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北省保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北省保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北省保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北省保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碘盐 B雪碧 C酱油 D干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A、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 A错; B、雪碧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错; C、酱油中含有水、氯化钠、添加剂等,属于混合物,故 C错;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
2、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 1)如图 1是某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 U型管液面左端高,右端低,说明铁钉生锈后使试管内气压 ( 2)铁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怎样转化为铁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图 2所示的四个装置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 1)减小 ( 2) Fe2O3+3CO 2Fe+3CO2 ( 3) D 试题分析:( 1)一开始时,试管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 U型管液面左端高,右端低,说明外界大气压大于试管内的气压,因此铁钉生锈后使试管内气压减小; ( 2)一氧化碳在
3、高温条件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 2Fe+3CO2; ( 3)锅炉水位计、茶壶、 U形管都是底部相连通,静止时液面相平,都是连通器的原理,橡皮膜是受到液体压强的原因向外突出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铁生锈、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以及连通器的原理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 ) A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伏安法测电阻 D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
4、变化,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研究中物质改变; B、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温度相同,都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其着火点,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不与氧气接触通过对比实验,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研究中物质改变; C、伏安法测电阻是利用了欧姆定律,研究中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 D、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探究 “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则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要探究 “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则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研究中物质改变 ABD物质改变,而 C是物质 不变,本身量改变
5、 故选 C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本题所考查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清楚图示情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学习科学知识可指导生活实践,从而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潮湿的手去拔掉电源 B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C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 D发生煤气中毒后应立即服用鸡蛋清减轻毒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用潮湿的手去拔掉电源时容易触电,故做法错误; B、三孔插座中多出一个专门用于接地的孔,目的是为了让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若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万一带电,电流会通过导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因此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6、故做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而明矾用于净水是因为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因此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故做法错误; D、煤气中毒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吸入一氧化碳后,会使血液失去输送氧的能力因此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 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病人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而重金属盐中毒,可服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如鸡蛋清,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有解毒作用,故做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水的净化;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点评: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中
7、可能会遇到中毒现象或其它灾难,了解中毒原理、或事故发生原因,才会正确对事故进行处理,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A研究影响音调大小因素 B验证 Zn、 Fe、 Cu的活动性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所以该实验不能研究影响音调大小因素,故 A错误; B、金属锌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金属锌比金属铁活泼,金属铜不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金属铁比金属铜活泼,故 B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C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烧杯中,故 D
8、正确 故选: A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我们在选择所做实验能否完成时,一定要熟悉所实验的内容,也就要求学 生熟悉掌握课本知识,课本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考查同学们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 光的折射 B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速大于声速 C暖气片上涂铝粉防腐 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D食盐水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雨后在空气中有若干的小水滴,故太阳光经过小水滴后能色散成七种色光,由此而产生的彩虹现象,故该说法正确; B、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
9、音的传 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故该说法正确; C、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坚硬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而不是铝的化学性质稳定,故该说法错误; D、食盐水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该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 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物质的性质及物理现象的解释,属于基础性的考查,但容易出现混淆,要注意加强理解 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 B石蜡是晶体 C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常温下铝的导电性比铜好 答案: A 试题分析:合金的性质是:合
10、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石蜡在融化过程中,只要不断的吸热,温度就不断的上升,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是非晶体;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常温下铜的导电性比铝好,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居第二位 A、合金的性质是: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故选项正确; B、石蜡在融化过程中,只要不断的吸热,温度就不断的上升,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是非晶体,故选项错误; C、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不是大,故选项错误; D、 常温下铜的导电性比铝好,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居第二位,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等,合金概念
11、的三个特点要记牢;还要理解合金的性质,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低,但硬度比各成分硬度高,本考点基础性强,比较好把握 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事实 解释 A 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空气容易压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C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解答分子原子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
12、、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空气容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说法正确; B、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说法正确 C、水通 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说法正确; D、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改变了,原子本身大小没变,故说法错误; 故选 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分子、原子在物理变化中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变,注意分子、原子本身的大小在物理变化中是不变的
13、 下列活动不是由化学变化提供能量的是( ) A蜡烛照明 B使用天然气做饭 C利用电熨斗熨烫衣服 D利用火药爆破拆除楼房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用蜡烛照明的过程中,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使用天然气做饭的过程中,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利用电熨斗熨烫衣服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火药爆破拆除楼房的过程,火药爆炸中有新物质二氧化
14、 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C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013年 1月份,保定市出现了持续雾霾天气,下列做法对减轻雾霾天气无效的是( ) A增大燃煤供暖力度 B春节期间减少燃放烟花炮竹 C禁止露天烧烤、焚烧垃圾落叶 D鼓励市民采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的途径及有关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如大量燃放烟花炮竹、常见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大气的污染,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则有利于
15、环境保护 A、增大燃煤供暖力度,要大量使用煤做燃料,会产生 CO、 SO2和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能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大,产生雾霾天气,故做法错误 B、燃放烟花能产生大量的 CO、 SO2和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能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大,产生雾霾天气,故少燃放烟花炮竹的做法正确; C、露天烧烤、焚烧垃圾落叶会对增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故禁止露天烧烤、焚 烧垃圾落的做法正确; D、汽车尾气中含有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尘等,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大,产生雾霾天气,故采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的做法正确; 故选 A 考点:防治
16、空气污染的措施 点评: “环境保护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如图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 ,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两查、两禁、一不可 ”,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
17、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C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 -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空气的某些性质能反映出其组分气体的性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导致石灰水试剂瓶内壁附着白膜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空气中的多种气体成分都是与人类至关重要的,是人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空
18、气的某些性质能反映出其组分气体的性质,如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导致石灰水试剂瓶内壁附着白膜,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重要作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013央视 3.15晚会曝光某品牌的黄金首饰中掺杂铱元素铱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最耐腐蚀的单质之一如图是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从中 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铱是一种金属元素 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77 C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北省 保定市 中考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