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三国时的曹植从小聪敏异常,写诗作文 倚马可待 ,著名的七步诗就是在嫉恨他的哥哥曹丕的严加逼迫之下,在短短的七步之内创作而成的。 B鲧治水一生,最终徒劳无功,触犯天条;而他的儿子大禹却疏浚百川,名垂青史。面对肆虐的洪水,一堵一疏,一截一导, 异曲同工 。 C这几个人面对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 振振有词 地念叨着: “菩萨饶恕我们吧。 ”随即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全被锯下。 D如今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 八面玲珑 :既要外形
2、美观,又要内饰精致;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澳门你好大型文艺晚会于 12月 2日至 4日一连三晚在澳门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B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 “大江东去 ”;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 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 D李煜的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 “一江春水 ”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3分)( ) A根
3、据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近日在全国公映,该片代表中国内地参加了第 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B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其中,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C在欧洲看 “蒙娜丽莎的微笑 ”,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的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 “艺术人生 ”栏目的关注。 答案: A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旁 稽 ( j)博采切蹉
4、 裨 ( b)益迫不及待 B 挫 ( cu)折建树浅尝 辄 ( zh)止义愤填鹰 C敷衍 塞 ( s)责 肆 ( y)业 监 ( jin)生草窠 D执 拗 (ni)歆 ( xn)享蹒跚 脊髓 ( j su)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小题 3分)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 陈思和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
5、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 “我是人 ”,“应该怎么做人 ”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 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
6、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 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 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
7、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 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为什么中国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时候,会爆发文化大革命?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人文精 神。因为人文精神在现
8、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容易显现出来。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到,等到大家集体发现就来不及了。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约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已经加入 WTO。但是,我们的人文教育是否必须进入西方模式,而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毁掉?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西方的模式下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我们任重而道远。 (选自新华文摘 2001年 12期,有删节) 【小题 1】对人文教育 的本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使之灌输到人的主观世界中
9、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的教育。 B重点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唤醒人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做人的良知的教育。 C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培养人的真善美的品性,使之能意识到 “我是人 ”的教育。 D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使人懂得做人道理的教育。 【小题 2】不属于造成人文教育的困境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 A整个世界潮流都强调技术知识教育。 B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充满了计量化特征,而对 人文缺损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考虑。 C一个国家或民族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文教育。 D压抑、扭曲、扼杀人性,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从而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
10、小题 3】根据文中信息,下面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人文教育应该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人文精神,唤醒人性良知,而不是仅仅灌输人文学科知识。 B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的人文教育也应该向西方学习,进入西方的模式,与世界接轨。 C为了走出我国当前人文教育的困境,必须继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D人文精神是通过人文教育唤醒人们本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人文教育的本质 ”最恰切的只有一项。 【小题 1】 D为现象。 【小题 1】 “我觉得
11、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西方的模式下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我们任重而道远。 ”而非 “进入西方的模式,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新闻现场 魏柏林 吴贵平因抢救落水小学生被村长知道了,村长 报给了镇里,镇里请来了本市电视台的摄像记者,打算把这件事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来抓。为了把这次报道搞得更有现场感,镇里打算再现一下当时救人的场面。也就是说,让当初落水的那个小学生再落一次水,让吴贵平再去抢救一次。 一切准备就绪,可是,报道的主角却不肯出镜。那个小学生上次已经尝够了呛水的苦头,这次说什么也不下水了。他的家长也不同意,理由很简单:水火无情,虽然有些保护措施,万一失手怎么办啊!村镇
12、两级领导一合计,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请一个会水的孩子来替代。替身小学生找好了,可是吴贵平却又扭扭捏捏不愿合作。村长给他做 了老半天工作,从精神文明建设到集体和个人荣誉等等,大大小小的道理讲了个遍,最后吴贵平竟憋出一句: “要我下水可以,但必须给我套个救生圈。 ” 村长说: “那怎么行,你当初救小孩的时候可没套,现在也不能套,人家要拍的就是那个真实劲儿,你懂不懂? ” “可是,可是 ” 吴贵平可是了老半天,还是没说出个所以然。 一直在现场督阵的镇长似乎看出点什么,拍了拍吴贵平的肩膀说: “吴贵平同志,我知道你的意思,请放心,我们决不会亏待你这位救人英雄,你的事迹,我们不但要向全市人民做电视宣传,同
13、时也打算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镇里已经决定给你颁发千元现金大奖!再说,你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这是事实,今天这样安排,只是为了再现新闻现场,以便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希望你能积极配合,不要再有什么顾虑了! ”吴贵平低头沉思了半天,总算点了点头: “好吧,那我就试试看,不过,万一我没弄好,你们可要帮忙啊! ” “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好不好,准备下水吧! ”村 长见吴贵平答应了,兴奋得直挥手,高声喊道: “各就各位,预备 开始! ” 随着村长一声令下,记者扛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河边那处深潭。替身小学生尖叫着跳进水里,小手直拍水面,装出溺水挣扎的样子。吴贵平试探着向小学生走去,可河水刚刚齐脖子,他便脚底发
14、飘,站立不稳,扑腾扑腾连呛了几口苦水,幸亏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老婆眼急手快,连忙递了根竹棍给他,总算把他扯上岸来。 看到这般光景,镇长脸上挂不住了,朝村长大发雷霆: “什么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明明是一个旱鸭子,救什么救?!告诉你,以后再报这样的假新闻我要撤你的职! ”村长一 脸沮丧地说: “镇长您真是冤死我了,吴贵平抢救落水儿童是我亲眼所见,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啊! ” “你别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刚才大家都看见了,他连自己都救不了,怎么能救别人?! ” “嗨!天知道这小子是怎以搞的,真是狗肉上不了正席! ”村长向镇长交不了差,只好把一腔怨气撒向吴贵平, “你小子给我解释清楚,当初你是怎么把人给救起来的
15、? ” “村长,不瞒你说,我真的不会玩水,只是,只是那一刻我以为那落水的是我儿子,才拼了命去救。 ”吴贵平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 “那一千元的奖金我不要了,英雄我也不当了! ” 村长望了望镇长: “这条新闻还拍不拍? ” 镇长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 “拍!不过,我建议把那个落水儿童换成吴贵平的儿子来拍。 ” 村长面露难色地说: “那也不成,吴贵平的儿子早在一年前就淹死了,并且,好象也是在这个鬼地方! ” 现场一片沉默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1年第 12期) 【小题 1】下面关于文章的解说,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从情节看,镇里打算再现一下吴贵平当时教人的场面是为了把这次报道
16、搞得更加真实、感人,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感召他人的作用。 B从人物看,不会游泳的吴贵平,看到有小学生落水,还是义无返顾地去 救人,这只是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品格使然,没有功利目的。 C从环境看,小说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没有受太多功利观念的影响,所以吴贵平才没有任何顾虑地救人。 D从写法看,小说的语言描写很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镇长的官僚腔透露了他的狭隘与急功近利;吴贵平的欲言又止,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 E从主题看,小说讽刺的意味大于赞颂的意味。当前,为了追求政绩,某些领导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为了吸引眼球,某些媒体再造新闻、夸大渲染,这都令人深思。 【小题 2】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安徽省 蚌埠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