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3年广西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广西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广西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披上了一层文学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识记; 0.93)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可知,云南省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他们生活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浙江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距今约七千年,陕西省半坡遗址发现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周口
2、的是北京人,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北京人。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的区别。元谋人知道用火、北京人学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山顶洞人学会人工取火 。火的使用使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理解; 0.75)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B跨国公司急剧增加 C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D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有( 1)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2)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3)国际金
3、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4)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它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没有新科技革命就没有经济全球化。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点评: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下列发生在当
4、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运用; 0.8) A坐汽车去桂林 B乘飞机旅游 C用柴油机发电 D上互联网发邮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可知, 18世纪 60年代到 19世纪初期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 19世纪 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 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5、。 A、 B、 C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上互联网发邮件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点评:本题是逆向思题,关键要看不 “字 ”。三次工业革命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有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有时还可以作为材料分析题出现。因此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来学习,加强识记能力。 下列事件中,带有民族主义活动色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借口的是(识记; 0.9) A萨拉热窝 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可知,在 1914年 6月 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
6、年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的借口,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凡尔登战役是一战里的重大战役,珍珠港事件是二战全面爆发的开始,古巴导弹危机是 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一战的导火线。 点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主张侵占塞尔维亚,他访问萨拉热窝是为了炫耀武力来威胁塞尔维亚,具有明显的挑衅行为,这可激怒了塞尔维亚人。 1914年 6月 28日,当斐迪南夫妇检阅完军事演习,乘车回市政厅途中,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死,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的改
7、善离不开精彩的创意,而世界博览会正是展示这些创意成果的重要舞台。 1851年英国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最有可能参展的物品是(理解; 0.95) A蒸汽机 B电灯泡 C汽车 D电脑 答案: A 试题分析: 18世纪 60年代到 19世纪初期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 19世纪 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1851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最有可能展示的是蒸汽机 ; B项是爱迪生发明的灯泡, C项是卡尔 本茨发明的汽车均属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项电脑属于第三次科举革命成功。所以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8、。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如果你生活在18世纪 60年代到 19世纪初期,你有可能 A.试乘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 机车 B.使用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C.在法国的巴黎看到电力铁路的开通 D.从报纸看到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保存有一件被誉为 “两河流域上古文明的杰作,弥足珍贵 ”的文物,该文物是(识记; 0.75)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A 试题分析: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是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也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9、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两河流域历史文明的主要代表,因此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两河文明。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了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古巴比伦之外,还有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本题还可以考察四大文明古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标志分别是什么。即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古代中国的分封制 。 “农业丰则基础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说明了重视 “三农 ” 问题的重要性。下列历史事件对 “三农 ”问题不利的是(运用; 0.9) A 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 B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19661
10、976 年的 “文革 ” D近年普遍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 “不利 ”二字。根据文革的影响和危害可知,对 “三农 ”问题不利 19661976 年的 “文革 ”。 1966年, “文化大革命 ”爆发,从工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全国各个行业都以 “阶级斗争为主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 ”问题同样遭受严重损失。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同样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C对 “三农 ”问题不利,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十年文革。 点评:
11、 “文化大革命 ”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它留下了永远不应当重犯这类错误的深刻教训,从反面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 “我们根本否定 文化大革命 ,但应该说 文化大革命 也有一 功 , 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 文化大革命 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理解; 0.92) A提出 “两个凡是 ”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C推行个人崇拜 D北京发生 “四五运动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是要理解为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事件。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可知,当时政治上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思想上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最后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开展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七十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内容是关于 A.文化大革命的评 价问题 B. “两个凡是 ”的问题 C.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血洗了近代以来百年的
13、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理解; 0.8) A中华民国成立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可知,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此之前的几次反侵略战争都失败了,而且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抗日战争却以中国的彻底胜利、日本的彻底失败而载入史册。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族侵略的第一次彻底性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血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
14、的历史意义。 点评: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大战场之一,中国对日本法西斯的抗争有效的削弱和牵制了法西斯的力量,减轻了其他战区和其他国家的压力,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实质上的巨大贡献。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和清朝大兴 “文字狱 ”,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理解; 0.84) A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B防止人民反抗 C加强思想控制 D压制知识分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实施 “焚书坑儒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清朝统治阶级大兴 “文字狱 ”,都是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封建统治。
15、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C项的干扰性较大,虽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但归根到底,加强思想控制也是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君主专制统治,两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化害为利的水利工程。下列古代工程中,作用与三峡工程最相似的是 (识记; 0.8) A长城 B大运河 C灵渠 D都江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词是 “化害为利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属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消除水患、灌溉农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四川人民。所以四川获得 “天府之国 ”的美称。长城不是水利工程,大运河
16、在隋朝主要作用是沟通南北交通,便于运粮;秦朝开凿灵渠是为了开发边疆。只有 D 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都江堰。 点评:本题还可以以汶川大地震这 一重大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既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又体现学科特点,这是近来来考试命题的重要趋势。如: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的汶川地区发生了 8.0 级的大地震。一项战国时期修建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在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考验后,又在这次地震灾难中安然无恙。该水利工程是( ) 、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 、李冰主持修建的灵渠 、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郑国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西 桂林市 初中 毕业 升学 模拟考试 历史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