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宜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湖北省宜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北省宜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北省宜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 ) A 4.5108毫克 B 4.5103克 C 45千克 D 0.45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估计中学生的质量,并根据质量间的单位换算关系逐一分析各选项,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45kg=4.5104g=4.5107mg, 45kg=0.045t;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估测。 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动用世界最大直
2、升机米 -26将重十几吨的挖掘机吊运到无路可走的堰堤,直升机将挖掘机匀速竖直吊起的过程中,与挖掘机的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直升机对钢丝绳的拉力 B工程车对钢丝绳的拉力 C钢丝绳对挖掘机的拉力 D钢丝绳对直升机的拉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即关键是看这两个力: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该题的研究对象是被吊起的挖掘机,故由于直升机将挖掘机匀速竖直吊起,即挖掘机处于平衡状态,与挖掘机的重力相平衡的力即为钢丝绳对挖掘机的拉力,因为这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点评:真正的理解二力
3、平衡的条件,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下面那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 A汽车的轮胎、鞋底等都印有很多花纹 B移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垫上几根圆木 C自行车在下坡时要用力捏闸 D为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的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辨别是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的解决本题的关键。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A、汽车的轮胎、鞋底等都印有很多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4、不符合题意。 B、移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在相同条件下,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C、自行车在下坡时要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为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的力,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如何减小摩擦。 点评: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用控制变量法,来解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摩擦,有些有益摩擦需要增大,一些有害摩擦需要减小。 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起 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
5、小关系来比较判断是什么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 A、起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道钉撬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C、筷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D、钢丝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找到支点,然后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比较动力臂和阻力 臂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
6、D跳远时快速助跑。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分析判断,哪些是惯性的利用,哪些是防止惯性造成危害。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用力将足球射人球门、跳远时快速助跑,是惯性的利用;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惯性。 点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在有些情况下对我们有利,我们要充分利用惯性;在有些情况下,惯性对我们有害,我们要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 下面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静止。 B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会改变 答案: B 试
7、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力和运动有关的物理知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关键取决于其受到的外力是否是平衡力 若为平衡力,其运动状态不变,若为非平衡力,则其运动方向要改变。 A、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但平衡状态包括两种情况: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就是说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还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A错误。 B、由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收到了外力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 B正确。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C错误。 D、物
8、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原来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现在还是什么状态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和运动关系。 点评: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于受到外力而改变的,但若受到的外力是平衡力,则其运动状态不变,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
9、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和运动关系。 点评: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处于平衡,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各图标出的力 F1、 F2大小相等,相互平衡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A、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故二力是平衡力;符合题意。 B、二力的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C、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D、二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此
10、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 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力及平衡条件的掌握根据题目中图示,根据平衡条件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吊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受到彼此平衡力是 ( )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线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天花板的拉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B、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平衡力,
11、符合题意。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D、电线受到的重力和电灯 对电线的拉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平衡力。 点评:此类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注意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 失重 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 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12、而产生的以及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因为飞船在飞行时处于 “失重 ”状态,即在飞船上的物体不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重力。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的产生以及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非常近似,根据这一现有的结论,可以得出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 A 50cm3 B 500 cm3 C 5000 cm3 D 50000 cm3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估测出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已知水的密度,直接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 即可求出。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水的密度为1.0103kg/
13、m3;因此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体积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体积的计算,会估测身边人和物的质量,并会熟练应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本题属于一道基础题。 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 “别乱跑 ”,这个 “别乱跑 ”的参照物是( ) A铁路边的树木 B远处的房屋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 D小孩子的座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中研究的是小孩的运动状态,从生活经验方面来考虑,妈妈叫小孩 “别乱跑 ”,是不让小孩离开座位,那么,以什么作为参照物他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呢,关键看他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由此突破,此题可解。若以铁路边的树木、远处的房屋、车厢里
14、的流动服务车为参照物,小孩与它们之间的位置始终在不断变化,小孩是运动的;妈妈叫小孩 “别乱跑 ”,意思是担心小孩离开座位不安全,想让小孩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以小孩子的座位为参照物,小孩与他的座位之间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小孩是静止的。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要抓住 “参照物 ”这个中心,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在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 A由山脚运送到高山上 B把铁块锻压成铁板 C把铁块熔化成铁水 D把铁块切
15、割掉一部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A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 B是改变了铁的形状; C是改变了 铁的状态;这些都不会影响到物质的质量,所以铁块的质量都不会变化; 而 D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 B狗拉雪撬时,雪撬与雪地的摩擦 C户外运动攀岩时,脚与岩壁间的摩擦 D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 答案: B 试题分析:凡是利
16、用摩擦力为我们服务的摩擦就是有益摩擦,哪些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或对机器零件有磨损的摩擦大多是有害的摩擦。 A、走路时,人就依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此,鞋底往往有花纹,原来增大这个摩擦;故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故 A错误; B、狗拉雪撬时,雪撬与雪地的摩擦阻碍雪橇前进,是有害摩擦;故 B正确; C、户外运动攀岩时,脚与岩壁间的摩擦,是攀岩时的动力;属于有益摩擦;故 C错误; D、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是为了擦掉粉笔字迹,是有益摩擦;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 摩擦力。 点评:将摩擦力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根据实例中所涉及摩擦的具体情况,可分析出摩擦力
17、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 由密度公式 ,可以判定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 A当 V一定时, 与 m成正比; B当 m一定时, 与 V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当体积相同时,它们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答案: C 试题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 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 AB、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 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所以选项 A、 B错; C、对于同一种物质, 不变, m=V, m与 V成正比,故 C正确; D、同种物质的两物体,
18、当体积相同时,密度也相同,故 D错。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概念。 点评:密度的定义式 与数学中的函数式是有区别的,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不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很重要。 1m3的水和 1m3的冰相比较 ( ) A水和冰的体积与质量都相等 B水和冰的体积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C水和冰的密度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D水的密度比冰大,水的体积比冰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的密度是 ,1 水的质量是 ;冰的密度是, 1 冰的质量是 。 1m3的水和 1m3的冰相比较体积相等,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水的质量大于冰的质量。 A水和
19、冰的体积与质量都相等 符合题意; B水和冰的体积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不合题意; C水和冰的密度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不合题意; D水的密度比冰大,水的体积比冰小 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 密度。 点评:在此题中了解质量、密度和体积的关系,对于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下列的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 A应该选用体积大的材料制造机器底座 B应该选用体积的材料制造飞机 C应该选用质量大的材料制造飞机 D应该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制造飞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制造机器底座时为了增加它的稳定性,需要用密度的大的材料。制造飞机需要选用密度小的材料。 A应该选用体积大的
20、材料制造机器底座 不合题意; B应该选用坚硬的材料制造飞机 不合题意; C应该选用质量小的材料制造飞机 不合题意; D应该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制造飞机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 点评:了解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即制造机器底座时为了增加它的稳定性,需要用密度的大的材料。制造飞机需要选用密度小的材料。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如果真的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 ,这一过程中它的密度与其体积和质量的关系是( ) A其密度因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B其密度不可以再用其质量与体积之比来测算出来 C其密度因质量的减小而减小 D其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单位
21、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铁棒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但是物质没变,所以密度不变,因为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故 A错误, B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 C错误, D正确。 A其密度因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不合题意; B其密度不可以再用其质量与体积之比来测算出来 不合题意; C其密度因质量的减小而减小 不合题 意; D其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 点评:本题考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北省 宜昌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