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1367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 6分)默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选择题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亲附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B函谷举:攻占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触、碰 C始速祸焉:加速赵王恐其破壁,乃辞谢:道谢 D涂有饿莩而不知检:检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处境艰难

2、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李叔同是近代史上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旷世奇才。 ; ; ; ; , 。 他于 20世纪初创办的音乐小杂志,是我国第一份传播西方音乐的刊物 他与萧友梅、赵元任、黄自一道被认为是我国近代音乐的四大拓荒者 其金石作品集李颅印谱让世人叹为观止 他填词的歌曲送别一直传唱到今天 其组建的 “春柳社 ”,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早已成为经典歌曲,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对美韩军演剑拔弩张的局面,朝鲜除了在边境布防之外,还一反常态地高调 “亮核 ”

3、,这令各方颇感意外。 B发生在富士康惊悚的连环跳,根据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加以推想,大致可归因于超负荷工作、高淘汰率等原因。 C很多有 “超前意识 ”的家长从小对孩子就加大英语学习的投入,少儿英语学校和培训班门庭若市、财源滚滚,中文反遭冷落。 D卓别林对世界电影史的贡献,一言以蔽之:马戏团小丑是行过,卓别林是完成。这样的评价,睿智深刻,由不得不举手赞同。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B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只是照搬列举说明,还自以为找到了古代文化遗产的精髓

4、,这就是我们说的食古不化。 C老太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多的感染力。 D正因为现当代小说数量多,流行广,必然存在鱼目混珠、高下难辨的现象。所以,什么才是好小说,怎样鉴赏现当代小说,很值得讨论。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迤逦樊笼报薪救火仓慌北顾 B桀骜暮蔼流殇曲水得鱼忘荃 C恶梦殒落皇天厚土惊滔拍岸 D廖廓震憾踌躇满志吉人天像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永远的断章 沈检江 卞之琳这个名字长久地散发着沉静、睿智而潇洒的书卷气和文人气,仿佛永远年轻,永远俊逸,永

5、远超然物外。他是为诗而塑就的,而且是为东方和西方共同塑就的,念一念他的诗,听一听那充盈、茁实而轻灵的音响,多么美妙、动听。读他的诗,读他的文章,仿佛感到是来自古代的才子,沐浴过欧洲文化之雨,又来到了现代中国,用天赋的手拨响了白话诗的语言与格律的琴弦,发出似曾相识又非同凡响的音韵。谁派遣他来接受苦难而伟大时代的考验,让他经历民族危亡的血与火的洗礼,让他来谛听民族之声和诗歌之音,要言不烦地品析现代诗歌的短长与出路?谁又赋予 他西方和东方的双重古典文化涵养,像先知般清醒地审视与评判诗的当下形态?我想,有时候,天神来到人间,在天堂和人世的对撞与融合之中,会露出平凡的笑容和卓越的破绽 他是古典的现代,又

6、是东方的西方 ;他窥透了古今中外诗歌的奥秘,并铸造出充分合理的诗的果实,而留给中国和世界的,难道只是那首简练而隽永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多少诗评家围着这四行诗孜孜不倦地加以诠释,雄辩滔滔或者细语潺潺,都留存在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资料库里,至今依旧意犹未尽。我一读这四行诗,就会想起丰子恺的漫画 只有丰子恺的漫画,简洁而隽永,明白而深邃,刻画出一种心态之美 才能形象地道出断章的真谛。断章也许是卞之琳灵感瞬息迸发的印记,又是精微而冷隽的诗风的一次不经意的显现。这不是李商隐的 “深情绵邈 ”“包蕴密致 ”的再现,也不是姜白石 “清空高远

7、”审美理想的重复。他在胡适、刘大白等人作诗如说话的主旨指导下,以白话演绎词曲的尝试之后,实现了现代汉语的古典内质,也实现了西方诗歌技巧的东方潜移。断章之所以是绝唱,正因为它最突出地体现了卞之琳诗风的特质。远看,一泓清水;近看,无底 深潭,这同早期白话诗的肤浅不可同日而语了。它,像是唐宋小令的现代再现,浓郁地散发着东方的、现代的气息;又使人想起西方诗歌中是否有类似的巧思,抑或是诗人对西方诗歌的一种感悟的闪现和融入?断章是卞之琳诗作特质的最亮丽、最集中的体现,它本身是一种近乎唯美的情景交融的吟咏,一种纯净心境的凸现和吐露,也是卞之琳才华的象征。尺八圆宝盒鱼化石等名作,都是断章的某种推衍和演绎,但却

