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西太原维刚实验校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山西太原维刚实验校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山西太原维刚实验校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山西太原维刚实验校八年级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 “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 ”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相关史实。问题中有提示词: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结合课本所学 1949年 10月 1日,中央人民
2、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会举行首次会议,会议决定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在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故此题选择答案: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相关史实。此题的关键是我国的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954年我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3、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此题选择答案: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 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三大改造的意义,属于基础题。到 1956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现在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故此题选择答案: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
4、大改造。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 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的转折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题干中提到的 “1956 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 ”,描述的是三大改造。说是 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所以 “巨变 ”必须从三大改造的影响选择。 A描述的是三大改造的意义; B是 1954年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意义; C我国外交政策的转折是在 70年代; D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1958年提出的。故此题选择
5、答案: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下图是 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C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此题中的关键词是 “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 ”,通过 “公私合营 ”是我国在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方针,实行赎买的政策。故此题选择答案: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
6、夕。 20世纪 50年代末,提出在工业上中国要 15年赶超英国的是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中共八大 D “大跃进 ”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中的相关史实。此题的关键词, 50世纪 50年代末, A三大改造是 19531956 年, B一五计划是 19531957 年,C中共八大是 1956年,都是 50年代中期; D“大跃进 ”运动是 1958年掀起的,在时间上符合 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表现在工业上,首先是要求钢 产量指标翻一番,还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故此题选择答案: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人民
7、日报 1958年 8月 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在十年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从题干中可以确定的是时间: 1958年,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是道读图题,火车拉着大麦穗、大玉米。从题中的数字,图片可以看出比较夸张,是一种浮夸风,不符合实际情况。根据课本所学,这种现状发生在大跃进时期。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两弹元勋 ”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铁人 ”王进喜先进事迹共
8、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在 十年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出现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现在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在我国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克服条件的恶劣,无私奉献,为国为人民做出贡献。所以这些人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选择答案: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第一
9、个五年计划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西藏和平解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新中国成立后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是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是 1957年提前完成的;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故按时间顺序排列选择答案: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建立了许多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巨大的钢铁、汽车、飞机、新式机床等工矿企业,东北、华北、西北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这体现了 “一五计划 ”对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大国之梦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起步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完成了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实施的影响,学生对此的掌握程度。一五计划的完成,是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我国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 A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大国之梦的说法是错误的,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对国有企业改革之后, D完成了
1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故此题选择答案: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一五 ”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 1:7:9。由此可见, “一五 ”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此题是基础题,是考察的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故此题选择答案: C。 考点
1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下表是 “1952年美、中、印三国人均钢和电产量对 照表 ”。为解决表格中反映的问题,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农业 B重工业 C商业 D纺织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此题是图表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首先学生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干文字,其次认真观察表格内数字的变化,寻找规律,最后联系课本所学知识确定答案:。从表中中国的人均钢铁产量很低,可以知道中国的重工业发展落后。由此我国必须着重发展重工业。故此题选择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13、索 工业化的起步。 毛泽东指出: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标志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的事件是 A中共成立 B抗战胜利 C土地改革 D新中国成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有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分析。关键词就是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此题选择答案: D。 考点:人教 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
14、了。 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华成立的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意义的理解程度。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的含义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故符合题意的答案: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
15、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
16、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故此题选择答案: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 折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朝鲜战争中,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赵登禹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邱少云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潜伏部队在距敌人只有 60米的山脚下,准备配合第二天晚上
17、大部队的进攻。不料,敌人的炮火燃气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故此题选择答案: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可爱的人。 时下,人们爱用 “最美 ”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人民解放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此题中有明确的关键词:六十年前、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朝鲜战场上。有这些关键词结合课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山西太原 实验 年级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