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三)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三)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三)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三)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制度由秦朝开创的是 A科举制 B禅让制 C中央集权制 D分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秦朝开创的是中央集权制,故选 C。科举制创立于隋朝,禅让制是创立于尧舜禹时代,分封制是西周创立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 点评:关于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学生还要知道,其内容包括:秦始皇创立 “皇帝 ”的称呼;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地方实行郡县制,设立郡守和县令,各级官员都由朝廷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是在 A
2、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6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在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点评:学 生还要知道,我国三大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还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 “四
3、人帮 ”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 点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开始的标志是 1966年的 “五一六 ”通知;文革期间形成了两大反革命集团,分别是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期间,制造的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刘少奇冤案。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新中国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文化大革命 C真理标准大讨论 D邓小平南方讲话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中国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真理标准
4、大讨论,故选 C。中共八大召开是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邓小平南方讲话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真理标准大讨论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真理标准大讨论是 1978年的 “两个凡是 ”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也是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党中央务实派和以华国锋为领导的党内毛泽东的忠实支持者之间的辩论。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 B C D 答案: A 试
5、题分析: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一国两制的具体含义是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回归的时间是 1997年 7月 1日,澳门回归的时间是 1999 年 12 月 20 日,港澳回归是 “一国两制 ”构想的成功实践。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
6、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一国两制 ”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香港、澳门回归 点评:关于香港、澳门回归,学生还要知道,我国分别是从英国、葡萄牙的手中收回香港和澳门的。香港回归的时间是 1997年 7月 1日,澳门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12月 20日,港澳回归是 “一国两制 ”构想的成功实践。 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所取得重大突破称之为 “发现了新大陆 ”,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 “新大陆 ”就是今天
7、的 A印度 B美洲 C非洲 D大洋州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 “新大陆 ”就是今天的美洲,故选 B。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最早到达印度的是达 伽马;第一个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是迪亚士。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 点评: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条件包括罗盘针、航海技术、造船术的进步;麦哲伦船队最早完成环球航行。影响: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 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发明是 A改良蒸汽机的
8、发明与使用 B火车机车的发明与使用 C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 D汽船的发明与使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故选 A。火车机车、汽船属于交通工具,珍妮机仍使用的是人力。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点评: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意义: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出现了现代化大工厂雏形,人们开始进入大工厂时代。
9、 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故选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是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点评:关于一战的史实,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开始的标志是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的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主要战场在欧洲,主要战线是西线;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是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告终。一战的性质是一场非正
10、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机器的广泛使用 B电力的广泛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电力的广泛使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评: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开始的时间是 19世纪 70年代,开 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卡尔 本茨发明汽车,亨利 福特发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装配工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其动力机械是内燃机。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 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
11、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B联合国作用加强 C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建立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建立,欧盟的目标是实行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欧洲的联合 点评:关于欧洲的联合,学生还要知道,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总部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1991年欧共体成员国成立欧洲联盟条约, 199
12、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成立。 1999年欧盟正式启用统一货币欧元。 下图可拟图名为 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B遵义会议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开国大典 答案: D 试题分析:上图反映的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正在进行的是开国大典,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开国大典 点评:关于新中国的成立,学生要重点掌握其历史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 流浪 !” 歌中的 “从那个悲
13、惨的时候 ”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北伐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上述歌曲出自松花江上,它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由张寒晖谱写的,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故选 A。七七事变的地点在北平,西安事变的地点是西安,北伐战争从广州开始的,均与东北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 点评:关于九一八事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31年 9月 18日,日军借口柳条湖事件,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方针,导致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沦陷,东北人民受尽了日军的蹂躏和压迫。 新文化运 动的主阵地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青
14、年,还有北京大学,故选 D。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资政新编是维新派创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期间颁布。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 点评:关于新文化运动,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该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A盘庚 B隋炀帝 C北魏孝文帝 D元世祖 答案: C 试题分析:北魏孝文帝执政时期, 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
15、阳。商朝盘庚迁殷,隋炀帝、元世祖没有实行迁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评: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学生还要知道,改革的目的是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内容还包括:一律该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小明把收藏了一枚钱币(如右图)带 到了学校,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一致确定它发行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清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上图的货币是 “开元通宝 ”, “开元 ”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所以它是唐朝的货币,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史实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唐玄宗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东省 九年级 学业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