云贵高原的景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寒;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多石灰岩结构,地质条件复杂。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 如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答案: B 试题分析: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环绕的是内蒙古高原。我国的第二大高原,海拔 1000米左右,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贺兰山、阴山、祁连山( 100oE, 38oN)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
15、环境,地势和地形 下列省 (区 )中,与三个自治区相邻的是 A青 B滇 C陕 D甘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有五个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甘肃省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另外还有陕西省、青海省、四川省。 考点 : 本题考查从世界看中国,辽阔的疆域 我国五个自治区中,临海的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有五个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濒临海洋的是广西壮族自治
16、区,濒临南海(太平洋)。 考点: 本题考查从世界看中国,辽阔的疆域 近年我国每年约增加 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大量国外人口迁入 C人口基数大 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的,人口增长快。同样的人口增长率,人口基数越大,增长的人口越多。近年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并不高,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每年约增加 1200多万人。 考点: 本题考查从世界看中国,众多的人口 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 “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 B各民族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福建省 漳州市 华安县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