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年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小题作答,多选则按前 3小题计分,每小题 2分,共 6分)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此予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答案: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罗帏 wi华裔 y俯瞰 kn押解 xi悲
2、恸欲绝 tng B杯杓 sho诘难 ji捍卫 hn目 chn顶礼膜拜 m C稻菽 sh屏气 b ng 粗犷 gung伺候 c忧心忡忡 zhng D荟萃 cu笑靥 y谂知 shn挣揣 chui觊觎权位 j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3分)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加以改造, 。 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 “拔根 ”感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
3、病的一项是 ( ) A “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房价。 ”尹伯成表示,全国房价总体上应该下降 15% 20%左右才是一个合理的区间,才能调动消费需求的回升。 B之前发生的 “苏丹红 ”、 “结石宝宝 ”、 “OMP”等食品安全事件对广大市民是非常熟悉的,而近日发生的广州 “瘦肉精 ”中毒事件又使市民忧心忡忡,大家再一次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食品安全法上。 C世界上第一艘大型专业医院船 “866岱山岛 ”号日前已交付使用,该船的使用结束了中国海军没有大型制式医院船的历史。 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 A世上举案齐眉的夫妻一定是有的,不能以我等瓢勺相碰的日子,揣测人家的和睦是虚伪。 B如不抓住时机,及时见报,这则消息将成为陈词滥调。 C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 “人间天堂 ”实不为过。 D张家辉近来在杜其峰的作品中频频亮相,展露了自己的表演才华,尤其在黑社会系列中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的守成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 喻 中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 70岁的孔子从政治转向文化,潜心于春秋的编纂等多项文化事业;通过传统文化的整理与提炼,孔子
5、完成了为人间制定规则、确立准据、寻找意义之使命,从而达到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自由境界。与之不同的是, 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处死刑。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守成或传承 的态度。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思想史来说,长期盛行的是 “代圣人立言 ”,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比如朱熹,也要通过 “集注四书 ”的方式来表达
6、自己的思想。就政治史而论,数千年来,真正触及内核的政治革新极为罕见,政治运作方式代代相袭,鲜有根本性的变化。譬如,从秦始皇开始的 “皇帝之下的三公制 ”一直到当代中国的 “人代会之下的 一府两院 制 ”,一以贯之的政治结构似乎已经达到了 “超稳定 ”的程度。 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 然。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譬如,在中世纪,有哥白尼的 “日心说 ”对 “地心说 ”的挑战;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于 “君权神授论 ”的驳斥;到了 20世纪,早期的法兰
7、克福学派也是以 “批判理论 ”而著称的。 苏格拉底坚守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是他陷入不自由困境的重要根源。因为,这样的坚守常常把他置于流行观念与大众趣味的对立面,因而会受到多数人的反对与厌烦。然而,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 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 孔子的自由,源于他在年届七旬之后,终于为自己确立了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整理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所承担的核心职责,就是承前启后,既总结、提炼人世间的秩序,同时也为这套秩序赋予 “意义 ”。孔子对 “旧 ”
8、文化的 “守护 ”与整理,既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更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孔子晚年的文化劳作,确实为中华民族规定了一种秩序与一套意义,从而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提供了一颗最坚硬的内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相互对 立的思想倾向,在现当代中国都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一方面,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么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么彻底倒向另一边,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在这种非此即彼、看似坚定的立场背后,实际上是生硬、武断、简单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更缺乏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性格。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无论是一个小邦还是一个大国
9、,都可能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一直酣睡下去,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有删改) 【小题 1】下列说法中不符 合文意的两项是( 6分)( ) ( ) A从秦始皇开始的 “皇帝之下的三公制 ”一直到当代中国的 “人代会之下的 一府两院 制 ”,政治运作方式鲜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体现了孔子 “守成 ”思想的影响。 B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状态,是他们不同思想形成的原因。 C苏格拉底之后西方的许多思想观点与潮流,都受到其批判精神的影响。 D苏格拉底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能促使人们自省、自救,自我更新。 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
10、 【小题 2】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孔子和苏格 拉底代表的是两种 “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 ”?分点列出。( 5分) 【小题 3】根据文意,在现当代中国,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与苏格拉底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倾向?( 5分) 答案: 【小题 1】 BE 【小题 2】 对历史的态度:孔子强调传承,苏格拉底则经常质疑。 对现实的态度:孔子侧重于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苏格拉底则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 对后世的影响:孔子使后世思想趋于保守,政治稳定;苏格拉底鼓励了后世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小题 3】 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孔子的守成态度; 在面对现实时,我们 需要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
11、 这两种思想倾向虽然对立,但对于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发展来说,都能起到有益的积极的影响。 【小题 1】 B项原文说是 “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二者并非是因果关系 E项要么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么彻底倒向另一边,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从两个 “要么 ”可知二者不能等同。 【小题 2】 5分。答对 1点给分,答对 2点给 3分,答对 3点给 5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5分。答对 1点给分,答对 2点给 3分,答对 3点给 5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一个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 新华社记者 朱玉、万一、刘红灿 他矮
12、,胖胖的。 他所在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连续 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 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第一波震荡刚过去,他立即驱车飞快地往学校赶。 路上他就怕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会出事。 上世纪 80年代中,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那栋楼连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 后来,他当 领导了,下决心要修这栋楼。 他发现与这栋楼相连的厕所楼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就先拆除了;他发现楼板缝中填的是水泥纸袋,生气地重新灌注了混凝土;他将原来华而不实、却又
13、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 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 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 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 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 15厘米。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左一个 5万元、右一个 5万元地化缘,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 16个 教室的楼修好。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就是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也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于是,他从 2005年开始,每学期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演习的这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
14、急疏散! 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教室里面一般是 9列 8行,前 4行从前门撤离,后 4行从后门撤离,每班必须排成单行,两个班合用一条楼梯,在楼、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楼、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疏散到操场上站在自己的固定位置 上。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 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要求老师站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因为拐弯处孩子最容易摔,如果摔了,老师可以一把将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
15、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 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唯一没按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一位挺着大肚子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全校 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里,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 1分 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 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 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
16、,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他的学生, 11岁到 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 ,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 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 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 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这时,他浑身都软了,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学校的墙上写着: “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 2008年 5月 24日新华社稿,有删改) 【小题 1】通观全文,叶志平校长的 “避险意识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广东省 中山市 实验 高级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