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江阴市华仕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苏江阴市华仕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苏江阴市华仕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苏江阴市华仕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器表面产生铁绣 B水蒸气冷凝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D浓盐酸产生白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铁器表面产生铁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蒸气冷凝,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是溶解现象,没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浓盐酸产生白雾,是由于挥发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2、 5分)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铝耐腐蚀的原因 ( )反应 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 ( )反应 过氧化钠(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常见的盐 。 答案: 4Al + 3O2 = 2Al2O3 化合 Fe + CuSO4 = Cu + FeSO4 置换 2Na2O2 + 2CO2 = O2 + 2Na2CO3 试题分析:( 1)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4Al + 3O2 = 2Al2O3,属于化合反应 ( 2)因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不
3、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 Fe + CuSO4 = Cu + FeSO4,属于置换反映 ( 3)过氧化钠(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常见的盐,根究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可推断常见的盐为 Na2CO3,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 + 2CO2 = O2 + 2Na2CO3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A图 :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图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C图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图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在
4、明确横纵坐标表示的量基础上,要抓住 “三点一走势 ”(即起始点、转折点、终点以及变化的趋势), A、图 :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所以刚开始降温时,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应不变,错误, B、图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开始时氢氧化钡溶液中就有水,所以起始点应大于 0,错误, C、图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只是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使碱性减弱, PH变小,但不可能小于 7,错误, D、图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正确,故选 D 考点:图象题的解答 滴有酚酞的 Ca(OH)2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
5、是 A CO2 B Na2CO3 C HCl D Cu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O2与 Ca(OH)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CO2 +Ca(OH)2 =CaCO3+ H20,得到中性溶液,所以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显无色,错误, B、 Na2CO3与Ca(OH)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生成的NaOH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正确, C、 HCl与 Ca(OH)2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所以溶液显无色,错误, D、 CuSO4与Ca(OH)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CuSO4+ Ca(OH)2 =Cu(OH)2+CaS
6、O4,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所以溶液显无色,错误,故选 B 考点:碱的性质,酸碱指示剂 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 NaH + H2O NaOH+ H2 。 那么 CaH2与足量 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A Ca(OH)2 和 H2 B NaOH和 Ca(OH)2 C CaCO3、 NaOH和 H2 D Ca(OH)2、 CaCO3和 H2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 NaH + H2O NaOH+ H2 ,可以推知 CaH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2CaH2 + 2H2O 2Ca(OH)2 + H2,生成的 Ca(OH)2继续与 Na2CO3溶液反应
7、,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 CaH2与足量 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CaCO3、 NaOH和 H2,故选 C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 大量共存 且形成 无色溶液 的是 A NaCl、 CaCl2、 Na2CO3 B KNO3、 HCl、 CaCl2 C H2SO4 、 FeCl3、 NaNO3 D NaOH、 HNO3、 NH4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Cl、 CaCl2、 Na2CO3中的 CaCl2和 Na2CO3回发生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B、正确, C
8、、 H2SO4 、 FeCl3、 NaNO3中的FeCl3是黄色溶液,与无色相违背,错误, D、 NaOH、 HNO3、 NH4NO3中的NaOH和 HNO3会发生中和反应,错误,故选 B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要除去 FeSO4溶液中少量的 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铁粉 氧化铁 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化学方法除杂质有 2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要除去 FeSO4溶液中少量的 H2SO4,加入 铁粉,可以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FeSO4,正确,加入 氧化铁,发生反应:Fe2O3+3H2SO4=Fe2(
9、SO4)3+3H2O,生成 Fe2(SO4)3又是新的杂质,错误,加入 氧化亚铁,发生反应: FeO+H2SO4=FeSO4+H2O,正确,加入 氢氧化铁,发生反应: 2Fe(OH)3+3H2SO4=Fe2(SO4)3+6H2O,生成新的杂质 Fe2(SO4)3,错误 , 加入 氢氧化亚铁 , 发生反应: Fe(OH)2+H2SO4=FeSO4+2H2O,正确,故选 C 考点:除杂质的原理及方法 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 正确 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35 时 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 60g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10
10、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关系,应指明温度,所以错误, B、从溶解度曲线可知 35 时为 60g,表示在 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甲的质量为 60g,而不是 100g溶液中,错误, C、从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 D、 10
1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而题目中并 没有说明是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分析中 错误 的是 A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 B氢氧化铝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稀释燃烧物表面的氧气 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吸收热量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 D氢氧化铝分解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 O2隔绝 答案: C 试题分析: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低于物质的着火点,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物质的着火 点一般是固
12、定不变的,所以错误,故选 C 考点:灭火的原理 下列 “家庭小实验 ”不能 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C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正确, B、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加入食盐水,不会反应,加入食醋才会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错误, C、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正确,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以与酸碱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
13、所以可制酸碱指示剂,正确,故选 B 考点:酸、碱的化学性质,水的净化 紫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铁、钙、硒等,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其中的钾、铁、钙、硒指的是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食品,药品、保健品里标注的都是元素,故选 D 考点:元素的分布 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A天然气: CO B熟石灰: CaO C烧碱: Na2CO3 D火碱: NaO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天然气: CH4, B、熟石灰: Ca(OH)2, C、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故选 D 考点:物质的俗名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14、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蓝紫色火焰,正确, C、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气泡产生,而不是有蓝色沉淀生成,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故选 C 考点:物质燃烧现象 鉴于 H7N9禽流感疫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4月 6日公布,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已获得加速审批通过。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 C15H2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江阴市 实验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