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答案: B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气球充气过多爆炸,是因为气压变大的缘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 B。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2、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 1/5。造成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 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答案: B 试题分析: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注意: 1、装置不能漏气; 2、红磷要足量; 3、要等到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发现进入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 1/5,可能是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瓶内的氧气没有全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选 B
3、。 考点: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空气的组成。 点评:空气中含有 21%体积的氧气,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注意:1、装置不能漏气; 2、红磷要足量; 3、要等到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入高锰酸钾 ,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操作步骤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入高锰酸钾 ,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加 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4、选 A。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点评: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结束时,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答案: D 试题分析: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经常通风,防止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导致危险; 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容易导致燃烧、爆炸,很不安全; 面粉
5、加工厂的工人不可以在车间吸烟,因为车间内弥漫着可燃物和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烟火,有爆炸的危险;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防止酒精微粒遇到空气和电火花而燃烧起火。 选 D。 考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处理。 点评:安全是头等大事,易燃易爆物要妥善处理,谨防发生安全事故。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或处理方法会造成环境问题的是 ( ) A植树造林 B滥施化肥 C利用地热和太阳能 D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树造林可以吸收有害物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利用地热和太阳能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滥施化肥,会导致
6、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体安全。选 B。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H2SO4”中有 “1、 2、 3、 4”四个数字,下面叙述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 A “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 “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 C “3”表示分子个数 D “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 “3H2SO4”中 “1”表示硫原子的个数,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 1 个硫原子;“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即 2个氢原子; “3”表示分子个数,即 3个硫酸分子; “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即 4个氧原子。选 A。
7、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只能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其中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排放了大量 的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 ( ) A CO和 CO2 B SO2和 CO2 C NO2和 SO2 D O3和 CO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虽然有毒,但不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和臭氧不能导致酸雨。选 C。 考点:酸雨的成因和危害。 点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会生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雨水落下,便形成了酸雨。 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
8、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 4种物质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这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图中共有 4中物质,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是置换反应,但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 C。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的类型;单质和化合物;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作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管是哪个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物质中的 “Cl”的化合价 是 “+5”的是
9、( ) A NaCl B HClO C Cl2 D KClO3 答案: D 试题分析: NaCl中 “Cl”的化合价是 -1价; HClO“Cl”的化合价是 +1价; Cl2 的化合价是 0价; KClO3 “Cl”的化合价是 “+5”价。选 D。 考点:化合价。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伸入燃烧的木条 B测定气体的密度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能灭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各瓶,若木条燃烧更旺,则为氧气
10、,若木条燃烧正常,则为空气;若木条火焰熄灭则为二氧化碳。选 A。 考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鉴别。 点评: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要根据各自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加油站附近弥漫着可燃物的微粒,与氧气充分混合,一旦遇到烟火,既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应该粘贴严禁烟火的标志。选 B。 考点:常见的警示标志。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牢记这些标志,可以 在生活中,按照要求遵守有关规定。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粒子。原子得到电子,则质子数将小于核外电子数。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示
11、意图;离子。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原子。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石灰水 B空气 C生铁 D干冰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石灰水、空气、生铁都是混合物;干冰即是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选 D。 考点:氧化物。 点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010年 1月 14日 ,位于中美洲的海地发生特大地震。为了拯救生命,调用了许多搜救犬,
12、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最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最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入搜救犬鼻孔的缘故。选 C。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借火,防止引起失火; 氧气验满,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即说明氧气
13、已经集满;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酒精灯外焰均匀加热; 量 9.5ml的液体,应该选用 10ml的量筒,以减小实验误差。 ABD不对,选 C。 考点:点燃酒精灯;氧气验满;加热液体;量一定体积的液体。 点评: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要求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和成功。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4P + 5O2 2P2O5 B 2Fe + 6HCl = 2FeCl3 + 3H2 C Zn + 2HCl = ZnCl2 + H2 D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答案: A 试题分析: Fe + 2HCl = FeCl2 + H2; Z
14、n + 2HCl = ZnCl2 + H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BCD都不对,选 A。 考点:化学方程式书写。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食盐,食醋 B生铁,氩气 C洁净的空气,高锰酸钾 D冰水混合物,烧碱 答案: C 试题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食盐即氯化钠是纯净物,食醋是混合物;生铁是混合物,氩气是单质;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高锰酸钾是化合物;冰水混合物和烧碱都是化合
15、物。选 C。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节能减排 ”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 A燃料燃烧时供给充足的氧气 B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回收已生锈的废旧钢铁 D将学生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答案: D 试题分析:燃料燃烧时供给充足的氧气,可让燃料充分燃烧,提高利用率; 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 回收已生锈的废旧钢铁,可以节约资源; 将学生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16、,会污染水源和土壤,与 “节能减排 ”的主题要求不符。 选 D。 考点:节能减排思想;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点评: “节能减排 ”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等都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 有一种融雪剂中含有硅酸 钠( Na2SiO3), Na2SiO3中 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2 B +3 C +4 D +6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 Na2SiO3中 Si元素的化合价为 X。 ( +1) 2+X+( -2) 3=0, X=+4。选 C。 考点:化合价及其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已知反应 3A+2B=2C+D, A、 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甘肃省 武威 第五 中学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