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2011-2012学年度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选择题 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请将几个句子重新排列,使之表达连贯。( 3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 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面对
2、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B由于他整天整夜地呆在网吧里,所以他的视力已经成倍地下降了。 C “激流三部曲 ”等作品,不但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人物的命运沉浮,更激励无数青年反抗封建压迫,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甚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D “凤姐 ” 、 “犀利哥 ” 、 “贾军鹏 ”、 “杯具 ”等网络词汇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今年 “五一 ”黄金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乡村旅游热,兖州围绕 2006中国乡村游 ”的主题年活
3、动举办了农业高新技术果品展览会,各具特色的果品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B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对此,行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 鱼龙混杂 ,须细辨真伪。 C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国青队在下半场时打法渐渐有些走样;先失一球的日本队也顾虑自己的球门再度失守, 投鼠忌器 ,疲于应付,无意争胜。 D名为 lfish的电子宠物鱼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尾部、鳍部,做各种肢体动作,表达各种情感。它一亮相就受到都市一族的喜爱,只是身价 扑朔迷离 ,居高不下。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 9分) 作家的 “假性影响 ” 当我们说到某个作家的可
4、持续写作时,前提应该是这个作 家曾经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因为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所以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至少在文坛上广为人知。在文坛上广为人知后, 仍能 “继续 ”有作品问世,仍能 “不断 ”以新作支撑和证明自己的作家身份 这是可持续写作的最基本的含义。 所谓 “继续 ”、所谓 “不断 ”,当然不意味着每月、每季、每年都必定推出新作。“十年磨一剑 ”也是在可持续写作,甚至还是更值得信赖更值得尊敬的可持续写作。也许有人会说: “十年磨一剑 ”算是可持续写作,那么, “一生磨一剑 ”算不算?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写出一部优秀之作,难道不是比那种用一生的时间制造大量平庸之作的人更值得称道吗?也许的确有这样
5、的人,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去经营一部作品。只要这数十年间他的确是处于一种文学性的 “经营 ”状态,就应该认定,这种状态也是一种可持续写作状态。 如果可持续写作可以是一种不考虑质量的写作,那所谓 “可持续 ”,就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谈论这样的事情也就毫无意义。因此,当我们谈论作家的可持续写作时,是把平庸和蹩脚的持续写作也作为一种问题来看待的。曾经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而至少在文坛上广为人知的作家,人们对之的期待是继续写出有影响的作品。如果很快就销声匿迹,人们对之的反应是遗忘。如果不断写出些平庸和蹩脚的作品,人们对之的反应是失望。 曾经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而很快就销声匿迹,或再也写不出有影响的作品,这原因也不
6、止一种。当我们从可持续写作的角度考察这样的作家时,那最初产生影响的作品就会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而并不是所 有曾经产生影响的作品都经得起时过境迁后的再度审视的。导致一部作品产生影响的原因,既可能是文学性的,也可能是非文学性的。如果一部作品完全是或主要是因为非文学的原因产生影响的,那这个作家很快就销声匿迹,或再也写不出有影响的作品,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在文学的意义上,当 初的影响本就是一种 “假性影响 ”。这部作品并没有显示出这个作家有可持续写作的文 学才华 ,而人们对之寄予的可持续性写作的期待,本就是出于一种错觉。在当代,这种因 “假性影响 ”而让文坛内外人士对其抱有希望而最终又令众人失望者
7、,细数起来,其实是很多很多 。 【小题 1】下列对作家 “假性影 响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某位作家的最初影响完全是或主要是因其作品中非文学的原因而产生的。 B某位作家曾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但很快就销声匿迹或再也写不出有影响的作品。 C某位作家并没有杰出的文学才华,其作品只是因媒体的炒作才产生了影响。 D某位作家成名后,人们普遍对其产生的一种将来还定能再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期待。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作家的可持续写作 ”的一项是 ( ) A某位作家成名后仍能凭其新作支撑和证明自己的作家身份。 B某位成名作家每隔一段时间即有力作推出并产生新的影响。 C某位作家虽未有作品问世但
8、一直处于文学构思之中。 D某位成名作家 “十年磨一剑 ”或用一生时间完成了一部优秀之作。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家成名后虽也不断有作品推出,但质量不高,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写作。 B作为一位成名作家,只有继续写出有影响的作品,才能不被人们遗忘或是不令人失望。 C对最初产生影响的作品的再度审视是考察某位成名作家昙花一现原因的惟一 可靠手段。 D从当代文坛来看,作家的 “假性 影响 ”并不是一个极为个别的现象,而是比较普遍。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由 “导致一部作品产生影响的原因 或再也写不出有影响的作品
9、 ”, “在文学的意义上,当初的影响本就是一种 假性影响 ”几句话可知。) 【小题 1】(据原文知, “可持续写作 ”必须有优秀作品问世, “成名 ”之后仍继续“经营 ”文学。) 【小题 1】(据原文知,作家 “昙花一现 ”的原因不止一种,只有当从可持续写作的角度考察时,才涉及对最初产生影响的作品的再度审视)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0分) 苏步青 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 “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 ”与 “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
10、。 苏步青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年 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 “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 ”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 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 “苏步青效应 ”。苏步青认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
11、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 优秀教学人才。 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 “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 ”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
12、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 “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 ”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 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不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教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 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 “国际形势 ”他说: “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
13、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 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 ”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 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 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
14、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 90 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 “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的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
15、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 ” 2003年 3月 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 101岁。 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 1)下列对传记有 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第三段通过能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既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还表现了熊全治对苏步青的感激之情。 B苏步青 1927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C苏步青备课时,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
16、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 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 “国际形势 ”,这节课改变了苏步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5分) (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 5分) ( 4)请从 “求学 ”和 “治学 ”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启示。( 6分) 答案: (1)( 4分) CA。 (2)( 5分) 爱国 敬业,执著信念。尽管生活贫穷,条件
17、艰苦,但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 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如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吸纳国际新成果等。 勤奋刻苦,不畏艰难。求学时期,曾经在 4年里演算了上万道习题, 文理兼治,兴趣广泛。作为数学家,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四点。每答对一点给 1分,全对满分。意思对即可。) ( 3)( 5 分) 材料典型,且真实可信; 具有文学性; 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评传结合。(四点。每答对一点给 1分,结合文本给 1分。意思对即可。) ( 4)( 6分)求学上,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 己。( 1分)(结合文本,略, 1分)学习中也要踏踏实实,要锐意进取。(结合自身提出启示 1分) 治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度 吉林省 梅河口市 第五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