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1300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下图所反映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通商口岸集中于沿海地区 B英国侵略军曾进攻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准确识记,题干中的图片所示鸦片战争失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宁波,据此结合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可以得出 ABD均发生在鸦片战争过程中,而 C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前的 1839年,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内容 拿破仑说: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2、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滑铁卢之战抹杀了拿破仑的功绩 B民法典成为后来的立法典范 C民法典限制了国王权力 D拿破仑认为民法典是他的最大功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历史功绩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强调了民法典是 “不会被人忘却 ” “它将永垂不朽 ”,反映了拿破仑认为民法典是他最大的功劳,树立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规范,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民法典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 “17世纪 40 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资

3、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 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确立的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7世纪 40年代 19 世纪 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 确立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根本原因, A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B表述不合题意;俄国、日本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是革命, C表述不合题意;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

4、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又从理论到现实,分别对应的标志性事件是 A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B共产党宣言发表和巴黎公社 C共产党宣言发表和俄国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发表和苏联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指的是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理论到现实 ”指的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下列对各国在 19世纪上半期所出现的历史情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 “旅行者 ”

5、号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B美国:奴隶贩子当众毒打和侮辱带着镣铐的黑人奴隶 C中国:英国人在上海从事商业活动 D印度:章西女王带领起义军保卫章西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史蒂芬孙发明 “旅行者 ”号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A符合史实;美国的黑人奴隶制的存在, B符合史实, 1842年,英国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口通商,最北边的就是上海,英国人在通商口岸从事商业活动, C符合史实,而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8年 6月章西沦陷后撤至印度北部的瓜廖尔继续战斗 ,在城郊的保卫战中,遭遇英军罗斯将军的第

6、8轻骑兵团,孤军奋战,身被数刀,被抬出战场后,伤重不治,因此 D 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亚非拉的奋起 印度民族大起义 20世纪 60 90年代,亚洲国家新加坡和韩国均发展为新兴工业国家。回顾两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值得借鉴的经验有 结合本国国情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联系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像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适时的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地进行产业更新换

7、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据此可知 均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亚洲经济的发展 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苏联、英国和美国在希特勒垮台之后有效地控制了欧洲的发展。 ”下列事件能够反映 “有效地控制了欧洲的发展 ”的是 A巩固战时同盟 B实行 “冷战 ” C成立欧盟 D发动科索沃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相关史实,材料中 “苏联、英国和美国在希特勒垮台之后有效地控制了欧洲的发展 ”是指冷战政策的推行,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作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推行冷战政策,美苏两国各自控制一部分欧洲,并且都组成政治军

8、事集团进行对抗,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政策 下面哪一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约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 ”指的是欧洲的联合即欧盟,其属于区域性经济组织,而备选项中 AB 是全球性的, C 是军事组织, D 属于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 “关于正义、法律、宗教、上帝等等一切话都是空话,用来掩盖最粗

9、暴的贪欲和残忍! ”列夫 托尔斯泰这段对俄国社会黑暗的揭露出自 A哈姆雷特 B复活 C母亲 D美国的悲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夫 托尔斯泰著作的准确识记,解题时抓住“列夫 托尔斯泰 ”,分析备选项可知 A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著作, B复活是十九世纪俄国对世界文学最有影响的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 C母亲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作品,它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D美国的悲剧是西奥多 德莱塞最为重要的作品,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现代文学和美术 列夫 托尔斯泰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 发

10、展。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382 2万人,占普通高中毕业生的 83 4%,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是1998年的 3 5倍和 3 2倍。这段材料说明我国高校 A招生规模大幅扩大 B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C教师地位大幅提升 D教育投资大幅提升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材料中 2003年高校招生382 2万人,是 1998年的 3 5倍,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A符合题意,而 B、 C、 D的表述均与材料无关,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 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其中最大的突破

11、是 A万隆会议 B中日建交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语 “20世纪 70年代 ”可以直接排除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与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 “最大的突破 ”可知应该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而中日建交是受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 关系正常化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外交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发展过程 D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重大历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

12、论形成于发展的过程,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从1978年 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82年 9月是酝酿和准备阶段,从1982年 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到 1987年 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形成时期,从党的十三大经过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

13、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 “第二次反思 ”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 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认识的能力,材料中 “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说明是在学习西方之后的反思,即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断遇到挫折之后的反思,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后,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据此方分析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一日须言之有物;二日不摹仿古人;三日须讲求文法;四日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日务去烂调套语;六日不用典;七

14、日不讲对仗;八日不避俗字俗语。 ”这段主张提倡的是 A民主 B科学 C新道德 D新文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分析引文内容可以得出材料主要提倡的是新文学,其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前期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闻学,反对旧文学。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下表反映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准确认识,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推断出应该是百团大

15、战,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 105个团 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 1800余次,攻克据点 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 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百团大战 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C 试

16、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大,依据材料中 “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 ”“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 ”可以推断出这次大会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月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共七大 周恩来曾经就一场战役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黄河是蒋介石的 “外壕 ”,陇海路是他的 “铁丝网 ”,长江是他的 “内壕 ”。而我们已经过了 “铁丝网 ”,打到他的 “内壕 ”

17、了。这场战役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由黄河是蒋介石的 “外壕 ”,陇海路是他的 “铁丝网 ”,长江是他的 “内壕 ”可以直接判断题干中的战役应该是挺进大别山,联系已学知识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南下,过黄河,过陇海路,直到长江以北,其中就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 “天演 ”、 “淘汰 ”、 “物竞 ”、 “天择 ”等术语铺天盖地见诸当时的报章杂志,许多人甚至用这些词汇给自己或儿女取名,表示信奉进化论。这反映了下

