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1271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属于 “物品回收标志 ”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废旧塑料制品回收,所以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要节约水资源,所以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所以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节约能源,所以错误;故选 A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A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稀盐酸 B CaO CaCO3 高温灼烧 C CO2 CO 点燃 D 稀盐酸 稀

2、硫酸 加适量 Ba( NO3) 2溶液,再过滤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 A 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因此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碳酸钙,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多,杂质一氧化碳少,无法点燃,故选项错误; D杂质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硝酸是新的杂质,故选项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如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3、分析错误的是 A 50 时, 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可使 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50 时,把 90gA物质放入 100g水中能得到 190g溶液 D 20 时, 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溶解度曲线可知, A 50 时, 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故正确; B因为的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所以升温可使 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正确; C 50 时,物质的溶解度为 80g.把 90gA物质放入 100g水中只能溶解 80g,得到 180g溶液 ,故 C错误; D 20 时, B物质的溶解度为最大,依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

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最大;故 D正确。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防锈和回收废旧金属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测定一种待回收的废铁中铁的锈蚀程度,某同学取该部分锈蚀的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 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 12%,则样品中已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金属铁的质量分数约为 A 28% B 31.8% C 46.7% D 70%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氧化铁中氧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然后由氧化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可以求得氧化铁中铁在质量;最后根据即可求得结果; 设该锈蚀的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的质量为 x则 氧化铁

5、的质量 =12%x 100%=40%x; 被腐蚀的铁的质量 = 100%40%x, 所以该样品中已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金属铁的质量分数为:100%40%x( x 12%x) 100%31.8%;故选: B 考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 H2和 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 H2与 CO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 CO2能与 NaOH溶液反应,所以 CO也能与 NaOH溶液反应 C碱溶液的 pH大于 7, Ba( OH) 2是碱,所以氢氧化钡溶液的 pH大于 7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

6、案: C 试题分析: A点燃 H2和 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是因为既有可燃性气体也有助燃性气体,而 H2与 CO都是可燃性气体,没有助燃性气体,不能发生爆炸,故A错; B CO显中性不能与 NaOH溶液反应,故 B错; C碱溶液的 pH大于 7,Ba( OH) 2是碱,所以氢氧化钡溶液的 pH大于 7是正确的,故 C正确; D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故 D错;故选 C 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醋酸、甲醛的化学式依次是 C2H4O2、

7、CH2O,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 H、 O元素质量比无法确定 B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 H、 O元素质量比是定值 C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是 22: 9 D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无法确定 答案: B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醋酸、甲醛的化学式中碳、氢原子个数比都为 C: H=1:2; H、 O原子个数比都为 2: 1; H、 O元素质量比都为 1: 8,为定值;有机物燃烧时,生成 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分别是由碳氢元素的量决定的,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

8、为 1: 1;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是22: 9,故选 BC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试剂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 KNO3 BaCl2 B Na2CO3 NaOH C Zn Ba( OH) 2 D MgCO3 Ba( NO3) 2 答案: C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分析,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

9、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产生了气体,且能与乙中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A硝酸钾与硫酸不反应,没有气体产生,不会出现乙试管中冒气泡的现象,故 A错误; B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将硫酸压入乙试管,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不会使乙试管出现浑浊,故 B错误;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生成的氢气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硫酸压入乙试管,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水和酸的沉淀,使溶液变浑浊,故 C 正确; D碳酸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

10、象,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硫酸压入乙试管,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水和酸的沉淀,使溶液变浑浊,故 D正确;故选 CD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酸的化学性质 向 H2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横坐标 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加入 NaOH溶液至过量,可知最后 pH值大于 7,故 A错;B由于在没加入氢氧化钠之前,没有生成硫酸钠,所以应该从 0点开始,故 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把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

11、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一开始没有沉生成,等费用结束沉淀不再增加,故 C正确; D由于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最后硫酸被反应完了,所以硫酸的质量分数最后变为零,故 D错;故选 C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其化学组成为 Fex( OH) y( SO4) znH2O。取 7.525g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得到 10.485gBaSO4沉淀。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碱,经过滤、洗涤、灼烧得 Fe2O3固体 2.80g。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x: y = 7: 3 B 2x = y + 2z C y: z = 1: 3 D 3x = 2y + 2z 答案: AC 试题分析

