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黑龙江哈九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年黑龙江哈九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年黑龙江哈九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年黑龙江哈九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前不久,我向书法界一位同龄朋友讨求 “静水流深 ”四个字,他坦诚地说:我不敢写这四个字。 _。 _。 _。 _。 _。_。 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 是什么呢 一时难以琢磨透彻,所以怎能轻易落笔 而 “静水流深 ”一句,初觉陌生,可凝神细想,心底便觉有一种涌动 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朋友说,但凡弄墨之人,对汉字都怀着一种深深的敬畏 一般来说,有多深的功夫,多深的悟性,才敢写多深奥的字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求排序的这几
2、句话,是一个语段的结束部分,因此这几句话的排序应抓住横线前的话这个具体的语境。横线上的文字其实是探求朋友不敢写的原因, “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是听了朋友话的反应,应放在首句; “所以怎能轻易落笔 ”是结论,故应放在尾句,故可排除 BC 两项。从意义上看, 相接应较自然,可排除 D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对下列加点字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2)使使以闻大王 (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 1)( 2)相同,( 3)( 4)不同
3、 B( 1)( 2)相同,( 3)( 4)相同 C( 1)( 2)不同,( 3)( 4)相同 D( 1)( 2)不同,( 3)( 4)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泣,使动用法,使 哭泣;闻,使动用法,所以 用法相同。齐,意动用法,耻,意动用法,可见 用法相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终已不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B多谢后世人。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沛公军霸上。晋军函陵,秦军 锬稀 D卮酒安足辞。今者出,未辞也。 答案: C 试题分析:军,都为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A项:回头看;不过,只是。 B项:
4、劝告;道歉。 D项:推辞;告辞。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 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 A 吾其还也。 其皆出于此乎 B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引以为流觞曲水。 乃为装遣荆轲。 D 吾尝终日而思矣 小学而大遗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都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项:语气副词,表商量的语气;语气副词,表大概。 C项:动词,作为;动词,整理。 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5、( )( 3分)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 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 “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 ”,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 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冷浪漫精选了 “科学松鼠会 ”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
6、益,也获得美的享受。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表意不明, “200百个中国人 ”停顿不同,表意也不同; B项,语序不当,即关联词位置不对,应将 “不但 ”提至 “日本 ”前; D项,主谓搭配不当,可改成 “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一致好评,启示我们在饮食文化建设方面要博采众长,不断创新,让美食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
7、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 “国有化 ”,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从 “给力 ”“HOLD住 ”一路走来,象征着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 “正能量 ”一词在大量的流行语 汇中登堂入室,位列新浪网 2012年流行语排行榜榜首。 答案: B。 试题分析: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也形容消息、言化等传布迅速。 A项,不合语境。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C项,感情色彩不当。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D项,用错对象。登堂入室,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考点
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数学和诗一样让我喜欢 很多人 觉得搞数学很枯燥,谷超豪却说: “数学世界充满了精神的创造,只要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奥妙无穷。 ” 1946年,在浙江大学他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开始了研究数学的历程。因为才华出众,他被破例允许同时参加两位名家的课程 苏步青教授主持的微分几何专题讨论和陈建功教授主持的函数论与傅里叶分析专题讨论。从两位著名数学家那里,谷超豪学到了治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从 1948年到 1956年,谷超豪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在
9、苏步青的指导下开始了数学研究生涯,在 K 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 空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展现出数学方面创造性的才能,迅速成为苏步青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学术骨干。 法国科学院院士布瑞艾特曾经在法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这样介绍谷超豪: “谷超豪先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数学家。我最初是通过他的著述认识他,特别是他首次阐明的关于杨 米尔斯场的存在定理的著作。这项由一位数学家完成的关于物理问题的工作是谷先生独特、高雅、深入、多变的工作风格的典型范例。他是一位向难题进攻(有时是几何学,有时是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并解决难题的偏微分方程专家。 ” 这段话是对谷超豪 数学人生的精
10、妙写照。谷超豪正是一个 “不安分 ”的人,一个喜欢挑战难题的人。 1956年,正当谷超豪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的时候,他却敏锐地看到尖端技术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满足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毅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偏微分方程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中来。他致力于把数学应用到航天中去,经其反复设计、选用的方法在我国导弹 “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 ”的计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我国国防科研作出了贡献。 X k B 1 c o m “数学与古典文学都十分重视对称性,许多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 ”作为数 学家,谷超豪的身上始终带着自然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科学的感性。“在我的生活里,数学是和诗一样让
