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卷.doc
《2011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8分 ,每句 1分) ( 1)从善如登, 。 ( 2)蟹六跪而二螯, , 。 ( 3)渔舟唱晚, ; , 。 ( 4) ,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 5)众里寻他千百度, , , 。 ( 6)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 ( 8)其身正, ; , 。 答案: ( 1)从恶如崩 (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3)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5)蓦然回首,
2、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 7)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 8)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镌 (jun)刻书卷 (jun)气卷 (jun)轴圈 (jun)养 B哈 (h)达哈 (h)气悄 (qio)悄悄 (qio)然 C企 (q)求祈 (q)求襁 (qing)褓邈 (mio)远 D庇 (b)护癖 (p)好遒劲 (jng)绸绢 (jun)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委曲求全惦记掂量 B清静耳根清净含混内涵 C煞车凶神恶煞噩梦恶心 D颜色和言悦色抱歉歉收 答案: D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3、,最恰当的一组是 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二十年前在此离别的情景,总是 心头,挥之不去。 学生宁愿唱社会流行歌曲,也不唱校园歌曲,说明现在学校音乐教育的 和音乐课的歌曲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 经典成为了大众消费文化的装饰,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在 地戏说历史、改写经典。 A缠绕缺失随意 B萦绕缺憾肆意 C萦绕缺失肆意 D缠绕缺憾随意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B成都是本博大精深的典籍,人们试图读懂她,但在如此厚重的历史面前,许多人对她的阅读也只能是走马观花。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
4、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敬谢不敏。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科学家眼中,沉溺于酒精并不浪漫。研究表明,多巴胺是导致酒精上瘾的关键,这种 “快感神经递质 ”的分泌,可使人强烈地产生生理和心理满足感。 B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警示人们: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至关重要。 C一个工作不足半年,就利用职权挪用挥霍公款高达 950万元之巨的蛀虫,仅被判无期徒刑,难平民愤。 D在 2月 27日举行的温哥华
5、冬奥会女子 1000米速滑比赛中,王 饔露峁诰 坪牛 晌 孜灰蝗嘶竦萌 抖 禄峤鹋频闹泄 帧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小题 3分) “中庸 ”辨义 在有的人看来,所谓 “中庸 ”,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 “和稀泥 ”、当 “老好人 ”: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 “本分 ”,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 “中庸 ”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 “老好人 ”、 “本分人 ”并非儒家所尊崇的 “中庸 ”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 “乡愿 ”,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
6、力反对的。 对 “中庸 ”的误解,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 ”、 “庸 ”二字的望文生义:将 “中 ”理解为 “走中间路线 ”,将 “庸 ”理解为 “平庸 ”。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 “中 ”与 “和 ”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由此可以看出, “中 ”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 “时中 ”,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关于 “庸 ”,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 “中庸
7、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也就是说,儒家所谓 “庸 ”,就是人伦日用;所谓 “中庸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中和 ”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中庸 ”或 “中和 ”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 “赞天地之化育 ”,达到“天人合一 ”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 “政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 “中庸 ”,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 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
8、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因而孔子才感慨: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在孔子看来,要想达到 “中庸 ”的境界必须做到四点,即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也就是要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 ”“义 ”“礼 ”“孝 ”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 孔子 “因材施教 ”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 “中庸 ”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辨而给予这部经
