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2015学年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不能证明我们的家园是个球体的是( ) A月食的照片 B日食的照片 C “神州 ”上天拍摄到的地球的照片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答案: D 试题分析: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有,从太空上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登高望远,同时日食和月食时出现的弧形阴影,以上事件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只能证明地球的昼夜更替,而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 下图中的两幅图比较,正确的是( ) A中国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广 B中国地图比例尺小,表
2、示的范围广 C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广 D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广 答案: B 试题分析:上面两幅图,一幅是中国全图,一幅是北京市地图,从范围来说,中国的范围更广,北京的更小,而从内容来看,中国地图的更简略,北京的更详细,所以同样的图上距离中国地图上所代表的范围更大,而北京的更小,所以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更小,北京的比例尺更大,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运用。 2014年国庆,明明到泰山旅游,他从地图中得知泰山的高度得 1524米,这个高度是( ) A相对高度 B海拔高度 C一般高度 D爬泰山的距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表示山的高度常常用海拔高度来表示,是指山的绝对高度,
3、是垂直于海平面的高度,而相对高度是两座山或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减,而爬泰山的距离肯定要比海拔高度更大,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海拔高度的运用。 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 C山东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在自转时,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当地球自转时会出现昼半球和夜半球,也就是会出现昼夜的更替和地方时的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的先看到太阳,也就是东边的时间要更早,而四季的变化,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地球上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的不一样,导致接受的太阳光热不一样,所
4、以会出现有的地方更热,有的地方更冷,这样就形成了五带,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图中的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上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其等高线是中间低,周围高,所以是盆地地形,而且盆地中央一般比较平坦,也是条件较好的地形,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的运用。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E、 160W B 20W、 160E C 0、 180W D 90E、 90W 答案: B 试题分析:东西半球不是按东经与西经来划分,因为本初子午线穿过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把一个国家分成两个半球不合理,所以国际上规定把东
5、半球的起始线向西移 20度,所以东半球从东经 20度至东经 160度,另外半个球则是西半球,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读 “某地区等高线 ”图,回答各题。 【小题 1】图中甲村位于丙村的(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小题 2】鞍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小题 3】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 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 4次。结合图文资料,回答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C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 D位于亚欧陆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答案:【小题 1】 D
6、【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图上没有经纬线,也没有指向标,所以只能采取第三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即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所以甲村是位于丙村的西北方向,故选 D。 【小题 2】鞍部是位于两座山之间,一般为两边高,两边低,所以图上只有 A是属于鞍部,故选 A。 【小题 3】日本是世界上少有的火山、地震频繁的国家,因为日本正好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同时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做这题时,图上把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都写出来了,如果没有写,我们可以记到,日本与我国一样都是临太平洋,而且都是太平洋西岸国家,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的判断和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从今往后陆地变为海洋 B太行山是从古老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C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代书籍中记载,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在太行山这个位置,在很久以前是海洋,而后来由于地壳的抬升运动,将大海变成了现在的高大山脉,所以现在在太行山中才发现了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的变迁。 下列地形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台湾海峡 B长江三角洲 C荷兰围海大坝 D喜马拉雅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表的
8、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人类的作用和自然的作用,一般来说人类的活动作用较小,而自然运动可以使地球表面发生较大的变化,而自然的作用包括外在作用和内在作用,如台湾海峡是由于地壳的下沉,出现的海峡,而长江三角洲是由于长江水的长时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而喜马拉雅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形成的高大山脉,荷兰的围海大坝。是人类的改造活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引起的海陆变迁。 读图所示等高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为山脊, C为山谷 B A为山顶, D为陡崖 C E地位于 B地的西北方向 D A地气温比 C地气温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上图等高线图可
9、以看出, B 所处的位置是位于等高线中弯向低处,说明此处更高,是山脊,而 C 则相反,是位于等高线弯向高处,说明此处更低,是山谷,故 A正确,而 A处有三角形标志,说明其为山峰, D处有几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说明此处是陡崖,故 B正确,而从图上方向标可以看出,向左为正北方向,所以 E应位于 B的东北方向, C是错误的, D选项的 A地海拔要比C更高,所以气温要更低,也正确,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应用。 相同大小的地图,在下列比例尺中,表示范围最小的是( ) A B 1: 100000 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千米 D三千万分之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
10、距离,所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而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所以题目占表示范围最小的就是比例尺最大的,以上四个选项中, B选项的比例尺是最大的,所以其表示的范围最小,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的关系。 假如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布料不少于( ) A 5 1亿平方千 米 B 5.1亿千米 C 6371平方千米 D 4万平方千米 答案: A 试题分析:假如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就是说这件外衣等于地球的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而 5.1亿千米是表示长度,而不是面积, C选项的 6371千米是地球的平均半径,不是表面积, D
11、选项的 4万平方千米是地球的周长,也不是面积,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积。 一艘大型油轮由于受到风浪的袭击,在下图中某大洋 A点附近海域遭遇险情,而此时,距离遇险船只最近的一艘轮船正好位于这个海域的 B点位置。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 1】图中 A点位于( ) A南纬 15、西经 25 B北纬 15、西经 25 C北纬 15、东经 25 D南纬 15、东经 25 【小题 2】图中 A点位于 B点的( ) A东南方向 B两南方向 C东北方 D西北方向 【小题 3】图中 A点可能位于( ) A大西洋中 B太平洋中 C印度洋中 D北冰洋中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2、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经纬线的判断,横纬竖经,横纬是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所以 A点的经纬度是北纬 15、西经 25。 【小题 2】根据图上经纬网判断方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在 B的左上角,所以 A在 B的西北方向。 【小题 3】从 A的经纬度来看,其经度是西经 25度,一定是大西洋,太平洋的经度范围是东到西经 78度 08分 ,西到东经 99度 10分 ,跨 177度,从经度来看是位于太平洋,印度洋的范围是东经 30度至东经 105度,而从纬度来说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所以 A地不会在北冰洋,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线的判断。 某人
13、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 人面北而立,说明其后面是南面,左为西,右为东,前为热带地区,后面温带地区说明此处是南回归线,所以 A.C 两幅图排除,而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说明他所站的经线是东经 160度,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东西半球和温度带的判断。 下列地理现象能够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夏季昼长夜短 C学校旗杆的影子冬季比夏季长 D四季的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地球在自转时会出现昼半球和夜半球,加上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随着自转会出现昼夜更替,也就是会出现太
14、阳的东升西落,而在自转的同时还会绕着太阳公转,因地球始终保持 66.5度的夹角,所以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就会出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夏季时昼长夜短、旗杆的影子长短,四季的变化都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的现象,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读昼夜半球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各题。 【小题 1】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在 M处海域联合搜寻失陪马航 MH370, M处海域属于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小题 2】 N地此时为( ) A夜晚 B白天 C 3月 21日 D 9月 23日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 M处看其所
15、在的海洋是位于非洲与大洋洲之间,而且大洋的北部是亚洲,所以其所在的洋是印度洋。故选 C。 【小题 2】光照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而另外一半白色部分则表示白天, N所在的半球是白色部分,所以其所在的半球是昼半球,表示白天,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半球。 第 22届冬季奥运会于 2014年 2月 7日至 23日在俄罗斯索契( 4335N,3943E)成功举行。冬奥会期间,地球正公转至图中所示的( ) A ab B bc C cd D da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夏至日,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是春分日的秋分日,而直射南回归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2015 学年 山东省 章丘市 第二 实验 中学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