12、:依据答案:可知,此题主要考查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列式可得: 3x+(-y)+(-2)z=0 即 3x=y+2z,可知 BD错误,若 A正确则3x=7y 代入前面的式子可得 y: z = 1: 3,故 C也正确;故选 AC 考点:化合价原则 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 B安全常识 用铁锅烹调食物 防止贫血 蛋白质摄入过少 使人生长发育迟缓 煤气泄漏 先打开排气扇 海鲜防腐 甲醛溶液浸泡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蚕丝布料和化纤布料 点燃 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 淀粉溶液 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 过度施用农药、化肥 水污染和土壤板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铁是合成

13、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会患贫血,用铁锅烹调可补充铁元素,所以正确;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活性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伤组织的原料,缺蛋白质会发育迟缓正确; B煤气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所以错误;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能食用,所以错误; 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是合成纤维,燃烧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正确;碘盐中的添加剂是碘酸钾,碘指碘元素,而不是碘单质,是单质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所以错误;D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造成的,所 以错误;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会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所以正确;上述选项中 A均正确;故选A 考点:

14、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物质的鉴别、推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即该转化只需要发生一个反应即能达到由原物质转变为目标物质;利用物质的性质,通过确定一个能实现转化的反应,判断转化关系是否可实现一步的转化。 氧化铜能与硫 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又能与金属铁等发生置换而得到铜,铜与氧气反应则可得到氧化铜,因此该转化关系中的三种物质均可实现转化; 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

15、转化为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H2和氧化铜、氧气等反应生成 H2O, H2O和 SO3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H2SO4, H2SO4 和活泼金属反应得到 H2,均可以实现,符合题意;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沙湾区某地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产业,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 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由三种元素组成; 由 76个碳原子、 52个氢原子和 46个氧原子构成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属于有机物; 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76: 46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

16、行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及质量比,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物质的种类。由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可知: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有机物;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 76个碳原子、 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76):( 152):( 1646) =228: 13: 184,由此可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A综合以上分析, 错误,故 A不符合题意; B综合以上分析, 错误,故 B不符合题意; C综合以上分析, 正确,故 C符合题意; D综合以上分析, 正确 错误,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17、C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 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我国 “嫦娥工程 ”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 “ 氦 -3”, 10吨 氦 -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关于氦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 3,电子数为 3 B质子数为 2,电子数为 2 C质子数为 2,电子数为 3 D质子数为 3,电子数为 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原子序数,氦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核内质子数是 2,核外电子数是 2,故 B正确, A、 C、 D错误;故选: B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

18、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干冰、冰水混合物 B天然气、煤、石油 C液态氧、二氧化硫、生铁 D稀有气体、酒精、碳酸钙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A氢气属于单质;干冰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属于混合物;煤属于混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液态氧属于单质;二氧化硫属于化合物;生铁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酒精属于化合物;碳酸钙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

19、 C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没有变质的是 A烧碱固体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生石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烧碱固体易吸水潮解质量增加,同时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变质;故错误; B浓盐酸的挥发性会使它质量减少,浓度降低,故错误;C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错误; D生石灰易与空气中水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且变质;故选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及贮存方法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棉花在酒精灯

20、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 D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蛋白质灼烧时能发出烧焦羽毛味,棉花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纸的气味,故 A 错;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烟,故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在铜的后面,不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没有明显现象,故错误;故选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 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

21、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D该示意图中共有 3种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反应的图示可以发现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存在没有参加反应的分子, A由图示可知反应前的物质含有两种分子,即两种物质,而反应后只新生成一种分子,即一种物质,故该反应符合 “多变一 ”的化合反应特征,故正确; B由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 1或 1: 2,有一种物质有剩余,故错误;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开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所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由图示信息也可知道),故正 确;

22、 D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的的物质含有的分子种类共有 3种分子;故正确;故选 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小珍家种植的玉米有倒伏现象,这是缺少某种营养元素的症状。据此,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A尿素 B磷酸钙 C氯化钾 D碳酸氢铵 答案: C 试题分析: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小珍家种植的玉米有倒伏现象是缺少钾肥,钾肥具有抗倒伏作用。 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A错; B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 B错;C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C正确; D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

23、,属于氮肥,故 D错,故选 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制作下列仪器时,要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蒸发皿 B橡皮导管 C燃烧匙 D集气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常见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及合成纤维, A蒸发皿是用瓷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橡皮导管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其中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燃烧匙是用铁合金制成的,属 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集气瓶是用玻璃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 B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

