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本溪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本溪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本溪卷)化学(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本溪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 B干冰升华 C蔗糖溶解 D铁丝燃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水的沸腾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蔗糖溶解过程中只是蔗糖分子进入了水溶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2、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液,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除去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
3、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NaOH和 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CuCl2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 方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t 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
4、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减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 t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恒温蒸发溶剂,因溶剂减少而使不饱和溶液达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使同量水溶解硝酸钾的量减少而达到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C、加入一些硝酸钾固体能够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D、由于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而加入较多同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由于没有多余的硝酸钾固体,所以溶液仍然处于不饱和状态,故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故选 D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
5、变的方法 点评: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都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 溶液,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却要具体分析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 B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用甲醛浸泡海鲜防止其变质 D用含氢氧化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金刚石的硬度大,所以用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故 A正确; B、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能和发酵酸反应,所以可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 B正确; C、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浸泡海鲜防止其变质,故 C错误; D、氢氧化钠有强烈 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含氢氧化钠的药
6、物治疗胃酸过多症,故 D错误 故选: CD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可作润滑剂,因为它很软 B金属铝可作导线,因为它的导电性最好 C锌的性能比生铁优良,因为锌的含碳量比生铁高 D浓硫酸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石墨具有润滑性,所以石墨可作润滑剂,故 A错误; B、金属铝可作导线,因为它的导电性良好,而
7、不是最好,故 B错误; C、锌中不含有碳,锌的性能比生铁优良,不是因为锌的含碳量比生铁高,故 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 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燃烧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 D点燃酒精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加热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8、图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要有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以防液体溅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否则会引起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加热器皿 -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自此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
9、一定含有的( ) A氯化物 B硫化物 C氢化物 D硫、氢和氧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成物二氧化硫、水中含有 S, H, O 三种元 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 S, H一定是从该物质中来,而该物质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而含有硫和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硫化物; 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C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
10、抹布扑灭 D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 B、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所以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做法错误; C、打翻燃着的酒精灯,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用湿抹布扑盖,这样既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 D、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做法正确 故选 B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点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
11、着火点以下或是撤离可燃物都是常用的灭火原理,在具体扑火时还要结合火场实际,选择恰好的灭火方法 今年来,部分大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 煤的燃烧; 工业废气的排放; 动植物的呼吸; 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煤的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工业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能引起大气污染;动植物的呼吸产生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不会造成污染;汽车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能引起大气污染 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本考点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 “三废 ”的
12、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化学在能源、材料和环境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甲烷和淀粉都属于有机物 B石油、乙醇和沼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D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都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甲烷和淀粉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二氧化碳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不正确 B、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和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正确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正确 D、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不污染
13、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故选: D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 影响 点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 1%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稀有气
14、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说法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因此食品包装中可充氮气防腐,故说法正确; C、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 1%,不是按质量计算,故说法错误;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说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 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用 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米粥 B牛奶 C碘酒 D石灰水 答
15、案: CD 试题分析: A、米粥是米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碘酒是固态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 CD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 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近日,央视曝光了 “镉大米 ”事件,大米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其中 “镉 ”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答案:
16、 A 试题分析:大米中镉含量严重超标,这里的 “镉 ”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 “镉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A 考点:元素的概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则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 体的是( )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硫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
1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天然气 C冰水混合物 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的剩余固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 C、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的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钙以及石灰石中一些不反应的杂质,也可能有未反应的碳
18、酸钙,属于混合物 故选 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 1)在 时, B、 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将 t3 时 A物质饱和溶液降至 t2 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 3)若 A中有少量 B时,采取 的结晶方式提纯 A ( 4) t3 时,将等质量的 A、 B、 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用 A、 B、 C表
19、示) 答案:( 1) t2;( 2) 3: 10;(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C、 B、 A 试题分析:( 1) t1 时 B、 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同; ( 2)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 t3 时 A 物质饱和溶液降至 t2 ,依然是饱和溶液,此时 A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0g: 100g=3: 10; ( 3) 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 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若 A中含有少量 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 4) 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辽宁 本溪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