18、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 会的巨大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严复的相关史实,由题干中 “天演 ”、 “淘汰 ”、 “物竞 ”、“天择 ”等术语及时间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 ”可以推断出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书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思想,对当时国内鼓吹变法图强和提倡维新运动起过积极作用, C符合题意。 A是孙中山, B康有为, D是梁启超,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严复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 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这

19、段表述没有涉及西藏和平解放的 A时间 B经过 C意义 D背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准确认识,材料中主要阐述了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1951年 ”,经过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但没有涉及到背景,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西藏的和平解放 下面属于 “一五 ”计划成就的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大庆油田建成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

20、炸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成果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531957 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符合题意, 大庆油田是文革时期的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1964年,排除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 一五计划成就 综合题 ( 5分)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文字?(

21、 2分) (2)上述两种文字所代表的地区文明有哪些相似之处?( 2分) (3)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把文字的出现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 1分) 答案: (1)图一是中国的甲骨文;图二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2分) (2)两者属于大 河流域的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典型代表都是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分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明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成为文明传播的最重要载体。( 1分,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字的准确认识,依据图片中的文字等信息可以判断出图一是古代中国殷

22、商时期的甲骨文,图二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第( 2)问,主要考查对两个地区文明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两者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典型代表都是最早的 奴隶制国家之一,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 3)问,主要考查文字对文明的影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明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成为文明传播的最重要载体。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甲骨文 (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中国巨轮从计划经济体系中破浪而出。坚冰已经打破,第一艘开出

23、的帆船是农村改革。 材料二: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80年安徽凤阳县产粮 5 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 7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 15亿千克。 材料三: 1984年,农村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达1750多万家,从业人员 8805万,产值 47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50 4%,成为农村经济的 “半壁江山 ”。 (1)结合材料一回答,我国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什么政策让凤阳县的粮食产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

24、我国农村改革又发生 了什么新的变化?上述农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基本道理?( 2分) 答案: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 农村。 (1分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分) (3)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符合国情等。( 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十一届三全会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一艘开出的帆船是农村改革 ”可以得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 2)问,主要 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准确认识

25、,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凤阳产量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 3)问,主要考查农村的变化,依据材料中 “农村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可以得出当时农村的变化主要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结合材料可以得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改革要符合国情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改革开放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创承包责任制 ( 5分)在人类近代文明的历史上,理论常常是行动的先导。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曾认为: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事实上,近代历史的发展正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请

26、以下图人物为例,叙述他的贡献。(内容应包含:时期、国家、主张、影响。字数在 100字左右)答案:时期: 17、 18世纪或启蒙运动时期;( 1分)国家:法国;( 1分)主张:天赋人权;( 1分,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分,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两点即得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伏尔泰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法国 17、 18世纪或启蒙运动时期的旗手,其尖锐的批判封建宗教神学思想,主张为知识,科学和理性服务;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伏尔泰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主要著作有哲学

27、通信,形而上学等,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启蒙思想、伏尔泰 问答题 (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二: 1942年元旦,在美国白宫,罗斯福总统首先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紧接着,丘吉尔、苏联代表李维诺夫、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依次在宣言上签字。中国是第四个签字国,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公认。 材料三: 2001年,中国成功组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

28、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和领导人宣言。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I)材料一一中的 “公约 ”指的是什么? “公约 ”签订后受益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分 )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有何感想?( 2分) 答案: (1)九国公约。( 1分)美国。( 1分) (2)从侵略到联合。( 2分) 中国牵制了日本法西斯。( 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国际地位提高。( 1分) 弱国,无外交,

29、要提高综合国力等。( 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试题分析:帝(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九国公约的准确识记,依据材料中“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 ”可知 1922年 2月 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 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美国成为最大获益者。 第( 2)问,主要考查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变化,材料一中美国独霸中国,而材料二为了战胜法西斯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组成部分,牵制了日本法西斯,美国联合中国共同反击法西斯的侵略。 第( 3)问,主要考查新时期的外交,通过材料中 “中国成功组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

30、导人非正式会议 ”等外交活动,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由此可以得出弱国,无外交,要提高综合 国力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九国公约;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 (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 “黄金时代 ”: 1850 1914年是第一个 “黄金时代 ”,经济高速发展; 1950 1973年是第二个 “黄金时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4 9%。 材料二: 20世纪 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31、” 材料三: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 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1)材料一中的 “第一个 黄金时代 ”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 2分) (2)材料二中 “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说明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分析这种地位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 20世纪 50 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答案: (1)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通过扩军备战刺激经济的发展等。( 2分) (2)地位:二战后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32、1分) 原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利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工业,发展新兴的工业和军事工业,创造有利的国内发展环境。( 2分,符合史实,答出任意两点即得 2分) (3)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1分)影响:欧盟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一极,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1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题干中的两个 “黄金时代 ”即 “1850 1914年 ”“1950 1973年 ”,第一个 “黄金时代 ”正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通过扩军备战刺激经济的发展等。

33、第( 2)问,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原因可以从科技教育的发展、广阔的市场、工业的发展以及国内环境的稳定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欧共体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抓住 “20世纪 50 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58 年欧各国为了求的自身经济的发展,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个国家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 体,走联合发展道路, 1991年 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 11月 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一极,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欧共体、欧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