24、明溶液的是 A FeCl3、 NaOH、 KCl B Na2CO3、 NaCl、 K2SO4 C BaCl2、 NaOH、 H2SO4 D KCl、 NaOH、 Cu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A中 FeCl3本身是黄色的, FeCl3和 NaOH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不会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 A错误;中物质之间重新结合不会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故正确;C BaCl2与 H2SO4会产生白色沉淀,不会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错误;D NaOH 与 CuSO4能产生蓝色沉淀,并且 CuSO4溶液是蓝色的,故不合题意;故选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条

25、件与实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填空题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1)写出仪器 a、 b的名称, a是 , b是 。 ( 2)若用 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NH3),同时得到氯 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 4)收集氨气时应选用 D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 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 有 、 (回答两条即可)。 答案:( 1)试管 分液漏斗 ( 2) 2H2O2 2H2O+O2 (

26、 3) 2NH4Cl+Ca( OH) 2 CaCl2+2NH3+2H2O A ( 4)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试题分析:( 1)常见的仪器,图中 a是试管, b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试管;分液漏斗 ( 2) B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制取氧气时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H2O2 2H2O+O2; ( 3)制得氨气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属于 “固体加热型 ”,所以选择 A;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NH4Cl+Ca( OH) 2CaCl2+2NH3+2H2O; ( 4)收集氨气时应选用 D装置,说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27、的密度;氨水显碱性,碱性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故答 案: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依据同类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现有下列三组物质: A空气、硫酸铜、冰水、蔗糖 B KOH、 H2SO4、 Ca( OH) 2、 Ba( OH) 2 C NH4Cl、 Na2CO3、 SO2、 Na2SO4 ( 1)填写下表空白 组别 A组 B组 C组 分类标准 纯净物 碱 不属于上述分类标准的物质 空气 SO2 (

28、2)请仿照检验 CO2的反应,用 SO2书写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3) NH4Cl溶液与 KOH溶液能够反应,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 OH-结合生成了 NH3和 H2O。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 Ca( OH) 2溶液与 Na2CO3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解离出 离子结合生成了 。 ( 4)请依据( 3)中获得的启示,判断下列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同存在的一组离子是 。 A H+、 OH- B CO32-、 H+ C Cu2+、 OH- D Na+、 Cl- 答案:( 1) B组: H2SO4; C组:盐 ( 2) SO2+Ca( OH) 2=CaS

29、O3+H2O或 SO3+Ca( OH) 2=CaSO4+H2O ( 3) Ca2+与 CO32-; Ca CO3 ( 4) D 试题分析:( 1)碱在水溶液中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根据四种物质在水中的电离结果可以判断出,不属于碱的故答案:为: B组: H2SO4;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将四种物质在水中电离后,只有二氧化硫不满足该条件,故答案:为: C组:盐; ( 2)检验二氧化碳实际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性质比较相似,可以采用类比法书写方程式, 故答案:为: SO2+Ca( OH) 2=CaSO3+H2O或 SO3

30、+Ca( OH)2=CaSO4+H2O; ( 3)既然 NH4Cl溶液与 KOH溶液能够反应,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 NH4+和 OH-结合生成了 NH3和 H2O,可以看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实质,故答案:为: Ca2+与 CO32-; CaCO3; ( 4)能生成沉淀、气体、水的离子不能共存, 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 B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沉淀, D所有的钠盐都溶于水,故选: D;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物质的简单分类;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

31、式、电离方程式 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 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 (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 (填字母)制的。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 2)在 “灶 ”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 A使用焰心加热 B使 用内焰加热 C使用外焰加热 (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 (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 “灶 ”里塞满枯枝,

32、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 pH 7) B食盐水( pH=7) C肥皂水( pH 7) ( 6)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 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将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进行防锈,你依据的原理是 。 答案:( 1) A( 2) C( 3) C( 4)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5) C ( 6)使金属铁与空气和水隔绝开(答案: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1)金属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又具有不易破碎的性质,所以适合野炊餐具用,故选 A;

33、 ( 2)外焰温度最高,适宜加热,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是调节到外焰部位,故选 C; ( 3)馒头中含有淀粉即糖类,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唯独缺少维生素,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故选C; ( 4)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有两个: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浓度。迅速往 “灶 ”里塞满枯枝,进入的空气少,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了,燃烧会不充分:要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5)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要想减轻疼痛,需要用碱性物质来中和掉酸,故选 C; ( 6)生锈的条件是与水、空气同时接触,所以防止生锈要控制住这两个条件中

34、的一个就行; 考点:化学的用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 1)在 C、 H、 O、 Ca、 Fe、 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密度最小的气体 ; 汽水中含有的酸 ; 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 ;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你知道下列化学原理吗? 要证明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来检验。 使用久了的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用可厨房中的 浸泡除去。

