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C卷)(带解析).doc
《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C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C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 C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水受热沸腾、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甘蔗榨成汁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 C、水受热沸腾,是水由液体变为气体,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体变为气体,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误; D、玻璃破碎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甘蔗榨成汁是甘蔗状态发生改变,都没有生成其他物
2、质,故 D错误。选 A。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中,符合图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乙氧气和丁氧化铁不能反应,故 A错误; B、乙盐酸和丙硫酸铜不能反应,甲锌和丁氢氧化钠不能反应,故 B错误; C、甲氢氧化钠与乙三氧化硫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丙氢氧化钾和丁硫酸铜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甲氢氧化钠和丁硫酸铜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乙三氧化硫能与丙氢 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故 C 正确; D、丙盐酸和丁氯化钡不能反应,故 D错误。 考点:化学反应。 向 Fe( NO3) 2、 Mg( NO3) 2和 Cu(
3、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关于得到的溶液或滤渣的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中存在微量 H+和 OH-): A若滤液中含有 Fe2+,则滤渣中一定不含 Fe B若滤渣中含 Cu,则滤液中一定含 Fe2+ C若滤渣中含 Zn,则滤液中只含 2种离子 D若滤渣中不含 Zn,则滤液中至少含 3种离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铁、镁、铜、锌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铁、铜。后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加入的锌是一定量,要考虑锌的用量,是恰好,不足或过量。 A、当锌的用量只能与部分硝酸亚铁反应时,滤液中有亚铁离子,滤渣中也有铁,故 A
4、错; B、当锌足够与硝酸铜和硝酸亚铁反应,没滤渣中有铜,滤液中没有亚铁离子; C、滤渣中含有锌,则锌过量,滤液中没有了硝酸亚铁和硝酸铜,只有硝酸镁和硝酸锌,故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故 C错; D、滤渣中不含锌,则滤液中可能是硝酸镁和硝酸锌,也可能 是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还可能是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铜,则滤液中至少有在种离子,故 D 正确。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 xA + yB = mC + nD( x、 y、 m、 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x + y = m + n B若生成物中有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C参加反应的 A
5、和 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 C和 D的质量比 D若 A和 B的质量都为 a 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 2a 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是各元素原子的数目相等,不是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故 A错误; B、若 A为盐, B为酸,也可能生成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 B错误; C、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A和 B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生成物 C和 D的质量之和,故 C错误; D、若 A、 B恰好完全反应,则 C、D之和为 2ag,若 A或 B之一过量,则 C、 D之和小于 2ag,故 D正确。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6、误的是: A t1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 t1 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 C t2 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 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 t2 降到 t1 时,乙先析出晶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物质的大,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 t2 降到 t1 时,甲先析出晶体,故 D错误。选 D。 考点:溶解度曲线图。 2012年 5月 18日开始,伦敦奥运圣火只在英国境内传递。采集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
7、着火点 B火炬燃烧时,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 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 (C3H8)属于有机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燃烧需同进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 C、火炬在强风和大雨下能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的外形设计好,使得火炬在强风和大雨条件下依然能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故 C错误。选 C。 考点:燃烧的条件。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
8、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 C 试题分析: C、氧化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氧化铁的小,故生成氧化亚铁时,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也会减少,所以不能确定一定有铁生成,故 C 错误。选 C。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 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一种叫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
9、气味的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描述现象时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说出来。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 B错误。选 B。 考点:化学反应现象。 用 “分子的观点 ”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是因为分子不停的运动 B水结成冰是因为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B 试题分析: B、水结冰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 B错误。选 B。 考点:分子的性质。 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 Li)、钴( 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 3、 2 ,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A LiCoO B LiCoO
10、2 C LiCoO3 D LiCo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原则。 B、 LiCoO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1) +( +3) +( -2) =0,故 B正确。选 B。 考点:化合价。 对下列符号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N2两个氮原子 B 2H两个氢元素 C 2H2O两个水分子 D MnO42-一个高锰酸根离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表示一个氮分子,故 A 错误; B、表示 2 个氢原子,故 B 错误;D、其中的锰元素显 +6价,是锰酸根,故 D错误;选 C。 考点:化学符号的意义。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
11、分析: A、取液时应在外将滴管中的空气排出,再放入试剂瓶中吸液,以免试剂变质,故 A 错误; B、滴管不能放在桌面上,以免污染滴管或腐蚀桌面,故 B错误; D、吸液后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以免试液流入胶帽,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故 D错误。选 C。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填空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几个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 1)写出以上装置中标出的仪器名称: a_, b_。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填序号) _;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_ 。 (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步骤有: 固定装置; 装入药品; 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收集气体。其正确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北省 黄冈市 中考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