9、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对 “中庸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庸 ”是儒家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要求将 “中和 ”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B “中庸 ”就是追求日常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做到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 C “中庸 ”是人们做事要 “ 走中间路线 ”,不出头、不冒尖、守 “本分 ”,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 D “中庸 ”是在人伦日用中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 【小题 2】下列不属于能使人达到 “中庸 ”境界的条件的一项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对自
10、然、社会和人生的 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 C破除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 D根据个人气质禀赋等去理解 “仁、义、礼、孝 ”等伦理问题。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 源就是对 “中庸 ”原意的误解。 B对 “中 ”和 “庸 ”二字的望文生义,是大多数人误解、误用 “中庸 ”的根本原因。 C孔子认为 “中庸 ”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他对达到 “中庸 ”境界感到绝望。 D黑格尔对论语及孔子都不够认同的原因是,论语缺乏概念、范畴和思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
11、题 1】略 【小题 1】这只是孔子引导弟子追求 “中庸 ”境界的具体做法而非做到 “中庸 ”的一个条件。 【小题 1】 A原文意思是 “对 中庸 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 ”。 C“感到绝望 ”的说法太绝对,这种说法也与原文提到的孔子的具体实践相矛盾。 D原文中是黑格尔认为 “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辨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天幕上的舞蹈 刘明霞 当单位门前那可硕大的木棉树一马当先,开的热热闹闹纷纷扬扬的时候,我就知道春天来了,春天匆匆地、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 上班下班从树下走过,不经意间, “啪 ”的一声,一朵红艳艳的木棉花就会砸在你的
12、脑袋上、脖子上或脚边。躬身捡起那多水灵灵的花儿,它 肥厚丰腴,娇艳无比。我不由伫立仰望:那伸向天空的树枝上,点缀着红彤彤的艳丽,如舞女的长裙凌空飞起,姿态翩然,在天幕上飞舞、摇曳,挑逗着阳光。哦,木棉,如果说那些低矮的灌木开出的叫花的话,那么,天幕上开出的你定是花的精灵了。我想,大喜大悲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而有的时候,灵魂的震撼既不是喜也不是悲,而是一种晕眩,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我与木棉只是萍水相逢啊,而我却仿佛等了她很久很久 木棉在晴空里蕴足了那种如梦如幻的气质,点染出闹春的意境,这个时候,该有一首曲调轻柔舒缓、歌词婉约优美的歌来伴随她的舞蹈 的。木棉,这所有的魅力是源于哪一天呢?是谁亲手
13、把你中在这的?在狭窄的街道上,在对视着屋顶与屋顶之间,你显得独立又不会太孤寂,但你似乎总是在超脱。也许,人们不理解你为何总要高高在上,难道华丽高尚的你喜欢这样曲高和寡?你独树一帜,是不想与俗颜争宠,还是喜欢独自享受孤独?这里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只是一树艳红。红花还要绿叶配,你是真正的红花,真正的红颜,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娇艳没有丝毫造作。你违反了花与叶的辩证关系是想证明自己没有依附心理,还是为了宁缺毋滥呢?你独挡风雨的侵袭又守住生命的质量,你是花中的君子啊!当我看到你 舞动长裙在风中吟唱时,我终于明白了你的选择。 把蓝天当背景,把白云做道具,你的舞姿梳理着时间和音乐。木棉,你实在是一个高洁而空灵的舞
14、者啊! 也许,人间意味浓烈,世俗气息浓郁的灵魂,终是不能升入天堂的,所以,你摆脱世俗,奋不顾身地冲向云天。当春风吹开尚在沉睡的你的惺忪的双眸时,你张开一朵朵圆润饱满鲜活生动的花儿,在天幕上跳起优美的舞蹈,一会儿如慢板徐缓轻悠,一会儿像快板恣意奔放。你那独特的舞蹈词汇是在诉说生命的故事吗?生命的初始该蕴藏着多少的神秘而动人的细节啊!你这活泼灵动、伸展舒畅的生命,你的舞姿搅动了生命 的奥秘和底蕴,平淡而单调的生活因了你而有了一丝亮彩,你告诉了我一个关于生命的秘密、关于岭南的秘密、关于花的秘密。那 “啪 ”的一声掉落在地上的,是你的红舞鞋吗?木棉,你的人生如此脆弱又如此美丽,花开花落,全是自己的热闹
15、。伴着风儿翩翩起舞的你,舞出的是现代还是古典? 【小题 1】第二段中 ,作者描写木棉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段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小题 2】联系全文,说说木棉花具有哪些特点?( 6分) 【小题 3】文中说 “我与木棉只是萍水相逢啊,而我却仿佛等了她很久很久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分) 【小题 4】作者在最后一段说: “你告诉了我一个关于生命的秘密、关于岭南的秘密、关于花的 秘密 ”请探究木棉 “生命的秘密 ”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4分) 答案: 【小题 1】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木棉艳丽飘逸的特点,为下文表达作者对木棉的深沉情感做铺垫。 【小题
16、 1】 木棉花红艳艳,水灵灵,肥厚丰腴,娇艳无比。 木棉花有如梦如幻的气质,华丽高尚而不造作。 木棉花独树一帜 ,超脱世俗,是花中的君子。 【小题 1】 木棉花从天而降,砸在 “我 ”的身边,只是偶然,是个意外,所以说是 “萍水相逢 ”。 木棉花姿态翩然,娇艳无比,堪称花之精灵,让 “我 ”的灵魂受到震撼,这种震撼是 “我 ”渴望已久的,所以说 “我 ”仿佛 “等了她很久很久 ”。 【小题 1】 木棉虽然很脆弱,生命短暂,但它尽情展现生命的美丽,热热闹闹的花开花落。我们也应如此,不必在乎生命的长度,而应提高生命的质量,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活出精彩。 木棉违反了花与叶的辩证关系,独挡风雨的侵袭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山东省 济南 外国语学校 高三上 学期 第三次 质量 检测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