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东北三校高一下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浙江省东北三校高一下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浙江省东北三校高一下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浙江省东北三校高一下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旋 涡( xun) 望( lio)颓 垣 ( yun)号呼 靡 及( m) B干 瘪 ( bi)自 刭 ( jn) 载 体( zi)叱 咤 风云( zh) C 分 当( fn) 嵯 峨( cu)矿 藏 ( cng) 促 膝谈心( q) D愧 怍 ( zu) 鬈 曲( qun) 绯 红( fi) 应 运而生( yng) 答案: D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呼张良与俱去 A夫晋,何厌之有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断头置城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答案: C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激于义而死 焉 者也 焉 用亡郑以陪邻 B 顾 吾念之相如 顾 召赵御史 C予 之 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臣 之 壮也,犹不如人 D几 以 不纳死 以 乱易整,不武 答案: C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 前进 B大阉亦 逡巡 畏义 C约为 婚姻 D为巡船所 物色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 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众不能堪, x而 仆 之 B 舍 相如广成传范增数 目 项王 C道芷阳 间 行北虽 貌 敬,实则愤怒 D素 善 留侯张良不能容于 远近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不全含有通假
3、字的一项是 A来吾道夫先路召有司案图 B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令将军与臣有 C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独五人之 答案: C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品质是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他是 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 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 “风骚 ”并称, “
4、风骚 ”就是指以诗经中的 “国风 ”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答案: D 下列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一项是 A江山指点春光满目,激扬文字彩笔生花。 B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C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 D报晓鸡声,拂晓钟声,声声悦耳;赏心国事,舒心家事,事事关情。 答案: A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长江三峡) B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C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
5、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D热爱真理 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站在雅典卫城上,我发现对面远远的一座绿色的小山顶上,醒目地 着一座石碑。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 的组成部分。 文化传统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 ,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 A树立质疑捉摸 B竖立置疑捉摸 C树立置疑琢磨 D竖立
6、质疑琢磨 答案: B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 “贫二代 ”如此, “拼二代 ”亦如此, “富二代 ”更不例外。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 ,只是, “富二代 ”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 “富二代 ”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 “富二代 ”的看法是必要的 客观地为 “富二代 ”正名也无可厚非 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对于 “富二代 ”多是批评与鞭策 实在 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 “歧视 ”的地步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在
7、奥运会期间举办 “北京 2008武术比赛 ”,让全世界人民感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中国武协将之归功于武术界同仁齐心协力的结果。 B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C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D为切实挽回干旱带来的损失,提高抗旱保收效果, 2011年山东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规避旱灾。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近日, 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1
8、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消息 路人皆知 ,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B乔布斯的生活片断被无限放大,他的话受到人们的热捧,甚至 “不要为别人而活 ”这样的话也被一些年轻人 断章取义 ,奉为 “创业宝典 ”。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 邯郸学步 ,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前段时间,电信、联通涉嫌垄断一事传得 纷纷扬扬 ,两家运营商日前承认企业经营确实存在不合理行为,同时承诺尽快整改。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企盼经世致用礼尚往来有史可稽 B坐落层峦迭嶂云蒸霞蔚销声匿迹 C渲泄归根结底荒诞不经浮想联翩 D草坂雷霆万
9、钧峨冠博带一泄千里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的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民族共同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然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即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 速销声匿迹,便是
10、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做后盾。惟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才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 不出文化传统。 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 没有文化传统,我们
11、很难想像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但是,从接触到交流到变化,中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大体上说,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姻、
12、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而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 “有机体 ”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成为传统中的一个新成分,带来传统的变化。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型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 【小题 1】选文第二段中写道: “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 ”此句中 “如此 ”指代什么?( 2分) 【小题 2】文化传统的特点有哪些?( 3分) 【小题 3】 “文化传统 ”受外界影响要经历一个
13、怎样的过程?( 3分) 答案: 【小题 1】它指代的是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不出文化传统。 【小题 1】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 【小题 1】接触 交流 变化 【小题 1】指代性词语的内容,往往要结合上文,即 “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等作答。 【小题 1】整合第 2、 3段,结合 “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 ”“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 ”概括整合即可。每点 1分 【小题 1】整合第 4段文字,每个词
14、语 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它集竞技、宗教庆祝、胜利游行、血腥表演为一体,是几百年间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 为罗马辩护的学者试图把竞技庆典中的血腥表演归结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献祭的宗教行为。然而,史料显示,罗马社会中使用人牲的现象比较罕见,通常只用牛羊献祭,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明显威胁时,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处死少数异族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罗马人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以此作为自身 “文明性 ”的反衬。公元 2世纪至 5世纪罗马人与基督徒的论战也从反面证明了罗马人憎恶人牲的立场。在论战中,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
15、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将对方钉上野蛮人的耻辱柱。 如果说 罗马人的部分屠杀行为具有某种宗教色彩,那也是与军国主义捆绑在一起的。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开处决战俘的确有向庇佑罗马的诸神感恩的意味,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正如普拉斯所断言: “竞技庆典从本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 ”。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但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罗马的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这些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浙江省 东北 三校高 一下 期期 联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