8、不如断章这样清彻、洗炼、明净,不如断章这样具有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的魅力,不如断章这样显示隽永的、无止境的审 美内涵,在中国现代诗歌的星空上,断章是娇小而灿烂的一颗星!也许一个诗的时代,只会留给诗的历史这四行不朽的诗 回瞻诗史的时候,这四行诗永远这样清新、奇丽而朴实。我甚至有这样的设想:卞之琳为新诗和中国文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鸿篇巨制,而是精致而睿智的断章。 卞之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诗作,是从诗的天坛来到战火和泥土中的一次严峻的考验,也许,中西方文化的对接要比纯诗和政治诗、抗战诗的结合容易一些,朴素的词语需要更加朴素,朦胧的诗境需要转化成为透明的诗境, “用字浅白明朗,虽然也

9、有巧妙的比喻和机智的笔触 ,但远远不及前期那么涵义丰富幽隐 ”(张曼仪卞之琳论)。这一时期留下的是另一种风格和内涵的断章 卞之琳的纯诗还不可能那样仓促而迅速地转化成为战斗的诗,抗争的诗,民间的诗,那么多的诗的技巧与意境还不可能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苦难的大地上构建屋宇,中国,那时候还不理解,也不需要纯美的诗,卞之琳的名字无法同柯仲平、田间、臧克家、艾青并列在一起,却在 “九叶 ”诗人中奏响独特的强音。 卞之琳译的莎士比亚剧作和研究论文,对布莱希特戏剧、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小说的研究论文,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也同样是一束断章,但是茁实、深刻 、清晰,没有丝毫哗众取宠、自我标榜的喧嚣。 中国需要卞之琳这样真

10、正学贯中西,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高层次的学者诗人,需要萌发出新时代的诗的断章而不是庸凡的体系和全集。 (选自风流人物(上) 2011年版,有删节)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4】 答案: 【小题 1】( 4分)他精通中国古典诗歌,又沐浴过欧洲文化之雨,来到了现代中国,而赋予他西方和东方的双重古典文化涵养;他窥透了古今中外诗歌的奥秘,并铸造出充分合理的诗的果实,而留给中国和世界。 (每点 2分 ) 【小题 2】( 4分)因为他的诗不可能那样仓促而迅速地转化成为战斗的诗,抗争的诗,民间的诗;诗的技巧与意境还不可能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苦难的大地上构建屋宇。(每点 2分) 【小题 3】

11、( 4分) 简洁而隽永,明白而深邃,刻画出一种心态之美 清澈、洗炼、明净 具有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的魅力 具有隽永的、无止境的审美内涵。(每点 1分) 【小题 4】( 6分)最大贡献是实现了现代汉语的古典内质,也实现了西方诗歌技巧的东方潜移;弊病是:就作家来说,中国文坛缺少学贯中西的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高层次的学者诗人;就作品来说,数量不少而质量不高,缺少新时 代的“断章 ”。(贡献 2分,弊病 4分)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小题 4】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读史不是为了重新回到历史中去,而是为了推动历史继续向前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读史不是为了

12、重复历史,而是为了走出历史,创造历史。社会要发展,民族要前进,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我们只能向前走,了解历史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历史的经验是不能直接运用的,直接运用历史的经验只能造成历史的循环,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基本上是循环的形式,发展 少而重复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遇到任何矛盾都用过去用过多少次的旧的经验去处理、去解决,形式上看来解决了,但实际上又进入了一个与以前基本相同的演变过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在一系列重要方面都是循环往复的。就社会状况而言所谓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总是统一和分裂交替出现的形式。从经济上来说,重农与重商也是

13、交替出现的。中国是个农业国,在经济上还过得去的时候,统治集团总是满足于农业上的自然发展,并不注意发展商业手工业。但农业税收是非常微薄的,到国家在经济上入敷出时,重商的思想便发展起来。但官僚集团的腐败,造成法律的松弛 ,社会矛盾也随之加剧。到社会经过动荡重新稳定下来时,重农思想便又占了上风。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形式上,从秦到清,基本是不同朝代的更迭。每个朝代都由初期的兴盛发展、中期的繁荣、后期的衰弱到最后的灭亡,改姓易朝之后又是如此 所以,读历史,不能只看一时一地的效果,要看在整个历史上的作用和发展;不能简单运用历史上曾经用过的方法,而要结合现实的情况,寻找不同于历史上的新的解决方式。这样才不会走历