35、 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撒盐可以让公路积雪尽快融化,原理是 。 答案:( 1) H2 H2CO3 NH4NO3 Fe2O3 H2O Ca(OH)2 ( 2) 肥皂水 食醋 吸附 盐溶于水降低水的凝固点 试题分析:( 1)要依据所给元素,按要求填写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就最小: H2; 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得到碳酸 H2CO3; 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是硝酸铵 NH4NO3;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Fe2O3;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再依据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H2O; 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常用的是熟石

36、灰 Ca(OH)2; ( 2) 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食醋中含有醋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能生成可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所以可用食醋除去水垢; 活性炭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低,所以冰雪可以很快融化。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硬水与软水;醋 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性质 探究题 多彩的 “碳 ”,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 “碳 ”的世界 . (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

37、钙 B乙醇( C2H5OH) C二氧化碳 (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他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含碳物质的燃烧会导致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 ”,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 ( 3) 2013年 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 碳海绵 ”。(如图 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利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 4)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

38、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5)二氧化碳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 “捕捉 CO2”、“释放 CO2”,实现碳循环。 步骤 1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为确定步骤 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 。则分解不完全。 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 CO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 HCOOH)

39、,此反应中 CO2与 H2的分子个数比为 ,若要检验 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 pH试纸 ( 6)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括号内一种含有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 ( 2)转化关系图中由 H2CO3CO2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 3) 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 CO2灭火,原因是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和单质,请写出该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B ( 2)石油 CH4 节约用纸等符合低碳即可 ( 3) ABC ( 4)AB

40、 ( 5) CaO+CO2 CaCO3; 盐酸; 有气泡产生; ab; 1: 1; bc; ( 6) CO 分解 2Mg+CO2 2MgO+C 试题分析:( 1)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属于无机物,故选 B; ( 2)三大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他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很多,如少用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约用电等合理即可。 ( 3)依据题给信息,可得 “碳海绵 ”具有吸附性、可重复利用、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

41、选 ABC; ( 4)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 ,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变为气体,不会污染档案资料,正确;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并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正确;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不能降低,错误,故选 AB; ( 5)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在 400 生成碳酸钙,方程式是:CaO+CO2 CaCO3; 因为碳酸 钙遇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盐酸,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则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 观察流程图可以看出反应原料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42、反应条件是利用太阳能,因此有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优点,但会受到地域、天气的限制的缺点,故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是错误的;故选 ab; 一分子的 CO2和一分子的 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分子的甲酸( HCOOH),因此此反应中 CO2与 H2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酸性物质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 pH 试纸测定的 pH 会 7,因 此选择 bc; ( 6)( 1)根据碳、二氧化碳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确定该含有碳元素物质: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括号内含有碳元素物

43、质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 ( 2)转化关系图中由 H2CO3CO2,可由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来实现,该反应符合 “一变多 ”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 3)镁着火不能用 CO2灭火,原因是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和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该氧化物是氧化镁,单质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 考点:有机物的判断;化石燃料;物质的燃烧与灭火;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44、一)甲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 组装好如图仪器,并检查 ; 称取 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称量装置 C的质量;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 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再次称量装置 C 的总质量; 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 1)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B装置的作用是 。 ( 3)如果没有 B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不变) ( 4)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 ( 5)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 13.0g,实验前、后 C装置(包

45、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 61.2g和 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精确到 0.1%)。 (二)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 ,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静置混合物 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经过量; B向混合物 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 ( 2)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 ,然后观 察现象判断。 A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46、0.1%)。 【实验反思】 甲乙两组同学所测该品牌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 组(填 “甲 ”或 “乙 ”)更准确,另一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实验步骤】 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分析】( 1)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 2)除去水蒸气 ( 3)偏大 ( 4)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装置 C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 5) 81.5% (二)( 1) A ( 2) B、 C 【实验反思】乙组 因甲组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未被装置 C 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试题分析:依据实验目的:要测定该品牌纯碱的 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

47、质量俩确定碳酸钠的质量,所以要保证二氧化碳的质量准确。 (一)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 【实验分析】( 1) A 装置中是硫酸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2)因为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所以 B装置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 3) C中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并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如果没有 B装置,会使 C的质量增大,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从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碳酸钠质量增大,使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4)盐酸具有挥发性,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装置 C吸收,影响实验测定,所以不能替代稀硫酸;( 5)因为 C增大的质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