11、我喜欢的东西。诗可以用简单而具体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深刻的东西,数学也是这样。 ”谷超豪说。 谷超豪常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不要单纯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道。 “文学和写作一方面能够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数学研究中,谷超豪经常利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数字化枯燥为神奇的无穷乐趣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1986年,他乘船去浙江舟山讲学时,曾写过一首诗: “昨辞匡庐今蓬莱,浪 拍船舷夜不眠。曲面全凸形难变,线素双曲群可迁晴空灿烂霞掩日,碧海苍茫水映天。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 ”其中第二句讲的是微分几何中的两个著名定理,最后一句则是
12、自己人生的写照。 科研与教学,是谷超豪 “人生方程 ”的横轴与纵轴。他长期为本科生开数学基础课,也开设过许多专门课程。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 ”这是谷超豪 20年前写的一首诗。他抒发了自已对数学的眷恋之情,也道出了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在复旦大学的师生心中,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 是教育家。他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 “边学边教 ”,经常把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1959年,他从莫斯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根据国家需要,开展了与超音速流密切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及数值计算的研究。他边学边教,开设了空气动力学和
13、差分法的新课程,培养出了一批力学和数值计算方面的新生力量,现为中科院院士的李家春、郭柏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每当他开拓出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他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推上这一领域的前沿,而自己又去开拓另一更新的领域。上世纪 60年代初,谷超豪率先解决了空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平面超音速机翼绕流问题,比美国著名数学家 Schaeffer等人的相应结果早了十几年。在此基础上,他的学生李大潜院士在这一领域里建立和发展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局部解理论,并在美国出版了专著。 “当年,我的老师苏步青对我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 ”,谷超豪说: “如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
14、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节选自(走近院士谷超豪)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大学期间,谷超豪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 授,从他那里谷超豪不仅学到了治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B在学术研究方面,谷超豪具有的独特、高雅、深入和多变的工作风格受到国际科学界人士的赞誉,他被认为是很有成就和影响的数学家。 C谷超豪在数学方面有创造性的才能,他在 K 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空间等方面的独到研究使他很快成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骨干。 D谷超豪在导弹研究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他将数学应用于导弹研究,为导弹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是我国
15、国防科研领域的技术精英。 E本文通过记述了数学家谷超豪数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几个片断,着重表现了他严谨治学、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和悉心培育新人的精神品质。 【小题 2】文章说谷超豪学术上是一个 “不安分 ”的人,请简要说明其理由。( 6分) 【小题 3】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他在数学教学中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4】结合谷超豪的认识,谈谈 “学理 ”为什么不能 “轻文 ” (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B项 3分, C项 2分, E项 1分;答 A、 D项不给分。 【小题 2】 作为数学家却去阐明物理学关于杨 米尔斯场的存在定理。 他从微分几 何转入偏微分方程,
16、把数学应用到航天。 他跨领域涉及了空气动力学,解决超音速机翼绕流问题。(每点 2分) 【小题 3】 他开设数学基础课与许多专门课程。 他把国际最新的科研项目成果融入课堂。 他把学生推上自己开拓的新领域。 【小题 4】 许多文学作品含有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 文学和写作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文学和写作能够增添乐趣,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具有科学理性的人也需要人文感性的培养。( 每点 3分, 两点答出一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 “从他那里 ”错,原文是 “从两位著名数学家那里 ”; D项, “为导弹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错; E项, “着重表现了他严谨治学 ”不准确。 考
17、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重点是对 “不安分 ”的理解。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可以找出其中相关的话,并且独立成段,可见其答案:应在第六段落中分析概括出。对此可概括层次,看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结合本题赋分情况,确定答案:要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文章的段首句和中心句,可以探寻到本题的答题区间。在答题区间里,又应根据要筛 选的信息,把握住区间中的关键语句,最后概括出,整理成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谈 “学理
18、 ”为什么不能 “轻文 ”,实际上就是谈 “文 ”在 “学理 ”方面的重要性。对此,文章中作者写出了谷超豪是如何这样做的,在文章中涉及这方面关系的,作者都是引用了谷超豪的话,因此可找出概括即成答案:。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 3分,共 9分)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 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
19、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 “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 礼记了,礼记 祀器中说: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
20、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 “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 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 D、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 !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
21、一部植物专谱 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 “清风瘦骨 ”、 “超然脱 俗 ”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 “高节 ”、 “坚贞 ”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黑龙江 中高 下学 期期 学业 阶段性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