14、史的老路,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历史和新的历史经验。 不但要了解历史,还要思考历史,要在整个历史的框架中看待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 实。有的人认为只要知道了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就是懂得了历史。其实,读史不要先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入手,而要从整体的历史入手。最好先找一本比较可靠的通史来读,先对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有所了解然后再读具体的历史材料;先读现代人写的综合性的历史著作,然后再读诸如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类史书来思考、来评判,不至于以事论事、以人论人。中国人读史容易产生个人崇拜的思想,容易简单学习古人的一法一术,而不注意从大的方面总结历史的经验,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缺乏整体阅读。诸葛亮是我们崇拜的对象,他

15、的具体的战略思想,确实有 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但他的个人才能却没有挽救蜀国最后失败的命运,这是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必把每个问题都想得那么清楚,但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自己的工作有关系的问题,多想一想总是有好处的。当然,这不能得出历史人物不伟大的结论;他们在自己的时代表现了自己杰出的才能,发挥了自己的历史作用,他们就是伟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思考他们。 (选自风流人物(下) 2011年版,有删节) 【小题 1】从原文看,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读史?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史不但要了解历史,还要思考 历史,最终是为了走出历史,创造历史。 B读史不要先从具体的历史

16、事实入手,而要从整体的历史入手。先读现代人写的综合性的历史著作,然后再读诸如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类史书来思考、来评判,这样就可以避免以事论事、以人论人。 C史书上的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表现了自己杰出的才能,发挥了自己的历史作用,要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对待他们,不能低估他们。 D读历史,不能只看一时一地的效果,不能简单运用历史上曾经用过的方法,不必把每个问题都想得那么清楚,而要结合现实的情况,寻找不同于历史上的新 的解决方式。 【小题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到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循环的形式,发展少而重复多。 B重农思想占上风的背景是

17、社会经过动荡重新稳定下来;重商思想发展起来的背景是农业税收非常微薄,国家经济入敷出。 C历史的经验很重要,但是不能直接运用,如果直接运用历史的经验也许会造成历史的循环,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要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历史和新的历史经验,就必须不能使用历史上使用过的方法,而要结合现实的情况,寻找不同于历史上的新的解决方式。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经历了由初期兴盛发展、中期繁荣、后期衰弱到最后灭亡、改姓易朝的过程。 B读历史人物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不能盲目崇拜,高估或低估那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C读史的正确方法应当是

18、这样的:由整体到局部,由综合到具体,由古代到现代。要把具体的历史事实放到整个历史的框架中分析。 D读史不能像历史学家那样把每个问题都想清楚,但是如果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或者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系,就可以把它想明白。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4-7每题 3分)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

19、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 “万机之务,何者为先 ”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 “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 若公私有储,虽遏凶年,复何忧哉 ”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 “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 ”允曰: “公帷幄宠臣,答诏 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

20、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 “如 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 !”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竞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 谏曰: “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 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 ,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 ”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 注:黄中内润:内心高

21、尚,德才深藏不露。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他受贿被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表达忠心,一定会免于责罚。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 ,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小题 5】翻译下面的句子。 (8分 )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

22、农隙,不有所兴。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5】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4】 【小题 5】略 文言参考译文: 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 “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 ”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还俗了。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

23、欢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 “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 做的? ”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高允于是说: “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呢 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 ”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 于长

24、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 隋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 诗 (其二 ) 唐 王维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梅花着花未?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 ) (2)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 ) 答案: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柏拉图说: “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 卢梭则谈到: “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 ,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死亡,他就会什么

25、也不能忍受的。 ” 鲁迅说过: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 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 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 柏拉图侧重的是 ;卢梭侧重的是 ;鲁迅侧重的是 。 答案:( 5分) 人要有勇气。( 2分) 人要有勇气战胜自己;没有勇气的后果;人要有勇气面对不幸。(各 1分)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6分) “编者按 ”是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论、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常常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 新春刚过,校刊原野决定将征集到的以 “关于春节的温暖记忆 ”为主题的稿件汇编成一期专刊。 请你以编者的身份为这期专刊写一个 80字左右的

26、“编者按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6分)示例: 春联,红包,多么温暖的色彩;汤圆,腊肉,多么温暖的味道;团聚,拜年,多么温暖的画面 这些温暖的记忆,带着浓浓的年味,以诗文的姿态,在这飘着墨香的书页上,翩跹而舞。(围绕主题创设情境 3分,修辞手法 2分,语言简明连贯 1分,没能体现 “温暖记忆 ”不超过 2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你能让一条小溪快乐,只要你不把生活的污秽抛向它们;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将在你口干舌燥时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题目自拟。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